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嶽之一,西嶽華山,來觀賞下華山的旅遊景點吧

2020-12-14 奇葩生活大事件

華山(Mount Hua),古稱「西嶽」,雅稱「太華山」,為中國著名的五嶽之一,中華文明的發祥地,「中華」和「華夏」之「華」,就源於華山 。位於陝西省渭南市華陰市,在省會西安以東120千米處。南接秦嶺,北瞰黃渭,自古以來就有「奇險天下第一山」的說法。華山是第一批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國家AAAAA級旅遊景區,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華山是中華民族的聖山。中華之「華」,源於華山,由此,華山有了「華夏之根」之稱。這一成果首先被孫中山所引用,創立「中華民國」。據清代國學大師章太炎和歷代專家學者考證:華夏民族最初形成並居住於「華山之周」,名其國土曰華,其後人跡所至,遍及九州,華之名始廣。

華山是道教主流全真派聖地,為「第四洞天」,也是中國民間廣泛崇奉的神祇,即西嶽華山君神。共有72個半懸空洞,道觀20餘座,其中玉泉院、都龍廟、東道院、鎮嶽宮被列為全國重點道教宮觀,有陳摶、郝大通、賀元希等著名的道教高人。

1982年,華山被國務院頒布為首批國家級風景名勝區;1991年,華山被國家旅遊局評為四十佳旅遊勝地之一;1999年,華山被中央文明委、建設部、國家旅遊局命名為全國文明風景旅遊區示範點;2004年,華山被評為中華十大名山; 2011年,華山被國家旅遊局評為國家AAAAA級旅遊景區。2017年6月29日,華山榮膺「2017中國最受歡迎旅遊景區」殊榮。

華山是神州九大觀日處之一,觀日處位於華山東峰(亦稱朝陽峰),朝陽臺為最佳地點。

華山山脈是深成侵入巖體的花崗巖渾然巨石,頂部是粗粒(粒徑5毫米)斑狀花崗巖;中部是中粒(粒徑2—5毫米)花崗河長巖及片麻狀花崗巖。據地質科學工作者用放射性同位素測定,華山花崗巖形成期距今約12100萬年左右,華山山脈地區的地殼發生活動,在受擠壓、褶皺和破裂的過程中,巖漿開始沿著裂縫向表層地殼上升侵入,在3—6千米深處冷卻,凝結成巖。

從新生代燕山期約7000萬年以前,華山山脈的地殼繼續上升,而渭河地帶相反向下凹陷。這種內動力地殼作用,時快時慢,時斷時續,顯現出東西一線上並列著許多平整的三角形或梯形面,形成了秦嶺北麓的大斷層。這些大致平行的東西向斷層,將山地割切成若干長條形斷塊。斷塊在彼此相互上升下降活動中,多呈北翹、南俯的嶺谷相間的地形。同時,也出現了許多與東西向斜交的斷層,使原長條形斷塊被切成多段。各段地發生前後錯動,形成複雜運動。加之雨水、陽光、冰凍、流水等各種外力作用的相互影響,花崗巖才直接露出空間。

華山花崗巖有較多而明顯的以北20度向西走的節理和斷層。其他的還有南北走向,北30度西向的、北10度東向的、北50度東向的。此外還有近乎水平之大小縱橫的斷層和節理,將完整的花崗巖體分割成大大小小的巖塊,在縱橫河流的切割活動中,風化剝蝕形成了一座峻秀的山峰和許許多多奇形怪狀的巖石。

東、西、南三峰呈鼎形相依,為華山主峰。中峰、北峰相輔,周圍各小峰環衛而立。

華山的著名景區多達210餘處,有凌空架設的長空棧道,三面臨空的鷂子翻身,以及在峭壁絕崖上鑿出的千尺幢、百尺峽、老君犁溝等,其中華嶽仙掌被列為關中八景之首。

西嶽廟

西嶽廟始建於漢代,為歷代帝王祭祀華山之神的要地,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西嶽廟佔地12萬平方米,始建於漢武帝元光初年(前134年),為中國歷代封建王朝祭祀西嶽華山神少昊的場所。歷代均有修葺、建設,尤以明清為甚,至清乾隆四十二年(1777年)形成今日重城式目字結構六進院落的規模格局,系西北地區現存最大的明清風格皇家宮殿御苑式古建園林群落。其規模宏偉,布局嚴謹,形似北京故宮,素有「陝西故宮」之譽。因在五嶽廟中建置最早、面積最大,被稱為「五嶽第一廟」。

西嶽廟建築相當宏偉。五鳳樓建於高臺上,高達20多米,登樓望華山,五峰歷歷在目。正殿灝靈殿建築為琉璃瓦單簷歇山頂,坐落於寬廣的「凸」字型月臺之上,面寬7間,進深5間,周圍有迴廊,氣勢宏偉,歷代帝王祭祀華山多住於此。殿內懸掛有康熙、道光、慈禧所題「金天昭端」、「仙雲」等匾額。整個院落林木繁茂,山石嶙峋,饒有園林之趣。西嶽廟內碑刻極多,現存後周「華嶽廟碑」,明重刻「唐玄宗御製華山碑銘」,明萬曆刻「華山臥圖」,圖首附王維、李白、杜甫、陳摶等唐宋名人有華山的題詩和華山圖。還有乾隆御書「嶽蓮靈澍」石額。西嶽廟內碑刻極多,現存後周「華嶽廟碑」,明重刻「唐玄宗御製華山碑銘」,明萬曆刻「華山臥圖」,圖首附王維、李白、杜甫、陳摶等唐宋名人有華山的題詩和華山圖。這裡還有乾隆御書「嶽蓮靈澍」石額。

金鎖關

金鎖關是建在三峰口的一座城樓般石拱門,是經五雲峰通往東西南峰的咽喉要道,鎖關後則無路可通。杜甫《望嶽》詩中「箭栝通天有一門」就是指的這裡。道家認為,華嶽為仙鄉神府,只有過了通天門,才算進入仙境。所以有「過了金鎖關,另是一重天的」的民謠。

關門城樓始建於唐,明末道士胡真海進行了大的改建和修葺。康熙十八年道士陽隱重修。民國三十四年道士袁高善重修。1955年道士韓法升重修。由於天災人禍,原建築毀廢僅存殘跡。1985年人民政府重築關門,形制規模皆佳於前。金鎖關北接五雲峰,南控華山主峰,東西兩側壑深千丈,關前僅有一米完的臺階石徑。環周古松蒼翠,奇石林立,常有祥雲環繞,風光非常迤麗。站關前,北可觀錦雞守玉函奇石,西能望老虎口景觀。關內關外登山路兩側鐵索上情侶鎖、平安鎖,重重疊疊,紅繩彩線迎風搖曳,不失為關前一道美麗的風景線。

蒼龍嶺

蒼龍嶺是華山著名險道之一,其位於救苦臺南、五雲峰下,以其蒼黑色的外部和其似懸龍般的地勢而得名。其如履薄刃,絕壑千尺的地勢使得很多遊客膽戰心驚,其中最著名的就是韓愈大哭投書求助的故事並引發了大量的相關典故和考證,而該處也因此留下了「韓退之投書處」的文化遺產。

明清時期,隨著朝廷對華山神祭祀次數增多,整修華山道路有了大的舉動,蒼龍嶺有了250級石階。因此民間有清朝乾隆年間陝西巡撫畢沅開鑿蒼龍嶺的故事。故事說畢沅讓石工鑿嶺時,長安城裡下了三天血雨,原來蒼龍嶺是條活龍,被畢大人鑿死了。據說從此華山斷了龍脈,再不會出楊震、楊堅那樣的大人物了。民國年間,嶺上石階增到350級。新中國建立後,人民政府對蒼龍嶺險道幾次拓修,護欄逐年加固,石階增至530餘級。為了使旅遊旺季不再於嶺上發生擁塞現象,華山管理局於1998年春又在蒼龍嶺東飛魚嶺開鑿登山復道以保證遊人安全上下。

長空棧道

長空棧道位於南天門外,是華山著名險道之首。棧道分三段:南天門石坊至朝元洞西,路依崖鑿出,長20米,寬二尺許,為上段。

折而下,崖隙橫貫鐵棍,形如凌空懸梯,遊人須挽索逐級而下,稱之「雞下架」,是為中段。

再西折為下段,築路者在峭壁上鑿出石孔,楔進石樁,石樁之間架木椽三根,遊人至此,須面壁貼腹,腳踏木椽橫向移動前行。

長空棧道是華山險道中險中之險。古往今來,歷險探勝者絡繹不絕,其中不乏文士名流,多有記述傳世。明代「後七子」之一的李攀龍《太華山記》記述:「出南天門向西就是棧道,棧雖有銅柱鐵索攔護,然闊不盈尺。行二十餘丈方至盡頭。下折為井,高約三丈,旁出復為棧。」

千尺幢

千尺幢位於回心石之上,是華山第一險境。山幢壁直立,其間僅容二人上下穿行。兩邊鐵鏈垂直下垂,坡度為70°。從上到下共有370多個臺階,皆不滿足寬。

「千尺幢」頂端,有僅容一人的石洞,當遊人爬上最後一個石級時,便從洞中鑽出,故而此洞名叫「天井」。「天井」上有一平臺,刻寫的「太華咽喉」,形象的說明了這裡的路形。臺上的「百尺峽」為咽喉上段,峽下的平臺,形如突出的喉頭。「天井」以下的千尺幢,為咽喉下部。此處整個路形如人的咽喉食管,既窄又突且長。「天井」口為「太華咽喉」中段,若從此堵住,上下就會絕路。國民黨殘匪韓子佩曾在「天井」口加一塊鐵蓋,企圖固守華山,人民解放軍八勇士飛越天險,消滅了據守在這裡的一個班的兵力,為增援部隊打開了通道。

「千尺幢」打通是在漢代。原來的登山路不在今址,而在華山東側的黃甫峪,即秦昭王令工施鉤登華山處,至今在東峰博臺下還留有兩處石刻。據《七修類編》載,蓮峰之路本無路可通,因有人從北鬥坪望見猿猴上下於崖隙間,探奇者循猴徑而登,才發現了此條登山路。杜甫詩中對「千尺幢」只是簡單的提到過:「車廂入谷無歸路,箭括通天有一門。」解放後遊人逐年增多,道路曾作過兩次大的修整。後在千尺幢、百尺峽處,又各開闢了一條復道,分別為上行道和下行道。

百尺峽

百尺峽位於千尺幢北,是登華山的第二個險境。

「百尺峽」也叫「百丈崖」,兩壁欲合,卻被飛來的兩顆石塊從中撐開,人從石頭下鑽過,膽戰心驚,生怕石塊從兩壁間掉下來,這就是「驚心石」。通過此石懸著的心才放下來,再回頭看原來此處卡著的兩塊石頭,是上大下小故能安然無恙,所以這顆石頭也被稱之為「平心石」。韓愈詩中有「俄然神功就,殺氣見稜角」的描寫。

鷂子翻身

鷂子翻身位於華山東峰,是通往下棋亭的必由之路,為華山著名的險道之一,其路鑿於東峰的倒坎懸崖上,下視唯見寒索垂於凌空,不見路徑。遊人至此,須面壁挽索,以腳尖探尋石窩,交替而下,其中幾步須如鷹鷂一般、左右翻轉身體才可通過,故名「鷂子翻身」。

近年華山管理部門已對鷂子翻身險道全面整修,鑿深腳窩、石階,多處更換了鐵索。

從視覺衝擊上來看,鷂子翻身比不上長空棧道,但鷂子翻身的難度更大一些。首先梯道傾斜,且向內傾斜。其次鐵鏈太鬆動,左右搖擺度偏大,不易抓牢。再者人是從上往下攀緣,崖壁往裡傾,眼睛看落腳點有點困難。這就需要手、眼、腳、膝的全面配合了。在鷂子翻身的全途中,不能有絲毫的鬆懈。手要抓緊,眼要看準,膝要頂住,腳要踩穩。全神貫注,集中精神。論難度,這鷂子翻身比長空棧道要多一顆星。小心翼翼,看不見就用腳來試探。一步一個坑的往下攀巖。有一小段只有一邊的鐵鏈可以抓握。這一段需要掌握好身體的平衡度。

老君犁溝

老君犁溝位於群仙觀上方,據傳這裡原來沒有路,是老子李耳駕青牛用鐵犁開的,形如耕地時留下的犁溝,故被稱為「老君犁溝」。當初,人們上下華山便是從犁溝兩旁的石窩爬行的,至今人們還可看到犁溝兩旁的石窩。當地流傳說:「千尺幢,百尺峽,老君犁溝慢慢爬。」

「老君犁溝」同千尺幢、百尺峽一樣,是登華山的必經險道之一。今在犁溝的右上方,鑿成271個石級,兩旁鐵鏈下垂,行走較為安全。

「老君犁溝」原為「老君離垢」。用道教的話說,這就是離開塵垢到達仙境的意思。傳說道教祖師李耳曾到過這裡,所以是「老君離開塵世的地方。」因「離垢」同「犁溝」同音,加之此地又似犁溝,再加上華山又有臥牛石、嶽廟青牛樹以及北峰老君掛犁處的傳說,所以人們便認為這裡是「老君犁溝」無異了。

天下第一洞房

「洞房花燭夜」中「洞房」一詞就源於華山西峰。過去,由於華山路險難於攀登,一般人望而卻步,這就為早期一些要隱蔽修行的人提供了絕好的去處。而在山上難以找到築觀蓋廟的材料,隱士們就鑿石洞而居,修行悟道。

相傳在華山修行的吹簫人簫史和秦穆公的女兒弄玉公主在雙雙駕鶴成仙之前,曾到西峰蓮花洞點燭成婚,為姻緣而起的「天下第一洞房」便由此而來。所以華山是愛情山,是愛情的見證。無論是相濡以沫的夫妻,還是初識的情人、戀人,一次攜手華山之旅,必將情深意濃。現在的蓮花洞題刻滿目,文化氛圍濃厚,是遊人探尋甜蜜途中小憩的好地方。近年來,景區管委會連續舉辦「華山作證」集體婚禮,先後有百餘對新人在華山結為伉儷,使古老的愛情之山演繹了完美和時尚。

毛女洞

「毛女洞」是「毛女洞下院」的簡稱,位於毛女峰下,因毛女而得名。

漢代劉向曾贊毛女:「婉變玉姜,與時遁逸。真人授方,餐松為食。因果獲成,延命深吉。得意崖岫,寄歡琴瑟。」宋初陳摶到華山遁居後,也作《詠毛女》詩一首,描寫毛女神態:「曾折松枝為寶節,又編慄葉作羅襦。有時問著秦宮事,笑捻仙花望太虛。」

後來,關於毛女的傳說愈來愈奇。唐太宗初年,陶太白到華山採藥,說他不僅見過毛女,還同毛女交談過。蔡元長在嶽廟祭祀華山,聽說毛女的奇聞,思得一見。隨從在嶽廟醺爐中發現一奇異之物,告訴元長。當他看時,卻原來是一婦人,遍身綠毛,目光射人,行走如飛。後來,蔡元長就命人給毛女繪了像,每年祭之。清人顏光敏,對毛女遭遇深表同情,對封建殉葬制度提出了控訴:「人傳毛女峰,時聞毛女琴。欲寫秦宮怨,空山多從音。」相傳,「毛女洞」中常有悅耳的鼓琴之聲傳出,因此,「毛女洞」遠近聞名。毛女洞上的「拜鬥坪」,據說是毛女不知饑寒,每當夜深人靜,朝拜北鬥的地方。

現今毛女洞還存,但因攀登道路艱險,且為荊草所塞,久無人跡。毛女峰下原建有廟宇,稱毛女洞下院,當地人即直接呼下院為毛女洞。原建築毀於文化革命時期,今舍宇為1987年重建。

全真巖

全真巖是華山著名人文景觀,屬華山十大未解之謎之一。為松檜峰頂向南懸空傾伸的一面巨大巖石。出南天棧道可到達巖下,巖腹間有賀老石室,是元代初年全真派道士賀志真開闢的修身之地。

關於全真巖各類史志書籍記載頗多。《三才圖會》載:「靜室旁有巖,高數十丈,遙覆其室,並書『全真巖』三字。」《華嶽圖經》中記述,全真巖三字每字大約七八尺高,鐫刻在那樣一個地方,除過能騰雲駕霧的神仙,凡夫俗子肯定是辦不到的。明書畫大家王履的《南峰記》中記述得列為形象:巖好像一個彎腰人的頭部,遠遠遮蓋住腹部的石室。倒坎巖頂端鐫「全真巖」三字,並塗以紅色。世上沒有神仙,刻字肯定是人類所為,但在這樣特殊的位置,上不可上,下不可下,除非懸浮於空中才能可能。古人是如何做到這一點,迄今無解。

史志還記述,曾有人以重金懸賞想拓下巖上題刻,但終於因無法到達題刻的地方而抱憾、放棄。民間傳說題刻賀志真所為。

真武殿

為供奉鎮守九州的北方之神真武大帝而築。

焦公石室、仙油貢、神土崖皆因焦道廣的傳說得名。相傳北周武帝時,道士焦曠,字道廣,獨居雲臺峰,餐霞飲露,絕粒避谷,身邊常有三青鳥,向他報告未來之事。武帝宇文邕聞知他的大名,便親臨山庭問道,並下令在焦公長春石室石室前建宮供他居住。築宮時,峰上無土,缺乏燈油,焦道廣默禱,便有土自崖下湧出,源源不絕。油缸裡的油也隔夜自滿,用之不竭。後來人們就把湧土的地方叫神土崖,把放油缸的地方叫仙油貢。

相關焦點

  • 華山古稱「西嶽」,雅稱「太華山」,為中國著名的五嶽之一
    華山位於陝西省渭南市華陰市。華山古稱"西嶽",雅稱"太華山",為中國著名的五嶽之一,中華文明的發祥地,"中華"和"華夏"之"華",就源於華山 。華山南接秦嶺,北瞰黃渭,自古以來就有"奇險天下第一山"的說法。
  • 柏梁體·西嶽華山
    :華山,古稱「西嶽」,為中國著名的五嶽之一,她是中華文明的發祥地,「中華」和「華夏」之「華」,就源於華山。華山山名最早出現在《山海經》和《禹貢》中,即公元前3世紀就有「華山」之名。2、奇險:華山,位於陝西省渭南市華陰市,在省會西安以東120千米處。南接秦嶺,北瞰黃渭,自古以來就有「奇險天下第一山」的說法。「自古華山一條路」,堪以稱奇;在五嶽中的西嶽是最高最險的,以險陡的無以復加而著名。3、峰:華山,東、西、南三峰呈鼎形相依,為華山主峰。中峰、北峰相輔,周圍各小峰環衛而立。
  • 一生不得不去一次的景點之 西嶽華山
    華山古稱「西嶽」,雅稱「太華山」,為中國著名的五嶽之一,中華文明的發祥地,「中華」和「華夏」之「華」,就源於華山。位於陝西省渭南市華陰市,在省會西安以東120千米處。南接秦嶺,北瞰黃渭,自古以來就有「奇險天下第一山」的說法。
  • 水調歌頭:西嶽華山
    祥雲環繞西嶽,天然見神功。老君扶犁溝深,沉香救母情濃,神跡民間頌。道路華山險,攀登仍從容。神兵降,破天塹,伏蒼龍。精彩紛呈,奇花異草正茂盛。穿棧道越險境,倚雲臺凌長空,自古稱英雄。邀來華夏根,撒遍神州紅。
  • 五嶽第一廟——華山西嶽廟!
    西嶽廟是供奉西嶽大帝華山神的廟宇,在華山以北5公裡的嶽鎮街上。 西嶽廟始建於漢武帝元光初年,初稱「集靈宮」,後改「西嶽華山廟」、「華嶽廟」等,為歷代帝王祭祀華山神的場所。坐北朝南,面向華山主峰,佔地186畝。規模宏壯,是五嶽中建制最早和面積最大的廟宇。
  • 中國五嶽旅遊攻略(二)西嶽華山,「華山一條路,奇險第一山」
    華山素有「自古華山一條路,奇險天下第一山」的美稱,是國家5A級旅遊景區。華山既有彰顯北方氣勢的豪邁,又有譜寫中華之魂的大氣,也不缺乏少女情懷的婉約和水墨丹青的淡雅。華山海拔2154米,因山峰自然排列,以奇、險、峻、秀著稱於世。
  • 西嶽華山五一自駕遊攻略2019
    華山位於陝西省華陰縣,五嶽之一,古稱「西嶽」,國家AAAAA級風景名勝區,國家地址公園,文物保護點位。華山山勢險峻,氣勢宏偉,古樹參天,風景秀麗;它歷史悠久,景點眾多;它是道教聖地,有72個半懸空洞,道觀20餘座,主要有王永院、都龍廟、東道院、鎮嶽宮等。
  • 三山五嶽之五嶽:東嶽泰山/南嶽衡山/中嶽嵩山/西嶽華山/北嶽恆山
    古人形容「泰山吞西華,壓南衡,駕中嵩,軼北恆,為五嶽之長」。古代傳統文化認為,東方為萬物交替、初春發生之地,故泰山有「五嶽之長」、「五嶽獨尊」的稱譽。因其氣勢之磅礴為五嶽之首,故又有「天下名山第一」的美譽。泰山宏大的山體上留下了20餘處古建築群,2200餘處碑碣石刻。泰山多松柏,更顯其莊嚴、巍峨、蔥鬱;又多溪泉,故而不乏靈秀與纏 泰山後山--姊妹松(5元人民幣圖案)綿。
  • 華山一日遊攻略 華山門票多少錢在哪裡 華山線路推薦分析景點推薦
    華山位於陝西省渭南市華陰市境內,屬秦嶺支脈,古稱「西嶽」,又稱「太華山」,為中國著名的五嶽之一,中華文明的發祥地,「中華」和「華夏」之「華」,就源於華山 。華山包括北、中、東、南、西五個峰,「自古華山一條路」體現了華山的險峻。
  • 五嶽之最華山,最佳旅遊路線推薦,叮!這裡有份實用攻略等你查收
    中國的山數以萬計,卻以五嶽為尊,華山的高為五嶽之最,它中天而立,如王者君臨天下。星有北辰,嶽有太華,王者建都,必居天地之心腹,從春秋戰國到宋元明清,一直被世人祭祀膜拜的,唯有華山。大約在30億年前,這裡還是一片汪洋大海。大約在180萬年前,華山行成。現在仍以每年3mm的速度上升。
  • 西嶽華山腳下的「小故宮」,上千年的歷史文化,門票僅售15元!
    都知道陝西是一個旅遊大省,每年迎接上億人次的遊客。特別是省會城市西安,近年來在各大短視頻平臺上火熱,永興坊的網紅摔碗酒和大唐不夜城的不倒翁小姐姐,為這座城市帶來了千萬級的流量。當然陝西的旅遊景點也是足夠吸引人,世界八大奇蹟之一的秦始皇兵馬俑,收藏上百萬件文物的陝西歷史博物館,秦嶺之巔的太白山,還有五嶽中最險要的華山。華山位於西安東邊的渭南市管轄的華陰市(縣級市),陝西旅遊景點雖然很多,但是要說自然景觀那還得算華山最值得一去。對於華山大家可以在網上搜到很多的文字、圖片和視頻,我在這裡就不再多描述了。
  • 中國五嶽看哪裡?來這裡,這裡最好看!
    李白曾有詩「海水落眼前,天光遙空碧」來描寫泰山。泰山更是中華民族的象徵、寄託、和縮影。在小編看來,攜手好友或戀人一起登山,是生活中一件美好的事。領略當地的人文景色,去觀賞美麗的三迭瀑布,在小譚邊嬉戲玩水,發現珍奇的碧玉珍奇的動植物……將自己與山相融,靜靜聽山的呢喃!
  • 哪座更想去,東嶽泰山、西嶽華山、南嶽衡山、北嶽恆山、中嶽嵩山
    東嶽泰山,西嶽華山,南嶽衡山,北嶽恆山,中嶽嵩山,並稱「五嶽」,五嶽各具有其特色:嵩山之峻、恆山之奇、泰山之雄、華山之險、恆山之秀,然而大家基本都從笑傲江湖等影視劇中聽到過,也記憶深刻,但是大家五一會選擇哪座山去旅遊呢?
  • 嵩山,五嶽之一的中嶽,以前還是道家七十二福地之一!
    中國有五嶽,即中嶽嵩山、東嶽泰山、西嶽華山、南嶽衡山、北嶽衡山,五嶽是中國漢文化五大名山的總稱,它們是古代民間山神崇敬、五行觀念和帝王獵禪的產物,後來被視為道教名山,五神山曾經是封建帝王在天之靈下大力氣朝拜的地方,也象徵著封建帝王是天之命,它在人們心中有著重要的地位,現在依然如此!
  • 華山旅遊怎麼玩,有哪些必玩景點?華山旅遊攻略
    大家好,歡迎來到華瑞愛旅遊,華山風景區位於陝西省渭南市華陰市,距西安市120公裡。它在國家和世界享有很高的聲譽。它被稱為「世界上第一座山」華山四季景色多變,不同季節也可見不同季節。那你怎麼去華山旅遊?華山門票價格門票:旺季(3月1日至11月底):160元/人淡季(12月1日至次年2月底):每人100元;華山最佳旅遊時間,每年4月至10月是華山的旅遊旺季華山四季的風景神奇而多變。您可以在不同的季節享受「雲華山」「雨花山」「霧華山」和「雪山」華山推薦景點,長空棧道西嶽華山歷來被認為是五嶽中最險峻的其中最險峻的是華山南峰王峨壁上空曠的長棧道。
  • 為什麼恆山作為五嶽之一,旅遊發展卻並不如其他四嶽呢?
    我們中國擁有著眾多的名山大川,其中比較出名的就是五嶽,在古代的時候這5個地方更是被人們稱之為神山。它們分別是五嶽之首泰山、西嶽華山、南嶽衡山、中嶽嵩山、北嶽恆山,在古代的時候這5座山峰大有名氣,尤其是很多地方更是選擇在此封禪或者是舉行一些祭祀活動。
  • 華山旅遊推介活動在京舉行
    北京2013年8月7日電 /美通社/ -- 8月2日,華山景區在北京前門老舍茶館舉行2013年華山旅遊北京推介會,推介會主題為「中國夢·華山情」,旨在給北京市民帶來悅覽奇險、探尋百味的別樣體驗,華山風景名勝區管委會、北京市旅遊委有關領導、旅行社代表、媒體及草根名博代表等百餘人參加了活動。
  • 西嶽華山——奇險天下第一山
    華山是我國著名的五嶽之一,古稱西嶽,是中華民族文化的發祥地之一,以「奇 險 峻 秀」揚名海內外。華山有五大峰,即東峰朝陽,西峰蓮花,中峰玉女,南峰落雁,北峰雲臺。五峰中南峰最高,海拔2154.9米,為五嶽最高峰,西峰最險,海拔2082米,北峰最低,海拔1614.7米。
  • 五嶽歸來不看山,關於五嶽你知道多少?
    「五嶽歸來不看山」。中國五嶽指的是:東嶽泰山、西嶽華山、南嶽衡山、北嶽恆山、中嶽嵩山。東西南北中是根據它們所處的位置來進行命名的,這五座山風景優美,是現在人們常去旅遊的勝地,下面小編就帶大家進入中國的「五嶽」,看看有哪些景色不能錯過~.
  • 五嶽到底指的是哪五嶽呢?不知道的朋友快來看看吧,你想去哪個?
    中國擁有非常多的江河,高山,平原盆地等自然條件,隨著中國旅遊業的不斷發展,很多景點也結合了當地的文化進行了開發。而中國最常見的自然景觀應該就是三山五嶽,不過三山五嶽到底指的是哪五嶽呢?東嶽泰山,泰山是五嶽之首,位於山東省泰安市。是世界自然與文化遺產世界地質公園,國家5a級旅遊景區,是中華民族的象徵,也是東方文化的縮影,是天人合一思想的寄託。讓被百姓們所崇拜。西嶽華山華山位於陝西省渭南市。自古以來有奇險天下第一山的說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