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祖惠能講完《自性真佛偈》,對眾弟子說,你們各自好住。我滅度之後,不要像世俗一般悲傷哭泣,身披孝服,讓人弔問,這並非是我的弟子,也並非是我教授的正法。只要能夠識自本心,見自本性,無動無靜,無生無滅,無去無來,無是無非,無住無往。恐怕你們心迷,不能領悟我的本意,如今再囑咐你們,讓你們見性。我滅度之後,依此修行,如同我還在世。如果違背我教授的,即便我還在世,也沒有什麼益處。
然後惠能再說偈曰:兀兀不修善,騰騰不造惡,寂寂斷見聞,蕩蕩心無著。
惠能說完偈語,端坐至三更天,忽然對門人說,吾行矣。然後惠能滅度涅槃。
這次解讀《六祖壇經》,個人越加地覺得這本經典的博大精深,在讀經的過程中,就好像是在聆聽惠能的教授。而且這次解讀壇經的過程中,個人覺得是受到了六祖惠能很關鍵的影響。之前自己一直在解讀經典,覺得對於經典的領悟是在不斷提升,但似乎也只是在學習經典。經典的作用是在教授如何明心見性,而這一次解讀《六祖壇經》,則是頓悟在當下明心見性。在當下見性便是在修習禪定,而且是可以隨時隨地的禪修。
個人覺得對自己影響最大的兩位先聖是老子和惠能,自己覺得惠能教人明心見性,也是在教人悟道。個人以惠能為師,便是要按照惠能教授的正法修行,當下識自本心,見自本性。惠能的頓教法門,是極為方便,又是極為深妙的法門。心量廣大,遍周法界,心可生萬法,認識萬物。惠能教人見自本心,能夠見自本心,便能夠認知世間的眾生真相。
當下對個人而言,便是要實際修行實際證明惠能所教授的法門,當下見性是不需要去修行,修行法門的作用是在迷失的時候幫助回歸見性。之前個人解讀《六祖壇經》是在聆聽六祖惠能的教授,而接下來便是持續修習禪定的過程,在當下明心見性。
惠能所教授的頓教法門,是很適合現代人的修行的。如果能夠持續地修行惠能所教授的頓教法門,內心會變得越來越清淨,認知也會變得越來越深刻。所以接下來就是要持續地實修。
註:文章僅為個人讀《六祖壇經》筆記,多有不足之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