麵條在中國有著悠久的歷史,相信也有很多的小夥伴們喜歡吃,說起煮麵,好像誰都會,不就是把水燒開,把麵條煮熟嗎?這樣做只能說是能吃!如果想要煮出一碗軟硬可口的麵條,可不一定人人都會。很多人平時想給自己煮一碗麵,可是,看似簡單的煮麵條需要一些特殊小技巧的哦!這三個煮麵誤區,可能你也中了哦~
【1.等水沸了才下面】
很多人煮麵時,都等水完全沸騰後才下鍋開始煮。其實這樣的做法是錯誤的,因為這樣容易導致麵條受熱不均勻,麵條表面容易糊化而粘連,煮出的面一點都不筋道。
正確的做法是在鍋底裡有小氣泡往上冒時下面,然後攪動幾下,等鍋內水開了再適量添些涼水,等水沸了即熟。這樣的方式煮麵速度又快,麵條有勁道。如果水沸了再下面,麵條表面易粘糊水分、熱量不能很快向裡傳導。再加上沸水使麵條上下翻滾、相互摩擦,這樣煮出的麵條會外粘內硬,吃起來就不那麼美味了。
【2.愛喝麵湯】
很多人習慣把湯水就著麵條一起吃光,其實是不太建議這樣吃的,因為煮麵的湯水不是很有營養,不宜直接食用,最好的方法就是把煮麵的湯水瀝乾,將麵條撈出,單獨加入高湯調味。高湯可用豬骨、肉類熬製。也可以用黃豆、玉米熬製。為了營養均衡,一碗麵的蔬菜量最好達到200g以上,種類也要儘量豐富,最好能有三種以上。這樣吃才更加健康,美味。
【3.早餐吃麵條】
很多人不管是上學或是上班,覺得吃碗麵胃裡也舒服。都喜歡吃麵條來當作是自己的早餐。其實,吃麵最佳的時間是中午。麵條含有豐富的碳水化合物,能提供足夠的能量。而且在煮的過程中會吸收大量的水,因此能產生較強的飽腹感。所以有可能會影響到你吃正餐的效果。而早上應該吃些蛋白含量較高的食品。比如雞蛋、豆漿、牛奶之類的。
以上就是新手煮麵會犯下的3個錯誤啦,你還知道有哪些煮麵的技巧嗎?歡迎大家一起來探討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