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朝文人和青樓歌女

2020-12-11 尹銘的書房

古代文人有一大嗜好,愛泡青樓。《全唐詩》中有2000多首詩與妓女相關。

宋朝文人也大多和青樓歌女有著扯不斷理還亂的關係。

歐陽修、蘇軾、秦觀、周邦彥、晏殊這些文壇大家的青樓詩詞,個個寫得深情動人。

以至於旖旎多情的宋詞傳唱於宋朝的勾欄瓦舍、街頭巷尾間,就好比今天的流行歌。

勾欄瓦舍的風雅娛樂:

宋朝士大夫與皇帝共治天下,他們的社會地位高,俸祿優厚,加之宋朝的娛樂業發達,有錢有閒的官員們經常流連於風月場所,聽歌女唱曲兒。

當這些腹有詩書的大學士們聽到自己喜歡的旋律時,就忍不住隨手填一首思春小詞,歌女立時就用宛轉的歌喉唱給他們聽。

這種感覺,既風雅,又浪漫,很像戀愛的滋味。

如果翻看《全宋詞》,會看到大把此類令人臉紅心跳的句子。且看秦觀的《滿江紅》:

越豔風流,佔天上、人間第一。須信道、絕塵標緻,傾城顏色。翠綰垂螺雙髻小,柳柔花媚嬌無力。笑從來、到處只聞名,今相識。臉兒美,鞋兒窄。玉纖嫩,酥胸白。自覺愁腸攪亂,坐中狂客。《金縷》和杯曾有分,寶釵落枕知何日。謾從今、一點在心頭,空成憶。

這首詞是說秦觀久聞某位歌女的芳名,今天終於有緣相見。在宴會上一睹她的絕世美顏,伴著曼妙歌聲,不覺神魂顛倒,真想一親芳澤,只怕不能如願,只能在分別後徒勞相思。

秦觀的這首婉轉柔媚的《滿江紅》和嶽飛豪氣幹雲的《滿江紅》完全沒法比,格調不高,充滿肉慾。還好是詞,詩莊詞媚,如果詩裡寫「臉兒美,鞋兒窄。玉纖嫩,酥胸白」,肯定會遭全體文人的恥笑。

嶽飛的《滿江紅》:

怒髮衝冠,憑欄處、瀟瀟雨歇。抬望眼,仰天長嘯,壯懷激烈。三十功名塵與土,八千裡路雲和月。莫等閒、白了少年頭,空悲切!靖康恥,猶未雪。臣子恨,何時滅!駕長車,踏破賀蘭山缺。壯志飢餐胡虜肉,笑談渴飲匈奴血。待從頭、收拾舊山河,朝天闕。

由此可見,那些平日裡端坐於朝堂上的文人士大夫也並非始終一本正經。他們也有不正經的時候,明明是鬚眉男子,有時卻故意以小女人的口吻撒嬌扮嗲,寫一些羞羞答答的小詞讓歌女演唱,撩撥她們。

不過,同是豔詞,也有高下之分。

青樓知名推手柳七郎:

宋朝詞人中最富盛名的當屬柳永。

「凡有井水飲處,即能歌柳詞。」 意思是說,只要有人的地方,就會唱柳永的詞。就像現在「凡有華人處,皆有金庸迷」一樣。

柳永性格輕佻狂放,科舉失意後,更加放浪形骸,終日混跡於青樓妓館之中。在宋朝的市井娛樂圈裡,柳永是身價最高的詞曲製作人。

且看柳永的《少年遊》:

世間尤物意中人。輕細好腰身。香幃睡起,發妝酒釅,紅臉杏花春。嬌多愛把齊紈扇,和笑掩朱唇。心性溫柔,品流詳雅,不稱在風塵。

這首詞和秦觀的那首《滿江紅》相比,對歌女的誇讚更直白,沒有堆砌「越豔風流」 、「傾城顏色」,而是直抒胸臆贊為「世間尤物意中人」。

話雖直白,卻也坦蕩,少了秦觀詞裡的那份猥瑣,柳永盛讚這位歌女的性情和氣質,淪落風塵實在折辱了她。

竊以為,歌女一定更喜歡柳永這首詞,因為雖然都是調情,但柳永給了她們尊重。

所以,當時的青樓歌女們無不希望能和柳永產生一段緣分——

不願穿綾羅,願依柳七哥;不願君王召,願得柳七叫;不願千黃金,願得柳七心;不願神仙見,願識柳七面。

柳七哥不負她們所願,身為詞中大咖,他簡直是青樓女的推手,大KOL,只要他在詞中贊了誰,那女子身價立時番十倍不止。

柳永的《樂章集》裡有名可查的姑娘頗多:

秀香:「秀香家住桃花徑,算神仙才堪並。」(《晝夜樂》)英英:「英英妙舞腰肢軟,章臺柳,昭陽燕。」(《柳腰輕》)瑤卿:「有美瑤卿能染翰,千裡寄小詩長簡。」(《鳳銜杯》)心娘:「心娘自小能歌舞,舉意動容皆濟楚。」(《木蘭花》)佳娘:「佳娘捧板花鈿簇,唱出新聲群豔伏。」(《木蘭花》)酥娘:「酥娘一搦腰肢嫋,回雪縈塵皆盡妙。」(《木蘭花》)蟲蟲:「就中堪人屬意,最是蟲蟲。」(《集賢賓》)

柳永有才有貌,又喜歡做小服低,相當於聲色場所中的賈寶玉。他一口一個「奶奶蘭心蕙性」,把 「師師」、「蟲蟲」們給捧上了天。

這裡的「奶奶」是宋代市井百姓對女人的暱稱,好比今天的「小姐姐」。

然而,秦樓楚館縱然逍遙快活,但「梁園雖好,非久戀之家」,讀書人沒有不想求功名的。

年近50,柳永高中進士。然而,走進仕途的柳永卻無所適從。不諳官場遊戲規則的他多次陰差陽錯得罪高官顯貴,因此斷送了仕途前程。

最終,「白衣卿相」卒於68歲。眾多紅顏知己湊錢埋葬他,共灑粉淚祭奠柳七郎。

其實,柳永是由王安石的弟弟王安禮為其下葬的。「眾名姬合金葬柳七」只是後人一廂情願的杜撰罷了。

士大夫和青樓女:

在北宋,詞的主流基調還是文人宴會上歌女的低吟淺唱。如果宋詞離開了青樓,就失去了大半壁江山。

蘇軾的「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其實是詞中另類,這樣以寫詩的方式寫就的豪放詞只適合關西大漢擂鼓高歌。

其實,即使是善寫豪放詞的蘇軾,也曾寫下過一首婉轉纏綿的《賀新郎》:

乳燕飛華屋。悄無人,桐陰轉午,晚涼新浴。手弄生綃白團扇,扇手一時似玉。漸困倚,孤眠清熟。簾外誰來推繡戶?枉教人,夢斷瑤臺曲,又卻是,風敲竹。石榴半吐紅巾蹙。待浮花,浪蕊都盡,伴君幽獨。豔一枝細看取,芳意千重似束。又恐被,西風驚綠,若得待君來向此,花前對酒不忍觸。共粉淚,兩簌簌。

這首閨怨詞,描寫了一位高潔絕塵的美人,借花取喻,賦予詞中美人高潔的品格和自傷遲暮的情感。

有人說,蘇軾這是借寫失時佳人,託失意情懷,以兒女情腸,寄鬱憤之感。

的確有道理,但這首詞也的確是蘇軾寫給一名叫秀蘭的青樓女的。、

一代文宗歐陽修曾在揚州巧遇兩名美貌青樓女。酒席筵上兩位姑娘戲約歐陽修以後來汝陰作太守。

幾年後,歐陽修果然調任汝陰太守,此時,早已物是人非,「人面不知何處去,桃花依舊小春風」。

歐陽修酒後留詩悵惋:「柳絮已將春色去,海棠應恨我來遲。」

字裡行間可見他對這兩位青樓女的眷戀。

在歐陽修的一次宴會上,大學士晏殊與洛陽青樓女張採萍一見鍾情。

晏殊回到京城,備受相思之苦。他悔恨沒留下張採萍的聯繫方式。

其實,以晏殊的地位和神通,找到張採萍並不難,只是,身為朝廷重臣的他真要納青樓女為妾嗎?

晏殊內心充滿矛盾,他徹夜未眠地想著張採萍,於是,有了這首《蝶戀花》:

菊愁煙蘭泣露。羅幕輕寒,燕子雙飛去。明月不諳離恨苦,斜光到曉穿朱戶。昨夜西風凋碧樹。獨上高樓,望盡天涯路。欲寄彩箋兼尺素,山長水闊知何處?

晏殊最終決意向張採萍表白。詩意文人多浪漫,只要真心相愛,又何必在乎禮教名分呢?

可是,還沒等晏殊去洛陽,善解人意的好基友歐陽修已經成人之美地將張採萍送來了。

晏殊正式納張採萍為妾,老夫少妻恩愛異常。

晏殊去世後,張採萍從此隱居,終老一生。

說起晏殊,還有一段他和柳永的公案。

柳永曾拜訪過晏殊。兩人地位懸殊,卻都愛填詞。

晏殊問柳永:是不是還在填詞?

柳永答:和您一樣,還在填詞。

晏殊不高興了:我雖然填詞,卻從沒寫過「彩線慵拈伴伊坐」這種話來。

「女人拿著針和線,伴著男人廝守」,在士大夫看來很不入流。

柳永以為自己找到了志同道合的文學摯友,而晏殊卻很不屑與他為伍。

當時不少正統文人都視柳永為「三俗詞人」,有意與他劃清界限。

李清照曾說柳永「詞語塵下」;宋嚴有翼《藝苑雌黃》一書直斥柳永為「閨門淫媟之語」;王國維也在《人間詞話》中嘲笑他:「屯田輕薄子,只能道『奶奶蘭心蕙性』耳。」

啟示:

如果柳永生活在現代,一定被奉為流行樂壇之父。

而在宋代,他卻成了低俗的代言人。

就像有人批評當下的流行文化太粗鄙一樣。

他們似乎忘了,900年前的宋詞,200年前的京劇都是當時的流行文化,柳永和張先、梅蘭芳和程硯秋就相當於現代的羅大佑和周杰倫。

每個時代都有屬於自己時代的娛樂形式,當年有人嘲笑周杰倫的說唱風格吐字不清,而今rap已成流行樂壇的經典。

當年,柳永是第一位對宋詞進行全面革新的詞人,他是兩宋詞壇上創用詞調最多的詞人,他常用俚語入詞,頗被人詬病。

其實,柳永的詞也有很有高級感的《鳳棲梧》:

擬把疏狂圖一醉。對酒當歌,強樂還無味。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

連王國維都盛讚這首詞意境高遠。不僅一往情深,而且解讀空間很大:無論為了戀人還是為了理想,都可以是「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

柳永功不唐捐,經過千年流轉,時光淘滌,曾經被視為低俗的柳永詞已成為婉約詞經典,被銘刻在中國詩詞文化的史冊上。

參考書目:《宋朝的腔調》

圖片源於網絡,侵刪。

相關焦點

  • 宋朝文人和青樓歌女——探究勾欄瓦舍的俗文化
    古代文人有一大嗜好,愛泡青樓。《全唐詩》中有2000多首詩與妓女相關。宋朝文人也大多和青樓歌女有著扯不斷理還亂的關係。歐陽修、蘇軾、秦觀、周邦彥、晏殊這些文壇大家的青樓詩詞,個個寫得深情動人。嬌多愛把齊紈扇,和笑掩朱唇。心性溫柔,品流詳雅,不稱在風塵。這首詞和秦觀的那首《滿江紅》相比,對歌女的誇讚更直白,沒有堆砌「越豔風流」 、「傾城顏色」,而是直抒胸臆贊為「世間尤物意中人」。
  • 青樓成為宋詞創作的源泉,宋代文人痴迷青樓究竟是利是弊?
    宋代奢靡的消費觀刺激青樓的發展,青樓的盛行又反過來助長了文人士大夫階層的消費,這樣形成一個循環,所以青樓才能在宋代得以發展壯大。二、文人留戀青樓,青樓卻成為宋代詞作誕生的源泉和傳播渠道宋代青樓最開始也並非是什麼風花雪月的場所,經常逛青樓的也並不是什麼好色之徒,而是宋代的文人。文人沉迷青樓在當時已經成為一種社會風氣。
  • 春風蕩青樓,處處笙歌,古代文人的風雅和情慾
    從唐朝起,青樓是文人士子最喜歡去的地方之一,狎妓冶遊成為一種時尚,青樓文學則嬗變成一種瀰漫著浪漫和文雅格調的傳承。甚至可以說,撇開青樓,中國古典文學就少了一份韻味。此外,青樓中的才子佳人的故事也是浩如煙海,不計其數,比如,丘謙之和呼文如、錢謙益和柳如是、龔鼎孳和顧媚、薛濤和元稹的情愛傳奇流傳很廣,成為大眾耳熟能詳的故事。
  • 古代青樓鼎盛造就了文學進步?
    通過青樓歌女的哀怨控訴,講述了同是天涯淪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識的情懷?這首詩可以說是青樓詩中裡程碑式的作品。除了以上提到的幾位之外呢,唐朝還有不少的詩人也曾寫過青樓是真正的有很深的青樓情節。比方說杜牧,他自稱十年一覺揚州夢贏得青樓薄倖名。唐代的文人墨客如此的青睞青樓兩宋的詞人當然也不甘落後,他們的很多作品都與青樓有所關聯。
  • 「贏得青樓薄倖名」,漫談唐代青樓女子與文人雅士之間的交往
    而文人雅士與青樓麗人之間的頻繁交往也成了唐代社會的一種風雅和時尚,不僅展現了大唐文化的巨大包容性,也為唐詩的發展增添了新的題材、新的色彩和新的思想。經過很多年專業而嚴格的文化訓練和藝術培養,很多青樓女子不僅具有一定的文化素養,還多才多藝。一些名妓更是滿腹錦繡,出口成章。再次,有文採的青樓女子成了文人雅士傾倒的對象;很多青樓女子在經過常年嚴格專業的文化和藝術培訓之後,有了很高的文採。她們適應了文人雅士的特殊需求,讓他們既能感受到來自異性的獨特魅力,又能顯示出自己的風雅與品味。
  • 秦淮河畔的曖昧,為何古代文人對青樓女子念念不忘,解密青樓文化
    雖然中國的民間文化一向多姿多彩,青樓也不是什麼秘密,然而在明朝末年卻有一個地方,青樓與文化結合得如此精彩,留下的文化遺產如此吸引學術界,早已無人介意色情行業的道德問題了。 明朝的青樓文化讓後人津津樂道,其中一個原因是當時出版業興盛,文人留下大量書籍、詞曲等,其中的很多細節都讓今天的人們津津樂道。
  • 一首《訴衷情》,一位歌女暗自懷恨,含羞帶媚,引歐陽修揪心不已
    細數歷代文人,如要說與青樓女子或歌女關係最為密切的,當屬「白衣卿相」柳永。已成絕唱的《雨霖鈴》,其主人公便是一位青樓女子。然而,哪個文人不多情?哪個文人筆下沒有一兩首以青樓女子或歌女為主人公的詩詞?歌女早早起床,梳妝打扮,也不為別的,只謀生計罷了。「卷」字既寫出歌女的動態,又含有意味深長的別意,畢竟是獨自討生活的歌女,未有侍女替她捲簾,也未有愛人為她呵手。 「呵手試梅妝」,捲簾後的雙手似也沾染了寒氣,歌女輕輕呵暖,一見其嬌羞之態,一承上句的「輕霜」。「梅妝」即梅花妝,相傳始於南朝宋壽陽公主。
  • 一個青樓女子的自白:風月盛行的明代,那些流連於青樓的文人雅客
    引言講到青樓,大家一定會想到一個「妓」字,由「妓」字,我們順勢會想到一個字「淫」。古人之於青樓就是一個「淫」與「嫖」的關係,或者學術化一下說,是一種「妓女出賣歌舞、姿色與肉體」和「嫖客炫耀風流、才學與金錢」的交易關係。而事實果真如此嗎?
  • 柳永:寫婉約詞曲,贏青樓紅顏,千年前他最時髦
    他說白衣卿相時,狂妄之外還有自嘲;他也想從白衣卿相高中狀元探花,也想和北宋其他文人一樣建功立業、輔佐皇帝;也想隨大流,不想「標新立異」。但,機會沒有給他。柳永四次科考,3次失利。最後一次,還得了個「且去填詞」的硃批。傳言此次柳永上榜,卻在仁宗審核時被劃掉。那時,柳永的詞已流傳到朝廷後宮,對於後宮傳唱的「淫詞豔曲」,宋仁宗很是不喜。
  • 柳永:寫婉約詞曲,贏青樓紅顏,是千年前最早的自媒體作家
    他給後人最大的印象,仿佛就剩下了流連在秦樓楚館的身影,與青樓女子那話不盡的情思。而今看柳永,詞曲一絕、粉絲遍地。忍不住一手作揖的同時,嘆上一句:「大師,您真有遠見!」在宋朝並不被大眾待見甚至身後悽涼無比的他,如果能夠生活在現在,定能叱吒自媒體行業。
  • 酒樓:宋朝經濟繁榮的標誌,還無意間帶動了宋詞的大爆發
    如果你今天拿著《全唐詩》和《全宋詞》來比較的,會發現二者的體量其實差不多,但是如果你拿了一本《全宋詩》你會發現,它居然是前者的兩倍,這說明宋朝的文人不僅寫詩,而且數量上也是遠超唐代,只不過是宋朝人寫詩,喜歡說理,這並不符合詩的唯美意境,所以宋詩遠不如唐詩那麼有名氣。
  • 為什麼古代文人對青樓情有獨鍾?若無青樓文化,詩詞將黯然失色
    眾所周知的,古代有許多詩人文人,都在青樓與名妓發生過一些的故事,也留下了許多名作。茶樓酒肆那麼多的娛樂場所,不能夠去別的地方嗎,為什麼偏偏選擇的是青樓呢?他們在青樓裡又能夠幹什麼呢?一個詩人一個文人想要大紅大紫,一個作品想要出名,只能靠人們口口相傳。而此時,青樓的妓女們,就成了最好的廣告商家。她們能遇到個個層面的人,有上流層面的王公貴族,有中等的將相商人,有普通的平民百姓。詩人們推廣自己和自己詩作,最好的方法就是和妓女打好關係,或者讓自己的作品被她們認可。通過妓女們的彈唱,讓他們的作品人盡皆知,家喻戶曉。
  • 「風流才子」柳永為什麼會深受歌女喜愛,楊雨老師指出3點原因!
    柳永是詩詞圈裡的一個傳奇人物,他的人生經歷和他的詞作一樣迷人,出身於官宦世家,生長於大宋最繁華的年代,少年成名被譽為「神童」,但卻屢試不第,皆因他個性放蕩不羈,流連於青樓歌管,多作一些浮豔之詞,因此他備受朝堂之上的士大夫們詬病,認為和他這樣人為伍是莫大的恥辱,這就導致他仕途坎坷。
  • 宋朝頂級娛樂場所「象姑館」,比青樓還火,都有哪些「高精尖」
    開門見山,青樓是古代社會的風月場所,是文人士大夫久居不膩之地。要問青樓為何如此吸引人,因為裡面住著一群顏值出眾、才華橫溢的美女。女人、美酒、聲樂、琴瑟圍繞下,試問世間多少豪傑能夠從中掙脫。俗話說「溫柔鄉是英雄冢」,何況那些流連世俗、缺乏英雄氣概的文人知識分子。
  • 狹邪、情慾與文人風騷——明代青樓文化與文學
    官妓之禁在一定程度上解放了行院女妓,她們可以利用自己樂舞優勢來經營青樓。南京的富樂院與諸酒樓因此一變而成為市民商庶的狹邪場所。明代青樓文化是行院與女妓的有機統一。行院是明代樂戶的基本組織單位青樓是一個以家庭為基礎的商業單元。行院人家以文人的生活方式構建了一種雅致別俗的家庭空間。在這個空間裡,歌舞聲樂、酒宴觴飲成為一種消費主題。
  • 無心插柳——淺談被文人捧紅的「青樓」文化!
    每每提到「青樓」二字,人們最先想到的可能就是古代的「妓院」、以及那些倚樓賣笑的風塵女子,進而,把「青樓」和「低俗」之間劃上大大的「=」號。其實,這是種誤解,青樓和妓院之間雖然有些相似之處,但是,又有著諸多的不同。
  • 宰相之子為歌女寫了一首詞,把歌女苦悶的內心,描寫的活靈活現!
    宋朝應當說是一個極為開明的時代,而且很多的文人,他們不僅可以三妻四妾,同時還會在家裡豢養歌女,即使是連蘇軾這樣的大文豪也是如此,其實這在當時就是一種時尚,並不覺得有什麼奇怪,畢竟那是一個封建的時代,也是一個絕對的男權時代,所以很多的文人,他們除了會豢養歌女外,還時常流連於歲月場所。
  • 馬湘蘭——青樓裡作畫的頭牌花魁
    ,真實反映了古代文人和青銅之間的緊密聯繫。唐代四大女是魚玄機和薛濤都來自青樓。青樓的女子,哪個不會唱柳公子的作品呢?咱們先明確一下青樓的概念,去青樓和去做大保健有著本質的區別。青樓的女子主要聊的是文化人,在古代識字的人大概只有5%,有學問的也就1%左右,所以他們服務的人群很窄,這就要求他們業務能力要強,和文人坐而論道的時候都能說到點上,能做到一個人能撐起一座青樓。
  • 關於古代青樓的那些事兒
    我是小房,本文我們來探討一個今天比較敏感的詞彙「青樓」今天談起青樓大都想到的是風花雪月肉體交易的下流場所,青樓中的「妓女」更是為人所不齒的一個行業,但青樓一詞本指的是豪華精緻的雅舍或是豪門的代稱因為古代認為歌舞並非良家女子所為,所以在青樓之中有很多的頗有文採並精通歌舞的風塵女子,而這些女子正好滿足了一些文人雅士的精神需求和心靈慰藉,這正如文學大家林語堂曾說,「妓女是叫許多中國人嘗嘗羅曼蒂克的戀愛滋味。而中國妻子則使丈夫享受此比較入世的近乎實際生活的愛情。
  • 古代的文人墨客為何愛逛青樓?青樓對於文人的重要性遠超你的想像
    在4萬多首《全唐詩》中,就收錄的21名青樓女子近200首作品,可見這些青樓歌伎文學水平之高。能和這些歌伎亦師亦友,共同探討文學,切磋詩詞,對於文人墨客創作水平的提高是非常有幫助的。這些文人但寫得一兩佳句,總希望能有人分享,並且幫加評析。到了青樓,只要你不怕獻醜,把作品誦吟出來,便會有不少文友聚來評頭品足。興致來時,還會變成詩詞寫作比拼大賽,文品愛好相投者便會找到知音,變成同道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