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影視演繹歷史名人故事

2020-12-18 四川日報

用影視演繹歷史名人故事

本報製圖/朱濉

    

向 當 下 展 示 歷 史 風 採 為 未 來 留 存 歷 史 足 跡

圓桌

主持人
  本報記者楊琳

嘉賓
四川省電影家協會主席、峨影集團董事長 韓梅
故宮博物院影視研究所所長、大型人文歷史紀錄片《蘇東坡》總撰稿人祝勇
四川傳媒學院副教授 劉彤
四川劇能量文化傳播有限公司董事長 謝鵬
成都冰翼數位技術有限公司技術和藝術總監 羅健

  四川歷史名人文化傳承創新工程正在如火如荼地推進,在深挖歷史名人文化資源的「風口」上,影視沒有缺席。四川將推出一批四川歷史名人題材影視作品,深度挖掘首批入選的四川歷史名人的故事。
  影視作品是弘揚歷史名人文化的重要力量。如何通過影視作品展現歷史名人文化風採?影視作品在這項工程中有哪些價值?本報邀請省內外影視機構負責人、學者,共同探討如何通過影視作品,講好四川歷史名人的故事。

影視能成為文獻式資源
  主持人:我省將推出一批四川歷史名人題材影視作品,它們能在這項工程中起到什麼作用?
  韓梅:從四川開始出臺相關政策,到首批入選的十大歷史名人名單出爐,全省影視界都高度重視,組織了幾次選題的研討會,也在積極地創作中。四川本土影視力量,一直都很關注優秀傳統文化的挖掘。以名人效應來帶動傳統文化傳播,這對影視創作來說,是一個很好的切口。
  電影是最真實、最形象的傳播方式,它的藝術化表達能把歷史名人包含的一些傳統文化的精髓演「活」。在中國電影產業快速發展的今天,用影視的方式講四川歷史名人故事,無論對於四川歷史名人文化的挖掘,還是四川文化對外宣傳,都是廣大群眾喜聞樂見的方式。四川影視力量講好四川故事,也是我們應該承擔的責任。
  祝勇:四川歷史名人文化傳承創新工程首批評選了10個人,經過對他們的總結,非常利於傳播。今天我們講的文化自信,它從哪兒來呢?我們知道要從我們創造的歷史和輝煌的文明中尋找。文化自信不能虛著說,一定要落實,認識和傳播歷史名人文化是一種方式,這種方式特別好。
  從我個人經歷來說,故宮博物院做歷史人物紀錄片很久了,這種比較直觀和藝術化的方式來傳播,比較好,通俗易懂,傳播量大。我擔任總撰稿的大型人文歷史紀錄片《蘇東坡》播出後,也受到年輕人的追捧。其實年輕人對傳統文化是有很大的需求的,影視化的呈現,不僅具有傳播的功能,對於年輕人來說,也滿足了他們的文化需求。
  劉彤:社會各界進行傳播活動的時候都喜歡用影像化的方式來呈現,對傳統文化也是。雖然目前也保存有歷史名人的文物、遺蹟,但也存在被毀壞的問題,如果有一種影視化、媒介化的呈現,對傳統文化的保護是非常有利的。歷史名人的影視化傳播,其實再泛化一點來說,用影視挖掘四川歷史名人文化,既可以及時傳播傳統文化,當它積累到一定程度後,還可以形成數位化資源,具有數字傳播價值。如果再能據此建立影像博物館,對傳統文化的傳承還是很有意義的。

影視呈現應避免「兩極分化」
  主持人:通過影像的方式表現歷史名人有哪些問題和困難?
  韓梅:反映歷史名人文化,敘事具有極大的豐富性,內容太博大精深了,要想在一個多小時的時間裡呈現,難度很大。比如蘇東坡的一生跌宕起伏,輾轉多地,在一個多小時裡是很難把握的。其實在整個工程提出之前,就有電影人在徵集寫杜甫的劇本,但是這麼多年都沒有拍,為什麼呢?是因為還沒找到時代性的切口,我們也在加強繼續研討、創作。
  但是對優秀傳統文化的傳承,不能因為客觀條件上有局限我們就放棄,四川的電影人、文化大家,都可以集思廣益。我們也在此廣發「英雄帖」,希望大家提供金點子、好本子。
  劉彤:影視化傳播,也存在兩極分化的反差,要麼就是陽春白雪,要麼就是過於娛樂化。歷史名人的傳播,如果單純靠政府,或者單純靠民間力量,是不夠的,要形成整合資源,這次四川的歷史名人文化傳承創新工程就很有意義。
  我們要有意識地扭轉這種狀態。「百部看四川」做了一些這方面的嘗試,用微視頻以比較唯美的方式,將古代和現代通過講故事的方式串在一起,找到了一個傳統與現代比較好的連接點。但類似的作品,在敘事角度和方式上,還能更開拓一些。

通過新角度讓歷史名人「活」起來
  主持人:針對這些問題和困難,應該從哪些方面來突破呢?
  祝勇:要將歷史文化資源與現代審美結合,不能把它當作一個固化的東西。從《蘇東坡》可以看出,傳統文化在年輕人中是很受歡迎的,關鍵是要有高質量的內容和合適的敘事方式。比如,要拍蘇東坡,首先就要把蘇東坡這個人物研究透,蘇東坡是一個非常有趣的人,也很懂生活,用紀錄片的方式表達固然好,但一定要打破傳統敘事方式的條條框框,結合當下的審美和話語方式,才能讓年輕人產生共鳴。所以,要讓歷史名人文化「活」起來,要看我們所提供給大眾的內容,是不是「活」的,有沒有靈氣和生命力。
  羅健:動漫不同於電視劇、電影,不必受實景拍攝、演員相貌和時間空間限制,因此用動漫創作歷史名人故事時,有更大的創作空間。比如李冰治水的布景難度很大,用動漫去表現就更為便利,最重要的是還原度也高。雖然動漫的發揮空間更大,但也要考慮作品面向的受眾群體,針對不同群體,作品的故事主線應有所偏重。比如我們正在籌備的三國題材的動漫電影中,準備了兩個版本,一個版本是為了兼顧年輕人的口味,在孫尚香與劉備的感情線上有所側重;另一個版本是立足於冷兵器時代的軍事大局和戰鬥策略,力圖還原大氣的三國盛景。
  謝鵬:10位歷史名人,在國內外都享有盛譽,其實以前已經有很多相關的影視作品了,尤其像武則天、諸葛亮這些名人。我們今天再來拍,角度一定要新。比如諸葛亮,我們可以把焦點放在他的發明創造上,歷史上,諸葛亮發明了連發弩、八陣圖、孔明棋、木牛流馬等,對於後來的軍事、交通等都產生了深遠影響。通過新的角度,讓觀眾看到更鮮活的歷史名人。

相關焦點

  • 影視川軍集思廣益 歷史名人題材創作「腦洞大開」
    影視川軍集思廣益 歷史名人題材創作「腦洞大開」   記者在採訪中發現,在這些正在進行的創作中,影視川軍「腦洞大開」,從各個角度來解讀四川歷史名人。  借力 國際國內講好名人故事  歷史名人,對影視創作來說,無疑是一個大IP(智慧財產權)。不過,如何避免程式化表達,找到與現實相關的切口,是各家影視公司關注的問題。
  • 演繹紀錄片《百集河南歷史名人傳之嶽飛傳》開機
    12月15日上午,大型演繹紀錄片《百集河南歷史名人傳之嶽飛傳》在河南開封朱仙鎮啟封故園開機,並進行拍攝。「在當今青年人思想較為活躍的今天,拍攝此類歷史名人紀錄片,很有必要。」嶽飛後人嶽邦忠、嶽邦信認為,先人們創造的精神財富需要後人代代銘記、世世傳承。教育年輕人傳承我國優秀文化,繼承和發揚歷史名人的優良傳統。
  • 我省拍攝大型演繹紀錄片《百集河南歷史名人傳之嶽飛傳》
    12 月 15 日,大型紀錄片《百集河南歷史名人傳之嶽飛傳》在朱仙鎮啟封故園正式開機拍攝。《百集河南歷史名人傳之嶽飛傳》主旨是愛國、忠孝、尊師、助人。主要由兩部分構成,一是孩子實景演繹嶽飛故事,二是嶽飛紀錄片。
  • 看影視大咖用MV演繹遂寧美
    「唱響遂寧」城市主題歌MV拍攝大賽吸引眾多機構參與看影視大咖用MV演繹遂寧美用光影感受她的脈搏,用音樂追隨她的律動,用創意描繪她的輪廓……由遂寧市委宣傳部主辦,遂寧日報報業集團、四川博宇傳媒有限公司承辦的的「唱響遂寧」城市主題歌曲MV拍攝大賽啟動以來,吸引了多家拍攝機構紛紛參與其中
  • 楊易程《中國名人姓名故事》特色:人物像均用剪紙作品
    楊易程專著《中國名人姓名故事 》分上、中 、下三篇,共計五十二章,上篇十六章,中篇十七章,下篇十九章。選取鮮活生動的名人姓名案例加以深入淺出的剖析,用姓氏揭密名人姓名玄機,演義華夏姓氏起源及發展。本書五十二章每章人物形象和插圖均用剪紙作品。
  • 《影視小主角》為你演繹「扁鵲與蔡桓公」的故事——《諱疾忌醫》
    今晚18:55《影視小主角》給你不一樣的精彩!第1則《諱疾忌醫》很久以前,有一位叫扁鵲的名醫,有一天他來到了齊國,就去拜見了蔡桓公。當扁鵲見到蔡桓公時,驚訝地發現蔡桓公身患疾病,於是他好言告知。在今晚播出的《超級萌寶秀》中,辛凱哥哥帶領兩位小主持人穿越古今,感受古人關於時間的名人故事,領悟「守時」的重要性,一起來看看!今晚18:55《影視小主角》你一定不要錯過!
  • 四川歷史名人故事登上舞臺
    川劇《詩酒太白》為十九大獻禮 四川歷史名人故事登上舞臺 (受訪者供圖)   「雲想衣裳花想容」「天生我材必有用」這些膾炙人口的詩句,定會讓你想到「詩仙」李白。2017年3月,「四川歷史名人文化傳承創新工程」正式啟動。7月,首批十位四川歷史名人揭曉,李白赫然在列。
  • 「聽老蘇州講蘇州名人故事」昨日舉行 用蘇州話述園林歷史故事
    蘇報訊(記者 羅雯)昨天下午,「聽老蘇州講蘇州名人故事——中體西用:可園與馮桂芬」在蘇州市公共文化中心·蘇州市名人館舉辦,20位小朋友現場聆聽可園故事,學習蘇州話。「聽老蘇州講蘇州名人故事」系列自2016年開始由蘇州市公共文化中心自主策劃推出,結合了蘇州市名人館館內豐富的名人文化資源和蘇州本土吳地方言,至今共開展了八期60場活動,場場爆滿,獲得中小學生、老師和家長的普遍讚譽。今年第9期「聽老蘇州講蘇州名人故事」系列活動以「蘇州園林」為主題,邀請「老蘇州們」為市民準備了豐富的活動內容。
  • 《故事裡的中國》:用經典影像向歷史致敬
    原標題:《故事裡的中國》:用經典影像向歷史致敬 大型文化節目《故事裡的中國》10月13日在央視首播後便引起熱烈討論,好評撲面而來。   作為一檔完全自主原創的節目模式,《故事裡的中國》通過系統梳理與總結新中國成立70年以來的現實主義題材文藝作品,從中選取集思想性、藝術性、觀賞性於一體的優秀人物和故事,融合影視、戲劇、綜藝等藝術手法,以此串聯新中國的「影像藝術博物館」,不僅重現經典,更挖掘了經典背後盪氣迴腸的真實印記和時代精神。
  • 《中原歷史名人傳》簡介
    一、項目簡介大型少兒古裝劇《中原歷史名人傳》是由河南廣播電視臺《小戲童》欄目與鄭州小戲星文化傳媒有限公司與聯袂出品的大型少兒古裝教育連續劇,旨在傳播弘揚中華傳統文化,培養文化童星。本劇將中華民族的傳統文化精髓,仁、義、禮、智、信、溫、良、恭、儉、讓、孝、賢等貫穿始終,以中原歷史名人如武則天、嶽飛、花木蘭、諸葛亮、劉邦、劉秀、黃帝、穆桂英等為拍攝對象,將其經典故事通過新一代00後小朋友的親身演繹,來感受學習中國的傳統文化,了解中國的歷史名人,並在歷史名人經典故事的教育下快樂成長,傳承中國傳統文化,同時對廣泛宣傳中原歷史文化具有重要的意義。
  • 書香 | 《中華歷史名人故事精選集》每天五分鐘,歷史很輕鬆
    現在的家長已經逐漸意識到了讓孩子讀歷史的重要性。不僅是能大大提高孩子的語文能力,在寫作文時,可以旁徵博引信手拈來,更重要的是,孩子讀了一些歷史名人的故事後,真的發生了改變。 心胸變得更加開闊,志向也變得更加遠大。
  • 紀錄片《百集河南歷史名人傳之嶽飛傳》開封朱仙鎮開機
    據了解,大型演繹紀錄片《百集河南歷史名人傳》由鄭州小戲童文化傳媒有限公司打造,秉承"傳統文化從娃娃抓起"的理念,讓孩子們學習歷史文化,更是讓歷史文化因素更全面走進整個社會的重要步驟。讓河南的歷史名人通過孩子的真情演繹,去述說悠久的河南歷史文化。
  • 名人手書演繹中國文化史
    曾國藩家書 清代手稿本    名人手書,包括名人手札、手稿、手抄件、手批、手諭、手令等,凡是有名人手跡的書件文檔,統稱為「名人手書」。顯然,這是眾多藏家對曾國藩家書厚重的歷史價值、獨到的文化價值、深遠的道德價值的認同與尊崇。     一代文豪、新文學領袖人物魯迅的《古小說鉤沉》手稿,以690萬元高價易主,應當說也在意料之中。作為魯迅小說史研究的扛鼎之作《古小說鉤沉》手稿,其文學史價值、學術研究價值自不待言。
  • 講述泉州歷史名人的故事《溫陵風流——泉州歷史名人傳略》正式出版
    《溫陵風流—泉州歷史名人傳略》正式出版泉州網9月24日訊 近日,由泉州晚報社編撰的《溫陵風流——泉州歷史名人傳略》泉州古稱溫陵,向有「海濱鄒魯」之稱,歷史上湧現了不少炳耀當世、輝映千秋的人物,如歐陽詹、曾公亮、李贄、俞大猷等。這些風流人物綿延於泉州城市歷史的經緯之中,厚實了泉州的地域文化和人文積澱。
  • VR影視變現難?在VR中講故事可能是突破口
    VR影視在自我演繹的道路上,雖然已經發展至院線級別,但精良的全景畫面與畫質,換來的更多還只是電影節上人們的都俞籲咈。居高不下的製作成本和較長的製作周期,難以僭越的播放時長,都是VR影視想要在短時間內實現變現的門檻。
  • 歷史名人雕塑,淺談名人歷史故事
    大理石雕像,名人石雕,雕刻工藝 三蘇銅雕,歷史人物雕像,公園景觀雕塑 名人銅雕,大型景觀雕像,博物館雕塑
  • 孫子兵法全球行:香港十大名人演繹「多彩兵法」
    3月22日 電題:香港十大名人演繹「多彩兵法」  記者 韓勝寶  香港孫子研究學者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談及本港名人與《孫子兵法》來津津樂道。他們介紹說,香港工商界、出版界、影視界,包括演藝圈的不少名人都喜歡《孫子兵法》,最突出的當屬列入「香港十大名人」的劉德華、李嘉誠、成龍和金庸,把孫子文化演繹的多姿多彩。  華仔有感話兵法  排名香港十大名人第一位的劉德華,是對中國文化認知度很高的歌星。
  • ...合作共贏——『動漫歷史名人叢書』第一輯推介會暨齊魯書社與...
    1月9日,「『動漫歷史名人叢書』第一輯推介會暨齊魯書社與沃爾德影視戰略合作籤約儀式」於北京中國國際展覽中心隆重舉行。齊魯書社副社長、副總經理吳擁軍,沃爾德影視總經理陳奕霖出席籤約儀式並發言。  陳奕霖女士表示沃爾德影視將藉助與齊魯書社戰略合作的新契機,充分發揮兩家公司的專業優勢,立足中華文化,做好中國故事,講好中國故事,創作更多傳播當代中國價值觀念
  • 《長相守》:演繹情深義重的故事
    影視作品,對於這種狀態或者情況的表達,是有著不同程度的呈現的。多數情況下,它們是通過故事的形式去演繹了這種情感狀態。吳錦源執導、于小彤以及毛曉慧等人領銜主演的勵志成長傳奇劇《長相守》,就是一部通過不同的層面演繹了情深義重之故事的影視作品。
  • 金庸用自己的小說,演繹了南宋到元朝的歷史故事
    本文由往年的小事原創,轉載請註明文章出處今天我們這篇文章主要來說武俠,金庸先生的幾部武俠小說事實上從南宋寫到了元朝,在這本書裡面的這個故事當中呢,出現了好幾位元朝的元祖級的人物,比如有一個叫做鐵木真的人物,他呢就是我們的元太祖成吉思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