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1年 70歲
1月13日,《錢學森同志給本刊編輯部的信》一文發表於《哲學研究》1981年第3期第15頁。收入四川教育出版社1989年版《論人體科學》第15—33頁;《福建體育科技》1996年第15卷第3期第57—63頁。
1月31日,《希望》一文發表於《科學學與科學技術管理》1981年第1期第7頁。文後注釋:據會議簡報第9期摘發。
1月,《錢學森教授談人體特異功能》一文發表於《人體特異功能通訊》第7期。
3月26日,《錢學森談科教片創作》一文發表於《人民日報》1981年3月26日。
4月1日,以時任國防科委副主任身份與《湖南日報》記者和《國防科技大學校刊》記者舉行了近兩個小時的座談,在座談會上發表了《你為什麼目的而學習?》的講話。發表於《湖南日報》1981年4月8日第1版;《國防科技大學校刊》於1981年4月9日第30期。國防工業出版社2012年版《錢學森文集》(卷三)第40—42頁。
4月24日,在受中國科協委託,中國未來研究會、中國系統工程學會、中國科研管理研究會在北京聯合召開的「決策的科學方法論學術討論會」開幕式上提交了題為《用科學方法繪製國民經濟現代化藍圖》的學術論文。
4月25日,致信馬華孝。以《錢學森同志對複雜系統可靠性分析的兩點意見》為題發表於《成都科技大學學報》1981年第2期第1—2頁。[1]
5月11日—18日,在四川省重慶市舉行的全國第二屆人體特異功能科學討論會上提交了《關於開展人體科學基礎研究》的論文。
5月11—20日,在中國科學院第四次學部委員大會上作了《做好管理科學研究》的發言。發表於《航空知識》1981年第7期第2—3頁。[2]刊載於國防工業出版社2012年版《錢學森文集》(卷三)第47—49頁。
5月,為中央人民廣播電臺科學廣播欄目撰寫的廣播稿《什麼叫系統工程》,發表於科學普及出版社1981年5月版中央人民廣播電臺科技組、科學普及出版社編輯部共編《科學家談系統工程》第1—4頁。[3]刊載於上海交通大學出版社2007年版《論系統工程》(新世紀版)第357—359頁;國防工業出版社2012年版《錢學森文集》(卷三)第43—46頁。
5月[4],完成《開展人體科學的基礎研究》一文。發表於《自然雜誌》1981年第4卷第7期第483—488頁。[5]載人民軍醫出版社1988年版《論人體科學》第18—32頁;四川教育出版社1989年版《論人體科學》第34—48頁;上海交通大學出版社1998年版《論人體科學與現代科技》第27—33頁。
6月1日,在第二期科技管理研究班上作了《馬克思主義哲學與科學技術》的講話。刊載於《第二期科技管理研究班資料》(二十二);國防工業出版社2012年版《錢學森文集》(卷三)第50—73頁。
6月17日,《人民日報》編輯部邀請中國科學院在京部分學部委員舉行座談會時所做《重視科學文化,發展「第四產業」》的講話發表於《人民日報》1981年6月17日第3版。[6]刊載於國防工業出版社2012年版《錢學森文集》(卷三)第74—75頁。
8月29日,《錢學森同志論法治系統工程與方法》一文發表於《科技管理研究》1981年第4期第35頁。本文系1981年8月21日致吳世宦的信。
8月,《早日建立馬克思主義德育學》一文發表於山西人民出版社1981年8月版《光明日報》理論部編《論思想政治工作科學化》一書。
9月,《討論系統學內容的三封信》一文發表於《系統工程理論與實踐》1981年第3期第1—2頁。[7]本文系1981年4月25日給成都六五廠馬華孝的信、1985年5月25日給北京師範大學物理系方福康的信以及方福康1981年8月22日給錢學森的信三封信組成。以《討論系統學內容的三封信》為題刊載於湖南科學技術出版社1988年版《論系統工程》(增訂本)第269—273頁;上海交通大學出版社1998年版《論人體科學與現代科技》第296—298頁。以《關於系統學的通信》為題刊載於上海交通大學出版社2007年版《論系統工程》(新世紀版)第145—147頁。
10月,錢學森,宋健合著《工程控制論》(修訂版)一書下冊由科學出版社出版。下冊64.4萬字。《工程控制論》(修訂版)1995年獲「國家圖書獎」;1997年獲「國家科學技術獎(科技著作類)」二等獎。
11月2日,在北京師大附中80周年校慶會上作了講話。
12月29日,向國務院學位委員會辦公室負責同志提出的《錢學森提出搞好我國學位制的建議》發表於《光明日報》1981年12月29日第二版。[8]刊載於國防工業出版社2012年版《錢學森文集》(卷三)第76—77頁。
12月,《錢學森同志論法制系統工程與方法》(致廣東省廣州市中山大學法律系吳世宦同志的信)一文發表於《科技管理研究》1981年第4期。
是年,《略談系統科學》作為條目發表於中國大百科出版社1981年版《中國百科年鑑》第326—328頁。[9]刊載於上海交通大學出版社2007年版《論系統工程》(新世紀版)第360—363頁;國防工業出版社2012年版《錢學森文集》(卷三)第78—82頁。
1982年 71歲
2月,《社會主義的人才系統工程》一文發表於《紅旗》1982年第2期。刊載於湖南科學技術出版社1982年版《論系統工程》第285—295頁;1988年版《論系統工程》(增訂本)第285—295頁;上海交通大學出版社2007年版《論系統工程》(新世紀版)第154—159頁;國防工業出版社2012年版《錢學森文集》(卷三)第83—89頁。
3月2日,《關於思維科學研究問題的通信》一文發表於《安徽師範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1982年第1期第1—2頁。本文系1981年4月22日和1981年11月23日致楊春鼎的兩封信。
3月16日,在國防科委大百科全書編輯工作會議上就《中國大百科全書》的釋文應當如何撰寫的問題作了《有關撰寫釋文的幾個問題》的講話。發表於中國大百科全書出版社總編室《探討》1983年第1期(總第7期)。刊載於國防工業出版社2012年版《錢學森文集》(卷三)第90—95頁。以《關於撰寫中國大百科全書的釋文》為題發表於《辭書研究》1984年第1期第1—7頁。
3月,完成《現代科學的結構——再談科學技術體系學》一文。發表於《哲學研究》1982年第3期第19—22頁。刊載於湖南科學技術出版社1988年版《論系統工程》(增訂本)第296—304頁;上海交通大學出版社1998年版《論人體科學與現代科技》第298—300頁;上海交通大學出版社2007年版《論系統工程》(新世紀版)第160—164頁;國防工業出版社2012年版《錢學森文集》(卷三)第96—101頁。
5月9日,在中國力學學會第二屆理事會暨慶祝中國力學學會成立二十五周年大會開幕式上作了《力學科學在我國的發展及今後的任務》的講話。以《在中國力學學會第二屆理事會擴大會議開幕式上的講話》為題發表於《力學與生產建設》1983年9月第9期;國防工業出版社2012年版《錢學森文集》(卷三)第102—110頁。
5月18日,在中國人民解放軍海軍首次軍事科學學術報告會上作了題為《關於運用現代科學的新發展,建設強大的人民海軍》的專題報告。
5月18日,《科學革命、技術革命與社會進步》一文發表於《世界經濟調研》1982年5月18日(總第246期)第1—11頁。
《我看文藝學》一文發表於《藝術世界》1982年第5期第2頁。刊載於人民文學出版社1994年版《科學的藝術與藝術的科學》第129—134頁;國防工業出版社2012年版《錢學森文集》(卷三)第111—115頁。
5月,在中共中央黨校自然辯證法研究班作了題為《現代科學技術的體系結構》的報告。
5月,《力學與生產建設》一文發表於北京大學出版社1982年5月版《中國力學學會第二屆理事會擴大會議論文彙編》一書。
《現代科學技術的六大部門》一文發表於《中國社會科學》1982年第6期。
6月30日,盧嘉錫,謝希德,錢學森,方毅,汪道涵,陳偉達,周惠,戴松恩,房維中,劉冰,蘇步青,茅以升等《百花吐豔春光好——著名人士談十二大戰鬥任務》一文發表於《科學學與科學技術管理》1982年第6期。
6月,《研究社會主義精神財富創造事業的學問——文化學》一文發表於《中國社會科學》1982年第6期第89—96頁;《中國圖書館學報》(《圖書館學通訊》)1983年1月31日第1期第11—15頁。刊載於中共中央黨校出版社1987年版《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科學和系統工程》第234—243頁;人民文學出版社1994年版《科學的藝術與藝術的科學》第85—98頁;國防工業出版社2012年版《錢學森文集》(卷三)第116—125頁。
7月10日,在北京召開的全國第一次系統論、資訊理論、控制論中的科學方法與哲學問題學術討論會開幕式上作了《系統思想、系統科學和系統論》的長篇報告。根據錄音整理,報告人刪補並加注釋。刊載於清華大學出版社1984年版《系統理論中的科學方法與哲學問題》一書[10];上海交通大學出版社2007年版《論系統工程》(新世紀版)第364—379頁;國防工業出版社2012年版《錢學森文集》(卷三)第126—145頁。
7月19日,《評「第三次浪潮」》一文發表於《世界經濟導報》1982年7月19日。刊載於國防工業出版社2012年版《錢學森文集》(卷三)第146—148頁。
《我國的國家功能結構體系——再談社會工程》一文發表於紅旗出版社《紅旗雜誌內部文稿》1982年第14期(總第92期)第1—17頁。刊載於國防工業出版社2012年版《錢學森文集》(卷三)第149—161頁。
9月3日,在中國共產黨第十二次全國代表大會小組討論會上作了題為《我國科技事業必將迅速發展》的發言。
9月,《國際經濟研究與數學方法》一文發表於北京大學出版社1982年9月版《經濟理論與經濟史論文集》。刊載於國防工業出版社2012年版《錢學森文集》(卷三)第162—166頁。
10月16—20日,在中國人體科學研究會籌備委員會第三次全體委員[擴大]會議上發表了《這孕育著新的科學革命嗎?》的講話。經何慶年整理。發表於《人體特異功能研究》1983年第1卷第1期。載人民軍醫出版社1988年版《論人體科學》一書第202—212頁;四川教育出版社1989年版《論人體科學》一書第57—67頁;上海交通大學出版社1998年版《論人體科學與現代科技》第232—236頁。
11月2日,在中共中央黨校做了關於《研究和創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科學》的講話,有印本。中共中央黨校出版社1987年版《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科學和系統工程》第28—46頁。講話的部分內容以《環境管理是國家的一個重要功能》刊載於浙江教育出版社1994年版《論地理科學》第14—15頁;杭州出版社2001年版《論宏觀建築與微觀建築》第45—46頁;國防工業出版社2012年版《錢學森文集》(卷六)第330—331頁。
11月23日,《在關肇直同志紀念會上的講話》發表於中國科學院出版的《關肇直同志紀念會專輯》一書。以《錢學森同志的講話》為題發表於《系統工程理論與實踐》1986年第6期[11]。刊載於上海交通大學出版社2007年版《論系統工程》(新世紀版)第380—383頁;國防工業出版社2012年版《錢學森文集》(卷四)第220—224頁。
12月7日,在全國人大五屆五次會議人民解放軍代表團分組會上,就知識分子問題作了《要關心中年知識分子的世紀問題》的發言。
12月25日,在文化部和《光明日報》社舉辦的「文化發展戰略討論會」上作了《我們要展望21世紀》的講話。發表於《光明日報》1983年1月13日。刊載於國防工業出版社2012年版《錢學森文集》(卷三)第167—169頁。[12]
12月,《研究文藝活動的學問——文藝學》一文後收入人民文學出版社1994年12月出版錢學森著《科學的藝術與藝術的科學》一書。
12月,錢學森等著的《論系統工程》一書由湖南科學技術出版社出版。收入錢學森論文13篇,他和他的合作者共同撰寫的論文6篇,還有運籌學專家徐國志和顧基發同志合寫的論文一篇。其中3篇系第一次公開發表。20篇論文形成了一個有機結構。
是年,錢學森的長篇論文《國際經濟研究與數學方法》一文收入北京大學出版社出版的《經濟理論與經濟史論文集》一書中。
[1]參見《錢學森自製文集目錄選》,《錢學森文集》(卷六),國防工業出版社2012年版,第427頁。
[2]參見《錢學森自製文集目錄選》,《錢學森文集》(卷六),國防工業出版社2012年版,第427頁。
[3]參見《錢學森自製文集目錄選》,《錢學森文集》(卷六),國防工業出版社2012年版,第427頁。
[4]錢學森:《開展人體科學的基礎研究》(1981年5月),《論人體科學與現代科技》,上海交通大學出版社1998年版,第33頁。
[5]參見《錢學森自製文集目錄選》,《錢學森文集》(卷六),國防工業出版社2012年版,第427頁。
[6]參見《錢學森自製文集目錄選》,《錢學森文集》(卷六),國防工業出版社2012年版,第427頁。
[7]參見《錢學森自製文集目錄選》,《錢學森文集》(卷六),國防工業出版社2012年版,第427頁。
[8]參見《錢學森自製文集目錄選》,《錢學森文集》(卷六),國防工業出版社2012年版,第427頁。
[9]參見《錢學森自製文集目錄選》,《錢學森文集》(卷六),國防工業出版社2012年版,第427頁。
[10]《致<哲學研究>編輯部》(1985年6月12日),《錢學森書信補編》(1),國防工業出版社2012年版,第373頁。
[11]參見《致浦漢昕》(1983年11月23日),《錢學森書信》(1),國防工業出版社2007年版,第257頁注文。
[12]本條存疑。國防工業出版社2012年版《錢學森文集》(卷三)認為是1982年12月25日的講話,1983年1月13日刊載於《光明日報》。而西安交通大學出版社2011年版《錢學森年譜》(488頁)則認為是1986年1月13日刊載於《光明日報》。暫且列於兩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