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UGC社交產品種類繁多,作為移動K歌領域裡的頭號玩家,全民K歌集音樂、視頻、直播、短視頻、社交於一體,打造以K歌為核心的泛娛樂平臺,產品值得我們好好分析與學習!讓我們來一起看看這款產品,一起成長…
產品名稱:全民K歌
產品類型:K歌應用、影音娛樂類app
產品slogan:你其實很會唱歌
產品logo:
產品定位:在線K歌+唱歌直播+音樂短視頻+多種互動場所的社交K歌平臺。
產品介紹:《全民K歌》是一款由騰訊公司出品的k歌軟體,具有智能打分、專業混音、好友擂臺、趣味互動以及社交分享等功能。
體驗機型:華為P10 plus
系統版本:Android 8.0.0
APP版本:5.2.7
體驗時間:2018.8.8
本文的結構框架如下圖所示:
據易觀千帆的統計數據(圖2-1),2017年12月在音頻娛樂領域內,移動K歌行業的全網滲透率為16.0%,僅次於佔據半壁江山(全網滲透率為55.7%)的移動音樂行業。
圖2-1 2017.12-音頻娛樂領域-行業現狀分析圖
根據極光大數據的2018年Q2移動網際網路行業報告顯示(圖2-2),音樂K歌領域,酷狗音樂6月滲透率為33%,6月DAU均值為7380萬;全民K歌6月滲透率為21.5%,DAU均值達1940萬;唱吧6月滲透率為2.3%,DAU均值達110萬;除酷我音樂外,其餘上榜app 6月DAU均值普遍下跌。在這七個app中,全民K歌和唱吧的產品定位最為相似,均集中於移動K歌垂直領域。
圖2-2 2018年Q2移動網際網路行業報告選圖
根據易觀千帆2017.12數據統計,從圖2-3和圖2-4可以看到,在移動K歌應用中,市場主要被全民K歌和唱吧兩者所分食,雙寡頭優勢明顯。
作為有著騰訊超流量和音樂版權強大基因優勢的全民K歌,在上線當月app的MAU就達688.0萬,僅次於在2012年上線佔據首發優勢的唱吧(同月MAU為1545.5萬),迅速躋身移動K歌app行業的第二名。經過兩個月的震蕩期,全民K歌app的MAU開始了高增速增長,從上線到反超唱吧成為移動K歌app榜首,只用了短短不到一年。
從圖2-4可以看到,在2015年8月,全民K歌MAU(1824.5萬)成功超越了唱吧(同月月活1413.5萬),後續增速慢慢回落趨於平穩,至2017.12數據顯示,全民K歌的MAU為11944.8萬、全網滲透率為12.3%,唱吧的MAU為3582.1萬、全網滲透率為3.7%。兩者在2017年10月份的數據統計中國,用戶重合率為4.3%,全民K歌獨佔率為73.7%,唱吧獨佔率為22.0%。
從數據統計來看,移動K歌產品馬太效應顯著,預計未來幾年仍將是全民K歌、唱吧兩家獨大,而擁有騰訊系強大壁壘的全民K歌仍將保持其明顯的領先優勢。
圖2-3 移動K歌-行業app2017.12現狀分析圖
圖2-4 移動K歌-行業app2014.01-2017.12趨勢分析圖
圖2-5 2014.02-2017.12全民K歌與唱吧的活躍人數環比增速對比圖
據易觀萬象的2017年12月數據統計,兩個app的用戶日均規模數據如下表:
從圖2-6也可以看出,全民K歌在2017下半年的用戶日均規模一直都是遙遙領先,且兩者的日均規模數據都較為平穩。但是,兩個app的人均單日啟動次數和人均單日使用時長卻非如此。由圖2-7可以看到,全民K歌的人均單日啟動次數和使用時長都較為穩定,而唱吧的人均單日啟動次數和使用時長在2017年6月-9月都是領先全民K歌的,其中在2017年8月,全民K歌和唱吧的人均單日啟動次數分別為10.94次和6.36次、人均單日使用時長分別為36.05分鐘和63.04分鐘,可以看出唱吧的用戶粘性更高,而在8月份裡唱吧的人均單日用戶數據驟減,從而開始低於全民K歌的人均單日用戶數據。針對這一現象,結合圖2-6的日均啟動次數和日均使用時長對比,筆者猜測,該現象的原因可能是唱吧的部分用戶往全民K歌轉移了。
通過以上分析不難發現,全民K歌在2017下半年的用戶粘性並不高,說明用戶對於產品的依賴度還不夠,這樣被其他新產品拉走用戶的風險較高。其中在2017年12月份,全民K歌的人均啟動次數為47.79次,人均使用時長4.76小時,人均單日啟動次數為6.21次,人均單日使用時長37.11分鐘。可以看出,在產品的用戶粘性上還有較大的上升空間。
圖2-6 用戶日均規模統計對比圖
圖2-7 人均單日用戶規模統計對比圖
最後,據極光大數據統計,在2018.6月份的市場滲透率總榜中,全民K歌位列前Top30——第26名,市場滲透率為21.5%,環比增長率為-0.4%,而唱吧未能進入top100榜。
據易觀萬象2017.12用戶屬性分析統計數據(圖3-1)顯示:
圖3-1 用戶屬性分布圖
根據移動觀象臺2018年3月的全民K歌用戶應用偏好數據,全民K歌2018.03-用戶應用偏好比例統計數據如圖3-2所示:
圖3-2 全民K歌2018.03-用戶應用偏好分析圖
除去「影音、通訊社交、網購、資訊」移動四大巨頭,剩餘偏好比例較高的依次是「手機工具、生活、商旅出行、理財、工作、閱讀、教育」,這些也很好的印證了上述用戶屬性數據的分析,最終可總結幾類用戶特徵:
通過以上對用戶屬性分析和偏好分析,可以猜測全民K歌的主體用戶大致分為以下三類:
據易觀萬象2017.12用戶分時行為的統計數據(如圖3-3):
圖3-3 017.12-用戶分時行為統計數據圖
從數據可以看到,全民K歌用戶活躍度在一天中的20-21時活躍度最高,在該時間段的分時點活躍用戶數達4989.37萬人,分時點使用時長達5206.06萬小時。
根據圖表數據並結合上述用戶畫像的分析,可以猜測全民K歌的主要用戶使用場景大致分為以下三種情況:
根據需求層次的深淺,將用戶的需求劃分為三個層次,依次為基本型需求,期望型需求以及興奮型需求。根據全民K歌使用體驗及產品分析,反推其用戶需求如下:
圖3-4 用戶需求分類圖
軟體主界面劃分為五個版塊:動態、發現、點歌、消息、我的。
圖4-1軟體界面截圖
內容較多,整理如下:
圖4-2 產品整體內容框架圖(在新標籤頁中打開查看大圖)
可以發現,產品中有許多付費玩法和VIP特權,這與常見的直播平臺商業化模式較一致,從以上可以看出,全民K歌追求K歌娛樂模式的全面、豐富性,是一款結合MV、直播、短視頻以及多元化社交的在線K歌軟體,擁有海量優質伴奏、多維度點歌臺、豐富的後期製作、K歌方式和互動模式,使得產品在移動K歌領域遙遙領先。
對產品的功能結構進行劃分,主要可歸納為五大功能模塊:在線K歌模塊、短視頻模塊、直播模塊、發現推薦模塊、社區互動模塊。
4.2.1 在線K歌模塊
在線K歌是全民K歌的核心功能,其用戶使用流程如圖4-3所示,其中錄歌模式有練唱、MV、合唱、視頻合唱、清唱、說唱多種玩法選擇。普通K歌、清唱、MV模式為主要模式,擁有豐富的K歌設置、音效、音色等設置,以及後期編輯功能;合唱、視頻合唱與普通K歌基本一致,選擇固定角色片段進行演唱;說唱玩法錄製時均無音樂伴奏,主要為熱門喊麥片段(也支持自由發揮),無音效、音色等後期製作;在作品錄製前,均可進入練唱模式進行歌曲練習。
圖4-3 「我要唱」-用戶使用流程圖
4.2.2 短視頻模塊
短視頻模塊是全民K歌產品的一大亮點,挖掘用戶成為素人明星的潛在興奮型需求的同時,也為平臺衍生更多的UGC。從軟體的界面設計中不難發現,短視頻在目前app版本中也處於重要的位置,該模塊也分為「看」和「錄」兩方面,其中的「看」與主流短視頻app的模式較一致,其操作在上述的產品整體內容框架圖中也能清楚的看到,在此不詳細討論了。
短視頻錄製的用戶使用流程如圖4-4所示,用戶可選擇任意一首歌的10-30s片段,作為短視頻的背景音樂,在視頻錄製中也可選擇是否錄製聲音,以及設置畫面、鏡頭等。不過作為一個內嵌於在線K歌軟體中的短視頻功能,目前其錄製特效和玩法還比較少,相信後續針對在線K歌的短視頻做差異化玩法而慢慢豐富。
圖4-4 「短視頻錄製」-用戶使用流程圖
4.2.3 直播模塊
直播模塊在在線K歌軟體中屬於較為傳統而又矚目的一個功能,與短視頻屬於同一類型的功能,該功能在全民K歌產品中產生較早且更為成熟。在看直播的方面,在上述的產品整體內容框架圖中可以看到,除了一般的粉絲互動送禮外,還有結合在線K歌產品定位作的差異化玩法——連麥K歌;在直播錄製中,其用戶使用流程如圖4-5所示,類似的差異化直播玩法有主播點歌、與在線主播/用戶連麥合唱、與其他房間的主播在線PK,這些都是很好的與在線K歌這一核心功能結合的直播新玩法。
圖4-5 「直播錄製」-用戶使用流程圖
4.2.4 發現推薦模塊
按信息的投放方式,該模塊可分為feed流推薦、每日推薦、熱門推薦和個性化推薦四種,如圖4-6所示,在用戶首次瀏覽「動態」和「發現」模塊中的信息時,前面部分會穿插少量廣告、官方活動信息,以及一些熱門推薦中的內容(如熱門作品、熱門用戶等),在不打擾用戶沉浸瀏覽信息的前提下,進行商業變現,同時也為產品中的其他模塊引流;在每日推薦的6首作品中,據筆者目前觀察來看,一般為當下熱門活動的參與作品或者某一曲風主題下的熱門作品;熱門推薦的內容,大部分均在產品的「發現」模塊裡,該模塊為用戶主動尋找感興趣的信息,所以推薦儘可能地做到細化分類且足夠吸引眼球,讓用戶有欲望看、能最快找到想看的內容,留住用戶;在觀看某一音樂作品下,會根據相同作者、共同愛好、熱門推薦等生成推薦列表;在個性化推薦內容中,根據用戶已點伴奏中的歌手、曲風、年代、當下熱門等生成「猜你喜歡」列表,根據用戶的歷史播放記錄生成播放推薦列表。這些都提高了用戶留存時長和用戶體驗。
圖4-6 發現推薦功能模塊分析圖
4.2.5 社區互動模塊
全民K歌產品背靠兩大騰訊系社交通訊產品,基於好友關係搭建熟人社交K歌,產品中的互動娛樂模式也豐富多樣,按互動時用戶的直接操作對象來劃分互動模式,有如圖4-7關係。首先用戶與作品為多對多的關係,多個用戶(目前只支持雙人合唱)可以合唱同一作品,一個用戶可以錄製多個作品;互動的主流載體是動態社區;用戶可以與其他用戶通過歌房、家族、合唱、關注、私信方式來進行app內的交流互動;用戶也可以對其他用戶的作品進行送禮、分享、評論、收聽、PK打擂的操作,形成音樂作品下的互動交流。通過這些形式豐富、玩法多樣的互動模式,提高用戶粘性,形成產品社交圈。
圖4-7 互動關係圖
根據七麥數據的全民K歌Android版本記錄中,如圖4-8所示:
圖4-8 Android版本記錄
從4.0.0版本開始,全民K歌加入了在線歌房模式,開始擴展在線K歌新玩法;從4.1.6版本開始,將短視頻玩法加入K歌中,可以看到全民K歌的後續版本主要都在發展和挖掘K歌互動的新玩法,各種豐富和優化直播、歌房、視頻、短視頻等娛樂模式,將VIP特權更大化,不斷升級K歌體驗。
其中,在2018年3月26日的版本4.5.13中,與湖南衛視聯袂打造《我想和你唱》節目,更大地推廣了全民K歌的影響力;從4.6.5版本開始,全民K歌添加app簡介「K歌短視頻互動平臺」,這樣能看出產品對短視頻玩法的重視和社交為王的理念;在今年的5.2.5版本後,又把app簡介改為「唱歌短視頻社交平臺」,變動不大,依舊是強調短視頻和社交。
以下分別對全民K歌app的在線K歌功能、發現功能、動態互動功能、個人主頁功能進行使用體驗分析,並提出相應的優化建議。
作為產品的核心功能,針對用戶在線K歌的基本需求,除了良好的K歌體驗外,也要保證用戶可以較為輕鬆的錄製出滿意、優秀的作品,滿足用戶的成就感和虛榮心,從而保證用戶留存和內容的產生,形成正向激勵。
如上述分析,從用戶選擇一首歌進行演唱錄製,到保存/發布該作品,其產品路徑較為合理,且用戶產生「我要唱」行為的路徑較短、入口較多。以下分別從點歌、K歌、後期製作、保存/發布作品來進行分析。使用體驗總結如下表:
優化建議:
(1)點歌
(2)K歌
(3)後期製作
(4)保存/發布作品
另外,鑑於目前人工智慧的快速發展,語音識別技術、語音合成技術、智能專家系統等較為成熟,筆者認為,可以考慮引入人工智慧機器人的玩法,從智能點歌、專業陪練、專業後期等方面入手,引領K歌新潮流。當然,這還需要對人工智慧相關技術領域進行深入的技術邊界探討和分析,故在此只拋出這一想法了。
在使用發現功能時,用戶最大的需求是:用最短的時間找到最想看的內容。「最短的時間」要求產品能夠提供足夠多的「參考」以幫助用戶做出選擇;「最想看的內容」要求產品能夠提供精準恰當的分類和優質的內容,以滿足不同場景的探索需求。其中還有個隱藏的需求是:形成最合適的內容作品列表,因為用戶對作品的需求往往是不止一個。
從發現界面中,可以較清楚的看到,發現模塊分為兩大塊:熱門活動輪播和八個分類瀏覽區域,其中的八個分類分別為:(每日)推薦、直播、歌房、金曲、MV、短視頻、歌單、排行榜。內容整理如下圖5-1所示。
圖5-1 發現模塊內容整理
這些類別以娛樂模式來劃分,較為傳統;在排序上,推薦雖在首位,但是發現模塊的界面默認打開直播類別,直播和歌房均屬於直播系玩法,相鄰放在前二三處,從這可以看出,直播是產品較為傳統和重要的一個領域;從使用體驗上來說,推薦下的內容缺乏個性化,對於用戶的參考性不大;金曲和MV屬於音樂作品欣賞,也處於較顯眼的位置;短視頻屬於影音娛樂的紅海領域,在默認界面中處於界面最右邊,排版採用的是雙列並排模式(如圖5-2所示),且點擊觀看後,程序切換至後臺短視頻仍會一直重複播放,觀感較差;最後兩個歌單和排行榜均屬於內容列表形式的展示,如果用戶不主動向左滑或者點擊右側三個類別(金曲、MV、短視頻)的情況下,在默認界面中沒有被展示出來。筆者對發現模塊的整體使用感受是,內容較為繁雜、興趣度不高。
圖5-2 發現模塊-短視頻界面截圖
優化建議:
在動態社區中,用戶可以觀看好友、關注用戶和推薦的作品,作品觀看的重點在於引導用戶產生作品錄製的行為和用戶間的互動(送花、送禮、分享、評論等),促進產生更多UGC的同時,提高用戶互動活躍度,活躍社區氛圍,從而增加用戶粘性、形成K歌社交圈。從商業角度來劃分,可將動態社區中的互動操作分為普通類和付費類兩種:
對於消息查看端,app將互動消息分成了「評論、禮物消息、私信、最近聽眾」四塊,用戶可在「消息」界面的頭部分別點擊以查看詳情,四個消息界面的詳情截圖如圖5-3所示。列表均以用戶關係類別、禮物類別的縱向分類將消息按時間倒序展示,整體界面簡單明了。
圖5-3 互動消息詳情界面截圖
使用感受和建議:
個人主頁主要滿足用戶社交間的用戶信息展示需求、用戶個人資料及作品整理需求,目前app中的個人主頁的用戶信息較簡單,包括頭像、暱稱、用戶關係(粉絲、關注、好友(僅自己可見))、等級、K歌號、個性籤名、三項基本資料(性別、年齡、地區)、相冊,以及動態、作品、伴奏與合唱,其中的作品以三列平鋪的格式展示,如圖5-4可以看到,當作品數量多時,這種展示方式略顯凌亂,且不支持用戶選擇其他排序、分類方式展示和搜索操作,只能滿足用戶按發布時間查看作品的需求;另外用戶的相冊管理操作也比較單一,僅支持用戶本地上傳(包括實時拍照)的圖片,無網絡圖片收藏等操作。
圖5-4 個人主要展示界面截圖
優化建議:
全民K歌作為移動K歌領域的頭號玩家,秉持內容為大、社交為王的理念,在UGC社交紅海領域緊跟時代潮流,在K歌、直播的核心玩法日益成熟下,結合產品定位迅速加入和創造了短視頻、在線歌房、K歌家族、擂臺等多種特色新玩法,打造以K歌為核心的泛娛樂平臺。在應對影音娛樂行業的發展迅猛、競爭激烈和對手的強勢追趕,全民K歌背靠騰訊雄厚的資源與實力,開始全方位搭建騰訊K歌生態體系。
在騰訊的社交關係鏈和海量音樂資源的強大壁壘保護下,從熟人社交到產品內的K歌社交,從線上的音樂社交平臺到線下娛樂O2O門店,越來越多的流量變現商業……正圍繞「唱」在智能生態層面全力布局。不過筆者認為,對於全民K歌app產品而言,還有許多地方可以繼續改進優化,將產品做到極致,用一款功能全面且主次分明、出色的用戶體驗、以用戶為大的優秀產品來牢牢捕獲用戶的心。
本報告的產品分析只是針對全民K歌app(安卓版)的產品設計方面,選取其部分功能進行體驗分析。體驗過後,筆者對於全民K歌這一產品的體驗感受是:擁有優秀的在線K歌功能、海量資源、娛樂模式全面豐富、社交互動多元有趣的成熟產品,但設計偏傳統、內容略顯繁雜、內容質量一般。不過總體來說,無論是從設計上,還是從功能的布局上,產品都秉承了騰訊系優秀的產品理念,能夠較好地滿足用戶需求且不會給人累贅感。
我相信,在移動K歌領域,全民K歌以其優秀的K歌功能、強大的資源壁壘和社交圈,以及引領潮流的娛樂模式,仍將保持其領先地位,且未來還有不小的上升空間,期待全民K歌的發展!
參考鳴謝:QQ音樂產品體驗分析報告
本文由 @成長醬 原創發布於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題圖來自 Unsplash,基於 CC0 協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