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王勾踐:我的劍千年不腐,削鐵如泥,是天下第一劍

2020-08-27 魯超

姓名:越王勾踐劍

外號:天下第一劍

年齡:2500歲

製作者:歐冶子或幹將莫邪或無名工匠

出生地:古越國

現居:湖北省博物館

技能:削鐵如泥、2500年不腐

黑科技等級★★★★


1965年,湖北省江陵地區的工人們正在挖掘土方,想要修建一條水渠,卻發現了一大片古墓。考古專家們聞訊趕來,在一座古墓裡,他們發現了一把裝在漆木劍鞘內的青銅劍。

據說,考古隊員抽出劍的時候竟然不慎把手指割破,考古隊又試了一次,發現這把青銅劍竟然可以輕易刺破26張紙。(也有說16張、18張的)

難道這就是傳說中的「上古器」?!

考古專家仔細研究這把「神劍」後,發現它重875克,長55.6釐米,劍身鑲嵌了藍色玻璃和綠松石,燈光下晶瑩透亮,非常美觀。

更為值得一提的是,在劍身的一側,有八個古文字清晰可見。據專家考證,翻譯成現代文是「越王勾踐自作用劍」。

越王勾踐?他有什麼故事呢?

在歷史上,越王勾踐是一個傳奇式的人物,剛剛即位之時,他便順風順水的打敗了吳王闔閭。後來闔閭的兒子夫差復仇成功,勾踐作為人質為夫差做了貼身侍候,長達三年之久。

在這期間,勾踐受盡了夫差的侮辱,甚至需要每天舔嘗夫差的便便,以判斷夫差的健康狀況。就這樣,勾踐取得了夫差的信任,得以回國。

回國之後,他更是和百姓同甘共苦,睡的是柴火堆砌的床鋪,房梁上掛了一隻苦膽,每天早起的時候都要嘗一下苦膽,讓自己不要忘了滅國之恥。這就是「臥薪嘗膽」的故事!

終於經過了十年生聚十年教訓,越國重新強大起來,復仇成功,滅掉吳國,成為了春秋時期最後一個霸主。

可能到現在為止,你還不太明白「千年不腐」的意義。

我必須得告訴你,銅雖然比鐵好一點,但也是一種比較容易腐蝕的東西,尤其是在溼度比較大的空氣裡,非常容易產生綠色的銅鏽。長期放置的銅應該是下面的狀態:

你再對比一下越王勾踐劍?是不是王者對青銅?

也有傳說,上世紀70年代,科學家對這「天下第一劍」做了分析,發現它之所以千年不腐,是因為有一層「鉻」塗層。

後來,這被傳的越來越神,甚至有人說這種工藝是到了現代才有的鍍鉻工藝。

鉻,這是什麼東西呢?直到1797年,才由法國化學家沃克蘭發現了它。現代的不鏽鋼之所以能夠不鏽,很大程度上就是靠鉻元素,難道說我們的老祖先就掌握了兩千多年後的神奇工藝!

其實,「天下第一劍」雖然神奇,卻並沒有那麼誇張。後來的科學家們又仔細分析了一下這把劍的成分,發現主要是銅、錫、鉛、鐵、硫。

而鉻呢?幾乎找不到。也許是之前的科學家弄錯了,也許是把一些含鉻的雜質不小心弄進去了,科學嘛,就必須經得起可重複的實驗。

那麼,「天下第一劍」為啥能夠千年不腐呢?

這就要涉及金屬的腐蝕機理了。

金屬的腐蝕主要可以分為化學腐蝕和電化學腐蝕,前者主要是在乾燥的環境下引起的腐蝕,而如果在水中或者溼氣過大,就會發生電化學腐蝕。

媽媽在家洗過刀具以後,為什麼總是要把它們擦乾呢?這個道理你終於懂了嗎?

現在基本上認為,「天下第一劍」之所以能夠千年不腐,最主要的原因是它的劍鞘和劍身幾乎嚴絲合縫,沒有一點空隙,即使劍鞘泡在水裡,劍身也會很少和空氣接觸。

青銅器的表面總是有些綠色的銅鏽

即便如此,越王勾踐劍還是展現了當時超凡的技術水平。

看下圖,分別為劍身、花紋、劍刃、中脊等處的元素含量,很明顯可以看出,劍身主要含銅,因此更柔順,更不會破碎;而邊緣含錫量更高,使其更堅硬因而讓劍刃更鋒利;中脊之所以含有那麼多硫,可以更好的保護花紋不掉色。

越王勾踐劍是一把青銅劍,為什麼老祖先們會使用青銅來做兵器呢?

最早,古人們在自然界能遇到的金屬主要是金、銀、銅三種,前兩者太稀有,而純的銅是紅色的,還很軟,當然也不能用來做兵器啦。

銅還在自然界的很多礦物中存在,比如綠色的孔雀石,黃銅礦、輝銅礦等等。要把銅從這些礦石裡提取出來,這可是一件很難的事情,因為銅的熔點太高了,足足有1083度,古人又沒有煤氣灶,哪有那條件達到這種高溫呢。

很偶然的機會,工匠們發現,把銅和錫或鉛放在一起,就可以大幅降低銅的熔點,在800度左右就能煉出銅和錫或鉛的合金,這就是青銅。

我國進入商代以後,青銅器的技藝達到了鼎盛,全國各地都出土了不同時期的青銅器。

每個時代都呈現不同的風採,不同地區的青銅器也有所差異,真是百花齊放。

這些青銅器不但數量多,而且造型豐富、品種繁多,不僅有兵器、農具、工具、車馬器,還有酒器、食器、樂器、貨幣等等,僅僅酒器就有角、觶、爵、尊、壺等二十多種。

到了現在,這些青銅器不僅承載了歷史價值,還都具有很高的觀賞價值,因而被收藏者所青睞。

其中最有名的除了之前提到的司母戊方鼎,還有非常精美的四羊方尊,現被收藏在中國歷史博物館,被稱為青銅器十大頂級國寶之一。

造型精美的四羊方尊。

進入春秋戰國時期,我國的工匠們曾「鼓搗」出一本《考工記》,知名度不大,卻是我國最早的手工業技術文獻,在全世界考古界享有盛名。

《考工記》只有7000餘字,卻涉及到當時工業生產的方方面面,最引人注意的是六種青銅器物的不同含錫量,稱之為「六齊」:

鐘鼎之:銅5錫1

斧斤之齊:銅4錫1

戈戩之齊:銅3錫1

大刃之齊:銅2錫1

削殺矢之齊:銅3錫2

鑑燧之齊:銅1錫1

可以看出,不同銅錫比例的青銅合金性質是完全不同的,因而適用於不同的用途。這說明春秋戰國時期,我們的祖先對於青銅冶煉技術已經到了爐火純青的地步。

《考工記》一瞥,後被收入《周禮》。

最後,這神奇的「天下第一劍」是哪位神人來製造的呢?

傳說在春秋末期,東甌國(現浙江溫州地區)出了一位鑄劍高手,名叫歐冶子。他曾經給越王勾踐的父親——允常鑄造過五把絕世名劍,名為:湛盧、純鈞、勝邪、魚腸、巨闕。

《東周列國志》中有這麼個故事,吳王闔閭打敗了越王允常,獲得湛盧寶劍以後,不知道怎麼回事流落到楚國,吳王闔閭因此派孫武、伍子胥等進攻楚國,攻下了楚國首都郢都。可見,這些絕世名劍已成為代表國家興亡的神物了!

後來,湛盧傳到嶽飛手中,成為他抗金過程中的利器。嶽飛被害之後,湛盧寶劍也不知所終。

越王勾踐劍出土之後,曾經有人懷疑這就是傳說中的「湛盧寶劍」,但還沒有足夠的說服力。不管怎樣,越王勾踐劍作為和絕世名劍同時期的寶劍是毋庸置疑的,這也可以幫助我們為考證絕世名劍的工藝水平提供珍貴資料。

歐冶子雕像

還有一個傳說,勾踐在滅吳之後,找「天下第一相劍大師」薛燭相劍,當勾踐取出純鈞劍時,薛燭大驚,準備用千匹駿馬、三處富鄉、兩座大城來交換。可見這些絕世名劍簡直是價值連城!

歐冶子還有一個同門師弟——幹將,後者的名字可能更為人所知。他的妻子叫做莫邪,兩人後來為吳王夫差鑄劍,也有很多動人的故事。他們鑄劍的地方在浙江德清,現在被命名為莫幹山,是避暑勝地。

傳說歐冶子後來到了楚國,進一步修煉了鑄劍工藝,他發現鐵也可以和銅一樣,成為優良的鑄劍材料,只不過冶煉鐵需要比青銅更高的溫度。

他由此為楚王鑄造了另外三把絕世名劍:龍淵、泰阿和工布,這也見證了中國歷史在春秋戰國時期從青銅時代進入了鐵器時代。

可惜的是,鐵比青銅更加不能耐腐蝕,經過漫長的歲月,傳說中的鐵劍早已消失在時間長河之中了。

相關焦點

  • 越王勾踐:我的劍千年不腐,削鐵如泥,是天下第一劍
    姓名:越王勾踐劍外號:天下第一劍年齡:2500歲製作者:歐冶子或幹將莫邪或無名工匠出生地:古越國現居:湖北省博物館技能:削鐵如泥、2500年不腐黑科技等級★★★★1965年,湖北省江陵地區的工人們正在挖掘土方,想要修建一條水渠,卻發現了一大片古墓。
  • 越王勾踐劍,被譽為天下第一劍,細談越王勾踐劍銘文考釋過程
    春秋越王勾踐劍,是天下第一劍。1965年,在湖北省荊州市江陵縣望山楚墓群1號墓出土,劍首外翻捲成圓箍形,劍長55.7釐米,柄長8.4釐米,劍寬 4.6釐米,內鑄有間隔只有0.2毫米的11道同心圓,劍身上布滿了規則的黑色菱形暗格花紋,正面近格處有「越王鳩(勾)淺(踐)自作用劍」的鳥篆銘文,接下來我們來細談一下越王勾踐劍銘文考釋過程
  • 冷兵器中的天下第一劍——越王勾踐劍
    你好,我是寅公子。現在是熱兵器的天下,但是在冷兵器時期,有著這樣一把寶劍,儘管在地下沉睡數千年,卻依舊散發著屬於它自己的光芒。在它出土的那一刻,依然鋒芒畢露、寒氣逼人。他就是越王勾踐劍,被稱為天下第一劍。
  • 為何這把距今2400年越王勾踐劍的劍身千年不腐?西瓜視頻揭秘
    很多人都聽說過越王勾踐的故事,而越王勾踐劍也成功被考古學家們尋找到並且發現了它千年不腐的秘密,讓很多人對它充滿了好奇。越王勾踐劍的秘密撲朔迷離,今天就讓我們跟隨西瓜視頻創作人走遍中國五A景區,共同探究越王勾踐劍到底長什麼模樣,以及能夠做到千年不腐的原因。
  • 越王勾踐劍千年不鏽?並非如此!
    這種說法其實不能成立——在技術上,越王勾踐劍並未做到「千年不鏽」。越王勾踐劍於1965年在湖北江陵望山一號墓出土。據負責此次發掘的文物工作隊當年撰寫的紀錄,該劍被發現時的情形如下:「越王勾踐劍 一把,置於棺內人骨架左側,下壓銅削一把。
  • 為什麼越王勾踐劍2500年都不腐?放大三千倍後,專家大有發現
    為什麼越王勾踐劍2500年都不腐?放大三千倍後,專家大有發現。而我們在學習歷史的時候,相信大家對越王勾踐應該不會陌生了。因為越王勾踐「臥薪嘗膽」的典故,到現在還是被大家津津樂道的。公元前494年,勾踐被吳軍大敗被迫求和,被釋放回越後重用賢臣,臥薪嘗膽恢復國力,最後也是最終恢復了國力,如今已經成為中華民族不懼失敗與屈辱,敢於拼搏的楷模。
  • 越王勾踐劍削鐵如泥?專家:不要厚古薄今,你家菜刀比它厲害多了
    越王勾踐劍削鐵如泥?專家:不要厚古薄今,你家菜刀比它厲害多了題/越王勾踐劍削鐵如泥?所以我要以下面這個例子來說明這個現象。就拿大家在網絡上經常看見的青銅劍來說,常見的有吳王夫差劍,秦朝青銅劍,而目前國內最著名也最珍貴的青銅劍當屬越王勾踐劍。
  • 越王勾踐劍,為什麼被譽為天下第一劍?
    前言:人們所熟知的臥薪嘗膽的成語,講述的就是春秋末期的最後一任霸主越王勾踐,是怎樣一步步打敗強大的吳國的。而被考古發現的越王勾踐劍,其千年不鏽的特性,優美的造型,其蘊含的文化底蘊,讓他被稱為天下第一劍。
  • 越王勾踐劍削鐵如泥?專家:不要厚古薄今,你家菜刀比它厲害多了
    今天小編就和大家說說越王勾踐劍削鐵如泥其中的這把劍吧!這把劍的價值含量是非常高的,就連專家都特別重視,因為專家考古出來了古代越王勾踐時所用的那把劍,的確不是傳聞呢!而是比較鋒利的而且這麼久了這把劍還是新的,表面還是很光潔如新,還真的能夠削鐵如泥,可以說在古代能夠打造出這麼鋒利的器具是非常好的了,古人的智慧真的很高,不得不佩服呢!
  • 「天下第一劍」越王勾踐劍
    湖北省博物館鎮館之寶越王勾踐劍,有著「天下第一劍」的美譽。唐蘭認為,寶劍的主人不是別人,正是中國歷史上最富傳奇色彩的人物之一——越王勾踐,他認為這兩個難認的字為「鳩淺」,而「鳩淺」正是「勾踐」的通假字。因此此墓不可能是越王墓,應是楚墓;這方劍是楚滅越以後所得的越國寶物。
  • 越王勾踐劍多高長什麼樣 國家寶藏越王勾踐劍收藏在哪個博物館
    國家寶藏插曲背景音樂盤點 國家寶藏主題曲開場音樂是什麼 越王勾踐劍(Sword of Goujia),春秋晚期越國青銅器,國家一級文物,1965年冬天出土於湖北省荊州市江陵縣望山楚墓群中。因劍身上被鍍上了一層含鉻的金屬而千年不鏽。經無損科學檢測,其主要合金成分為銅、錫、鉛、鐵、硫等。花紋處含硫高,因硫化銅可防鏽。
  • 酷我音樂《國寶奇妙之旅》:熊梓淇傳神演繹「越王勾踐劍」傳奇故事
    越王勾踐臥薪嘗膽故事千古流傳,與之一起流芳百世的還有一件絕世國寶,就是被譽為"天下第一劍"的春秋越王勾踐劍。這把劍是誰鍛造,又有何傳奇故事?春秋越王勾踐劍,春秋晚期越國青銅器,中國一級文物,1965年湖北省荊州市出土,現收藏於湖北省博物館。劍長55.7釐米,內鑄11道同心圓,劍身布滿黑色菱形暗格花紋,正面近格處有表明身份的鳥篆銘文,歷經2700多年不生鏽,堅韌鋒利,體現了當時短兵器製造的最高水平,被譽為"天下第一劍",是青銅武器中的珍品,對研究越國歷史、了解中國古代青銅鑄造工藝和文字有重要價值。
  • 越王勾踐青銅劍發現記
    越王勾踐青銅劍,被譽為天下第一劍,它鑄造精工、花紋優美,雖曾深埋地下2400多年,至今仍保存完好、光澤耀目,令人嘆為觀止。50多年前,筆者親歷了這把劍的發掘過程。不久,收到這些專家的40多封回信,對方先生的初步意見或贊同,或不贊同,或需再斟定,可謂各抒己見、百家爭鳴。1966年,唐蘭先生的兩次覆信中明確指出,劍銘的這二字為「鳩淺」,即勾踐;此劍為越王勾踐之劍。陳夢家的覆信也明確指出銘為「越王勾踐自作用劍」。郭沫若先生覆信也明確指出:「越王劍,細審確是勾踐之劍。」此後,方壯先生將劍銘考釋的「越王勾踐自作用劍」結論函告各位先生,未見異議。
  • 越王勾踐劍因何能千年不鏽?用X光檢測後,專家直呼:這不可能
    導語:越王勾踐劍因何能千年不鏽?用X光檢測後,專家直呼:這不可能說到越王勾踐劍,大家肯定都十分清楚這把劍的意義和地位,它是我國的一級文物。是在1965這一年在望山楚墓群1號墓出土的文物,擁有「天下第一劍」的美譽,在劍的正面印有越王勾踐自用的字樣。這把劍的出土,對於考古學家研究春秋晚期具有很重大的意義和作用。越王勾踐劍的神奇之處,就是能夠保持2500年不生鏽。考古學家對這一把劍,可以說是充滿了興趣。其實在這把劍剛剛出土的時候,考古學家們在30多年的時間裡都一直在默默地對這把劍研究。
  • 越王勾踐劍歷經千年不鏽,出鞘見血,專家拿起時不幸的事情發生了
    越王勾踐劍歷經千年不鏽,出鞘見血,專家拿起時不幸的事情發生了。其實很多成語的背後都有一個小故事,比如臥薪嘗膽的故事,相信大家全都知道。臥薪嘗膽的主人公是越王勾踐,他本來是一個國家的王,可是他的國家被吳王夫差給打敗了。於是,越王從一個高高在上的王,變成了卑微低下的奴役。
  • 越王勾踐劍那些不為人知的秘密
    現代匠人復刻越王勾踐劍作品經過對越王勾踐劍進一步的科學檢測,考古學者和金屬冶煉方面、機械加工方面的專家,被進一步震驚了,越王勾踐劍竟然還包含了這麼多不為人知的「秘密」。金屬膏劑說,則認為在劍鑄成後,在劍身上塗滿用含錫量大的合金粉和天然粘合劑配置的膏料,在膏料上刻出幾何形的花紋,放入爐子中加熱,最終在劍身上的呈現出這樣一種效果。千年不鏽為什麼千年不鏽呢?一句話,墓葬的地理位置選得好。越王勾踐劍在江陵望山1號楚墓內棺中出土時,插在髹漆的木質劍鞘裡。
  • 切金斷玉,削鐵如泥,尊貴無雙越王劍!
    刀槍劍戟十八般兵器,劍為百兵之尊。 擁有一把「切金斷玉,削鐵如泥」的神劍 是所有俠客的夢想。劍身滿飾黑色菱形幾何暗花紋,劍格正面和反面還分別用藍色琉璃和綠松石鑲嵌成美麗的紋飾,劍柄以絲繩纏縛,劍首向外形翻卷作圓箍,內鑄有極其精細的11道同心圓圈。 《莊子·刻意篇》寫道:吳越之劍「柙而藏之,不敢用也,寶之至也」,其身價之重自不待言。
  • 「越王勾踐劍」何以成「天下第一劍」?其承載了哪些中華文化內涵
    這與春秋末期越國君王勾踐,本名為鳩淺完全吻合。於是考古專家與歷史學家一致認為,這把外形精緻、劍刃鋒利的青銅劍,其主人就應該是「臥薪嘗膽」的主人公越王勾踐。而將其命名為「越王勾踐劍」,則是因為其劍身處的八個鳥篆銘文。至此被譽為「古代第一利器」,以及「天下第一劍」的越王勾踐劍,在沉寂了兩千多年之後,終於與後世人上演了一次「世紀會面」。
  • 實拍千年不鏽的「天下第一劍」越王勾踐劍!
    越王勾踐劍,春秋晚期越國青銅器,國家一級文物,1965年冬天出土於湖北省荊州市江陵縣望山楚墓群中。因劍身上被鍍上了一層含鉻的金屬而千年不鏽。
  • 越王勾踐劍歷經2000多年,為何至今不腐?
    說起中國古代的名劍,其實還是有非常多的,但是最出名的自然是那十大名劍了,比如魚腸劍、莫邪、幹將、龍泉劍、赤霄等等,但是我們今天要說的這把劍可能上不了這十大名劍的名頭,卻同樣也是非常珍貴,如今更是被國家列為國家一級文物,它就是1965年出土湖北望山楚墓的越王勾踐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