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期-聊聊中國古典舞

2020-12-13 騰訊網

上一期我們介紹了舞蹈的含義以及舞蹈的種類,這一期我們來聊聊【中國古典舞】

古典舞

中文名:古典舞

英文名:Classical dancing

發源地:民間

分類:中國式、歐洲式、印度式

古典舞是指在民間傳統舞蹈的基礎上,經過歷代專業工作者提煉、整理、加工、創造,並經過較長時期藝術實踐的檢驗,流傳下來的被認為是具有一定典範意義的和古典風格特點的舞蹈。

歷史起源

中國古典舞有著極為悠久的歷史。它的淵源可以追溯到中國古代宮廷舞蹈或更為遙遠時代的民間舞蹈。到元代形成戲曲藝術形式。五十年代初期,由北京舞蹈學院唐滿城、李正一等舞蹈工作者從中國戲曲表演中提取舞蹈素材,借鑑中華武術並參考芭蕾訓練方法等,建立起一套中國古典舞教材。

文化特點

中國古典舞追求的審美規範是「精、氣、神」三者的充沛的表現。這三者基本上是透過身韻表現出來的。身韻是舞蹈研究裡的術語,它包括身韻的元素、主要動作、意象、運動規則以及四種表現方式:形、神、勁、律。正是由此構成了中國文化特色的舞蹈美學。「以神領形,以形傳神」。中國古典舞的音樂大多採用中國特有的民族樂器演奏的樂曲,如古箏、二胡、琵琶等。中國古典舞服裝古色古香,根據舞蹈的具體要求也各有特色,漢唐舞大多採用傳統的漢服。

身韻

1、身韻的元素:如提、沉、衝、靠、含、腆、移、旁提、橫擰等,好比是身韻語言的 「語音」──基礎符號;

2、身韻的主要動作:如:「雲肩轉腰」、「燕子穿林」等,好比是身韻語言的「辭彙」;

3、身韻的意象:身韻動作所表現出來的意象,好比是身韻語言的 「語義」;

4、身韻的運動規則:身韻遵循的「欲左先右」、「欲上先下」、「欲開先合」等「從反面做起」的運動規則,與「平圓、立圓、八字圓」的「三圓」路線規則,好比是身韻語言的「語法」。

這些方面構成了身韻語言的內部結構,加上身韻「形、神、勁、律」的表現方式,使中國舞具有了中國文化特色的舞蹈美學。

節奏特點

一般表現為彈性節奏和點線結合的特點。體現在節奏上多為附點(抻——趕)或切分(趕——抻)或是兩頭抻中間趕,或是兩頭趕中間抻,或是緊打慢做,或是慢打緊做等等。因此,所形成的動作的內在節奏,諸如則柔、動靜、緩急、放收、吞吐……抑揚頓挫、點線結合等,從而產生我們特定的動律特點和韻律感。

下一舞蹈小課將為大家介紹

【古典舞專業術語大全】,敬請期待~

相關焦點

  • 中國古典舞:一場古與今的對話——記第十二期「舞聚雲端」舞蹈訪談節目
    中國古典舞:一場古與今的對話——記第十二期「舞聚雲端」舞蹈訪談節目以史為鑑,可以知興替。近日,由中國舞協主辦,中國文聯舞蹈藝術中心、 《舞蹈》雜誌承辦的「舞聚雲端」舞蹈訪談節目伴隨著第十二屆中國舞蹈「荷花獎」古典舞初評帷幕的落下迎來了第十二期,活動邀請了「荷花獎」古典舞評獎的初評評委及歷屆金獎獲得者做客直播間,以歷屆獲獎作品為例,共同探討中國古典舞的創作、表演與教學,一起乘著荷風話古典
  • 送給「荷花獎」古典舞的〈中國古典舞界說〉
    在各個藝術門類中,中國的古典建築給世界提供了樓臺亭閣、古典戲曲給世界供了唱念做打、古典美術給世界提供了山水畫,古典音樂給世界提供了古琴洞簫,那麼中國古典舞也應該給世界提供些什麼——從觀念價值到技術價值。
  • 鹿邑縣文化館「舞+舞」第一期古典舞公益培訓
    舞蹈培訓,讓鹿邑縣文化人才隊伍及文藝骨幹領略中國古典舞優美的韻律感和造型感。9月1日下午,鹿邑縣文化館特邀請舞+舞優秀古典舞教師汲冬梅開展第一期古典舞公益培訓。本次培訓時間五天,主要授課內容為傳統基本功、古典舞身韻、古風成品舞。
  • 第十一屆中國舞蹈「荷花獎」古典舞評獎舉辦
    人民網北京11月2日電  由中國文學藝術界聯合會、中國舞蹈家協會主辦的第十一屆中國舞蹈「荷花獎」古典舞評獎將於11月1日至4日在北京舞蹈學院舞蹈劇場舉辦。    中國舞蹈「荷花獎」是國內唯一舉辦的國家級舞蹈類評獎活動,具有行業的權威性和導向性,目前擁有5個評獎子項。
  • 第十二屆中國舞蹈「荷花獎」古典舞評獎落幕
    由中國文學藝術界聯合會、中國舞蹈家協會、中共河南省委宣傳部主辦,中國文聯舞蹈藝術中心、河南省文學藝術界聯合會、洛陽市人民政府、中共洛陽市委宣傳部承辦,洛陽市文學藝術界聯合會、洛陽市文化廣電和旅遊局、洛陽市舞蹈家協會、洛陽歌劇院協辦的第十二屆中國舞蹈「荷花獎」古典舞評獎活動,於10月16日在河南洛陽落下帷幕。
  • 第十二屆中國舞蹈「荷花獎」古典舞評獎古都洛陽舉行
    中國舞蹈「荷花獎」作為國內唯一舉辦的國家級舞蹈類評獎活動,多年來憑藉著權威性與導向性對舞蹈行業發展起到了重要的引領作用。 闞力 攝由洛陽市歌舞劇院演藝有限公司帶來的活化中國古代工藝珍品的《大河三彩》,藉助大河之泥轉變為傳世之寶這樣一個歷經大浪淘沙的形成歷程,影射大河人民歷經百難仍不屈不撓的「河魂」精神,使得大河文化的厚重感撲面而來。 闞力 攝當晚,參評節目異彩紛呈,通過風姿流韻的身體語言,彰顯中國古典審美風範的別樣意蘊,引領著中國古典舞的當代發展走向。
  • 第十二屆中國舞蹈「荷花獎」古典舞評獎圓滿落幕
    、中國舞蹈家協會、中共河南省委宣傳部主辦,中國文聯舞蹈藝術中心、河南省文學藝術界聯合會、洛陽市人民政府、中共洛陽市委宣傳部承辦,洛陽市文學藝術界聯合會、洛陽市文化廣電和旅遊局、洛陽市舞蹈家協會、洛陽歌劇院協辦的第十二屆中國舞蹈「荷花獎」古典舞評獎活動,於 10月16日在河南洛陽圓滿落下帷幕。
  • 第十二屆中國舞蹈「荷花獎」古典舞終評演出舉行
    第十二屆中國舞蹈「荷花獎」古典舞終評演出舉行新華網10月16日,演員表演古典舞《西施別越》。10月16日,演員表演古典舞《大河三彩》。新華社記者 李嘉南 攝10月16日,演員表演古典舞《雨花石的等待》。
  • 古典舞與民族舞的差別,你可能想不到
    中國古典舞以傳統民族舞作為基礎,經由歷代專業舞者提煉、整理、加工、創作,經過長期藝術實踐檢驗而形成的一種舞蹈藝術。不過,古典舞蹈與民族舞蹈的區別,有必要跟大家聊聊。古典舞在柔韌性和技巧上,對於舞蹈演員的要求更高更嚴格。
  • 從「荷花杯」看中國古典舞
    第十一屆「荷花杯」中國古典舞比賽剛剛落下帷幕,兩個晚上的精彩角逐,三十餘個節目,既有《月下獨酌》的李白,又有《齊天大聖》中的孫悟空,讓觀眾大飽眼福,《禪定》《麗人行》《紙扇書生》《絲路天音》等節目也令人耳目一新。
  • 中國古典舞的意義
    中國古典舞的意義 中國古典舞已初步形成我們民族自己的一套訓練系統,而這套系統已具有比較強的民族特性,有我們民族的審美特徵和美學規範,有我們的難度和藝術表現力,是其它訓練體系所代替不了的。
  • 第十二屆中國舞蹈「荷花獎」古典舞評獎活動在洛陽啟動
    今日,17支來自全國各地的優秀舞蹈團隊陸續抵達我市,拉開第十二屆中國舞蹈「荷花獎」古典舞評獎活動的序幕。作為我國舞蹈界最具權威性和導向性的專業獎項,該活動的舉辦,無疑將在我市掀起新的文化熱潮,讓更多人感受到千年古都釋放出的強大文化輻射力。
  • 中國古典舞的歷史
    中國古典舞有著極為悠久的歷史。它的淵源可以追溯到中國古代宮廷舞蹈或更為遙遠時代的民間舞蹈。,借鑑中華武術進行了研究、整理、提煉,並參考芭蕾訓練方法等,建立起一套中國古典舞教材。
  • 中國古典舞的基本知識
    中國古典舞從其源來說,是古代舞蹈的一次復甦,是戲曲舞蹈的復甦,是幾千年中國舞蹈傳統的復興。北京舞蹈學院李正一和唐滿城兩位古典舞老教授,毅然整理、創建了古典舞「身韻」課,它使中國古典舞重振雄風,使古典舞事業曙光再現。李正一教授在詮釋「古典舞」時這樣講道:「名為古典舞,它並不是古代舞蹈的翻版,它是建立在深厚的傳統舞蹈美學基礎上,適應現代人欣賞習慣的新古典舞。
  • 【話洛陽】第十二屆中國舞蹈「荷花獎」古典舞評獎活動在洛陽啟動
    今日,17支來自全國各地的優秀舞蹈團隊陸續抵達我市,拉開第十二屆中國舞蹈「荷花獎」古典舞評獎活動的序幕。作為我國舞蹈界最具權威性和導向性的專業獎項,該活動的舉辦,無疑將在我市掀起新的文化熱潮,讓更多人感受到千年古都釋放出的強大文化輻射力。
  • 中國古典舞:盛乎?衰乎?
    著名舞蹈家陳愛蓮說,靠著這樣「吸收」與「容納」,古典舞完成了「脫胎」與「再造」,在沉寂幾百年之後重新活躍於舞臺之上。     正當舞蹈人沉湎於「童年」的蓬勃朝氣時,「文革」來襲,整整10年,古典舞壇蕭索。而等古典舞再一次醒來,人們驚奇地發現:中國古典舞一下子往前推了幾千年。
  • 色丨中國古典舞
    「李正一」而中國古典舞有著獨特的表現形式,即身韻。一個成熟的古典舞演員在舞臺上展現的動作之所以具有審美價值和藝術魅力,是因為體現了「形」、「神」、「勁」、「律」的高度融合,而表現出了中國古典舞所特有的身韻。
  • 珠櫻旋轉,舞低楊柳。——中國古典舞
    中國古典舞由來已久,但是正式的命名還是在1950年,歐陽予倩先生提出的。中國古典舞在更遠的時候其實是被當作戲曲的一個分支被稱作「戲曲舞蹈」,相比之下只是省略了唱和念。中國古典舞的確是從戲曲中分離出來的,在省略掉唱和念之後依然講究神韻和技巧,以及姿態造型,對於一個專業的古典舞者要求動作細膩圓潤、剛柔相濟,神態情景交融。
  • 中國古典舞的特殊性及民族性的體現
    (一) 芭蕾舞和中國古典舞的不同  1、芭蕾舞的所有腳位和手位都以「開」為根基。通過人體解剖來分析,它具有上、下肢外旋的特點。例如:下肢在一、二、三、四、五位中大腿、小腿、足都要求外開(外旋)。  2、芭蕾舞在應用脊椎時,一般 以屈伸為主,並常常以「伸」形成固定軸,因而人體的後背直立能力及旋轉的垂直感非常突出。中國古典舞在應用脊椎時,常常不僅有屈又有伸,而且還要有迴旋和側旋。如含、腆、衝、靠是脊椎的伸屈,而擰傾就需要迴旋;臥雲除迴旋外,還需要側迴旋。  3、芭蕾舞的舞姿、旋轉、彈跳大都在額狀面的基礎上進行立體構圖和塑造形象。因此,動作長而舒展,延伸感強。
  • 胡巖老師談中國古典舞作品《紙扇書生》的創作
    這次進修之後,中國古典舞系對摺扇技法進行了整理,並在組合課中加入了摺扇為道具的訓練,完善和補充了中國古典舞服飾道具課程的內容。對道具的研究和運用是中國古典舞的訓練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其技藝性和可舞性為中國古典舞的學科發展和完善提供了寬廣的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