戀人唱雙簧設「桃色陷阱」行騙30萬餘元

2020-12-10 河北網警巡查執法

吉林省梅河口市男子李某冒充美女交友,他和自己的戀人唱起了雙簧,騙取受害者信任後實施詐騙。近日,梅河口市公安局將犯罪嫌疑人李某和王某抓獲,破獲20多起網絡交友詐騙案,涉案金額30萬餘元。

23歲的李某沒有固定工作,2018年8月的一天,他從網上下載妙齡女子頭像,給自己起名「別打感情牌」,通過陌陌結識了家住紅梅鎮的夏某。二人在聊天過程中,夏某感覺到對方很熱情,於是重點關注了對方。

2018年9月,夏某主動加了微信名為「別打感情牌」網友的微信,在聊天過程中,夏某暗示自己是單身,一來二去,兩人在微信上發展成了「網絡戀人」。雙方相處一段時間後,「別打感情牌」以租房、購物、過生日等理由不斷向夏某要錢。夏某的母親尿毒症重病在床,他也是以打工為生,為了能和「別打感情牌」真正成為戀人,不斷地向對方銀行卡裡打錢。

11月初,「別打感情牌」以母親住院為由要錢,夏某起初不信,可是通過語音通話,對方不但用女聲對話,而且還有一男子聲稱自己是「大夫」的作證,最終夏某在這種情況下給對方打去了3萬元……夏某先後一共給對方打去10萬餘元,這些錢都是給母親治病的錢。在夏某無法拿出一分錢之後,「別打感情牌」將其拉黑。

「別打感情牌」突然失去聯繫,夏某仔細回想交往過程,意識到自己可能遇上了騙子。11月10日,夏某到梅河口市公安局刑警大隊報案。

梅河口市公安局副局長許亞春、刑警大隊長李立中帶領民警通過大量工作,確定男子李某有重大作案嫌疑。11月12日,經過連續摸排,成功鎖定李某將其抓獲。通過深挖,並將李某的戀人王某抓獲。

經訊問,犯罪嫌疑人李某對其假冒女性身份,通過微信添加好友,以交朋友、談戀愛為由詐騙夏某10萬餘元的不法事實供認不諱。原來在必要時,李某的女友王某出面唱雙簧,通過視頻或者語音聊天,騙取對方的信任。在騙取夏某錢財時,就是王某通過語音聊天、李某冒充大夫證實,這才讓夏某深信不疑。

經查,李某還用同樣方式向數十名微信好友行騙,初步核實李某和王某合謀詐騙20多起,涉案30萬餘元。

目前,犯罪嫌疑人李某和王某已被刑事拘留,案件還在進一步辦理中。

來源:法制網

相關焦點

  • 兩小夥被「戀人」騙到南昌搞傳銷
    他們的經歷很相似,均是被「戀人」騙到南昌,接受所謂的「授課」。  在兩人的配合下,南昌青山湖警方當天就組織警力,搗毀了傳銷組織的兩個窩點,抓獲涉案人員10餘人。29日上午,郎鵬(化名)和馮小軍(化名)來到本報,向記者講述其受騙經歷,希望以「前車之鑑」警示他人。
  • 「話術」手冊成行騙秘籍 「炒股大師」騙走500萬
    在高額回報的誘惑下,劉女士咬咬牙,參照獲利網友的會費「標準」又匯出28萬餘元的會費。隨後,對方推薦了幾隻股票,但最終的結果非但沒漲停還跌了不少。損失不小的劉女士找群主討說法,豈料對方也不和她糾纏,索性直接將她從群裡踢了出去。至此,發覺被騙的劉女士選擇報警。
  • 最高檢、公安部「反詐十課」| 金婷婷檢察官揭秘《手機裡的桃色...
    揭秘:《手機裡的桃色陷阱》   8月9日,最高檢、公安部共同舉辦的「反詐十課」直播防騙第三場順利結束。永嘉縣檢察院偵查監督部副主任金婷婷揭秘《手機裡的桃色陷阱》,告訴大家,社會日新月異,新一屆電信詐騙路子到底有多野。
  • 女子變身「網戀女友」,詐騙堂兄11萬餘元終落網
    被所謂「網戀女友」騙取11萬餘元後,黃先生痛心疾首地表示,「真沒想到,我被自己的妹妹給騙了!」據了解,2019年10月底,女子黃某某返回老家韶關龍歸鎮,偶遇多年未見的堂兄黃先生。聊天中得知堂兄35歲還未結婚,黃某某便十分熱心地表示要給堂兄介紹一個「女朋友」。隨後,女子黃某某便將一個名叫「常玉梅」的年輕女子的照片發給堂兄黃先生,詢問其是否滿意。
  • 高級軍官身陷桃色陷阱,用絕密情報交換對方色情照片,印度又丟人
    作者:戰忽局編外近日,印度媒體《印度時報》報導,印度海軍接連爆出網絡洩密案,多名海軍人員被捲入一起桃色網絡間諜醜聞。事實上,關於巴基斯坦利用桃色陷阱引誘印度人提供情報的報導不時見報諸端,讓印度軍方威風掃地,臉面不知往哪擱。
  • 「免費體驗」藏陷阱 10餘省500餘名中老年人中招(四)
    (原標題:「免費體驗」藏陷阱 10餘省500餘名中老年人中招)
  • 婚介陷阱重重 機關算盡騙取400餘萬元
    但日前,北京法院審理了一系列婚姻中介機構利用婚託詐騙徵婚者錢財的案件,在該系列案中,婚姻中介機構利用「婚託」作幌子,共計騙取30餘名女性被害人400餘萬元。利用「婚託」詐騙婚介「紅娘」被判刑被法警押進法庭的這名男子叫馬青春,53歲,北京人。
  • 中老年男子深陷桃色網絡騙局
    近日,上海松江警方破獲一起利用QQ、微信等社交軟體,以組織中老年性愛活動為名實施詐騙的桃色騙局。警方提供的群內的聊天記錄。郭先生信以為真,先後通過微信紅包、轉帳的方式將21600元打給對方。警方提供的轉帳記錄。接到報案後,警方立即開展了調查。通過近兩個月的排摸工作,最終鎖定了犯罪嫌疑人,並定位了其位於虹口區的暫住地。2月23日晚,新橋派出所民警會同刑偵支隊當場抓獲詐騙嫌疑人宋某和孫某。
  • 樂團鋼琴演奏員向同事下手行騙 涉案金額15萬(圖)
    被告人陳某因詐騙在朝陽法院受審 攝/法制晚報記者 曹博遠  陳某是中央廣播樂團的鋼琴演奏員,個子很高,儀表堂堂,言談儒雅,工作之餘他還與人合夥開了一間製作舞臺、劇院等音響效果的施工工程的公司但因施工工程資金斷了,陳某開始編造各種理由實施詐騙,涉案金額共計15萬餘元。  今天上午,因涉嫌犯信用卡詐騙罪及詐騙罪,陳某在朝陽法院受審。  90年代末期,「中央廣播樂團鋼琴演奏員」陳某辦理了停薪留職,之後他和朋友合夥開了一家專門從事劇院等音響設施施工的公司。  不久後,陳某拿到了一個在鄂爾多斯的施工訂單,從此陳某便開始在鄂爾多斯和北京兩地間奔波。
  • 飼養虛擬動物被騙14萬餘元兩女子悔恨不已
    近日,殷祖派出所接群眾報警稱,自己在網上購買飼養「動物」被騙14萬餘元。 今年9月上旬,劉某英從朋友那裡得知有一款在網上飼養「動物」的App可以賺錢,回報高,低風險並且穩賺不賠。在家做家庭主婦的劉某英聽到有這麼一個賺錢的門道,便下載了該App。劉某英打開這款App看到裡面是出售「動物」的,不過這些動物是虛擬的,還附帶「動物」飼料出售。
  • 海口多名大學生掉入兼職搶單陷阱 12人被騙6萬餘元
    海口多名大學生掉入兼職搶單陷阱 兼職搶單月入9千元?12人被騙6萬餘元本報訊 兼職對於不少人來說並不陌生,在家用手機就能賺外快,著實吸引了不少學生的目光。近日,火爆一時的「兼職寶」APP以升級維護為名停止運營,眾多用戶的錢無法取現,海口也有多名大學生被其套路所騙,12人共損失6萬多元。記者 林文星大學生小林是如何掉進陷阱的?
  • 這夥人專盯求職女性,布下連環陷阱
    案發求職需提升形象,少女貸5.8萬餘元整容「本公司招聘網紅主播,月入5萬元。」2019年9月,某知名網絡平臺一則高薪招聘信息讓少女小夏心動了。想掙錢卻沒有經驗,小夏心裡糾結。然而,面對高薪的誘惑,她決定嘗試一回。她與廣告聯繫人李某取得聯繫,於10月24日從老家搭乘火車到廣州,在天河區某酒店接受了面試。
  • 男子假冒美女身份與人聊天 騙取兩人錢財88萬餘元
    (原標題:男子假冒女性身份與人聊天騙取兩人錢財88萬餘元)正義網寧波1月11日電男子劉江勇假扮美女,利用QQ、微信等網絡聊天工具與男子聊天套近乎,騙取好感後,以合夥開設音樂培訓班等方式設下詐騙陷阱,並以場地租賃費、房屋裝修費、設備購置費等理由,屢屢騙取男子錢財
  • 女碩士網戀「陳sir」男友 投資損失13萬「陳sir」現行是個外賣員
    近日,小慧(化名)陷入「殺豬盤」陷阱,被騙13萬餘元之後。她立即報警,與民警聯手成功將劇情反轉。在小慧的配合下,民警在餘杭喬司順利涉嫌詐騙的犯罪嫌疑人許某抓獲歸案。9月28日18時許,餘杭公安喬司派出所接到小慧報警,自己被網上認識的男朋友騙了,損失了13萬餘元。小慧,碩士學歷,在餘杭一家企業上班。今年8月底,小慧在網上認識了男子「陳sir」,聊天中得知陳sir在餘杭區司法局工作,是一名警察。
  • 街頭猜硬幣一押錢就輸 9人設局行騙 多名老人上鉤
    11月11日,民警將9名行騙人員抓獲。「今天手氣真不錯,又賺了幾百塊錢。」從10月底開始,在長沙菜市場周圍,有人蹲在路邊玩「猜硬幣」的遊戲,其中一人坐莊,幾人輪流與「莊家」比拼,剩下的人站著大聲吆喝,來吸引路人的注意,一旁吆喝的人聲稱該遊戲能「押500元中1000元」。實際上,這些人屬於一個團夥,9人組局演戲誘人上鉤。
  • 是商戰套路還是桃色陷阱,企業高管尋歡作樂為何頻頻東窗事發?
    那麼,這些事情被披露出來,到底是商戰套路還是桃色陷阱,企業高管尋歡作樂為何頻頻東窗事發?社會名流的豔史、婚外情等總是特別吸引眼球,但這或許也折射出,高官人員常年處於精神高度緊張的狀態,身體被掏空,酗酒、性,都可能成為他們解壓的方式,結果鑄成大錯。
  • 九江一男子入室盜竊30餘起 涉案價值13萬餘元
    中國江西網/九江頭條客戶端訊記者程曼華報導:3月5日,濂溪區公安分局成功破獲系列入室盜竊案30餘起,抓獲犯罪嫌疑人1名,涉案價值13萬餘元,繳獲爬梯、手套等作案工具及現金等贓物若干。繳獲物品(濂溪區公安分局供圖)  案件成功破獲,當地村民紛紛叫好稱讚  濂溪區新港鎮竹林村黨支部書記潘應旺告訴記者,該村接連有村民反映家中被盜,先後加起來20餘戶
  • 謹慎甄別「套路貸」 慧眼明心防陷阱
    原標題:謹慎甄別「套路貸」 慧眼明心防陷阱   「砍頭息」「虛假訴訟」「虛增債務」……這些都是「套路貸」的慣用伎倆。「套路貸」一般是打著民間借貸的幌子,騙取他人財產,嚴重侵害人民的人身、財產安全。為此,北京市房山區人民法院法官結合典型案例,為大家支招避開「套路貸」中的陷阱。
  • 八旬老漢遇「桃色」陷阱 被假警察罰款6萬元
    八旬伯遭遇桃色陷阱  去 年12月,年逾八旬的鄭伯結識了一名黃姓女子,兩人互留了電話號碼。今年1月22日,黃姓女子盛情邀請鄭伯到家裡「坐坐」。鄭伯「動了心」,瞞著家人來到 黃姓女子在天河龍洞村內的某出租屋。鄭伯一進門,黃姓女子就把他拉進臥室,並脫掉了自己和鄭伯的外套。這時,三名男子突然破門而入,往地上扔了包白色東 西,自稱是警察。
  • 臺灣「騙扁小子」行騙十餘年 假冒名人終落網
    臺灣「騙扁小子」行騙十餘年 假冒名人終落網 2020-08-26 21:45:59 作者:孔慶玲 責任編輯:孔慶玲   中新社臺北8月26日電 在臺灣有「騙扁小子」之稱的詐騙嫌疑人黃琪,涉嫌假冒名人行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