宇宙之外是什麼?5種科學假說幫你腦洞大開!

2020-12-17 宇宙萬物說

根據宇宙大爆炸理論,我們的宇宙誕生於137億年前,是由一個奇點爆炸而產生。從那時起,我們的宇宙就在不斷的膨脹之中,科學家觀測發現宇宙的膨脹速度超過光速,到現在為止我們的可觀測宇宙已經達到直徑920億光年的範圍。既然是爆炸產生,那麼它就有起點,也有邊界,就像吹一個氣球,這個氣球所膨脹的範圍,就是我們宇宙的範圍,而這個氣球之外,就是宇宙之外。那麼在我們這個宇宙之外,究竟是什麼呢?是虛無還是有別的什麼東西?針對這個問題,科學家們提出了5種假說,今天我們就一起來了解一下這5種假說,一起來探索宇宙之外!

宇宙大爆炸示意圖

歡迎大家多多評論轉發,喜歡的記得點關注關注小編噢,每天都會為你更新五花八門的奇聞異事和科學秘聞。

可觀測宇宙的範圍是920億光年,也就是說即使以光的速度航行,也要經過920億年才能到達宇宙的邊界,而光速是30萬千米/秒,光航行920億年,這個巨大的尺度是我們無法想像的。科學家們是通過觀察宇宙中天體發出的光線,來觀察宇宙,而宇宙之外,沒有任何光線,因此我們無法直接觀察到那裡的情況,對於宇宙之外,科學家們只能做出一些符合科學邏輯的假想。

Q版宇宙

第一種假想:多元宇宙(平行宇宙)論。多元宇宙是一個理論上的無限個或有限個可能的宇宙的集合,包括了一切存在和可能存在的事物:所有的空間、時間、物質、能量以及描述它們的物理定律和物理常數。多元宇宙所包含的各個宇宙被稱為平行宇宙。

20世紀中期,物理學家在觀察量子的時候,發現每次觀察的量子狀態都不相同。而由於宇宙空間的所有物質都是由量子組成,所以有科學家推測既然每個量子都有不同的狀態,那麼宇宙也有可能並不只是一個,而是由多個類似的宇宙組成。打個比方,這個宇宙的你,點開了這篇文章進行閱讀,而另一個宇宙的你則選擇了看電視,因此兩個宇宙的你將展開兩條不同的故事線。當然,這只是一個簡化至極的比喻,而實際上量子的不確定性可能導致我們有無數多個平行宇宙。

量子宇宙似乎充滿了隨機性。你能接受現在的你,只是所有隨機性中的一種嗎?這似乎帶著一種宿命的調調。

延伸閱讀:有很多影視作品,以穿越平行宇宙為主題,進行了故事上的探索。例如《蝴蝶效應》《前目的地》《彗星來的那一夜》等等,我們真的可以穿越平行宇宙嗎?在那裡,逝去的摯愛仍然還在,某個不可挽回的錯誤還未曾發生……

根據愛因斯坦的相對論,我們處於一個連續的時空平面上,但這個平面並不是平整的,而是可以彎曲的,它會被引力所彎曲,引力越大,其彎曲程度就越大,在這個引力達到某一極限之後,我們這個時空平面,就有可能被扯出一個洞,而這個洞就是我們常聽說的蟲洞,通過蟲洞我們可以穿越到不同的時空。

引力彎曲時空平面

+

蟲洞示意圖

黑洞是目前已知引力最大的天體,那麼它的引力是否可以大到具有穿越時空的能力呢,有人認為黑洞有可能是穿越時空的通道,但我們卻無法證實這個理論,因為在我們通過黑洞的事件視界(請百度)時就會被巨大的引力潮汐撕得粉碎。想像你像一塊兒口香糖一樣被拉扯撕裂,直至變成最小的粒子。但在很多電影中我們可以看到這樣的劇情,例如在星際穿越中,男主角通過黑洞進入了五維時空。

星際穿越中的黑洞

第二種假想:多維度宇宙論。

這一假說的基礎,是理論物理學界著名的弦理論。什麼是弦理論?這個怕是幾萬字都解釋不清楚,大家可以自行百度,但弦理論的一個基本觀點是,自然界的基本單元不是電子、光子、中微子和夸克之類的點狀粒子,而是很小很小的線狀的「弦」。弦的不同振動和運動就產生出各種不同的基本粒子,而弦理論確信至少需要十個維度才能建立一個理論框架,讓引力與量子力學互相兼容。

振動的弦

弦理論科學家假定,我們這個宇宙中所有粒子都被局限在一個四維的膜宇宙中,而膜宇宙又漂浮在一個更高維度的體宇宙裡。從弦理論中延伸出來的膜理論認為空間最高維度可達11維。不同維度之間包括光在內的所有物質,能量不會互相影響或幹擾,只有幾種特殊的粒子可以從膜宇宙中穿入穿出,其中最出眾的就是引力子和惰性中微子。

膜宇宙示意圖
膜宇宙示意圖

而我們之所以看不到那些額外維的時空,科學家們普遍認為是因為額外維全部被捲曲到一個小尺度的空間中,餘下四維幾乎是平坦的,這四維就是可以被我們感知的我們的宇宙。不同緯度的膜宇宙之間有可能是平行,交疊,互相包含的。現在伸出你的手想像一下,你有可能正在觸摸一個十一維的空間,只是你感覺不到它。

之前我們提到,引力是可以跨越維度傳導的,還記得《星際穿越》裡的一段劇情嗎?墨菲的父親在黑洞中的五維時空裡向墨菲傳遞信息,用的就是引力。一段看似平常的劇情裡,卻蘊含豐富的科學理論內涵,不得不佩服好萊塢的匠心獨運。

墨菲父親在五維時空通過引力向她傳遞信

這一假說的產生,也為我們解釋宇宙暗物質及暗能量的來源,提供了一種可能性。在小編的上一篇文章中,我們了解到,根據科學家的計算,我們宇宙中所存在的引力,超過85%是由我們目前無法觀測到的暗物質所提供,那麼,暗物質是否就是我們無法觀測到的額外維時空呢,而這些多出來的引力正是由這些額外維時空穿越而來。這似乎是一個非常合理的解釋。

宇宙中各物質成分所佔百分比

第三種假說:多重宇宙論

這個假說比較好理解,就是說宇宙有很多個,我們只不過寄居在其中一個而已。關於這個假想,霍金提出了一個非常形象的比喻,他說:「宇宙的起源有點像沸水裡的泡泡,許多小泡泡出現,然後消失。這就是宇宙的膨脹和坍縮。之前有很多宇宙都消失了,當這些小泡泡膨脹到一定的尺度,可以安全地逃避坍塌時,就形成了我們今天的宇宙」。這些宇宙之間的物理規則是完全不同的。

泡泡宇宙

這些宇宙泡泡,可能像小皮球一樣,互相碰撞摩擦擠壓,想要證實這個理論,我們就需要找到我們這個宇宙在跟其他宇宙「親密接觸」時,留下的痕跡。通過普朗克天文望遠鏡的數據,科學家發現,我們的宇宙微波背景輻射(請百度)存在不均勻的現象,有科學家認為,這種不均勻,就是其他宇宙對我們這個宇宙的牽引造成的,是其他宇宙存在的證據。打個比方,我們在一個氣球上畫上平均分布的點,然後吹起它,假若沒有外力的影響,那麼不管氣球怎麼膨脹這些點的分布都應該是均勻的,倘若這些點出現了不均勻的現象,那麼一定是有外力介入了。

宇宙微波背景輻射圖

科學家普遍相信,我們的宇宙,最終會走向死亡,對於多重宇宙的研究可能在極其遙遠的未來,會將未來的智慧生物從宇宙的死亡中解救出來---穿越到另一個宇宙。

第四種假說:它並沒有一個確切的名字,我們姑且稱之為多層宇宙論吧。

顧名思義,這個理論認為,宇宙是一層套著一層的,我們的宇宙,只是一個更大宇宙中的子宇宙,而這個更大的宇宙又被包裹在另一個更大的宇宙之中,如此一層套著一層永無止境。

多層次宇宙

並且一個母宇宙中可能包含著多個子宇宙。而這個母宇宙又與其他母宇宙一起被包含在更大的母宇宙中。家裡有俄羅斯套娃的朋友可以拿出來看一下,這就是一個非常形象的多層宇宙模型。

多層次宇宙示意圖
俄羅斯套娃很像多層次宇宙

第五種假說:「烏龜塔」假說

在霍金的《時間簡史》中,講述了一則他的朋友科學家伯特蘭·羅素的故事,羅素曾經做過一次關於天文學的講演,在演講中,羅素向他的聽眾詳細描述了地球是如何圍繞太陽運動,以及太陽是如何圍繞著我們稱之為星系的巨大恆星群的中心而不斷運動的「常識」。就在羅素演講結束以後,一位坐在房間後排的老婦人站起來對他說:「年輕人,你講的這些全是廢話。」

羅素忙問何故,並謙虛地詢問自己到底錯在哪裡,老婦人說:「宇宙並非如你講的那樣,這個世界實際上就是一塊平板而已,這快平板則是馱在一隻大烏龜的背上。」羅素則繼續道:「那這隻烏龜是站在什麼上面的呢?」老婦人信心滿滿地說道:「你很聰明,年輕人,的確很聰明,但你要知道,這可不是一隻烏龜,也不是兩隻烏龜,甚至說也不是幾隻烏龜,而是一隻馱著一隻、一隻馱下去的烏龜塔啊!」---《時間簡史》霍金

霍金時間簡史

無獨有偶,在印度,地球是被描寫成為馱在6隻大象的背上,而地域則是由停留在蛇上的烏龜所支撐。在中國,我們也有類似的描述,共分為三十三層或三十六層,每一層都有自己的名字,每一層世界居住著不同的種群,每一層宇宙有不同的規則(這部分小編不方便細說,有興趣的可自行百度相關文獻)。所謂一花一世界,一樹一菩提。

好了,今天的分享就到這裡,感謝大家的支持,歡迎大家在評論區留言討論,還沒關注小編的,記得點關注噢,每天都會更新奇聞異事科學秘聞。

本篇文章小編自己【碧寒清】原創,轉載標明出處,謝謝!拒絕剽竊,一旦發現,必定追究!

相關焦點

  • 宇宙外是什麼樣子?科學家:泡泡宇宙假說!讓人難以置信
    照片中幾乎看不見地球的樣子,在宇宙中地球簡直就是一粒塵埃,不值得一提,可見人類在宇宙中更是沒有立足之地!看過宇宙的樣子,不禁讓人想了解宇宙之外的樣子,科學家曾發表了一個「泡泡宇宙假說」,關於宇宙外的假說有多種,然而種種都讓人難以置信!
  • 宇宙之外會是什麼樣子的?
    時至今日,科學的發展早已不是千年之前的人類文明所能比擬的,現今人類科技文明上天入地,踏上38萬公裡之外的荒蕪星球,並對更遙遠的火星產生了想法,人類文明正昂首闊步的向前進。宇宙,現在的定義是萬物的統稱,包括了時間與空間、物質,這三者缺一不可,並且時間與空間都是物質的固有屬性,即時間與空間不可以脫離物質而單獨存在。
  • 中國古代關於「宇宙模型」的假說
    關於宇宙的結構,自古以來便引發許多哲人的思考。古希臘學者在很早的時候,便通過經驗觀察推測「陸地是個球體」,由此形成「同心球-水晶球」模型和「偏心圓-本輪均輪」模型兩種假說。並且有人猜測太陽才是宇宙的中心。且不評論各種假說成立與否,單這種對未知事物的探索精神便令人折服。
  • 《三體》,那些腦洞大開的事,你知道多少?
    《三體》,那些腦洞大開的事,你知道多少?對於《三體》的三部曲的三本書,相信對於很多喜歡科學,喜歡看科幻電影的朋友們來說,一定不陌生,劉慈欣的《三體》獲得了科幻借最具權威的雨果獎和星雲獎,由此可見,著作的實力是多麼地雄厚,但是如果自己去親自閱讀之後,你會發現,《三體》的三部曲除了是一部文學作品之外,同時也是一部科幻大片,閱讀的本身就仿佛置身於看科技大片的環境中。
  • 「星雲假說」:17世紀,太陽系形成過程的科學起源之假說
    康德根據當時已有的科學知識,在前人思想的啟發下,大膽探索天體起源問題。1755年,三十一歲的康德發表了《自然通史和天體論》(中譯本叫《宇宙發展史概論》),首先提出太陽系起源的星雲假說。星雲假說的基本思想是:太陽系裡現有的天體都是從宇宙空間的原始星雲演化過來的,演化過程主要受萬有引力和斥力的作用,服從力學規律。康德設想了原始星雲演化的具體過程。
  • 我們為什麼需要宇宙暴脹理論?並不完美的科學假說
    宇宙的膨脹速率、宇宙微波背景輻射、最輕元素的產生、近處和遠處星系之間的差異……所有這些研究獲得的證據使宇宙學成為一門科學。然而,一些問題依然懸而未決。而且,對於宇宙微波背景的不同部分,其輻射也彼此無法到達。用物理學的術語來說,宇宙微波背景的不同區域不是因果關聯的。換句話說,在過去138億年中,對於我們可觀察宇宙極限範圍內的一大塊區域而言,如果要與另一大塊區域溝通,就必須發送比光速更快的信號。如果宇宙微波背景不是幾乎完全平滑的話,這些就不是什麼大問題。新生宇宙具有相同的溫度(差別只有百萬分之一)。
  • 科學發現《三體》中的二向箔可能存在,或許整個宇宙都是二維的?
    「劉電工」從2006年5月開始連載推出《三體》以來,到2010年 11月出版系列第3部《死神永生》,腦洞一個比一個巨大,思維一次比一次開闊,小編覺得在《三體》系列的信息量加成下,我的大腦都可以裝下整個宇宙了。
  • 腦洞大開的5種「奇葩」零食,你敢吃嗎?第二種讓男生害羞
    腦洞大開的5種「奇葩」零食,你敢吃嗎?第二種讓男生害羞 都說中國的吃貨是很厲害的,為了吃什麼事情都幹得出來。不僅願意在製作上花心思,也願意去到各地尋找各色的美食。很多商家也發現了商機,覺得還是吃貨的錢比較容易賺,所以加緊步伐研究各類有特點的美食。
  • 宇宙之外是什麼?是無限大的空間?是更大的宇宙?是多重宇宙?
    科學家普遍認可的是,宇宙誕生於約137億年前一場奇點大爆炸,並且一直在以超光速膨脹,到現在直徑已有約930億光年,並且仍然在超速膨脹。宇宙之外到底是什麼?科學家們也苦苦鑽研了幾千年,仍然未果。但根據人類幾千年的觀察猜測宇宙之外可能會有以下三大情形:根據愛因斯坦狹義相對論,在某一個慣性參照系中兩個同時發生的事件,對另一個高速運動的慣性參照系,則不是同時發生的。所以,宇宙之外,對於我們處在宇宙之中的研究和處於宇宙之外的研究,其結果會是完全不同。1.宇宙之外還是宇宙。
  • :腦洞大開的科學讀物
    如果世界上每個人都有唯一隨機的天生伴侶會怎樣?如果一個女性用她自己的骨髓幹細胞製造出一個精細胞,並使自己受孕,那麼她和她女兒會是什麼關係?然而如今,你卻可以從一本名叫《What If:那些古怪又讓人憂心的問題》的書中尋找到這些問題的答案。就連比爾·蓋茨也在他的博客上推薦這本書:「人們寫信問門羅各種科學領域的問題:物理學、化學、生物學等。如:牛排從多高的地方掉下來正好能烤熟?(答案是要高到牛排落地時會碎裂。)門羅的解釋很有趣,但支撐他的答案的科學理論非常準確。」
  • 宇宙之外叫什麼名字,他的極限在哪裡
    天文物理學認為我們的宇宙肯定是有邊界的,它本身起源於一次大爆炸,然後就一直處於膨脹的過程中,至今已經膨脹了近138億年,由於邊緣部分膨脹的速度比光速還快,所以如今宇宙的規模大到了直徑約930億光年的距離上,這無疑是一個極其廣大的空間,其中包含了約2萬億個星系,但這麼說的話,雖然我們的宇宙很大,但是它也是有邊界的了。
  • 宇宙之外是什麼 宇宙以外的地方叫什麼
    導語:整個宇宙宏達而神秘,即便科學家每天都在探索,仍然難以摸索到它的千萬分之一。雖然人類在宇宙中如此渺小,但思想卻是無盡的。人們渴望了解宇宙之外的東西。那麼,宇宙之外是什麼呢?宇宙以外的地方叫什麼?下面我們一起來了解。
  • 《我的世界》細思極恐的科學:宇宙,其實就是一款RPG沙盒遊戲?
    但為了更好的解釋「費米悖論」,人們提出了三種可行性的假說:①宇宙中,只有地球產生了文明。②外星文明存在,但彼此尚未發現。③外星文明存在,基於黑暗森林法則,但故意隱藏了起來。02文明唯一論——Minecraft。第一種假說中,宇宙中不存在外星文明,即只有地球文明。這種說法可信麼?當然可信!
  • 人類至今無法破解的2個宇宙之謎?第2個越想越容易腦洞大開!
    人類至今無法破解的2個宇宙之謎?第2個越想越容易腦洞大開!在浩瀚的宇宙當中,至今還存在著很多人類無法了解的事情,而現在的一些天文學家還有科學家,正在積極的探索和研究宇宙,未來人類或將會破解這一些謎團,對於宇宙空間的一些奧秘也將會徹底的參透,那麼在現在的宇宙當中,都有哪些謎團至今還沒有破解呢?接下來筆者就帶大家來了解一下吧。
  • 能讓你腦洞大開的7個問題
    老師沒有回答而是問:「如果在你的數字後面再加個0、1或2,會怎麼樣?」剎那間我們明白了無窮大的概念,對於一個10歲的孩子來說,這真是個腦洞大開的問題,數學從此和以往不再一樣。而對於你來說,不論年齡多大,下面7個問題可能會有同樣效果。 1。想法是從哪兒來的? 你如果回答「大腦」,請再想想,不一定那麼簡單。
  • 開腦洞什麼意思什麼梗? 一頭霧水的你進來漲漲姿勢吧
    開腦洞什麼意思什麼梗? 一頭霧水的你進來漲漲姿勢吧時間:2019-10-15 12:57   來源:小雞詞典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開腦洞什麼意思什麼梗? 一頭霧水的你進來漲漲姿勢吧 眾所周知,人類如要進行宇宙航行,必須以超越光的速度前行,也就是蟲洞躍遷。
  • 宇宙中的空間會無限循環下去嗎?它和平行宇宙有什麼區別
    此外,他們聲稱,人類其實並不清楚自己是否生存於無限宇宙之中,正如有限宇宙是否存在猶未可知。宇宙空間中歷史無限循環的觀點是指,如果現在的你發生了某種改變(比方說你把紅色襯衫換成藍色的),那麼在某處就會有另一個你,除了這種變化之外與你同出一轍。把你的襯衫換成紫色的,就出現了第三個你。將你手中的蘇打飲料換成茶,就又有了另一個你。
  • 宇宙大爆炸理論,是猜想還是有科學依據?
    「宇宙大爆炸」是目前擁有科學理論最完善、觀測證據最多的一個科學假說。 與「宇宙大爆炸」假說相對應的「宇宙穩態模型」以及「準穩態宇宙學」的支持者越來越少,支持的聲音越來越弱。暴脹理論儼然已經成為科學界一致推崇的標準模型了——儘管到今天它仍然是個假說。
  • 人類可能是宇宙中唯一的智慧生命?稀有地球假說
    在這個時候,有另一些科學家站出來說,你們別費工夫了,這個宇宙中,根本沒有外星人!人類如此孤獨?我們之前,在探討,人類為何無法發現外星人的視頻之中,曾經提到過許多種可能性,其中有一個觀點,被稱之為稀有地球假說。
  • 宇宙之外是什麼?科學家提出3種觀點,或許和你的想法一樣!
    宇宙之外是什麼?科學家提出3種觀點,或許和你的想法一樣!根據相關媒體報導,在2020年7月23日,中國的天問1號已發射,開啟對火星的探測任務。從上個世紀開始,人類就開始向外太空發射探測器,那麼最終的目的到底是什麼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