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在臺東
街頭瀰漫著「海」味
也容納了天南海北的「海量」味道
它日新月異地迎接來到這兒的饕客
來臺東
感受「老字號」美食帶來舌尖味蕾跳動的感覺
體驗新一代「網紅」美食
品味舌尖上的「青島味道」
臺東的「青島味道」
提起「青島味道」,人們首先會想到臺東。是清涼微鹹的海風,是登州路上的啤酒泡沫香,是海鮮出鍋的鮮氣和繚繞的煙火氣。在臺東,不僅有歷經歲月未曾褪色的「老字號」美食,還有新一代年輕人喜愛的網紅美食。
融入生活中的美食已經不僅僅是一種需求,百年來一些老字號美食的傳承是一種文化的傳承,也是一份情感的積澱。提起臺東的「老字號」美食,最具代表性的,當屬聚福樓。
聚福樓是青島著名的魯菜館,與春和樓、順興樓並稱為島城「三大樓」,位於臺東商業中心臺東西二路30號。當年只要談起它,無人不知,無人不曉。至今雖然時隔多年,很多老青島人的口中、腦海裡,仍會不時地懷念起這座百年老店。
青島人,愛吃排骨米飯、餛飩、包子、炒菜,有著典型的北方特徵。在青島,做排骨米飯的數不勝數,但其中,位於臺東八路老店「萬和春」的排骨米飯尤為受歡迎,可以說承載了一代人的記憶。「萬和春」字號始創於1941年,至今已有七十多年的經營歷史,是青島唯一一家「中華老字號」經營特色小吃的餐飲企業,也是青島的「十大名小吃」之一,現在已開起了二十幾家快餐直營連鎖店。
「所有的鄉愁都是因為饞」,身處異鄉,也莫辜負了自己的胃!對於常年身在外地的青島人來說,歸鄉後能吃上一頓萬和春的排骨米飯,那可真是滿足得很。
「排骨燉的酥酥爛爛」「香就一個字」「量足夠多」「物美價廉」……這是吃過的人對它的評價。萬和春排骨米飯的特點是排骨湯濃醬赤,肉質酥爛,香而不膩。對老一輩的青島人而言,吃一頓排骨米飯,肚子飽了,心也暖了。
另一樣北方人愛吃的美食——包子也深受青島人喜愛,曾經的老東鎮有兩家家喻戶曉的牛肉灌湯包,堪稱青島十大名吃,一家叫小紅樓(現在不營業了),另一家就是「老字號」金城包子!臺東四路122號的金城包子,是一家開了很多年的老店,環境有些老舊,但味道絕對正宗。進店必點的牛肉灌湯包,先吸口湯再吃包子,再加上一碗小米粥,趁熱吃最好吃。
越是彌足珍貴的美味,外表看上去,往往越是平常無奇。如果要問臺東的「老字號」火鍋,那麼開了二十多年的張大媽火鍋、瑤瑤火鍋、亮來順火鍋絕對是青島為數不多的老店,外表平平無奇,但能給人帶來從外到裡的滿足。如果想在臺東吃炒菜,毓聰、順泰、滿口香、豐順、旭光、雲峰菜館都是當地地道的家常菜,隨便一家都能嘗到青島的原汁原味。
青島人的美食,最為人知的當屬喝啤酒、吃蛤蜊。要招待外地來的遊客,那麼來臺東吃海鮮、喝啤酒是不錯的選擇。在營口路市場買點當季新鮮打撈的海鮮,再到路邊隨便找一家小店,讓老闆娘給加工一下,要上幾杯鮮啤酒,趁著夏夜的涼風,這份涼爽勁,是身處青島獨有的愜意。
「網紅」美食街
臺東的老字號美食承載了老青島人眾多美好的回憶,從1899年臺東鎮建置到如今,臺東已經歷盡了120年的滄桑變遷,特別是在近三十年裡,臺東鎮更是發生著日新月異的變化。老商鋪、老門頭都早已不是當年的模樣,臺東三路商業街也搖身一變成為現代化商業街,隨著時間的變遷,時尚、潮流、多彩、活力成為臺東新的標籤,新的小吃店、網紅店成為當代年輕人的「新寵」。
月光傳奇、十三不靠、松和路一號烤腸、味道、烤魷魚、於記鍋包肉、串串香、順興麵包、弘祥蜂蜜大麻花、於姐烤冷麵、老字號爆肚、COCO奶茶、一點點、奶奶的美食等新一代網紅店門口排起了長長的隊伍,是外地遊客來到臺東必須打卡的美食。還有北京慶豐包子鋪、老北京冰糖葫蘆、長沙臭豆腐、天津大麻花……在臺東,你不僅能品嘗到本地的特色小吃,也能品嘗到天南海北的美味。
現在,疫散花開,規整乾淨的地攤、夜市帶著滿滿的生機與煙火氣重新開放,讓初夏的臺東釋放著夜經濟的蓬勃活力和魅力。「終於盼到臺東小吃街夜市開市了,我和朋友一晚上喝了奶茶,吃了麻辣拌、鐵板鴨腸、炸串、爆肚,還有烤魷魚,解饞了。」正在臺東夜市小吃街逛吃的薛女士笑著說,今年她心裡一直「惦記」著臺東的小吃,聽說小吃街夜市開市了,馬上就邀上朋友來逛逛。
琳琅滿目的小吃,令人眼花繚亂、目不暇接;此起彼伏的叫賣聲,不絕於耳;撲鼻而來的香味,摩肩接踵的食客,暢快享用這絕美的佳餚,令人回味無窮。
「夜經濟」繁榮夜生活。隨著國內疫情防控形勢持續向好,餐飲門店、文化場館恢復營業,臺東商圈迭代升級,人氣漸旺,不少商家逐步延長了經營時間,恢復了豐富的夜間消費產品,夜經濟熱鬧復甦,「煙火氣」漸濃,為島城經濟增添了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