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聖王羲之《蘭亭集序》被譽作天下第一行書,字字俊秀行雲流水

2020-09-03 水木清楊

前言:

王羲之取得如此輝煌的成就和他自身的努力分不開,關於王羲之練字認真的小故事就層出不窮,有說王羲之家中丟棄來垃圾的地方已經被王羲之用寫壞的毛筆堆成小山;王羲之院子後面的池塘的水被他洗毛筆和硯臺染成黑色,因為練字太認真,他誤用墨水蘸饅頭吃了還毫無知覺。後人認為王羲之的書法平和自然,筆勢委婉含蓄,就像掠過一撇的鴻雁,又像遨翔蒼穹的遊龍,看王羲之的書法有一種輕雲蔽月,流風回雪的感覺,王羲之書法最明顯的特點是結構多變,草書和行書原本就是人們為了簡化寫法,為了彰顯自己的隨性而演變出來的字體,王羲之在這一方面把字體的變化用的淋漓精緻看到他的作品的時候都有一種暢快的感受。

王羲之(303-361,一作321-379),東晉書法家,字逸少。原籍琅琊人(今屬山東臨沂),居會稽山陰(浙江紹興)。官至右軍將軍,會稽內史,人稱「王右軍」。他出身於兩晉的名門望族。王羲之十二歲時經父親傳授筆法論,「語以大綱,即有所悟」。他小時候就從當時著名的女書法家衛夫人學習書法。以後他渡江北遊名山,博採眾長,草書師法張芝,正書得力於鍾繇。觀摩學習「兼撮眾法,備成一家」,達到了「貴越群品,古今莫二」的高度。

王羲之將不同字體的寫法融會貫通,加到自己的行書中,逐漸形成了自己關於書法的理解,為後代開闢了新天地。

王羲之從衛夫人那裡學到除了書法,王羲之不滿足於現狀。心懷大志遍訪名勝古蹟,通過觀摩前代書法名家李斯、鍾繇、張芝等人的書法,王羲之博採眾長,歸納創造出了一套屬於自己的風格。

王羲之一改秦漢時期的書法只重視實用的風格,他在一種歷史的層面之上,在書法史上開拓出了以個廣袤而雄闊的新天地。王羲之見鍾家的飛鳥高遠之勢的書法,自己則是翻直為曲,筆法內抵。他學張芝的書法之後,又改其狂放為曼舞,進而折衷。因而沒有照畫葫蘆。王羲之將前人的長處融入到自己的行草之中後,又以不同於前人的筆法,創造出東晉之時最為完美的體態。

提起書法,都能想到「書聖」王羲之,他的作品《蘭亭集序》被譽作「天下第一行書」。王羲之的字寓剛健於優美,真態多姿,筆勢委婉含蓄,遒美健秀。後人評曰:「飄若浮雲,矯若驚龍」。

王羲之修為至深,其書法形斷意連,豐潤,圓活,極具神韻,前無古人,後無來者。美不勝收,《蘭亭集序》字字俊秀,行雲流水,收放自如這字寫的有氣魄,有靈魂,仿佛行雲流水般流動,像是一副美輪美奐的山水畫,美的讓人陶醉。


結語;

古人總能把一件事做到極致,做到天衣無縫,除了王羲之的書法外,再比如《易經》,《孫子兵法》,比如麻將,象棋等等。今人也能做出更多極致的東西。我們只有把各個領域做到像古人一樣的極致,才能得到世界的認同。

相關焦點

  • 王羲之的《蘭亭集序》為何被譽為「天下第一行書」?
    王羲之是我國東晉時期著名的書法家,《蘭亭集序》是王羲之於東晉永和九年(公元353年)三月初三這天與友人謝安、孫綽等41人會聚蘭亭一起過「禊節」而為那天的詩賦合集作的一篇序,即後來有名的《蘭亭集序》。唐太宗時,為得到《蘭亭集序》的真跡,曾派監察御史蕭翼前往越州的一所寺院,花了九牛二虎之力才從王羲之的後人智永和尚的弟子辯才手中得到《蘭亭集序》真跡,交給唐太宗。唐太宗亦將《蘭亭集序》視為珍寶,令當時的書法名家們臨摹書寫。相傳,唐太宗死後,將《蘭亭集序》作為隨葬品帶進了陵墓,即唐昭陵。
  • 「天下第一行書」書聖:王羲之的楷書,精妙絕倫
    「天下第一行書」書聖:王羲之的楷書說到王羲之,大家都非常熟悉,因其精湛的書法技藝,尊稱為「書聖」,其代表作《蘭亭集序》更是被稱為「天下第一行書 」。「天下第一行書」書聖:王羲之後來,王羲之的成就斐然。比如,蘭亭集序就是王羲之當年在紹興蘭渚山下以文會友,寫出了「天下第一行書」,也稱《蘭亭序》、《臨河序》、《禊帖》、《三月三日蘭亭詩序》等。「據考證,東晉永和九年( 公元353年 )三月三日,王羲之和居住在山陰的一些文人來到蘭亭舉行『修禊』之典,大家即興寫下了許多詩篇。《蘭亭序》就是王羲之為這個詩集寫的序文手稿。」
  • 王羲之最有名書法欣賞,《蘭亭序》行雲流水,被稱天下第一行書!
    要問大家最喜歡哪一位書法名家,我想很多網友會想到書聖王羲之,書聖王羲之的名氣那在中國的書法界非常的大,說到王羲之的書法作品大家肯定會想到《蘭亭序》,這幅書法作品非常的漂亮,也贏得了很多書法愛好者的喜歡,因為千百年來無人能超越,所以也被後人稱為是天下第一行書,看到這裡以後大家是不是也想欣賞一下王羲之的作品《蘭亭序》呢?
  • 《蘭亭集序》值10億?「天下第一行書」的名頭,毀了王羲之神作
    「永和九年,歲在癸丑,暮春之初,會於會稽山陰之蘭亭,修禊事也」。我與《蘭亭集序》的相識,在7年前的高一教室;我對《蘭亭集序》的追慕,卻早已記不得年代了;「書聖」王羲之、「天下第一行書」的盛名,一度讓我錯過了《蘭亭集序》。
  • 天下第一行書《蘭亭集序》的誕生地——紹興蘭亭
    在這些書法大家當中,王羲之由於處在一個承前啟後、繼往開來的關鍵點上,對中國書法藝術的發展做出了空前絕後的貢獻,因此被後世盛讚為「書聖」,而他的代表作《蘭亭集序》更是被後世的書法愛好者們推崇為行書的圭臬,公認為「天下第一行書」,誕生《蘭亭集序》的紹興蘭亭也成為書法愛好者心中的聖地。
  • 「一代書聖王羲之,留存臻品值千金」,《蘭亭集序》傳千家。
    李志敏評價:「王羲之的書法既表現以老莊哲學為基礎的簡淡玄遠,又表現以儒家的中庸之道為基礎的衝和。」代表作《蘭亭序》被譽為「天下第一行書」。在書法史上,他與其子王獻之合稱為「二王」。蘭亭集序)得知,那時候我們還是一個懵懂少年,沒有想到達一定年齡才明白這文字書法的魅力所在。
  • 書聖王羲之的《蘭亭集序》真跡在哪裡?
    距今1667年前,農曆三月份的普通一天,時任東晉會稽內史的王羲之與友人謝安、孫綽等四十一人在會稽山陰的蘭亭雅集,飲酒賦詩。王羲之將這些詩賦輯成一集,並作序一篇,記述流觴曲水一事,並抒寫由此而引發的內心感慨。這篇序文就是《蘭亭集序》。
  • 《蘭亭序》為什麼能稱為天下第一行書?看了這些之字就知道了
    「天下第一行書」 《蘭亭序》,為晉代書聖王羲之的墨寶,《蘭亭序》也稱《臨河序》、《禊帖》、《三月三日蘭亭詩序》等,這是王羲之與友人在會稽山陰的蘭亭聚會飲酒,而後把眾人所作詩賦輯成集,並寫下的一篇序。王羲之的書法不用多說,晉代之後的後世書法名家,無不推崇,《蘭亭序》作為王羲之代表作中的代表作,整篇書法布局錯落有致,字體遒媚飄逸,行雲流水,魅力無窮,如有神助,如此高超書法技藝不得不讓人驚嘆!
  • 天下第一行書《蘭亭集序》產生的過程:名士、酒、詩、書缺一不可
    《蘭亭集序》是東晉大書法家王羲之的作品,王羲之在酒後酣暢淋漓地所寫出的這部書法,被後人譽為「天下第一行書」。那麼,這部我國歷史上最著名的書法作品是怎樣產生的呢?筆者告訴你,如標題那樣,《蘭亭集序》產生的過程是:名士、美酒、詩歌、書法四樣缺一不可。
  • 天下第一行書《蘭亭集序》產生的過程:名士、酒、詩、書缺一不可
    《蘭亭集序》是東晉大書法家王羲之的作品,王羲之在酒後酣暢淋漓地所寫出的這部書法,被後人譽為「天下第一行書」。那麼,這部我國歷史上最著名的書法作品是怎樣產生的呢?筆者告訴你,如標題那樣,《蘭亭集序》產生的過程是:名士、美酒、詩歌、書法四樣缺一不可。魏晉時期,由於帝王昏庸,朝綱敗壞,文人生活在一個不能自由施展才華抱負的時代,他們心有不滿而又不能宣洩,就往往與酒結緣,並借酒尋求超脫。
  • 《蘭亭序》因何被譽為天下第一行書?王羲之書聖之名,實至名歸
    前言 公元303年,王羲之出生在琅琊臨沂(現屬山東),後來搬到了山陰(現浙江紹興),東晉時期著名書法家,有「書聖」之稱。先後擔任過右軍將軍(所以也被人稱為王右軍)、秘書郎、寧遠將軍、會稽內史等官職。
  • 王羲之的《蘭亭集序》是天下第一行書,那天下第二是誰的作品呢?
    王羲之(303-361年),晉代書法家,官至右軍將軍,因此又被人稱為「王右軍」。他的書法被譽為「龍跳天門,虎臥鳳闋」,其書法突破了隸書的筆意,創立了妍美流便的今體書法,被後代尊為「書聖」。王羲之的代表作品是《蘭亭集序》。東晉永和九年(353年)農曆三月三日,王羲之當時正任會稽內史,他同謝安、孫綽等四十一人在紹興蘭亭聚會。
  • 千古書聖王羲之,天下第一行書《蘭亭序》
    王羲之書法有二十多件墨跡留存於世。《蘭亭序》是王羲之流傳後世的諸種書跡法帖中聲譽最高.流傳最廣、影響最深的一部作品。 東晉永和九年( 353)三月三日,當時擔任會稽內史的王羲之與謝安、孫綽等四十一人在浙江紹興蘭亭主持祓禊大禮,並為它獻詩。
  • 《蘭亭集序》怎麼成為了天下第一行書?
    王羲之的《蘭亭序》大家肯定都聽說過,可它為何會被稱為天下第一行書呢?王羲之也是中國最著名的、成就最高的書法家,他廣採眾長,自成一家,不僅作為中國書法史上一座極具象徵性豐碑深遠影響中國千年書法,還留下了大量的豐富多樣的書法精品,他的書法兼善隸、草、楷、行各體,精研體勢,自成一家,影響後世書法界十分深遠。王羲之《蘭亭序》是他將諸人名爵及所賦詩作編成一集,記述流觴曲水一事,並且抒寫了此事。
  • 王羲之《蘭亭序》,蘊藏三個特點,被稱為「天下第一行書」!
    說到傳世書法,很多人會想到《蘭亭序》,這幅書法被稱為行書的典範之作,有著「天下第一行書」美譽,這麼一幅只有三百二十四字的書法,為什麼可以有如此之高的美譽呢?《蘭亭序》是晉代王羲之的代表之作,王羲之有著書聖的美譽,這幅書法是王羲之的偶然之作,也是王羲之真實情感的流露,書法自然飄逸,用筆方圓結合,嚴謹之中不失灑脫,被稱為「天下第一行書」主要有三個原因。首先,《蘭亭序》是一篇優美的散文,這也是這幅書法的基礎。
  • 《蘭亭序》因何被譽為天下第一行書,王羲之書聖之名,實至名歸
    前言公元303年,王羲之出生在琅琊臨沂(現屬山東),後來搬到了山陰(現浙江紹興),東晉時期著名書法家,有「書聖」之稱。先後擔任過右軍將軍(所以也被人稱為王右軍)、秘書郎、寧遠將軍、會稽內史等官職。其叔父王廙擅長書畫,父親王曠對行書和隸書有較深的造詣。(王羲之又師從衛爍(衛夫人師承鍾繇),衛夫人不僅將鍾繇之法傳給王羲之,還將自己所悟的書風法門都教與王羲之。
  • 「天下第一行書」——《蘭亭序》
    這37首詩被編成詩集《蘭亭集》,王羲之當場為詩集寫了序言,這篇序言就是著名的「天下第一行書」——《蘭亭序》,又稱《蘭亭集序》或「禊帖」。《蘭亭序》是一篇優秀的散文,但它對後世影響更大的是王羲之的書法。王羲之(321~379),東晉書法家,字逸少,原籍山東臨沂,居會稽山陰(今浙江紹興),官至右軍將軍,人稱王右軍。
  • 《蘭亭集序》王羲之「天下第一行書」,書法的最終情感是什麼
    今天的高考必備經典古文15篇欣賞文章為第三篇:《蘭亭集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原文:永和九年,歲在癸丑,暮春之初,會於會稽山陰之蘭亭,修禊事也。群賢畢至,少長鹹集。
  • 為什麼《蘭亭集序》被譽為天下第一行體呢?
    但是唯獨王羲之,為什麼被譽為「書聖」、「天下第一」而無人反駁呢?  本文為百科TA說獨家稿件,未經授權禁止轉載  王羲之,在中國幾乎無人不知無人不曉,是中國著名的書法家,被譽為我國的「書聖」,字體被譽為「天下第一行書」。
  • 天下第一行書——蘭亭集序
    蘭亭集序 永和九年,歲在癸丑,暮春之初,會於會稽山陰之蘭亭,修禊事也。群賢畢至,少長鹹集。 高中時就在語文課上學過王羲之的《蘭亭集序》。彼時只知他是一個大書法家,染黑了 一池清水練得入木三分的本事;也知他所作書法全篇二十一個之字形態迥異,卻也未曾仔 細研究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