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祖壇經|修習《法寶壇經》

2020-12-06 老一道人

眾弟子已然知曉恩師將不久於人世間,法海再拜惠能,問滅度之後,衣法應該託付給誰?

惠能說,我所說法,有抄錄流行於世,名為《法寶壇經》。你們可守護壇經,相傳相授,度化眾人。能夠依照《法寶壇經》所說,即是正法。我為你們說法,但不託付法衣,是因為你們信根淳熟,決定無疑,堪任大事。此外,根據達摩祖師所傳授的偈語,法衣也不需要再傳了。達摩祖師的偈語是:吾本來茲土,傳法救迷情,一花開五葉,結果自然成。

這一次解讀,個人才真的覺得《六祖壇經》的博大精深,也越來越喜愛,不愧能被稱為《法寶壇經》,這本經典就是佛法中的瑰寶。

六祖惠能是在傳授頓教法門,不只是在教人覺悟的方法,更重要的是在傳授佛之心印,讓人頓見本性。因此《法寶壇經》的內容,一方面是惠能在講說如何明心見性,有所領悟便好比是惠能在親自講法。另一方面是惠能在點化有悟性的弟子,這一個個形象生動的具體例子,可以給人很好的啟發作用。

如果能夠領悟《法寶壇經》的教授,也就是能夠在當下直見本性。見性是一切修行的根本,一切智慧都是出自於本性。見本性,自然能夠很好地度過當下的人生。

能夠依照《法寶壇經》的教授修行,便是在禪修,禪修就是要保持在見性的狀態。禪修不需要特意地去打坐,而是在當下可以隨時修行。當下有雜念妄想,便也正是修行最好的時機,能夠於念而無念,於相而無相,心無所住,便是見本性,此時煩惱便是菩提。

個人極為喜愛《道德經》。《道德經》和《法寶壇經》也是相融通的。可以將六祖惠能所說的「本性」理解為「道」,因此《法寶壇經》便是在教授如何見道。能夠掌握根本的法門,便可以體悟萬物之道。

之前讀了幾次《法寶壇經》,但都只是在理解文義。而這次解讀《法寶壇經》,則是悟到應在當下見性,這樣才是在實修實證先聖所教授的法門。而當下的實修實證,原本也是方便容易的,所以就是持續地禪修即可。

也是在解讀經典的過程中,不知不覺開始實修經典所教授的內容。

註:文章僅為個人讀《六祖壇經》筆記,多有不足之處。

相關焦點

  • 壇經,自性,六祖慧能,禪宗,以心傳心,六祖大師法寶壇經
    慧能,俗姓盧,祖籍範陽,三歲喪父,出身寒微,不識文字,是唐代著名的佛教改革家,禪宗的主要創始人,被尊為禪宗六祖。慧能的生平事跡和佛教思想主要體現在《壇經》中,慧能提出的「不立文字」、「教外別傳」「直指人心」、「見性成佛」的頓教法門和思想被譽為對傳統佛教的偉大突破和創新,其蘊含的戒律思想更是佛教戒律史上的重大革新。
  • 六祖壇經
    慧能(638—713)被禪宗奉為直承弘忍之後的六祖,記述慧能的生平事跡和語靈的《六祖壇經》,是中國人佛教著作中唯一被奉為「經」的文獻,是禪宗所依據的重要經典,主張人人生來具有與佛一樣的本性,只要能夠自我體認自性就能達到解脫,所謂「識心見性,自成佛道」。
  • 六祖慧能:六祖壇經
    六祖慧能:六祖壇經  《六祖壇經》,佛教禪宗典籍。亦稱《壇經》、《六祖大師法寶壇經》,全稱《南宗頓教最上大乘摩訶般若波羅蜜經六祖惠能大師於韶州大梵寺施法壇經》。禪宗六祖惠能說,弟子法海集錄。《釋門正統》卷八《義天傳》有「大遼皇帝詔有司令義學沙門詮曉等再定經錄,世所謂《六祖壇經》、《寶林傳》等皆被焚」等語,似宋遼時期此書已入經錄。現有明清諸藏本、房山石經本及流通本等。1976年日本影印《六祖壇經諸本集成》,匯集各種版本《壇經》十一種。
  • 《六祖壇經》簡介
    《六祖壇經》是「中國第一部白話作品」。《六祖壇經》分三部份,第一部份即是在大梵寺開示「摩訶般若波羅蜜法」。第二部分,回曹溪山後,傳授「無相戒」,故法海於書名補上「兼授無相戒」。第三部分,是六祖與弟子之間的問答。《六祖壇經》是一部以惠能講經為核心、經惠能弟子以及其他僧俗在200多年間集體完成的著作。
  • 六祖壇經|以惠能為師
    六祖惠能講完《自性真佛偈》,對眾弟子說,你們各自好住。我滅度之後,不要像世俗一般悲傷哭泣,身披孝服,讓人弔問,這並非是我的弟子,也並非是我教授的正法。只要能夠識自本心,見自本性,無動無靜,無生無滅,無去無來,無是無非,無住無往。
  • 六祖慧能與《壇經》
    六祖又說:「吾於大梵寺說法,以至於今,抄錄流行,目為《法寶壇經》。汝等守護,遞相傳授,度諸群生,但依此說,是名正法。」「我今說法,猶如時雨,普潤大地。汝等佛性,譬諸種子,遇茲沾洽,悉得發生。承吾旨者,決獲菩提;依吾行者,定證妙果。聽吾偈,曰:『心地含諸種,普雨悉皆萌。頓悟華情已,菩提果自成。』」  是年七月八日,六祖忽謂門人說:「吾欲歸新州,汝等速理舟楫。」徒眾哀留甚堅。
  • 六祖壇經|修習禪定
    一般而言,修習禪定是極為不容易的,但在禪門的禪定,是可以在當下的念頭和行為中修行。惠能將禪定的狀態描述出來,是外離相內不亂的狀態。因此在當下的念行之中,能夠做到無念無相無住,於念而無念,於相而無相,心無所住,這樣就是做到了外離相,外離相即是內不亂,就是禪定境界。在禪門修行禪定,也並非一定需要通過打坐來禪修。
  • 再讀《六祖壇經》
    禪宗,又稱佛心宗,漢傳佛教宗派之一,始於菩提達摩,盛於六祖惠能,中晚唐之後成為漢傳佛教的主流,也是漢傳佛教最主要的象徵之一。《壇經》,佛教禪宗典籍,禪宗代表著作之一,亦稱《六祖壇經》、《六祖大師法寶壇經》,
  • 夜半挑燈讀壇經
    在禪宗龐大的典籍中,《六祖法寶壇經》被視為是一部無上的寶典,在中國佛學思想上具有承先啟後的力量;宋明兩代理學家的語錄,也深受此《壇經》影響。因此,《壇經》不但在佛教裡居於極其重要的地位,近代國學大師錢穆尤其將之與《論語》、《孟子》等書並列為探索中國文化的經典之一;是中國第一部白話文學作品,是中國文化中的一朵奇葩,更是禪學的偉大著作。
  • 禪,六祖慧能,六祖壇經,壇經,慧能,禪宗
    禪,六祖慧能,六祖壇經不唯對佛教,中國傳統的儒道思想亦受禪宗之影響,而形成儒教禪、道教禪。六祖壇經,壇經,慧能,禪宗禪對於文人墨客來說,是閒情詩意的文化情感;對藝術家來說,是創造作品的靈感源泉;對思想家來說是無限超越的形上學
  • 六祖壇經,文化的傑出代表,禪宗,壇經,六祖慧能
    六祖壇經,六祖慧能,壇經,禪宗六祖的創新精神對社會文化建設的重要作用,任何一種民族、思想、文化要求得發展,就必須具有創新精神。六祖壇經,六祖慧能,壇經,禪宗大師說:「中國佛教的特質在禪。」這裡所指的禪,是指由六祖慧能創立的禪宗。為什麼六祖創立的禪宗能代表中國佛教的特質呢?這跟六祖的創新精神不無關係。
  • 勞動人民的佛經——《六祖壇經》音頻版面世
    「我不大懂佛經,但覺得佛經與佛經是有區別的,有上層的佛經,也有勞動人民的佛經,如唐朝時六祖(慧能)的佛經《法寶壇經》(《六祖壇經》)就是勞動人民的。」
  • 關於《六祖壇經》諸多異本的幾點說明
    所謂《六祖壇經》,則是說明自己是禪宗六祖並廣為道俗設立戒壇授戒的六祖本人的說法集,或叫《法寶壇經》,或叫《法寶記》,或稱《施法壇經》。古代叫「南宗頓教最上乘摩訶般若波羅密經,六祖慧能大師於韶州大梵寺施法壇經一卷兼受無相戒弘法弟子法海集記」。叫法略有不同,而簡稱《六祖壇經》則最準確地表達了這本書的實質。
  • 《六祖壇經》與生活禪
    我們可以這樣來理解《六祖壇經》的一些根本問題,這個三無是《六祖壇經》裡的根本思想,如是住、如是念、如是相就是中道。我對這幾天的講法,就作這一簡單的小結。下面我用很短的時間,講講「《六祖壇經》與生活禪」。這次生活禪夏令營授課的內容是圍繞《六祖壇經》來展開的。我在七、八年前就說《六祖壇經》是佛法的一個大寶藏,蘊藏著無窮無盡的智慧,也是指導我們人生生活的寶典。
  • 六祖壇經,一切眾生本來是佛,六祖慧能,大智慧
    壇經,六祖慧能,禪宗,佛《壇經》中,六祖惠能曾為無盡藏比丘尼宣說《大般涅槃經》妙旨,後在廣州法性寺聽聞印宗法師講《大涅槃經》。又如聖嚴法師所述:「壇經的思想系統,雖用般若經,實則是沿襲如來藏的觀點,用般若的空慧,實 證真如佛性,即是明心見性。 」《壇經》中,六祖慧能,我常宣說一切眾生悉有佛性,乃至一闡提等亦有佛性。」說明一切眾生皆有佛性,就連同罪根深重的一闡提也能成佛。
  • 高僧大德《六祖壇經》精彩解讀
    高僧大德《六祖壇經》精彩解讀四祖寺方丈淨慧老和尚:六祖壇經》裡指出有三十六對,把三十六對都能很好地運用了,就能破除這些執著。所以《六祖壇經》的第一個頌子就是「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臺,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重點不是否定菩提樹,也不是否定明鏡臺,而是要我們破除執著。執著,就是在事物的本身以外人們強加上去的種種分別計執。
  • 《六祖大師法寶壇經》之正本歸源敦煌版
    敦煌版緣起《壇經》是禪宗六祖惠能一的語錄, 由他的門人法海結集而成, 為研究惠能思想的根本典籍。《壇經》問世之後, 即有多種本子同時存在, 其間雖有詳略之分, 但無真偽之別。自從本世紀初發現了敦煌寫本《壇經》, 因共內容與現行幾種版本的《壇經》有不少出入, 於是在中外學者間出現了肯定敦煌本《壇經》而否定其他版本《壇經》的傾向。
  • 袁宏道與《六祖壇經》
    他受佛禪文化影響很大,對《六祖壇經》亦頗有研究,曾作《六祖壇經節錄》《壇經節錄引》等。袁宏道像  一. 袁宏道具有深厚的佛禪底蘊  受到佛教的輪迴理論的影響,在當時有「袁宏道為蘇軾後身」之說。袁宏道在《識雪照澄卷末》云:「小修有夢中遇老僧,謂餘為坡公後身。」
  • 泰僧南華寺憶《六祖壇經》傳入泰國的奇緣
    中新社韶關9月27日電 題:泰僧南華寺憶《六祖壇經》傳入泰國的奇緣  中新社記者 李凌  「應該說從2歲開始,我就與六祖結下了佛緣,因此這些年來,只要有機會,我就會到供奉六祖真身的南華寺參禪修行、禮拜六祖。」泰國高僧普陀達摩?
  • 楊曾文:怎樣讀《六祖壇經》
    原標題:楊曾文:怎樣讀《六祖壇經》關於禪宗的史書、語錄很多,最簡便的方法莫過於通過讀《六祖壇經》來了解。二、關於《六祖壇經》按照佛教的傳統,只有記述佛說的著述才被稱為「經」。然而在歷代由中國人撰述的汗牛充棟的佛教著述中,記述六祖慧能(638~713)生平事跡和語錄的《六祖壇經》卻被奉為「經」。《六祖壇經》是禪宗所依據的最重要經典,主張人人生來具有與佛一樣的本性,只要能夠自我體認自性就能達到覺悟解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