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打破壁壘?電影業界大咖探討中外電影業合作共贏

2020-12-15 三亞發布

12月9日,第三屆海南島國際電影節國際電影合作高峰論壇在三亞市海棠灣舉行。論壇聚焦「打破壁壘,共商全球化影視合作新策略」,電影業界權威人士共同商討在變化的國際環境中建立有效的溝通機制與合作模式,為全球電影業界在新形勢下的合作提供新思路。

12月9日,第三屆海南島國際電影節國際電影合作高峰論壇在三亞市海棠灣舉行。 武威 攝

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給全球電影業帶來不小的影響,國際合作在一定程度上受到阻礙,但同時也孕育著新的發展機遇。「在我的理解中,舉辦這次論壇,一方面是推動中國電影走向世界,另一方面則是加強全球電影文化的交流,推動電影文化的多元發展。」清華大學教授、中國電影家協會副主席,也是此次論壇的主持人尹鴻介紹說。

海南島國際電影節從第一屆辦到第三屆,電影節組委會一直秉承著「開放交流、合作共贏、促進電影產業繁榮」的理念。歷經3年的發展,海南電影產業不再停留於「天然攝影棚」階段,發展步伐明顯加快,影響力在不斷增強。

論壇現場,全國政協委員、國家電影智庫秘書長侯光明發表主旨演講。他指出,要以系統觀念打開海南電影國際化發展新局面,「海南電影國際化發展之路必須從系統觀念出發,根據組織管理理論的環境結構功能維度,明晰海南島發展優勢,根據發展優勢提出發展目標,在內部環境變化和發展趨勢,以及自身組織架構的基礎上提出實現國際化的觀點基礎。」

海南省委宣傳部一級巡視員、海南島國際電影節組委會副秘書長孫蘇表示,近幾年海南相繼出臺了多項電影方面的優惠政策、完善了電影相關設施、設立了培養電影人才的高校,正在吸引越來越多的優秀電影公司和電影人才進駐。在修煉內功的同時,海南將持續擴大對外開放,為達成更多的國際合作提供有力保障。

時間回到2018年8月10日,由中美合拍的電影《巨齒鯊》在全球同步上映。據悉,該影片獲得了5億美元票房,是一部成功的中外合拍片。影片裡出現的三亞濱海風光、天涯海角礁石、漁村等場景讓海南影迷倍感親切。

美國華納中國區總裁趙方說:「中外合拍電影項目想要取得成功,最重要的是要讓國際化的故事更接中國的地氣,充分考慮觀眾的需求,影片才能在全球市場上受歡迎。」

趙方也是海南島國際電影節的老朋友,去年在她的帶領下,25名導演和製片人來到海南參與培訓交流等活動。「去年的培訓交流活動很成功,學員們覺得收穫很大,未來希望和海南能夠在電影人才培養方面有更深入的合作。」趙方說。

進入常態化疫情防控階段,電影行業如何克服困難、迎接挑戰,把握髮展機遇,與會嘉賓各抒己見,暢所欲言。「在我看來,第三屆海南島國際電影節的舉辦,是電影業恢復發展的一個標誌。海南島國際電影節舉辦了3屆,是中國電影節當中進步比較快、成長比較快的國際電影節。」中國電影家協會副主席、上海電影家協會主席任仲倫坦言,如今電影播出的平臺更加多元,技術的進步助推電影製作水平和傳播能力提高。

知名電影製片人苗曉天認為,常態化疫情防控階段是中國電影行業和國際電影行業展開合作的好時機,過去歐洲國家之間合作、合拍的電影很多,如今受疫情影響,彼此之間不方便走動,而國內疫情防控形勢向好,加上我國擁有得天獨厚的拍攝場地條件,國外電影人向往來中國拍電影。

來源:海南日報

相關焦點

  • 海南島國際電影節|國際電影合作高峰論壇舉行
    12月9日,第三屆海南島國際電影節國際電影合作高峰論壇舉行,聚焦 「打破壁壘,共商全球化影視合作新策略」,電影業界權威人士積極探索變化的國際環境中有效的溝通機制與合作模式,這將對全球電影業界在新形勢下的合作提供積極的思路和依據。
  • 中外學者探討中國文化如何打破壁壘真正「走出去」
    第三屆全球華人國學大典系列沙龍之「壁壘與對話:中國文化如何走出去」,近日在北京船山書院舉行,成中英、洪漢鼎、阿克曼、沈清松、倪培民、葛承雍、朱漢民、幹春松等中外專家學者齊聚,在跨文明對話的語境下,探討中國文化如何打破壁壘實現真正走出去。
  • 第十屆北京國際電影節發布論壇時間表,百位中外行業大咖一起聊電影
    第十屆北京國際電影節發布「北京策劃·主題論壇」時間表,十大主題論壇將於8月23日至29日在懷柔雁棲湖國際會展中心舉行,匯聚上百位國內外電影業領軍人物、知名影人及專家學者等嘉賓到場,從產業發展、內容創作、藝術品質、技術創新、學術研究、平臺融合等方面,系統、全面、專業地對電影產業發展新理念、新趨勢、新問題開展主題演講與話題研討。
  • 中國金融業洗牌在即 百位大咖解密創新融合共贏之道
    銀行業或將有史以來首次出現負增長,如何轉型突圍是擺在眼前的難題;保險業前三季度賠付近萬億,如何保值增值顯得愈發重要;證券業在全面註冊制的大時代,如何打造「航母級」券商已迫在眉睫;基金業面臨前所未有之大風口,如何乘勢而起意義非凡。
  • CF平頭鍋開展全國百城巡迴 , 以合作共贏態勢 , 揚帆
    在競爭白日化的當下,從業者如何打破傳統思維,積極整合行業內優勢資源,提升企業的創新能力、競爭力、市場號召力已經成為每一個從業者思考的問題。本次會議的與會人員最初為CF平頭鍋定向邀約的形式,實際現場空降很多行業大咖,遠遠超出了主辦方的預估,大咖之間的激情思維碰撞,更是為這次大會帶來源源不斷的火花!
  • 中外電影合作論壇:陳凱歌秀英文 庫斯圖裡卡亮相
    中外電影合作論壇:陳凱歌秀英文 庫斯圖裡卡亮相 時間:2017.04.17 來源:1905電影網 作者:黃咄
  • 業內人士探討「疫後」國際電影合作機遇與挑戰
    海南島國際電影節「國際電影合作高峰論壇」現場。主辦方供圖。 主辦方供圖。 攝  中新網三亞12月10日電 (凌楠)12月9日,海南島國際電影節「國際電影合作高峰論壇」在三亞舉行,與會嘉賓共同探討如何打破壁壘,直面機遇與挑戰,構建全球影視合作的新局面。
  • 業界大咖齊聚南充 探討絲綢行業新未來
    來自全國、省、市相關協會、商會、科研院所、絲綢企業的「大咖」齊聚南充,研究分析當前國際國內經貿形勢,探討西部大開發、產業轉移、「一帶一路」等政策機遇,以加快推動新時代我國繭絲綢行業高質量發展。宣讀《中國西部繭絲綢產業合作——南充宣言》如今的南充,已成為川東北經濟、物流、商貿和金融中心和西部重要的交通樞紐城市。借勢發力,南充各地的繭絲綢產業快速健康發展,為地方經濟發展提供了有力支撐。
  • 中外電影大咖熱議中外合拍片的正確打開方式
    參考消息網4月18日報導 第八屆北京國際電影節於4月15日如約而至,不僅各種老片新作「應接不暇」,各類電影論壇也熱火朝天地舉行著。16日下午,六位中外電影人齊聚北影節中外電影合作論壇,聊一聊合拍電影的市場如何兼顧中外以及跨文化創作該如何進行。
  • 香港主題電影展亮相 推廣電影文化促進業界互動
    本屆影展將播放12部電影,包括開幕電影《淪落人》以及《新獨臂刀》《一念無明》《逆流大叔》等。  該影展由香港特區政府駐北京辦事處與北京百老匯電影中心攜手呈獻,主題圍繞香港電影業界由來已久的師傅、徒弟傳承文化,精選香港影壇多組優秀師徒導演、編導、攝影師及配樂作曲家在不同年代的電影作品,在全國16個城市展映,向內地觀眾推廣香港電影文化,並促進香港與內地電影業界的互動。
  • 如何打破信息的壁壘?
    已經開始倒計時的2020下半場如何避免再回到迷茫、焦慮的狀態?
  • 出版業如何對接數字終端?合作博弈謀求共贏
    出版業如何對接數字終端?日前,在北京舉辦的出版產業數位化戰略高峰論壇上,中外傳統出版和數字出版、新媒體投資領域的知名專家和學者就此問題進行了探討。與會者普遍認為,雖然近年來國內數字出版發展迅猛,但是內容提供商還沒有太多的覺悟和積極性,而產業標準缺乏、版權保護薄弱、閱讀終端價格偏高、讀者對收費不太認可等諸多問題也成為影響數字出版發展的瓶頸。
  • 曝中藝得進口片牌照 央企聯姻地產商攪局電影業
    搜狐娛樂訊 (哈麥/文)港股上市公司鐵聯傳媒發公告稱,中國文化藝術公司(以下簡稱「中藝」)已就在中國進口及發行境外電視節目及境外電影正式取得必要牌照。這也意味著,中影和華夏在進口片業務上的壟斷格局將被打破。
  • 中國電影國際影響力不斷提升 中外電影合作走向全方位深度融合
    隨著近年來中國電影的國際影響力不斷提升,中外電影合作也從最初的探索階段逐步走向成熟,資本合作、創意人才、資源共享等全方位深度融合正成為中外電影合作的新常態。  電影《開羅宣言》根據真實歷史事件改編,講述了世界反法西斯戰爭暨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時期開羅會議前後發生的故事。
  • 比中國電影歷史還短的韓國電影業,憑什麼能拿下奧斯卡獎?
    比中國電影歷史還短的韓國電影業,憑什麼能拿下奧斯卡獎?  在這個節點上,往前回顧韓國電影產業用一百年拿到奧斯卡的歷程,能夠看到韓國電影當下境況如何,以及能帶來哪些啟示。  韓國電影100年  回顧自誕生始的101年歷史,決定韓國電影發展的最大因素是「政策」。  韓國電影業肇始於20世紀初,比中國電影業略晚十幾年。
  • 業界大咖長沙論道 2019首屆物聯網鋼琴教育峰會圓滿落幕
    伴隨著5G物聯時代的到來,鋼琴教育如何把握新機遇,是教育機構所面臨的新課題。因此,2019首屆物聯網鋼琴教育峰會也順勢而為,以「5G&物聯 教育新紀元」為主題,邀請20+位教育名師、行業大咖,立足教育本質,全方位覆蓋物聯網科技、琴行運營管理、O2O引流模式等領域,把脈全球發展大勢,共話鋼琴教育新趨勢。
  • RCEP(雲南)專家對話會大咖雲集 助力雲南對外發展合作
    多國「雲」上專家匯集 聚焦雲南發展據了解,此次線上RCEP(雲南)專家對話會由雲南省副省長劉洪建牽頭,雲南省商務廳相關部門組成,成功邀請到中國、新加坡、緬甸、澳大利亞、巴基斯坦等13位來自不同國家的專家、學者參會,打破了以往線下對話會的空間限制,以「雲媒體直播」模式,通過南博會線上平臺直播,活動模式新穎
  • 文化遺產保護和城市發展如何找平衡?中外大咖帶來新思路
    近日,2020第三屆世界文化名城論壇·天府論壇」重要主題沙龍活動——文化遺產與城市發展沙龍在水井坊博物館舉行,來自中外的文化大咖們圍繞文化遺產與城市發展主題,對城市與文化兩者之間的關係進行了深入探討。其中,如何延續城市文化精髓,創新驅動城市發展成了專家學者們關注的焦點。
  • 2020北京出版高峰會議第二期 聚焦「融合發展 智慧共贏」
    會議以「融合發展智慧共贏」為主題,邀請國內外從事出版傳媒行業翹楚,圍繞數字時代出版業融合發展、智慧創新等內容進行了交流與討論。中宣部進出口管理局局長王志成作主旨演講,中國出版集團有限公司總經理、黨組副書記,中國出版傳媒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黃志堅,聖智出版集團執行副總裁、國際業務總裁亞力山大·布羅赫,北京出版集團有限責任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康偉,泰勒-弗朗西斯出版集團高級副總裁胡昌傑等發表演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