註:僅為個人筆記,多有不足。
《壇經》中有記載六祖惠能教授如何修習禪定。當下在禪定中,當下就是明心見性。那禪定到底是什麼樣子的呢?按照惠能所教授的內容,禪定是外離相曰禪,內不亂曰定。這樣對於一切相,是於相而離相的狀態,不會執著於相,這樣是禪。能夠觀照一切相的本心是無生無滅,無動無亂的,這樣是定。
所以如果可以找見禪定之心,在禪定中見本心,那麼能以此心來指導自己,自修自行,自成佛道。
最近在寫對於《壇經》的感悟,第一篇是在講心之玄妙,第二篇是在講以心傳心,第三篇是在講明心見性,第四篇開始講禪定之心。明心見性,是在講那個本心本性是什麼樣子的。而禪定之心,則是在講如果個人明心見性了,會是一種什麼樣的狀態。保持在覺知的狀態,就是在禪定之中,這是可以給人具體的指導。從禪定來看,當下可以觀察自己,是否有執住於相,是否有在安定之中。
禪的狀態是很特別的,是要能夠於一切相卻又無所染著的樣子。人存在著眼耳鼻舌身意的各種感官,是能夠去感知各種相的。但是這些各種相卻是在來往生滅的,並非是那個本性。而禪就是要在一切相中卻又能夠脫離出來,用本心來觀照一切相。本心是非相的,不能用相來描述本心。在這種本心覺照的狀態,可以說就是在禪的狀態之中。如果當下心有執住於相,就並非是在禪的狀態中。當能夠體悟到禪是什麼樣子的,當再有迷失的時候,可以再儘快地回歸於禪的狀態,用本心來覺照一切相。
定的狀態是極度的平靜、安定。如果說有什麼絕對地平靜,那麼就是在萬物誕生之前,是還沒有萬物產生的時候。所以在萬物還沒有產生的時候,是不存在任何事物,也就沒有任何事物的運動,這是極度的平靜。也正是在萬物誕生之前,那個時候還存在的也就是本心。在萬物誕生之前的存在,也並非是無。無和有是相對的,都是因本心而生出來的。在有誕生之後,本心依舊存在著,所以我們能夠用本心來覺照一切。所以對於一切事物,依舊能夠用無生無滅、無動無亂的本心來觀照一切運動的相。
對此,禪定是可以幫助來很好地修習。明心見性,重點在講到底頓悟了什麼。而禪定之心,重點就是在講人的覺悟狀態。這是可以在人事中來很好地修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