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王勾踐劍歷經2000多年,為何至今不腐?

2020-12-04 趙清晴

說起中國古代的名劍,其實還是有非常多的,但是最出名的自然是那十大名劍了,比如魚腸劍、莫邪、幹將、龍泉劍、赤霄等等,但是我們今天要說的這把劍可能上不了這十大名劍的名頭,卻同樣也是非常珍貴,如今更是被國家列為國家一級文物,它就是1965年出土湖北望山楚墓的越王勾踐劍。

越王勾踐的劍,自然是越王勾踐的劍。越王勾踐是中國古代歷史上一位非常著名的人物。他因艱難困苦而出名。後來,他成功地摧毀了吳國。從此,越王勾踐成為春秋時期的霸主。

事情要從1965年開始,當時湖北正準備建設一個大型水利工程,所以自然需要大刀闊斧地做。但是,由於一些考古學家知道江陵縣在古代是楚國的城市,在它下面很可能有許多古墓葬。如果貿然挖掘,很可能會造成以下古墓群不可預測的破壞,所以當時上級決定讓當地考古隊先進行保護性挖掘,這樣,後來他們又挖出瞭望山一號墓。

事實上,王山一號墓的發現與一位考古學家有關。當時,他奉命做初步調查工作。作為一個新來的人,他自然而然地為完成上級交給他的任務付出了很大的努力。畢竟,如果他這次能做出貢獻,將來肯定會受到考古學家的重視,所以他努力調查。他不想當他在王山地區發現古墓的蹤跡時,迅速向上級匯報。

不久,一支經驗豐富的考古隊成立了。經過調查,考古學家們確認,地下肯定有一座古墓。好像是楚國的陵墓。但他們沒想到的是它保存得很好。似乎沒有任何損壞的痕跡。似乎盜墓賊並沒有提前來到這裡,所以很快考古隊就開始了考古學家的工作,下一件自然的事情是,文物相繼出土,其中很多非常珍貴。

後來,有人發現了一把銅劍,但由於他不太注意,他認為這只是一把普通的銅劍,所以他仍在文物局隨意擺放。直到第二天,考古學家才發現這條線索,因為銅劍上有銘文,一共有八個字,但他看不到寫的是什麼。後來,為了找出銅劍上的筆跡,他把這把青劍銅劍交給了當時著名的考古學家郭沫若先生。經過反覆調查核實,郭沫若終於得出結論,上面八個字是:「越王勾踐,自演劍」。這把劍是傳說中的越王勾踐劍。

然而,專家們不明白為什麼越王勾踐劍能在兩千多年的時間裡保持它的完整。後來,通過青銅專家的研究,認為越王勾踐劍上塗了一層鉻,所以至今未被使用過。

但這也引出了一個更大的謎團,那就是,這層鉻是如何應用到勾踐劍上的?這也許是真的

一個永久的謎團,至少到目前為止,只有在未來的考古學中找到更多的證據才能解開!

相關焦點

  • 越王勾踐:我的劍千年不腐,削鐵如泥,是天下第一劍
    更為值得一提的是,在劍身的一側,有八個古文字清晰可見。據專家考證,翻譯成現代文是「越王勾踐自作用劍」。越王勾踐?他有什麼故事呢?現代的不鏽鋼之所以能夠不鏽,很大程度上就是靠鉻元素,難道說我們的老祖先就掌握了兩千多年後的神奇工藝!
  • 越王勾踐:我的劍千年不腐,削鐵如泥,是天下第一劍
    姓名:越王勾踐劍外號:天下第一劍年齡:2500歲製作者:歐冶子或幹將莫邪或無名工匠出生地:古越國現居:湖北省博物館技能:削鐵如泥、2500年不腐黑科技等級★★★★1965年,湖北省江陵地區的工人們正在挖掘土方,想要修建一條水渠,卻發現了一大片古墓。
  • 為什麼越王勾踐劍2500年都不腐?放大三千倍後,專家大有發現
    為什麼越王勾踐劍2500年都不腐?放大三千倍後,專家大有發現。而我們在學習歷史的時候,相信大家對越王勾踐應該不會陌生了。因為越王勾踐「臥薪嘗膽」的典故,到現在還是被大家津津樂道的。公元前494年,勾踐被吳軍大敗被迫求和,被釋放回越後重用賢臣,臥薪嘗膽恢復國力,最後也是最終恢復了國力,如今已經成為中華民族不懼失敗與屈辱,敢於拼搏的楷模。
  • 越王勾踐劍千年不鏽?並非如此!
    我看了越王勾踐的劍,兩千多年了,還未長鏽。許多礦石含有多種成份,現在是先把它們分開,然後又合起來,煉成合金鋼。」②1973年,越王勾踐劍東渡日本展出。當時的宣傳報導中也尚未有「千年不鏽」這類說法。筆者參加了拍攝越王勾踐劍的工作,當年第一次用越王勾踐劍劃紙,竟然一次劃破了二十幾層紙,可見該劍之鋒利。那麼,它是如何鑄造與防鏽的?攝製組決定將越王勾踐青銅劍送到復旦大學做科學析測和研究。科學家在實驗室裡用質子X螢光非真空分析,對越王勾踐劍進行無損傷的科學測定與研究後,終於解開了其鑄造與防鏽的千年之謎。」③
  • 越王勾踐劍出土後光潔如新,真的一次可劃破18層紙?什麼材料?
    當時曾經有人就做過這樣的實驗,將20多張紙疊起來,然後用這把寶劍輕輕一划,劍過紙破,數一數,破了的紙居然有18張之多。可以說,這把寶劍的穿透力過了2000多年,依然是天下無雙。而這把寶劍被發現時就更加奇特了,歷經千年風霜,居然沒有一點點鏽跡,光潔如新,就像是一把剛剛造好的劍。
  • 越王勾踐青銅劍發現記
    越王勾踐青銅劍,被譽為天下第一劍,它鑄造精工、花紋優美,雖曾深埋地下2400多年,至今仍保存完好、光澤耀目,令人嘆為觀止。50多年前,筆者親歷了這把劍的發掘過程。不久,收到這些專家的40多封回信,對方先生的初步意見或贊同,或不贊同,或需再斟定,可謂各抒己見、百家爭鳴。1966年,唐蘭先生的兩次覆信中明確指出,劍銘的這二字為「鳩淺」,即勾踐;此劍為越王勾踐之劍。陳夢家的覆信也明確指出銘為「越王勾踐自作用劍」。郭沫若先生覆信也明確指出:「越王劍,細審確是勾踐之劍。」此後,方壯先生將劍銘考釋的「越王勾踐自作用劍」結論函告各位先生,未見異議。
  • 越王勾踐劍不鏽成謎 鑄劍師揭秘"再造"術
    劍身滿飾黑色菱形幾何暗花紋,劍格正面和反面還分別用藍色琉璃和綠松石鑲嵌成美麗的紋飾,劍柄以絲線纏縛,劍首向外形翻卷作圓箍,內鑄有極其精細的11道同心圓圈,埋藏2000多年,依然鋒利無比,劍身一面近格處刻有兩行鳥篆銘文「越王勾踐,自作用劍」。
  • 為何這把距今2400年越王勾踐劍的劍身千年不腐?西瓜視頻揭秘
    很多人都聽說過越王勾踐的故事,而越王勾踐劍也成功被考古學家們尋找到並且發現了它千年不腐的秘密,讓很多人對它充滿了好奇。越王勾踐劍的秘密撲朔迷離,今天就讓我們跟隨西瓜視頻創作人走遍中國五A景區,共同探究越王勾踐劍到底長什麼模樣,以及能夠做到千年不腐的原因。
  • 越王勾踐劍有多厲害?為何歷經2000年依然鋒利,專家發現其中奧秘
    因其「臥薪嘗膽」的典故,越王勾踐如今已成為中華民族不懼失敗和屈辱,敢於拼搏的楷模形象。《史記·越王勾踐世家》:「越王勾踐反國,乃苦身焦思,置膽於坐,坐臥即仰膽,飲食亦嘗膽也。」 除了「臥薪嘗膽」外,越王勾踐本人使用的一把利劍,也是風靡大江南北,是青銅武器中的珍品,也是我國一級文物,同時被譽為「天下第一劍」,這便是1965年出土於湖北省望山楚墓群的越王勾踐劍。
  • 越王勾踐劍歷經千年不鏽,出鞘見血,專家拿起時不幸的事情發生了
    越王勾踐劍歷經千年不鏽,出鞘見血,專家拿起時不幸的事情發生了。其實很多成語的背後都有一個小故事,比如臥薪嘗膽的故事,相信大家全都知道。臥薪嘗膽的主人公是越王勾踐,他本來是一個國家的王,可是他的國家被吳王夫差給打敗了。於是,越王從一個高高在上的王,變成了卑微低下的奴役。
  • 越王勾踐劍,被譽為天下第一劍,細談越王勾踐劍銘文考釋過程
    春秋越王勾踐劍,是天下第一劍。1965年,在湖北省荊州市江陵縣望山楚墓群1號墓出土,劍首外翻捲成圓箍形,劍長55.7釐米,柄長8.4釐米,劍寬 4.6釐米,內鑄有間隔只有0.2毫米的11道同心圓,劍身上布滿了規則的黑色菱形暗格花紋,正面近格處有「越王鳩(勾)淺(踐)自作用劍」的鳥篆銘文,接下來我們來細談一下越王勾踐劍銘文考釋過程
  • 越王勾踐劍那些不為人知的秘密
    現代匠人復刻越王勾踐劍作品經過對越王勾踐劍進一步的科學檢測,考古學者和金屬冶煉方面、機械加工方面的專家,被進一步震驚了,越王勾踐劍竟然還包含了這麼多不為人知的「秘密」。這圈同心圓的厚度在0.2—0.8mm之間,凸起達到0.5—2.2mm之間,各圈的間距在0.3—1.2mm之間,在沒有先進工具機的兩千多年以前,能達到這樣的這樣的水平,真的是非常厲害,讓後人之佩服!幾何暗花紋越王勾踐劍表面的暗花紋,也是七牛的地方之一。
  • 越王勾踐劍至今劍鋒閃爍寒光,為什麼埋了2000多年還鋒利無比呢?
    我們小時候都學過一篇課文「臥薪嘗膽」,這個故事的主人公就是越王勾踐。作為春秋時期最為傳奇的國家君主,勾踐不僅在歷史上享有盛名,並且他隨身佩戴的寶劍也出了名。越王勾踐劍是我國的國家一級文物,是1965年的冬天在湖北省荊州市江陵縣望山楚墓群中出土的。這把劍雖然歷經兩千多年,但是劍身上沒有鏽跡,劍身上的花紋光亮如新,至今劍鋒閃爍寒光,依舊非常鋒利。
  • 冷兵器中的天下第一劍——越王勾踐劍
    其實出土的古代文物中,兵器類的不在少數,劍的數量更是不在話下。為什麼越王勾踐劍能成為天下第一劍呢?我們一起走進那個硝煙瀰漫、動亂的時代,去了解越王勾踐劍。在春秋末期吳越兩國經常發動戰爭。1965年於湖北省江陵的一座楚國的墓葬中,出土了六百多件文物,其中就有這件越王勾踐劍,並千年不腐。這把劍通長55.7釐米,寬4.6釐米,柄長8.4釐米,重875克,都不足兩瓶礦泉水的重量,卻極其鋒利,曾不小心將當時的一位考古人員的手指劃破,血流不止。
  • 越王勾踐劍與吳王夫差劍 「絕世好劍」蘇州合璧
    的越王勾踐劍,將和蘇州博物館館藏的吳王夫差劍首次進行「雙劍合璧」。由于越王勾踐劍很少外借,此次只展出8天時間。昨天下午,揚子晚報記者提前進行了探訪。吳王夫差劍:至今仍鋒利無比,輕鬆劃斷12層宣紙位於蘇州博物館的地下臨展廳,「大邦之夢——吳、越、楚青銅器特展」將在這裡舉辦。
  • 和越王勾踐劍同時期的矛,為何不像越王勾踐劍那樣的出名
    越國和吳國是春秋末期的一對冤家,經常打仗,兩國國家最出名的國君也出自同一時期,一個是越王勾踐,一個是吳王闔閭,一個是吳王夫差。吳王闔閭打敗越國之後,越王勾踐經過臥薪嘗膽之後打敗了吳王夫差,並滅了吳國。最後這越國被楚國滅掉了。
  • 酷我音樂《國寶奇妙之旅》:熊梓淇傳神演繹「越王勾踐劍」傳奇故事
    越王勾踐臥薪嘗膽故事千古流傳,與之一起流芳百世的還有一件絕世國寶,就是被譽為"天下第一劍"的春秋越王勾踐劍。這把劍是誰鍛造,又有何傳奇故事?春秋越王勾踐劍,春秋晚期越國青銅器,中國一級文物,1965年湖北省荊州市出土,現收藏於湖北省博物館。劍長55.7釐米,內鑄11道同心圓,劍身布滿黑色菱形暗格花紋,正面近格處有表明身份的鳥篆銘文,歷經2700多年不生鏽,堅韌鋒利,體現了當時短兵器製造的最高水平,被譽為"天下第一劍",是青銅武器中的珍品,對研究越國歷史、了解中國古代青銅鑄造工藝和文字有重要價值。
  • 荊州博物館,全國館藏越王劍最多的博物館:四代越王劍齊聚一堂
    如果想要一次性觀賞完這些千年之劍,就必須要去湖北荊州博物館,該館是全國館藏越王劍最多的博物館,藏有越王鹿郢劍、兀北古(盲姑)劍、州勾劍、不光劍四代越王劍。越王不光系越王勾踐的第四代孫,也就是越王翳,在位長達36年之久,其統治時期越國較為強盛。目前為止,與他相關的存世銅劍有二十多把,其中以荊州楚國墓葬出土的「越王不光劍」最為精品。
  • 勾踐劍國外展出被損傷,曾歷2000多年未損,為何一出國就被損壞
    我們都知道,在1965年荊州楚墓中出土了一件寶劍,當時這件寶劍放在棺墓主人身旁一個漆木劍鞘之中,雖然歷經2000多年,但刀刃仍然鋒利,其劍身上有8個字,越王鳩(勾)淺(踐)自作用劍」的鳥篆銘文,裝飾異常華麗精美,因此被譽為「天下第一劍」。
  • 千年越王勾踐劍出土時「滴血認主」,新加坡借走展覽後遭嚴重破壞
    越王勾踐劍出土越王勾踐劍的發掘過程中還是比較具有傳奇色彩的,因為從它入土到出土接近兩千多年了。它就像一個沉睡多年劍靈,到如今要尋找它的新「主人」。因為當年連續乾旱,政府計劃修建水渠灌溉農田,結果卻挖到古代墓葬。當時這把劍就放在墓主人內棺屍首左側。當時一個專家想在拔其出竅是不下心劃破手,鮮血不小心滴在了勾踐劍上,這也就是傳說中的「滴血認主」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