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習禪定的好處

2020-11-08 小仙叨咕

現今世界,成動人士都熱衷於參禪入靜。作為一種由主動調攝自心而達到特殊心理狀態的定心,有不同於普通心理狀態特點及奇妙功能。這裡簡單總結五點分享於大家。

一、禪定的良性生理效應

從現代心理學的角度看,在修習禪定過程中尤其是深入正定(去除雜念)以後,隨著意念和情緒的放鬆,停息,可以緩解精神上的緊張和壓力,使因緊張和壓力而惡化的生理機能得以自行調整,從而起到健身之效,一些以精神緊張和心理壓力為主因的疾病,可能會逐漸不藥而愈。若修定者持有治病健身的動機,則可能加上自我暗示作用,使禪定祛疾健身的效果更為明顯。

關於在定心中能減少乃至完全不需飲食睡眠和性生活的機理,道教內丹的解釋是:「精滿不思淫,氣滿不思食,神滿不思睡」,乃由惜精聚氣寶神而令生命之本不損耗,積聚充滿、返回先天的結果。今日有人認為,在深定中,人能直接從宇宙中吸收肉體所需的物理能量,不必經過消化吸收飲食精華而將生化能轉化為生物能、物理能。


二、禪悅

禪定幫助修煉者將心靈提升到永恆喜悅及和平的最高境地。三摩地,又稱為無限的喜悅,是一種很深的禪定,通過由心靈的集中和禪定,就會很自然地達到三摩地的境界。

三摩地的境界裡,個體的意識與宇宙的意識合而為一,低層次的小我已擴展為宇宙的大我。這是靈性上狂喜的境界,此時就會覺得萬物都為一整體,心靈意識融入潛意識,與那至上意識合而為一。

三摩地的狀態為純然的喜悅狀態,永恆的喜悅,沒有痛苦的喜悅。因為由物質中所得到的不過是相對的快樂,很容易被相對而來的痛苦所抵消。在三摩地中,所達到的是全然無痛苦的喜悅,這是非言語筆墨所能形容的,無法用外界任何甜美的事物來加以比較,無法形容這種境界的美妙,這必須去親身體驗。

修習禪定能享受到遠遠超過世間依賴物質條件等刺激而得的粗劣浮淺的五欲之樂,才能使他們自然不追求世間的五欲,不被聲色貨利所惑,暫時制伏欲界的貪嗔等煩惱而不起現行。!

三、禪定提高智商的效應

高級靜修者旳腦電波會更慢,頻率降低,由左腦優勢轉向右腦優勢,這種效果為增進創造力和心理成長提供了基礎。

西方研究者的大量實驗研究顯示,冥想者處在啟迪自我屈服階段,有更強的現場獨立知覺。靜修坐禪有助於自我、道德和認知的發展,有助於智力,學業成就和自我實現,能增進創造力,知覺敏感性,自我實現,自我控制甚至婚姻的滿意程度,培育對宇宙人生的智慧。

四、禪定提高情商

情商,是一個人對自己情緒的理解及控制自己情緒、承受外界壓力、把握比理平衡、與他人妻立良好關係的能力。這種能力對事業成功和人生幸福而言,被認為比智高更為重要。

修習禪定,身心輕安,定心保持不失,能克服對治煩惱的心理障礙,使心易於調製,輕快柔和,大大增強制伏煩惱和排除不良情緒的能力。

當代中國心理學家王極盛等通過對練氣功群體與不練氣功群體心理健康狀況訪定量研究,證明練功群體在情緒穩定性,情緒愉快程度,意志堅強性,心胸開朗程度,控制情緒能力,行動自覺性,辦事果斷性,自制力,精力,生活及工作學節奏感,工作和生活滿意程度等項目上的統計數值都明顯比不練氣功群體要高,說明氣動態有使心理全面健康,提高情商的作用。被氣功界作為重點功法之一的佛家禪定,當然也具有強健心理,提商情商的作用。

五、禪定發功效應

禪定功夫深特別是證得神通者,意念力特別強大。作用於外在世界,表現出心能轉物。作用於其他眾生的心意,表現出心能轉心的功用。

如進入慈無量心定力強大者,可以轉變他人和動物的嗔怒殺害等惡意,進入喜無量心定力強大者,可以改變他人的嫉妒心,進入舍無量心定力強大者,可以轉變他人的慳吝心而令其樂於施捨。



/完/

相關焦點

  • 禪定|修習禪定的方法
    在《法寶壇經》中,六祖惠能已經將禪宗的法門教授出來,教授如何來修習禪定。個人覺得,明心見性與禪定是等同的。明心見性,是「覺」。對於禪定的修習,也就是為了讓我們在當下明心見性,在「覺」的狀態。所以,就有一個問題,當下要如何來修習禪定呢?關於禪定,六祖惠能講解說,外離相曰禪,內不亂曰定。因此,在當下的處境,可以反觀自己,是否心有執著於相?心是否有動亂?如果有執著,有動亂的話,那麼就並非是禪定的狀態,並非是覺的狀態,這時候是需要有修行的。
  • 在打坐中修習禪定
    對於禪定的修習,不一定需要通過打坐。禪定的關鍵是明心見性,這個是無論何時無論何地,都是可以修習的。通過打坐的方式,是可以幫助來更好地修習禪定。因為打坐的時候,自己的身體是不動的,能夠更清晰地感受自己的內心。修習禪定,則是為了進入沒有執著妄想的清靜狀態。
  • 六祖壇經|修習禪定
    所以要如何修行禪定呢?惠能說,外離相為禪,內不亂為定。如果外有著相,內心即亂,外若離相,心即不亂,本性自淨自定。如果見境思境即亂,見諸境心不亂是真定。所以禪定,就是外禪內定,外離相是禪,內不亂是定。《菩薩戒經》云:「我本性元自清淨。」
  • 禪定修持有何益處?如何修習?|佛典研讀
    據佛典記載,有著「心靈體操」之稱的禪定,不但對僧人「明心見性」有著不言而喻的效果,而且對不追求「見性成佛」的俗人也有著莫大的身心益處。那麼,修習禪定究竟有何益處?禪定究竟該如何修?修禪定的技巧與方法是什麼?
  • 什麼是禪,什麼是定,怎麼修習禪定才能有成就?
    修習禪定對於學佛的人來講,可以說是一項必修課,是調整好自己的身心,專注心念的好方法,也是出智慧最快捷的法門,所謂布施、忍辱、持戒、禪定、精進、智慧,可見修習禪定是多麼重要!什麼事情都有兩面性,修禪定也一樣,在一切修行活動中,修習禪定可以說,是危險係數最高的,很容易遭遇障難,盲目修習,很容易出毛病。當然了,修習禪定必須注意的內容很多,多到可以編上千本書,這些咱先不說,咱先說說什麼是「禪」?什麼是「定」?這最基本的都搞不清楚,談什麼障礙,說什麼四禪八定,為時好像有點早!
  • 普通人如何修習禪定?一個初學者的經歷告訴你,這點很重要
    我曾經跟隨一位漢密雙修的佛家師父有過短暫的修習經歷,跟大家分享一下初體驗。首先我們要了解一下什麼是禪定。禪定是佛教用語,指定思靜慮的心理狀態,是佛家戒、定、慧三無漏學之一,居於由執戒到生慧的中間重要環節,執戒而攝心,執定則生慧,從而認識到宇宙和自身的本來,達到開悟。所以,要想修習禪定,首先要執戒。還有更具體的步驟,比如「如來禪」,主張三學六度, 六度就是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般若 ,通過四禪八定的過程,最後達到九定涅槃的終極境界。
  • 數息是一切修習禪定的基礎功夫
    我們說數息是一切修習禪定的基礎功夫,這句話是有很現實的依據。數息法為修禪定打下基礎,經過長時間訓練,要能保持呼吸達到一種調柔的狀態。所謂綿綿密密,不粗不細,不長不短,不停不滯,不結不凝。要避免種種氣息不調的情況,把呼吸調到最適合禪修的狀態,呼吸調不好,坐下來心就不能安,情緒就難以穩定。情緒不穩定,你這坐下來一定會很痛苦,看上去身體在坐,實際內心情緒翻滾,坐的效果不會好。
  • 禪定|禪定是什麼?
    修行禪宗的法門,就是在修習禪定。只是,因為禪宗後來也分了一些流派,並非完全是達摩祖師、六祖所傳授的法門。個人修習禪定,則是通過研讀《六祖壇經》,來感悟、實修六祖惠能所教授的方法。修習禪定,是要能夠在當下明心見性。什麼是禪定呢?惠能的原文是,外離相曰禪,內不亂曰定,外禪內定,是為禪定。
  • 網友總結的禪定修習功夫,煩惱俗務纏身者,趕緊來學!
    網友總結的禪定修習功夫,如果你煩惱纏身,趕緊來學,早學早受益!1,禪定禪定舊時曾被譯為思惟修,這是因為禪定需要集中精神,一心解習,方可修得定心。禪定又被譯為靜慮,這是指修行者靜息動心,冥想思索,於靜中思慮,由定生慧,故名曰靜慮。
  • 修習禪定時,容易遇到哪些障礙?應該如何破解?
    皆仁法師修行禪定的時候,隨著每個人的因緣不同,或多或少難免會遇到障礙。有些人會迎難而進;有些人迎難而退;更有人遇到魔障的時候,失了道心,退失道念,實在讓人覺得惋惜不已。那麼修習禪定的時候,通常會遇到哪些障礙呢?遇到障礙的時候,又應該如何應對呢?
  • 禪定|禪定的狀態
    對於個人而言,若執著於境相,是迷失的狀態,若頓悟入禪定,是覺悟的狀態。對於禪宗法門有所頓悟,那麼可以剎那間由迷失變為覺悟。修行的意義,是為了將迷失轉為覺悟,保持在覺的狀態。那怎麼來判斷是否是「覺」的狀態呢?
  • 認識禪定:禪定是能夠讓我們消除迷妄,心體現前的
    經文中提到的"行深",就是禪定、深定。觀自在菩薩在禪定中發現,當五蘊皆空,也就是"無我"的時候,一切的煩惱與痛苦就解脫了,觀自在菩薩就是在禪定中得到這個清淨的大智慧,從而證得大自在成就。我們人生的歷程中,總會避免不了發生種種煩惱和痛苦,這其中大部分是由於我們思想紛擾,痴迷不覺產生的。例如我們迷於愛情,失戀後開始頹廢或者自殺的苦。
  • 都市禪堂:了解禪定次第 明確參禪路頭
    虔誠求法的學員  2013年6月2日,都市禪堂內座無虛席,近40位同修認真聆聽了《都市禪堂初級佛學》第三講。本次課程的主要內容是禪定及其修習,胡老師從禪定的概念及其修習方法等方面講解了禪定及其理路,使大家對修行的方法、次第和方向有了更為明確的認識。  禪定,漢傳佛教往往譯為「靜慮」,包含了止和觀兩大部分,分別對應南傳裡面的「奢摩他」和「毗婆舍那」。修習禪定,不僅是福行之一,也是所有福行裡面功德最大的,可以使人身心清淨,為般若智慧的顯現奠定基礎。
  • 感悟壇經|禪定之心
    《壇經》中有記載六祖惠能教授如何修習禪定。當下在禪定中,當下就是明心見性。那禪定到底是什麼樣子的呢?按照惠能所教授的內容,禪定是外離相曰禪,內不亂曰定。這樣對於一切相,是於相而離相的狀態,不會執著於相,這樣是禪。能夠觀照一切相的本心是無生無滅,無動無亂的,這樣是定。
  • 都市禪堂:了解禪定次第,明確參禪路頭
    本次課程的主要內容是禪定及其修習,胡老師從禪定的概念及其修習方法等方面講解了禪定及其理路,使大家對修行的方法、次第和方向有了更為明確的認識。禪定,漢傳佛教往往譯為「靜慮」,包含了止和觀兩大部分,分別對應南傳裡面的「奢摩他」和「毗婆舍那」。修習禪定,不僅是福行之一,也是所有福行裡面功德最大的,可以使人身心清淨,為般若智慧的顯現奠定基礎。
  • 禪定的次第——九住心
    一、修禪定與參禪的不同中國佛教的禪宗不管是禪堂的設備、每天作息時段的安排、或者運作方式都有其獨到之處,但是它的修持方法(參禪)與佛陀所教的修習禪定的方法,在層次上是不太一樣的。這種禪定叫做「世間禪」,它的好處如下:(1) 可以生天——未入根本定(指初禪)的人可以生到欲界天。入根本定以後,要看定力的深淺來決定生到初禪天、二禪天、三禪天或四禪天。這都是享受福報的部分,屬於福德門。(2) 可修神通——入第四禪的根本定以後可以修神通。但如果不配合三法印、四念處、觀照般若…等的正念來修,那麼所修的禪定也都是屬於福德門。
  • 打坐入定的好處
    下面為你介紹如何打坐入定和打坐入定的好處:選一個比較安靜的環境,然後盤腿打坐,如果可以雙盤的話儘量雙盤,不能也可以先單盤,就是一條腿壓在另一條腿上,男的左腿壓右腿,女的相反。雙手結定印,儘量放空思想,不要想事情,念頭都不要有,這樣,慢慢的就可以入定了,但一開始可能入不了定,所以要堅持。思想放空也要平時不執著方能做到。入定即入於禪定。有時得道者的示寂,也稱為入定。
  • 「禪定」是個有點神秘化的概念,跟「神通」會有必然的聯繫嗎
    隨著社會背景的不同,放大佛經中的神秘色彩對佛法的推廣並不會有好處,或許只會讓更多的人敬而遠之。那麼「禪」跟「神通」會有必然的聯繫嗎?個人覺得並不會有必然的聯繫,會這麼認為是因為我所學的是南傳的佛法嗎?其實我用心讀過的佛經大都是北傳的大乘經典。在我所讀過的大乘經典中並沒有明確描述「禪」跟「神通」有必然聯繫的內容。
  • 禪定能療愈身心疾病,這才是禪定的真相
    佛教中的禪定修煉和宗門戒律都是治理身心健康的方法,禪定與中醫靜坐有所交集,作為治療情志疾病的一種有效方法,與中醫養生學相結合來治療情志疾病。 平和的心境是影響身心健康的因素,可以應用佛教中修習禪定的方法使內心歸於靜止,達到無欲無求的境界。 其次是佛教的參禪可以歸為一種靜功,長期修煉有益於身心健康,佛教中這些調整內心的修煉方法,在長期的修煉實踐中,經過歷代醫家的整合與創新,已經歸納進中醫養生學之中的內容裡而不是僅作為佛教中出家僧人所獨有修煉的法門。
  • 佛門修學禪定的重要性
    說禪定共外道法就不修禪定是愚痴,是可憐怋者。人不吃飯會怎樣,學佛不修禪定就無辦法成就佛道。世尊無戒不生定,無定不開慧,"戒定慧"三無學是世尊留給我們的寶貴經驗,禪定的成就同時帶動了其它世間法和出世間法的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