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文化人 新時代中國書院正復興

2021-01-09 中國青年網

  中國青年網長沙11月25日電(記者 劉尚君)11月24日,「文脈頌中華·書院@家國」網絡傳播活動在湖南大學嶽麓書院正式啟動。一場以《復興傳統文化的影響力——書院何以『以文化人』》為主題的名家講壇同期開講。

  「以文化人」是中國傳統書院的重要追求,書院雖處江湖之遠,卻心憂天下;與天地自然相親近,卻有「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的擔當精神。山明水秀、書聲琅琅的書院,是中國人文化人格的冶煉所。

  講壇中,專家學者結合新時代堅定文化自信,推動社會主義文化繁榮興盛的要求,共同探討書院如何更好地發揮「以文化人」的功能,復興傳統文化影響力,擔當起傳承傳播優秀文化主陣地的責任與使命。

  

  北京大學哲學系教授樓宇烈。主辦方供圖

  書院應該是體制內教育的重要補充

  「我們通過教育,讓每個人都能夠懂得做人的道理,讓這個社會形成一個美好的習俗。這是教育的根本目的和教育的根本理念。有著千百年歷史的書院也是這樣的教育理念,一個是來培養做人的道理,一個是要構建一個良好的社會習俗。」 北京大學哲學系教授樓宇烈在論壇中深入解析了《書院與現代大學教育》的差異與關係。

  他表示,書院的教育理念和近代以來學校的教育理念是有差別的,「書院的傳統是把人的品德教育放在第一位,把教授他人明白做人的道理、去踐行做人的道理放在根本的位置上。而現在學校教育理念把培養專業人才看得更重要,雖然我們也反覆強調德智體美勞,德育為先,但是具體實施還是將技能的培養、專業的培養放在更突出的位置。」

  樓宇烈認為,從教學理念到教學內容,再到教學方法,書院與現代大學教育有著很大差異。如何擺好通俗教育與專科教育的關係問題十分重要。他強調,兩者不一定極端的肯定或否定,希望通過比較相互補充。

  「現在的書院應當是我們體制內教育的重要補充。」 樓宇烈坦言,要給書院一個明確的定位。「我們應該看到體制內教育存在的問題,我們傳統文化的元素中斷了,很多學生到了大學對中國文化的了解很少,對西方文化反倒了解更多一些,這是一個很不正常現象,這個比例是失調的。」他說,我們是中國,我們就應該對中國傳統文化,中國文化有更多的了解。

  此外,他建議平衡自然科學和人文學科。「人文學科是自然科學的引領者,我們科學、科技如果離開了人文的指引,其發展就會走向斜路,走向歧途,就會迷失方向。」

  

  山東大學儒學高等研究院教授、副院長顏炳罡。主辦方供圖

  書院是中華文化基因培育的場所

  「當代書院的初心不是為了改造現代教育,也不是對抗現代教育,而是為了克服當代教育當中公理化、工具化的弊端。」山東大學儒學高等研究院教授、副院長顏炳罡以重慶公交車墜橋事件為例闡述中華文脈傳承的重要性,並與大家分享了當今書院的文化使命。

  他表示,在現代教育發展越來越精細、知識越來越碎片化的時代,真正落實、弘揚、陶冶人格立德樹人的教育顯得尤為重要。

  他認為,書院應該是中華文化基因培育的場所,精敷五教,昌明人倫。朱熹親制的《白鹿洞書院學規》:父子有親;君臣有義;夫婦有別;長幼有序;朋友有信。敬敷五教,昌名人倫,是中國文化的基本精神,也是書院為學的宗旨,是中華民族的精神標識所在,是民族精神命脈所系,是中國之所謂為中國的精神基因。「我們今天要把中華文化的基因發揚光大,禮義廉恥是中華文化的基因。當代書院的使命就是中華文化基因的傳承工程,當代書院教育就是中華文化基因的傳承。」

  書院應該是培養儒家文化傳承的機構。顏炳罡表示,中華文化傳統的文脈有道,「道」是相當於核心價值觀。「中國傳統的核心價值觀就是仁義禮智信,書院是弘揚中華文化的重要場所,是中華文化創造性轉化和創新發展的重要陣地,培養中華文化的傳人是當代書院的重要使命。」

  書院是公共的心靈空間,是社會教化的空間。顏炳罡認為,書院從來不是自我封閉的系統,更不是學術的象牙之塔。傳統書院有場所而無封界,書院內學生和社會人士,都可進入書院聽講,書院向社會宣講,教化民眾。化民成俗是書院的重要功能。

  湖南大學嶽麓書院國學研究院院長朱漢民。主辦方供圖

  書院是中華優秀文化復興的機構

  「改革開放40年,中國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我們首先成為的應該是文化大國,文化強國。」 湖南大學嶽麓書院國學研究院院長朱漢民認為,新時代我們面臨更重要的任務和使命是,如何激活、如果傳承、如何復興?書院可以作為中華優秀文化傳承和復興的機構。

  首先,可以復興傳統書院。朱漢民表示,要調動各方面的積極性,要持一個開放的態度,不要保守的關起來,調動地方政府、公益組織、社會團體、社區群眾等力量參與,把文化遺產的書院打造成地域文化、社區文化、包括鄉村文化的教育基地,繼續發揮古代書院的作用。

  其次,無論文化遺產的書院還是現在新辦的書院都應該納入文化建設的部分。書院可以成為文化傳承復興發展的基地。「我們的文化軟實力是有的,只是我們沒有把它激活起來,化為每個人內在心靈、外在行為舉止的東西,書院就是這樣一個媒介。」

  朱漢民說,中國書院復興是中華文明復興大背景下出現的文化現象,是中華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他希望,中國書院在中華文明復興中繼續發揮它的作用,「中國夢」也是中華文明的全面復興夢。

相關焦點

  • 走進嶽麓書院丨會講,新世紀的文化復興
    「朱張會講」的精神,卻被湖南人以敢為天下先的氣魄,創新了N種形式,在新世紀的這座山間庭院復興。 千年論壇+電視直播,喚醒中國知識分子責任1167年的「朱張會講」,使嶽麓書院從一個教育機構向文化與學術思想的匯聚和傳播之地轉變。
  • 「走進嶽麓書院」會講,新世紀的文化復興
    「朱張會講」的精神,卻被湖南人以敢為天下先的氣魄,創新了N種形式,在新世紀的這座山間庭院復興。千年論壇+電視直播,喚醒中國知識分子責任1167年的「朱張會講」,使嶽麓書院從一個教育機構向文化與學術思想的匯聚和傳播之地轉變。
  • 走在復興路上的中國書院
    這種簡單拋棄式的處理傳統文化的方法,當年就受到包括毛澤東在內的新文化運動領袖們的質疑。現在社會上又出現了大量的民間書院、私塾、義塾等教育形式。這一方面說明了中國傳統書院教育的生命力,另一方面也證明中國文化發展進程中否定之否定,螺旋式發展的路徑。  今年適逢清政府正式廢止書院110周年。古代書院的辦學理念對於當代有什麼樣的啟迪?當代書院教育將向何處去?這都是時代擺在我們面前的新問題。
  • 中國書院的文化價值
    高深學問是一個相對的概念,不同時代對高深學問的界定都不相同。以闡釋人的意義、社會的和諧、天下的治理為核心的經、史、子、集之學是古代中國的高深學問。這樣,書院則成為古代中國大學的代表。北宋中後期,以新儒學家因為無法利用官方的機構研究和傳播其學說,於是,民間色彩濃厚、具有相對獨立性的書院成為他們的首要選擇。
  • 書院之精神遺產與當代復興
    那麼,中國傳統書院有哪些精神遺產值得我們今天去繼承?今天我們在復興書院文化時又該有怎樣的開拓和擔當? 他與弟子們共同組成了中國最早的民間學術團體,已經具有了書院的雛形。孔子的教學不拘形式,方法靈活多樣,論說修己安人,講述先王之道。今天正式意義上的書院還始於唐代,由於科舉時代要通過考試選拔人才,很多文人學士要為科舉考試做準備,於是有人在山林之間築起書屋,作讀書休閒之用,或者相聚讀書論道、修身養性,早期書院因此應運而生。
  • 傳統文化復興趕上了好時代(寄語新時代)
    講述人: 山東濟南尼山書院老師 李振豪  雕版印刷,在擁有現代印刷技術的時代,怎麼保持活力?周末到我們尼山書院看看正在上雕版印刷課的孩子,你就會知道答案。  我是個90後,大學讀的古籍修復專業,在校期間就拜師學藝,與雕版印刷結了緣。
  • 書院裡的中國文化 北京首個社區文化書院即將啟幕
    書院是中國歷史上一種獨具特色的文化教育組織,在中華文化的發展傳承過程中發揮了重要作用。由大唐以迄晚清的1200餘年間,書院教育為古代教育、學術、文化、出版、藏書等事業的發展,對學風士氣、民俗風情的培植,國民思維習慣、倫常觀念的養成等都作出了重大貢獻。1901年,受西學大潮衝擊,書院被「上諭」宣布改制為學堂。經歷短暫低潮之後,21世紀初開始,書院再次走向興盛,成為優秀傳統文化復興的重要載體之一。
  • 書院復興與關學傳承
    張載創立了關學,晚年在橫渠書院講學授徒,闡發其觀點和思想。此後,歷經宋、元、明、清乃至民國,書院一直都是關學傳播的一個重要渠道。縱觀復興之後的橫渠書院、關中書院以及芸閣書院,他們在關學、傳統國學以及中國傳統文化研究、傳播、借鑑等方面,也是各具特色。
  • 今兒咱逛逛書院,感受中國文化精神
    從以上這些數據中,我們可以看到聖家書院在早期中國留學史、中西文化交流史上的重要地位。走出國門的書院,從本質上講,只是這一制度的輸出或者說移植,它和本土的學院血脈相承,其基本的文化功效保持不變,但由於受移植時代、移植地區、移植人及其移植動機等諸多因素的影響,它和本土的書院又有著很多區別。一般來講,這種區別依其大小可以劃分為三大類。
  • 引領時代人心:走進文化寶藏豐富的白鹿洞書院
    因而它留給今人的文化寶藏可以說是相當可觀的。首先,提到白鹿洞書院就不得不說到朱熹的《白鹿洞書院揭示》。 大理學家朱熹曾在這裡自任洞主,親自講學,興復書院,他為了讓在白鹿洞從學者明白「教人為學之意,莫非講明義理,以修其身,然後推以及人」的宗旨,特意總結制定了書院教規——即《白鹿洞書院揭示》。
  • 千年學府正青春 湖南大學、嶽麓書院讓「經世致用」之才脫穎而出
    新時代是一個英雄輩出的時代。明年是『十四五』規劃開局之年,我們即將開啟『第二個百年』新徵程。同學們一定要不負時代重託,不負青春韶華,為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貢獻智慧和力量。」  老書院煥發青春的典範  「總書記對嶽麓書院的牽掛,其實就是表明對傳統文化和人才培養的重視。他特別強調當前是『兩個一百年』和『十四五』開局的關鍵時期,是一個正需要人才、英雄輩出的時代,而以嶽麓書院為標誌的湖湘文化培養經世致用之才的理念對於這個時代而言顯得尤為重要。」
  • 寫好新時代嶽麓書院這篇大文章丨「嶽麓書院與實事求是思想路線...
    寫好新時代嶽麓書院這篇大文章「嶽麓書院與實事求是思想路線」理論研討會召開華聲在線12月17日訊(湖南日報·華聲在線記者 黃晗)今天下午,由省委宣傳部和湖南大學聯合舉辦的「嶽麓書院與實事求是思想路線」理論研討會在嶽麓書院舉行,旨在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考察湖南重要講話精神,特別是總書記關於嶽麓書院的重要講話精神
  • 書院:中國文化的重要標識符
    書院的蓬勃興起,不僅有利於學生陶冶個性,培養學生的團體意識和自理能力,還對學生個性潛能的發展起著不可替代的作用。對於今天越來越沉醉在網絡包圍中的大學生而言,書院的出現無疑為大學生自由健康地成長提供了一條可行的通道。  伴隨魏晉佛教東傳,古代書院大大拓展了中國傳統文化中義理審辨的內容。在今天,書院儼然成為了一種傳統文化與現代文化、中國文化與西方文化的連接符,承載了深刻的文化內涵。
  • 中國書院與中國文化
    書院改制之後,胡適先生曾痛心地說:「書院之廢,實在是吾中國一大不幸事。一千年來學者自動的研究精神,將不復於今日了。……我國書院的程度,足可以比外國的大學研究院。」胡適將書院精神概括為「代表時代精神」、「講學與議政」、「自修與研究」,尤其是自修與研究精神,「與今日教育界所提倡道爾頓制的精神相同。」
  • "八婺儒宗"鹿田書院亮相 金華山文化復興開啟新徵程
    麗澤書院、九峰書院、麗正書院、鹿田書院、長山書院……金華書院文化源遠流長,麗澤書院還是金華歷史記載最早的書院,為南宋四大書院之一。不過,滄海桑田,大部分書院已被「雨打風吹去」,不復存在。如今,有一家久違了的書院回來了,那就是金華山上的鹿田書院。  書院文化源遠流長  9月28日是孔子誕辰紀念日。
  • 在中國書院體驗穿越歷史時空的文化之旅
    這裡就是西安秀秀書院---一所打造「中國式雅士生活」的茶書院。這裡環境優雅,一招一式都充滿了中國漢文化的氣息,所有的擺設都是中國古代書籍中描述的那樣漂亮精緻,所有的人都身著圓領或開領飄逸精美的漢裝。 因茶結緣 成立書院 在此,我見到了書院院長秀秀,一位氣質高雅的女士。
  • 「洙泗書院文化復興工作籌委會成立暨國學社工開班典禮」在聖城...
    在歷經浩劫滄桑和百年沉寂之後,它迎來了第一聲禮炮——「洙泗書院文化復興工作籌委會成立暨國學社工研修班開班典禮」在這裡隆重舉行。     山東大學儒學高等研究院副院長顏炳罡先生恭讀告文   中國孔子研究院院長楊朝明先生宣布洙泗書院文化復興工作籌委會成立並描述其使命和願景
  • 「讀百句論語,做時代新人」主題活動暨首屆社區書院論壇圓滿舉行
    6月24日上午,「讀百句論語,做時代新人」主題活動暨南岸社區書院論壇在重慶市南岸區塗山鎮福民社區舉辦。書院是以儒家文化為代表的中國傳統文化的重要載體,復興中華文化須從復興書院做起,而論語作為歷代書院的必讀經典,也應該成為當今社區書院的必修課程。
  • 河南省商丘市人大代表王紅霞:擴建應天書院 復興文化聖地
    正在熱播的電視劇《清平樂》讓千年前的「應天府南京」、「應天書院」走進了更多國人的視野。位於河南省商丘市古城的應天書院與江西廬山白鹿洞書院、湖南長沙嶽麓書院、河南登封嵩陽書院並稱為中國古代四大書院,在中國教育、文化、思想史上佔有重要地位。
  • 燕園人合旗下元培商學院與中國文化書院-三智書院戰略籤約
    文化自信,是更基礎、更廣泛、更深厚的自信。文明,特別是思想文化,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的靈魂;文化自信是一個民族、一個國家對自身文化價值的充分肯定和積極踐行,並對其文化的生命力持有的堅定信心。構築民族復興的文化根基,是時代賦予精英人士的新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