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嶽廟是供奉西嶽大帝華山神的廟宇,在華山以北5公裡的嶽鎮街上。 西嶽廟始建於漢武帝元光初年,初稱「集靈宮」,後改「西嶽華山廟」、「華嶽廟」等,為歷代帝王祭祀華山神的場所。坐北朝南,面向華山主峰,佔地186畝。規模宏壯,是五嶽中建制最早和面積最大的廟宇。歷史上曾有56位帝王到華山巡遊或舉行祭祀活動。(圖片來自東方IC)
由於西嶽廟是歷代帝王祭祀華山的神廟,而非一般的宗教寺觀,所以其建築規制是極高的。它形似北京故宮,宏偉壯麗,莊嚴肅穆。其整個布局為重城式建築,城為長方形,南北長525米,東西寬225米,總面積為186.59畝。座北朝南,城牆高10米,厚7米,內外均以雙層磚包砌,四角曾有歇山十字頂三滴水的角樓。(圖片來自東方IC)
西嶽廟之建築,按南北中軸線對稱布置。西嶽廟坐北朝南,廟門正對華山。在由北至南的中軸線上依次排列著灝靈門、五鳳樓、欞星門、金城門、灝靈殿、寢宮、御書樓、萬壽閣。整個建築呈現前低後高的格局。(圖片來自東方IC)
由於其廟內還有一些有藝術和研究價值極高的碑石,如北周「西嶽華山神廟之碑」,為北周天和二年趙文淵書。碑側並有唐乾元元年顏真卿題字,碑陰為唐開元八年所刻,「華嶽精享昭應之碑」。明嘉靖四十年重刻唐玄宗御製華山碑銘。宋慶曆丁亥程琳謁祠題名石刻和明李攀龍撰、郭宗昌隸書太華山記和石幢兩座。還有「敕建西嶽廟圖碑」。清康熙「華山圖碑」,乾隆四十二年「郵修西嶽廟碑」。乾隆御書「嶽蓮靈淘」橫碑等。(圖片來自東方IC)
百年來,西嶽廟留下了深厚的文化積澱,至今還留傳著許多美麗的傳說。如「雪映宮」、「寶蓮燈」,唐玄宗晝遇金天王,老子與青牛樹,宋江大鬧西嶽廟等。特別是粉飾一新的西嶽廟建築彩繪溶匯了山嶽文化的精髓,在繼承了中國傳統彩繪的同時,並注入了新的文化內涵。暢遊西嶽廟,不但能欣賞華山的自然美景,而且還能了解中華上下五千年的悠久歷史與燦爛的傳統文化。(圖片來自東方I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