細數歷代文人,如要說與青樓女子或歌女關係最為密切的,當屬「白衣卿相」柳永。已成絕唱的《雨霖鈴》,其主人公便是一位青樓女子。然而,哪個文人不多情?哪個文人筆下沒有一兩首以青樓女子或歌女為主人公的詩詞?便是文豪歐陽修筆下都有一首非常經典的《訴衷情》,用以記述歌女的日常生活,並為此揪心不已。歐陽修的這首《訴衷情》描寫的是一位歌女含羞帶媚,卻又暗自懷恨的生活片段。
訴衷情
清晨簾幕卷輕霜,呵手試梅妝。都緣自有離恨,故畫作遠山長。思往事,惜流芳,易成傷。擬歌先斂,欲笑還顰,最斷人腸。
「清晨簾幕卷輕霜」,清晨的簾幕上還結著一層輕霜,可見天氣寒冷,恐是冬日的早晨。歌女早早起床,梳妝打扮,也不為別的,只謀生計罷了。「卷」字既寫出歌女的動態,又含有意味深長的別意,畢竟是獨自討生活的歌女,未有侍女替她捲簾,也未有愛人為她呵手。 「呵手試梅妝」,捲簾後的雙手似也沾染了寒氣,歌女輕輕呵暖,一見其嬌羞之態,一承上句的「輕霜」。
「梅妝」即梅花妝,相傳始於南朝宋壽陽公主。《太平御覽》有載,宋武帝的女兒壽陽公主,在正月初七日臥於含章殿簷下,恰逢梅花落於她的額上,成五出花,拂之不去。皇后留之,看得幾日,終於三日後洗落。哪知宮女們竟以之為奇,競相效仿,名曰梅花妝。後來漸漸傳為年輕女子的一種固定妝容。而本句中的「試」字,則突出歌女對自己妝容的慎重,早起先試試此種妝容,若不合適,便會洗盡再畫。
「都緣自有離恨,故畫作遠山長」,這兩句作了一個特寫,以眉寫愁。「遠山」在此處有雙關之用,一則借遠山表離情,如歐陽修《踏莎行》,「平蕪盡處是春山,行人更在春山外」。二則借遠山形容歌女眉形之美妙。但將二者聯繫起來的是歐陽修的巧妙文思,將眉形畫作漸行漸遠的遠山,不僅為求妝容好看,更是心事的暗暗寫照,只是別人不懂,別人不知。歌女心事,全都默默藏在心底,正若下闋中她不得不強顏歡笑一般。不僅有愁,還不能為人所察覺,只能悄然將眉形畫得比平日更長更黯。於是愁悶中,又添一筆可憐。
下闋由一舉一動,寫入歌女心中的一思一想。「思往事,惜流芳。易成傷」,這三句是歌女的內心獨白,想起做歌女之前的快意往事,哀嘆如今芳華正茂卻又不能自已,只能將韶光空負,陪人歡笑歌舞,自然也就「易成傷」。一旦細想,愁就化作了傷,更叫人不堪忍受,於是自然引出末三句中,歌女的一反常態,歌不能歌,笑不能笑。
「擬歌先斂,欲笑還顰,最斷人腸。」煞拍三句從歌女的自述自思,轉換成了第三者的敘事角度。他觀察到了歌女極力想要掩蓋的那些小小細節,剛要開口高歌,卻兀自先哽咽一下,剛要笑臉相迎,卻不自然地蹙了蹙眉。由此「最斷人腸」,實際上暗含著歐陽修的同情,他也為這樣的一個歌女而揪心。
縱觀整首《訴衷情》,運筆十分自然,表現力卻很強烈,歌女的一顰一笑都栩栩如生,而她的心事卻全都巧妙地隱藏在了一些細節之中,可是越是藏,卻越是叫人痛心。詞作構思新穎,視角獨特,側寫傳情,而又言簡意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