教育部:導師不得違規隨意拖延研究生畢業,博士按時畢業不是夢

2020-12-15 傻傻博士

日前,國家教育部在其官方上面刊登了《關於政協十三屆全國委員會第三次會議第2311號(教育類212號)提案答覆的函(教提案〔2020〕第11號)(簡稱《函)),主要提到了「不得要求研究生從事與學業、科研、社會服務無關的事務,不得違規隨意拖延研究生畢業時間」,具體如下:

(一)《函》提到,教育部歷來重視研究生導師隊伍建設,先後出臺了多個管理文件,規範導師指導行為,包括:

1995年國務院學位委員會印發《關於改革博士生指導教師審核辦法的通知》(學位〔1995〕20號),下放了博士生導師評審權。2018年教育部印發了《關於全面落實研究生導師立德樹人職責的意見》(教研〔2018〕1號),文件強化了研究生導師政治素質過硬,師德師風高尚,業務素質精湛三大基本素質要求。2018年教育部印發了《新時代高校教師職業行為十項準則》(教師〔2018〕16號),結合高校特點,提出十條針對性的要求,提出了正面倡導並劃定了師德底線。2019年教育部等七部委印發了《關於加強和改進新時代師德師風建設的意見》(教師〔2019〕10號),從加強教師隊伍思想政治工作、提升教師職業道德素養、將師德師風建設要求貫穿教師管理全過程、營造全社會尊師重教氛圍、加強師德師風建設工作保障等5個方面,提出包含「三個堅持」、「三個突出」、「四個嚴格」、「四個強化」和「一個加強」在內的15項具體任務,全方位構建師德師風建設新格局。(二)《函》還提到教育部下一步工作將從以下幾個方面開展:

要求培養單位嚴格導師選聘標準,加強導師團隊建設,明確導師權責,規範導師指導行為,支持導師嚴格學業管理。針對研究生教育特點,聚焦導師指導環節,要求導師正確履行指導職責,遵循研究生教育規律和人才成長規律,合理指導研究生學習、科研與實習實踐活動,不得要求研究生從事與學業、科研、社會服務無關的事務,不得違規隨意拖延研究生畢業時間明確博士生導師是因博士生培養需要而設立的崗位,不是職稱體系中的一個固定層次或榮譽稱號。切實加強博士生導師崗位管理。延伸閱讀:

近年來,通過相關媒體報導,社會上越來越重視博士生延期畢業的事情。根據相關數據統計,有高達60%以上的博士生都無法在博士學位攻讀時間三年內畢業,大量存在延期。

部分觀點是博士學位本身難度過大,三年內無法完成,因而建議學校延長博士生學制,即將三年博士延長至四年甚至更長,以便博士生能夠有更多的時間去完成科研創新,達到博士生畢業條件。

對於該要求,很多知名大學已經開始採取了行動,2014年復旦大學將博士生學制由三年改為四年,2015年廈門大學將博士生學制由三年改為了四年,2020年中國傳媒大學也將博士生學制由三年改為了四年。

但面對大量博士延期畢業的事實,也有部分觀點認為,這種延期並不是學生博士工作不夠充實,創新度不夠,而是有些導師故意不讓學生畢業,多留一到兩年幫自己做項目等等。從這一點來說,這是一件非常讓人氣憤的事情。對於博士生來說,生活已經如此的艱難,很多博士生是拖家帶口的在讀,而晚讓他們畢業一年,就意味著他們的家庭負擔更加沉重一年,同時他們的心理壓力也更大。

而這也是很多博士生有抑鬱症或者輕生的念頭的由來!

此外,還有部分觀點認為,導致博士生延期畢業的原因是導師讓學生做了太多和科研、和學業無關的事情。比如說幫導師報銷、接待、當人肉快遞出差等等,雖然這種事例不多,但是肯定存在。

針對以上現象,本次教育部針對政協提案的《函》就顯得尤為重要,教育部精準找到了導致博士延期畢業的部分症狀,明確規定不得要求研究生從事與學業、科研、社會服務無關的事務,不得違規隨意拖延研究生畢業時間。

在可以預見的未來,博士生們應該會迎來改變自己環境的春天,他們將有更多的時間聚焦自己的學業、科研和創新!

歡迎關注,帶你看不一樣的世界!

往期文章

四川二本志願徵集發布,二本錄取沒上?不要急,大量補錄志願等你

多地發聲要求非全日制學歷一視同仁,真的能實現嗎?

2021年THE世界大學排名發布,清華進入前20,南科大吊打傳統名校

相關焦點

  • 教育部:導師不得違規隨意拖延研究生畢業時間|博士延畢為哪般?
    9月2日,教育部發布《關於規範管理防止高校研究生導師與學生關係異化的提案》的答覆。答覆對該提案充分肯定,通過兩個部分進行了回復。第一部分是闡述了已開展的工作。二是針對研究生教育特點,聚焦導師指導環節,要求導師正確履行指導職責,遵循研究生教育規律和人才成長規律,合理指導研究生學習、科研與實習實踐活動,不得要求研究生從事與學業、科研、社會服務無關的事務,不得違規隨意拖延研究生畢業時間。三是明確博士生導師是因博士生培養需要而設立的崗位,不是職稱體系中的一個固定層次或榮譽稱號。
  • 教育部:導師不得隨意拖延研究生畢業時間
    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北京11月11日訊 教育部網站今天發布《研究生導師指導行為準則》。準則規定:研究生導師不得組織或參與任何有可能損害考試招生公平公正的活動;不得對研究生的學業進程及面臨的學業問題疏於監督和指導;不得要求研究生從事與學業、科研、社會服務無關的事務,不得違規隨意拖延研究生畢業時間;不得有違反學術規範、損害研究生學術科研權益等行為;不得將不符合學術規範和質量要求的學位論文提交評審和答辯;不得以研究生名義虛報、冒領、挪用、侵佔科研經費或其他費用;不得侮辱研究生人格,不得與研究生發生不正當關係
  • 導師讓研究生幹私活 隨意拖延畢業時間?教育部出手了
    研究生導師是研究生培養的第一責任人。教育部近日印發《研究生導師指導行為準則》,從堅持正確思想引領、科學公正參與招生、精心盡力投入指導、正確履行指導職責、嚴格遵守學術規範、把關學位論文質量、嚴格經費使用管理、構建和諧師生關係等八個方面,對導師指導行為提出具體要求。
  • 導師隨意拖延研究生畢業時間?教育部叫停:導師不得隨意拖延!
    研究生畢業後,學生們認為自己的努力終於收穫了,這是發自內心的快樂。但是原以為,只要自己充分努力,如果足夠優秀,研究生就能順利畢業。但是要等到自己真正讀研究生的時候,才發現研究生畢業不容易。有些同學很優秀,和導師一起做科研項目。所以導師當然不想失去這麼優秀的勞動力,所以會故意阻止畢業時間,或者推遲畢業。還有一些導師不在學生的學位論文上簽名,不想讓自己的學生順利畢業。
  • 教育部傳來「好消息」,事關研究生畢業,學生直言幸福來得太突然
    在真正的走上了研究生之路,就會覺得讀研並不是一件非常容易的事情,因為研究生與本科在教學模式上存在的巨大差異,可能會令你感到學習困難,尤其是研究生導師,與導師的關係的好壞,也會影響畢業。曾有研究生與導師發生過小摩擦,導師明面上不會刻意針對,但在暗地裡百般刁難,故意延期學生畢業。這類情況並不多見,但也不是沒有。
  • 教育部給導師權責和行為上「緊箍咒」,研究生:希望約束能落實
    小編以為一些大學的歪風真的是時候要整治一下了,前段時間教育部傳來了好消息,再次明確了關於導師和學生的關係,研究生紛紛點讚。9月2日,教育部下發通知表示,針對「制定法律界限明晰的導師權責規定」的建議,主要圍繞3個方面加強對導師工作的管理:1、高校嚴格導師選聘標準;2、不得要求研究生從事與學業、科研、社會服務無關的事務,不得違規隨意拖延研究生畢業時間;3、明確博士生導師是崗位而不是職稱或榮譽稱號。
  • 讓學生幹私活,拖延畢業時間,如此導師如何承擔研究生培養的第一...
    近日,教育部印發《研究生導師指導行為準則》,明確導師不得要求研究生從事與學業、科研、社會服務無關的事務,不得侮辱研究生人格,不得與研究生發生不正當關係等。
  • 教育部發通知,事關全體「研究生」畢業,學生開心導師卻無法高興
    教育部做出的這個三個改革,在一定程度上緩解了考研學子的競爭壓力,提升我國的整體教育資源。而最近教育部又傳來了一個「好消息」,可能這個消息對於研究生來說比較好,對於一些導師來說並不是一個好消息,下面小編就帶大家了解一下吧!
  • 教育部針對研究生:確立這三大好消息,個別導師卻高興不起來
    考上研究生之後,同學們是打自內心的高興,認為自己的努力終於有所收穫。原本以為只要自己足夠努力,足夠優秀,研究生就能夠順利畢業。但等到自己真正讀研時才會發現,研究生想要畢業沒有那麼容易。有些同學很優秀,會跟著導師一起做科研項目。所以導師自然不會想失去如此優秀的勞動力,會刻意卡住畢業時間,不讓這些同學畢業或者是讓他們延期畢業。也有的導師會一直不給學生的學位論文籤字,不想讓自己的學生順利畢業。
  • 教育部出臺重磅研究生教育政策回應「導師自主決定碩博士畢業」
    新京報快訊(記者 馮琪)「導師能否自主決定碩博士畢業」話題受到較多關注。9月28日,教育部就該問題回應新京報稱,僅從該角度解讀「完善高校研究生科研成果評價標準」的答覆建議,不夠全面準確。同日,《國務院學位委員會 教育部關於進一步嚴格規範學位與研究生教育質量管理的若干意見》《教育部關於加強博士生導師崗位管理的若干意見》印發,對導師崗位職責作出更為詳細的規定。
  • 教育部:導師可自主決定研究生能否畢業,教授:極其荒謬的建議
    研究生教育是國民教育的頂端,研究生代表著一定的學術水平,應有科學的評價標準和高要求,教育部表示導師作為研究生培養的第一責任人,是研究生培養的關鍵因素,導師應該對研究生寫作發表論文、開展學術研究、撰寫學位論文進行嚴格把關,提高學位論文的質量,應以論文的實質性創新作為核心要素。
  • 能否順利畢業?導師不可獨斷,教育部發言:有矛盾可變更博士導師
    博士畢業難度高,容易和導致發生矛盾每年考研都在擴大規模,但每年對博士生的數量還是控制的很嚴格,也就是說不是每個人都可以順利攻讀博士。而在博士階段,每個人都會有自己的原創成果,而能夠進入這個階段的人,自身能力和實力都是相當不錯的。與研究生畢業相比,博士畢業難度也比較高,每年也有很多人抱怨,博士和導師很容易發生矛盾,畢業延期等問題層出不窮。
  • 雙一流高校出新規:研究生未經導師同意發論文,不得用於畢業、評獎!
    按照我們正常的流程來說,研究生的論文需要經過導師的指導,未經允許發送肯定是不合適的,但實際上,發文章完全不帶導師「玩」的研究生還挺多,不過背後,多多少少也有點原因。 學生委屈: 如果不是導師太「坑」,誰會願意私發論文?
  • 超期博士大清退,博士64%延期畢業率,讓人心驚!
    博士延期畢業原因有多方面的因素:① 科研難度增大,博士生需要花費更多的時間去進行攻克;② 學校博士畢業考核指標唯論文論,需要學生在讀博期間發表一定數量的SCI才準許畢業,而SCI論文發表時間往往是造成一些博士延期畢業的主要原因;
  • 博士研究生畢業難:沒有延期畢業的碩士,沒有按期畢業的博士?
    」最近又到了每年高校一年一度的研究生論文送審環節,網絡上又出現了各種因為論文不合格而遭遇延期的話題。從知乎上,這個乖乖女被延畢的情況來看,估計這件事如果不能及早解決,要得抑鬱症了。為什麼博士按時畢業這麼難?民間這句話「沒有延期畢業的碩士,沒有按期畢業的博士」真的是大多數博士生的詛咒嗎?
  • 導師要保證研究生畢業?學生有權利換導師,導師可以換學生嗎?
    近日,教育部正在研究制定《研究生導師指導行為規範》。這份文件對導師權力的規範和邊界的確立,強化了對導師的師德師風的要求,提出一票否決制。 齋主發現了一條有意思的評論:" 導師要負責讓學生按時畢業,畢不了業的學生,導師負一定責任!"這條評論竟然獲得了許多點讚和回應。
  • 我國40%的博士都不能按時畢業,博士生學制改革刻不容緩
    我國傳統的博士生學制為3年,但很多博士生反映認為3年時間不夠完成學業,很多順利畢業的質量也不是很高,2019年博士生的延期畢業率高達40%,其中接近一半延期的時間為一年,20%的延期時間為兩年。我國的博生生學制從1981年剛開始時是兩年多的時間,1986年國家教委調整為3年,1998年教育部出臺了《關於修訂研究生培養方案的指導意見》,其中指出全日制博士的攻讀時間一般為3到4年,碩博連讀年限一般為5到6年,而且可以允許研究生根據實際情況提前或延期畢業。
  • 媒體:研究生能否畢業,該不該由導師說了算?
    ▲教育部的答覆部分截圖。 圖片來自教育部官網。文 | 王天定近日,針對人大代表提出的「改革我國對博士生、碩士生畢業考核體制,給予導師決定博士生、碩士生能否畢業的自主權,釋放研發能量」的建議,教育部作出答覆。在答覆中,教育部表示,該建議對完善高校研究生科研成果評價標準具有很大啟發,下一步將「充分採納」,今年下半年還將出臺《研究生導師指導行為準則》,明確規定研究生導師的指導職責。
  • 導師該如何決定研究生能否畢業?
    近日,針對有人大代表提出的「改革我國對博士生、碩士生畢業考核體制,給予導師決定博士生、碩士生能否畢業的自主權,釋放研發能量」的建議,教育部在《對十三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第9546號建議的答覆》中表示:「該建議對完善高校研究生科研成果評價標準具有很大啟發,下一步將充分採納,今年下半年將出臺
  • 研究生師徒關係困境,靠「十不得」一紙文件能解決嗎?
    近日,教育部印發了《研究生導師指導行為準則》(以下簡稱《準則》),對我國46萬研究生導師的指導行為,提出了具體要求。比如導師不得違規隨意拖延研究生畢業時間,導師不得侮辱研究生人格,不得與研究生發生不正當關係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