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更好地服務長江經濟帶高質量發展、「一帶一路」建設,促進疫後湖北經濟社會發展,今年9月以來,中國鐵路武漢局集團有限公司穩住貨運基本盤,積極調整運輸結構,實現了貨運指標逆勢上揚以及貨發量、裝車量正增長。
據了解,今年以來,武漢局集團公司鐵水聯運共發送貨物712萬噸,同比增加221.5萬噸、增長42%。11月28日,該局集團公司貨櫃發送1546標準箱,創今年貨櫃單日發送量新高。
然而,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今年1月至8月,武漢局集團公司貨發量同比減少242萬噸。其中,煤炭、礦建兩個主要品類運量同比減少578萬噸,貨運上量形勢嚴峻。
對此,中國鐵路武漢局集團有限公司貫徹落實中國國家鐵路集團有限公司黨組部署要求,主動融入長江經濟帶綜合交通運輸體系建設,調整運輸結構、發揮政策優勢、推進多式聯運,想方設法增加裝車量,擴大市場份額。同時結合實際,認真對照鄂豫兩省推進運輸結構調整三年行動計劃,逐項梳理項目進展,盯控增量目標兌現,通過協調推進「公轉鐵」、鐵水聯運政府補貼事宜,提升市場競爭力。
在此基礎上,中國鐵路武漢局集團有限公司重點將疏港礦石鐵水聯運、貨櫃多式聯運作為貨運增量的主要方向,持續提升三江港運輸能力,鐵礦石運量有望從去年253萬噸增至400萬噸;增加運力供給,荊州港全年運量有望達到200萬噸;新增武漢吳家山、信陽至寧波北侖港的鐵海聯運班列,寧波港鐵海聯運班列全年有望開行120列,發送1.5萬標準箱,同比增長35%。
正因為中國鐵路武漢局集團有限公司主動出擊,不斷創新,勇於進取,採取多種適應市場的舉措,所以助推了湖北的經濟發展,同時也為中國鐵路獲得了「雙效益」即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在市場競爭中進一步樹立新形象作出了新貢獻。
不用多言,中國鐵路武漢局集團有限公司為湖北經濟發展助威添力,錦上添花。
(羅冠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