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網友總結的禪定修習功夫,煩惱俗務纏身者,趕緊來學!
網友總結的禪定修習功夫,如果你煩惱纏身,趕緊來學,早學早受益!1,禪定禪定舊時曾被譯為思惟修,這是因為禪定需要集中精神,一心解習,方可修得定心。禪定又被譯為靜慮,這是指修行者靜息動心,冥想思索,於靜中思慮,由定生慧,故名曰靜慮。
-
禪定修持有何益處?如何修習?|佛典研讀
據佛典記載,有著「心靈體操」之稱的禪定,不但對僧人「明心見性」有著不言而喻的效果,而且對不追求「見性成佛」的俗人也有著莫大的身心益處。那麼,修習禪定究竟有何益處?禪定究竟該如何修?修禪定的技巧與方法是什麼?
-
佛陀的數息禪定法門,是高層次的冥想
數息觀在印度話是「安那般那」,為佛陀所教導的禪定修行法門之一。由於此觀法對治散和不淨觀(對治貪慾)一樣很有力,所以被稱為"二甘露門" 。這兩個甘露之門可以讓我們獲得禪定同時如法思維,可以獲得無漏的智慧,所以稱為甘露門。
-
禪定|修習禪定的方法
在《法寶壇經》中,六祖惠能已經將禪宗的法門教授出來,教授如何來修習禪定。個人覺得,明心見性與禪定是等同的。明心見性,是「覺」。對於禪定的修習,也就是為了讓我們在當下明心見性,在「覺」的狀態。所以,就有一個問題,當下要如何來修習禪定呢?關於禪定,六祖惠能講解說,外離相曰禪,內不亂曰定。因此,在當下的處境,可以反觀自己,是否心有執著於相?心是否有動亂?如果有執著,有動亂的話,那麼就並非是禪定的狀態,並非是覺的狀態,這時候是需要有修行的。
-
普通人如何修習禪定?一個初學者的經歷告訴你,這點很重要
我曾經跟隨一位漢密雙修的佛家師父有過短暫的修習經歷,跟大家分享一下初體驗。首先我們要了解一下什麼是禪定。禪定是佛教用語,指定思靜慮的心理狀態,是佛家戒、定、慧三無漏學之一,居於由執戒到生慧的中間重要環節,執戒而攝心,執定則生慧,從而認識到宇宙和自身的本來,達到開悟。所以,要想修習禪定,首先要執戒。還有更具體的步驟,比如「如來禪」,主張三學六度, 六度就是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般若 ,通過四禪八定的過程,最後達到九定涅槃的終極境界。
-
修習禪定的好處
一、禪定的良性生理效應從現代心理學的角度看,在修習禪定過程中尤其是深入正定(去除雜念)以後,隨著意念和情緒的放鬆,停息,可以緩解精神上的緊張和壓力,使因緊張和壓力而惡化的生理機能得以自行調整,從而起到健身之效,一些以精神緊張和心理壓力為主因的疾病,可能會逐漸不藥而愈。若修定者持有治病健身的動機,則可能加上自我暗示作用,使禪定祛疾健身的效果更為明顯。
-
在打坐中修習禪定
對於禪定的修習,不一定需要通過打坐。禪定的關鍵是明心見性,這個是無論何時無論何地,都是可以修習的。通過打坐的方式,是可以幫助來更好地修習禪定。因為打坐的時候,自己的身體是不動的,能夠更清晰地感受自己的內心。修習禪定,則是為了進入沒有執著妄想的清靜狀態。
-
六祖壇經|修習禪定
如果說坐禪不動,能夠見一切人時,不見人的是非善惡過患,就是自性不動。有迷人身坐不動,但開口就說他人是非長短好惡,於道違背。如果看心看淨,也是道之障礙。所以要如何坐禪呢?惠能說,禪宗法門的坐禪,無障無礙,向外對於一切善惡境界心念不起,名為坐;向內自性不動,名為禪。
-
什麼是禪,什麼是定,怎麼修習禪定才能有成就?
修習禪定對於學佛的人來講,可以說是一項必修課,是調整好自己的身心,專注心念的好方法,也是出智慧最快捷的法門,所謂布施、忍辱、持戒、禪定、精進、智慧,可見修習禪定是多麼重要!什麼事情都有兩面性,修禪定也一樣,在一切修行活動中,修習禪定可以說,是危險係數最高的,很容易遭遇障難,盲目修習,很容易出毛病。當然了,修習禪定必須注意的內容很多,多到可以編上千本書,這些咱先不說,咱先說說什麼是「禪」?什麼是「定」?這最基本的都搞不清楚,談什麼障礙,說什麼四禪八定,為時好像有點早!
-
如來禪法之——數息觀
數息觀對治散亂,是非常適合現代人修習的一種禪法。散亂的意思是不能集中精神,總是胡思亂想地走神,或容易被外界幹擾。現代人接受的信息多而繁雜,很難繫心一處,所以數息觀的訓練正是大家比較需要的。上次說到,數息觀的緣起,是因為佛弟子們修習不淨觀起了嚴重副作用後,佛所說的法門。
-
《心定》——禪定與智慧
目錄推薦(部分) 自序第一章 煩惱的產生一、「起七」儀式中對同參的叮嚀二、禪七期間的法語第二章 煩惱的製造過程一、煩惱的方程式——十二因緣二、煩惱的種類三、降伏煩惱的方法四、斷除煩惱的關鍵——了解什麼是無明第三章 禪定的入門
-
進入初禪還數息?你要做這些準備
想修行打坐,進入到禪定有很多的法,悟道的方法有八萬四千種之多,無論什麼方法,都是讓人擺脫浮躁靜定下來,回歸自性本來。這就說到了數息的方法,作為一個進入禪定的入門方法,「數」是一個途徑,怎麼數呼吸為好呢?請保持正常呼吸然後仔細觀察吸氣和呼氣有什麼不同?有沒有發現呼氣結束時的停留時間比吸氣結束時的停留時間稍長一些?
-
禪定|禪定是什麼?
修行禪宗的法門,就是在修習禪定。只是,因為禪宗後來也分了一些流派,並非完全是達摩祖師、六祖所傳授的法門。個人修習禪定,則是通過研讀《六祖壇經》,來感悟、實修六祖惠能所教授的方法。修習禪定,是要能夠在當下明心見性。什麼是禪定呢?惠能的原文是,外離相曰禪,內不亂曰定,外禪內定,是為禪定。
-
略釋禪定方法中的十六特勝觀
十六特勝觀是一種佛家的禪定方法,同樣也是以四禪八定的次第作為進階的系統性很強的禪定方法。與普通的四禪八定方法不同的是,十六特勝是先止而後觀,觀中有止,屬於止觀雙運的禪定方法。而一般僅有止法而無觀法的四禪八定,其效果是遠不如十六特勝方法的,原因是不帶來解脫。
-
元音老人|《大手印淺釋》【88】真正的禪定,是對境不迷惑,一切時無住.
四、修習大手印的要點及有可能出現的幾種歧路「當念生時,初識其妄念之相,其相隨滅,如遇舊識之人;次則妄念必自滅,如蛇結自解,最後妄念無利無害而隱滅,如盜入空室,是為解法之最要妙。」當妄念起來的時候,初初做功夫,只認識妄念的各種相貌,妄念之相隨即消滅,就象遇到從前認得的人一樣。但是,這個熟人離開之後,心裡頭還有影子。妄念雖然消滅了,影子還是有的。其次,功夫較前做得好了些,妄念必定自起自滅,象蛇打了個結自己也能解開——執著心鬆動了。
-
六妙門的修習要領概要!
就是數息、隨息和止息,後面是觀、還、淨。 數息門: 攝心在息。從一至十。名之為數。行者為修無漏真法。先須調心入定。欲界粗散難攝。非數不治。故須善調身息。從一至十。則粗亂靜息。心神停住。是為入定之要。故以數息。
-
賈島詩「獨行」、「數息」一聯詞義小箋
如果說他的「鳥宿池邊樹,僧敲月下門」(《題李凝幽居》)兩句,可折射出詩人嘗一度為僧的特殊經歷的話,那麼現在我們正在討論的「獨行」、「數息」一聯,無疑就宣露了他對佛徒蕭散禪居生活的歆慕。徹查這一聯詩中「獨行」、「數息」二詞之含義,實則俱與佛教徒平素修習之禪行有關。所謂「獨行」,即禪門常談「經行」之代稱。
-
永遠不要低估數息與隨息的重要性
任何行當,若要做到傑出,沒有一樣是離得了最基礎的那些基本功的。比如練武者,扎馬步與站樁是必須天天練,並且最好能練至化境,否則肯定是空把式,銀樣蠟槍頭,更不用談跟人實戰了。套路再多,基本功不練紮實,其實是根本不入門的。正因如此,現在許多自吹的各派大師,上擂臺時被人秒速KO,實在並不奇怪。這些人都是一眼望過去,那種下盤浮逼逼的牛皮大王。
-
禪定|禪定的狀態
對此,可以用《六祖壇經》般若品中對於摩訶般若波羅蜜的解釋,來看是否在禪定的狀態。摩訶般若波羅蜜的意思是,大智慧到彼岸。當下在禪定,那麼當下已經是大智慧到彼岸了。原本每個人都有無上的大智慧,只是因為有雜念妄想,不能真切地體驗到這種無上智慧。
-
認識禪定:禪定是能夠讓我們消除迷妄,心體現前的
我們熟知的《心經》裡有這樣一段經文:「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照見五蘊皆空,度一切苦厄"。經文中提到的"行深",就是禪定、深定。觀自在菩薩在禪定中發現,當五蘊皆空,也就是"無我"的時候,一切的煩惱與痛苦就解脫了,觀自在菩薩就是在禪定中得到這個清淨的大智慧,從而證得大自在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