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祖壇經

2020-12-19 手機鳳凰網

**作者簡介**

楊曾文,1939年12月7日生於山東省即墨縣,漢族。中國社會科學院世界宗教研究所教授、博士生指導教師,中國社會科學院佛教研究中心主任。長年從事中國佛教史、禪宗史、日本佛教史的研究。著有《中國佛教史》第1-3卷(合著)、《佛教的起源》、《日本佛教史》、《唐五代禪宗史》、《佛教知識讀本》等。主編並參與撰寫《佛教文化面面觀》、《當代佛教》、《日本近現代佛教史》、《中國佛教基礎知識》等書。編寫辭書《宗教詞典》佛教部分及神道教詞條、《中國大百科全書》宗教卷的神道教詞條。另有論文百篇、譯文20多篇。

**內容簡介**

在中國佛教中,禪宗是最富有民族特色的宗派之一。慧能(638—713)被禪宗奉為直承弘忍之後的六祖,記述慧能的生平事跡和語靈的《六祖壇經》,是中國人佛教著作中唯一被奉為「經」的文獻,是禪宗所依據的重要經典,主張人人生來具有與佛一樣的本性,只要能夠自我體認自性就能達到解脫,所謂「識心見性,自成佛道」。本書分三大部分:一是敦煌新本《壇經》的校勘本;二是附錄發現於日本大乘寺的宋代惠昕本《壇經》及多種有關慧能與《壇經》的重要文獻資料;三是論述《壇經》及其思想的長篇論文。

**目錄**

新版前言 楊曾文
序 周紹良
自序 楊曾文
新版敦煌 南宗頓教最上大乘摩訶般若波羅蜜經六祖慧能大師於韶洲大梵寺施法壇經
附編(一)
(大乘寺本)韶州曹溪山六祖師壇經 / 曹溪大師傳 / 六祖大師緣起外 / 光孝寺瘞發塔記 / 六祖能禪師碑銘 / 賜諡大鑑禪師碑 / 大鑑禪師碑 / 慧能和尚傳 / 唐韶州今南華寺慧能傳 / 六祖壇經序(附晁子健再刊記) / 六祖壇經後序 / 六祖大師法寶壇經贊 / 六祖法寶記敘 / 六祖大師法寶壇經序 / 元大德四年高麗版德異本《六祖壇經》跋 / 六祖大師法寶壇經跋 / 傳法寶紀(並序)
附編二
《壇經》敦博本的學術價值和關於《壇經》諸本演變、禪法思想的探討
一、 六十年代來《壇經》的研究的回顧 / 二、 敦博本《壇經》及其學術價值 / 三、 慧能與《六祖壇經》
(一) 從盧行者到六祖能大師-禪宗改革者、南宗創始人
慧能的家世 / 曹溪修學佛法黃梅投師(公元六七0-六七四年) / 風幡之論與出家受戒(公元六七六年) / 曹溪傳法(公元六七六(或六七七)-七一三年) / 六祖地位的確立
(二) 關於壇經的形成
從《壇經》的結構看看 《壇經》的形成 / 關於《壇經》不是神會或神會一派的人,也不是其他人所作為的概要說明 / 《壇經》諸本的演變 / (1)《壇經》祖本 / (2) 敦煌原本 / (3)惠昕本 / (4)契高本 / (5)德異本和曹溪原本 / (6)宗寶本
四 《壇經》禪法思想略析
(一) 強調眾生皆有成佛的可能性,皆可自修自悟-所謂[無相戒] / (二) 主張頓教法門,說[一悟即至佛地] / (三) 寄坐禪於自然無為和日常生活之中-所謂[無念為宗] / (四) 關於不二法門與慧能禪法
主要參考書目

相關焦點

  • 六祖慧能:六祖壇經
    六祖慧能:六祖壇經  《六祖壇經》,佛教禪宗典籍。亦稱《壇經》、《六祖大師法寶壇經》,全稱《南宗頓教最上大乘摩訶般若波羅蜜經六祖惠能大師於韶州大梵寺施法壇經》。禪宗六祖惠能說,弟子法海集錄。《釋門正統》卷八《義天傳》有「大遼皇帝詔有司令義學沙門詮曉等再定經錄,世所謂《六祖壇經》、《寶林傳》等皆被焚」等語,似宋遼時期此書已入經錄。現有明清諸藏本、房山石經本及流通本等。1976年日本影印《六祖壇經諸本集成》,匯集各種版本《壇經》十一種。
  • 六祖壇經,文化的傑出代表,禪宗,壇經,六祖慧能
    六祖壇經,六祖慧能,壇經,禪宗六祖的創新精神對社會文化建設的重要作用,任何一種民族、思想、文化要求得發展,就必須具有創新精神。六祖壇經,六祖慧能,壇經,禪宗大師說:「中國佛教的特質在禪。」這裡所指的禪,是指由六祖慧能創立的禪宗。為什麼六祖創立的禪宗能代表中國佛教的特質呢?這跟六祖的創新精神不無關係。
  • 《六祖壇經》簡介
    六祖慧能大師《六祖壇經》,全稱《南宗頓教最上大乘摩訶般若波羅蜜經六祖惠能大師於韶州大梵寺施法壇經》,是佛教禪宗祖師惠能說《六祖壇經》是「中國第一部白話作品」。《六祖壇經》分三部份,第一部份即是在大梵寺開示「摩訶般若波羅蜜法」。第二部分,回曹溪山後,傳授「無相戒」,故法海於書名補上「兼授無相戒」。第三部分,是六祖與弟子之間的問答。《六祖壇經》是一部以惠能講經為核心、經惠能弟子以及其他僧俗在200多年間集體完成的著作。
  • 六祖壇經|修習《法寶壇經》
    惠能說,我所說法,有抄錄流行於世,名為《法寶壇經》。你們可守護壇經,相傳相授,度化眾人。能夠依照《法寶壇經》所說,即是正法。我為你們說法,但不託付法衣,是因為你們信根淳熟,決定無疑,堪任大事。此外,根據達摩祖師所傳授的偈語,法衣也不需要再傳了。達摩祖師的偈語是:吾本來茲土,傳法救迷情,一花開五葉,結果自然成。
  • 六祖慧能與《壇經》
    留傳《壇經》,以顯宗旨,興隆三寶,普利群生。  寶林禪寺,即現在南華禪寺,六祖肉身像至今供奉於寺內六祖殿內。唐憲宗元和十一年,朝廷下詔諡六祖慧能為「大鑑禪師」。北宋時,宋太宗、宋仁宗、宋神宗又分別加諡,其諡曰:「 大鑑真空普覺圓明禪師」。
  • 六祖壇經,六祖慧能,慧能大師,壇經,佛法,無相,論說
    六祖壇經,六祖慧能,慧能大師,壇經《金剛經》中說到真能得見如來,得其法要的,重在於不能在相上錯誤的認知和執著貪念。所謂「若以色見我,以音聲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見如來。」六祖壇經,六祖慧能,慧能大師,壇經孝敬父母是中華民族幾千年的傳統美德,佛教中國化過程中很重要的一點就是吸收了「孝」的儒家倫理規範思想,將一家一戶的小「孝」闡發為普度眾生的大「孝」,
  • 袁宏道與《六祖壇經》
    他受佛禪文化影響很大,對《六祖壇經》亦頗有研究,曾作《六祖壇經節錄》《壇經節錄引》等。袁宏道像  一. 袁宏道具有深厚的佛禪底蘊  受到佛教的輪迴理論的影響,在當時有「袁宏道為蘇軾後身」之說。袁宏道在《識雪照澄卷末》云:「小修有夢中遇老僧,謂餘為坡公後身。」
  • 壇經,自性,六祖慧能,禪宗,以心傳心,六祖大師法寶壇經
    慧能,俗姓盧,祖籍範陽,三歲喪父,出身寒微,不識文字,是唐代著名的佛教改革家,禪宗的主要創始人,被尊為禪宗六祖。慧能的生平事跡和佛教思想主要體現在《壇經》中,慧能提出的「不立文字」、「教外別傳」「直指人心」、「見性成佛」的頓教法門和思想被譽為對傳統佛教的偉大突破和創新,其蘊含的戒律思想更是佛教戒律史上的重大革新。
  • 《六祖壇經》與禪宗 一
    《六祖壇經》與禪宗 一為什麼我說六祖惠能堪稱東方如來呢?六祖39歲時,步行十多天從翁源到廣州的光孝寺,請印宗長老為他落髮,正趕上印宗大師在為大眾說法。當時印宗長老相當於現在廣東省佛協會長,堪稱長老。因為六祖不識字,通常說法都是用日常生活中大家耳熟能詳的事情來比喻,所以人們很愛聽。後人說《六祖壇經》是「農民的經」,所談的禪是「農民的禪」。毛澤東、蔣介石、蔡元培三人非常推崇《壇經》。正因為《壇經》步步到位,深入淺出,所以人見人愛,後人幾乎熟讀能誦。當年,六祖原打算在此弘法,結果因緣轉到了曲江寶林寺。
  • 《六祖壇經》的中心思想
    《六祖壇經》(敦煌本)的中心思想,一是「見性成佛」,二是「無相為體,無住為本,無念為宗」。一是「見性成佛」,什麼是性?什麼是佛?《六祖壇經》(大正48·341中-下):「心即是地,性即是王。性在王在,性去王無。性在身心存,性去身心壞。」
  • 《六祖壇經》的文化影響
    《壇經》為什麼稱為「壇」? 唐高宗儀鳳元年(公元676年)二月八日,六祖慧能大師即在此壇受具足戒,並在這棵菩提樹下開始傳佛心印,因此弟子們將六祖前後語錄的匯集統稱為「壇經」。 太虛大師說「中國漢傳佛教的特質在禪」,這正是《六祖壇經》的最佳註腳。
  • 《六祖壇經》與生活禪
    我們可以這樣來理解《六祖壇經》的一些根本問題,這個三無是《六祖壇經》裡的根本思想,如是住、如是念、如是相就是中道。我對這幾天的講法,就作這一簡單的小結。下面我用很短的時間,講講「《六祖壇經》與生活禪」。這次生活禪夏令營授課的內容是圍繞《六祖壇經》來展開的。我在七、八年前就說《六祖壇經》是佛法的一個大寶藏,蘊藏著無窮無盡的智慧,也是指導我們人生生活的寶典。
  • 再讀《六祖壇經》
    禪宗,又稱佛心宗,漢傳佛教宗派之一,始於菩提達摩,盛於六祖惠能,中晚唐之後成為漢傳佛教的主流,也是漢傳佛教最主要的象徵之一。《壇經》,佛教禪宗典籍,禪宗代表著作之一,亦稱《六祖壇經》、《六祖大師法寶壇經》,
  • 慧能大師與《六祖壇經》
    慧能大師是禪門六祖,是中國的佛陀,慧能大師的《六祖壇經》是佛門唯一的一部由中國人宣說的經典,這是教界公認的。印度佛教傳至中國,變成了禪,禪是真正的中國佛教,也是地道的中國文化,這種轉換的樞紐便是慧能。《六祖壇經》是慧能大師禪學思想的集中體現,也是「中國特色的佛教」一一禪法之根本經典,因此研究《六祖壇經》,吃透《六祖壇經》,是了解慧能思想和實踐慧能禪法的最佳途徑。
  • 禪,六祖慧能,六祖壇經,壇經,慧能,禪宗
    禪,六祖慧能,六祖壇經不唯對佛教,中國傳統的儒道思想亦受禪宗之影響,而形成儒教禪、道教禪。六祖壇經,壇經,慧能,禪宗禪對於文人墨客來說,是閒情詩意的文化情感;對藝術家來說,是創造作品的靈感源泉;對思想家來說是無限超越的形上學
  • 六祖壇經|以惠能為師
    六祖惠能講完《自性真佛偈》,對眾弟子說,你們各自好住。我滅度之後,不要像世俗一般悲傷哭泣,身披孝服,讓人弔問,這並非是我的弟子,也並非是我教授的正法。只要能夠識自本心,見自本性,無動無靜,無生無滅,無去無來,無是無非,無住無往。
  • 《六祖壇經》的般若思想!
    自四祖後,《金剛經》逐漸取代了《楞伽經》的地位,據記載,四祖道信便常勸人念「摩訶般若波羅蜜」(《指月錄·道信傳》)。五祖弘忍創東山法門,更普勸僧俗讀誦《金剛般若波羅蜜經》(見《六祖壇經·行由品》)。傳至六祖惠能,與《金剛經》的因緣就更為密切了。六祖惠能依金剛般若思想,建立起完整的禪宗修證體系,內容主要體現在《六祖壇經》中。本文擬依禪宗宗寶本《壇經》,談談《壇經》的般若思想。
  • 六祖壇經,真如在佛教裡是個非常重要的名詞,六祖慧能,壇經
    六祖壇經,六祖慧能,禪宗中國人的傳統之一就是喜歡簡易直截,所以,通過不知多少代高僧的摸索,終於把浩如煙海的佛法歸納成為三條綱領,一般人學修時就容易掌握了。六祖壇經,六祖慧能,禪宗六祖壇經,慧能,相信自己就是佛,把自己作為佛來要求來看待,這麼一來就把信仰提升到一個最高的層次,六祖惠能的自信就是這麼來的。
  • 六祖壇經,一切眾生本來是佛,六祖慧能,大智慧
    壇經,六祖慧能,禪宗,佛《壇經》中,六祖惠能曾為無盡藏比丘尼宣說《大般涅槃經》妙旨,後在廣州法性寺聽聞印宗法師講《大涅槃經》。又如聖嚴法師所述:「壇經的思想系統,雖用般若經,實則是沿襲如來藏的觀點,用般若的空慧,實 證真如佛性,即是明心見性。 」《壇經》中,六祖慧能,我常宣說一切眾生悉有佛性,乃至一闡提等亦有佛性。」說明一切眾生皆有佛性,就連同罪根深重的一闡提也能成佛。
  • 六祖慧能,禪宗,壇經,六祖,慧能,佛
    六祖壇經,六祖說,正見名出世,出世是什麼意思呢,慧能在大梵寺授無相戒之後,接著向信眾講般若波羅蜜法,將他經過深思熟慮體悟出來的道理講解授給信眾。六祖壇經,六祖說,正見名出世,出世是什麼意思呢,他還對自己的寄坐禪於日常修行和生活的「無念」、「定慧等」的禪法作了詳細的講述。他在講述中,特別強調:凡夫與佛之間沒有不可逾越的界限,關鍵在迷、悟之間,凡夫一念覺悟便可立即成佛,並且說修行不必遠離現實生活,即使在充滿煩惱的世俗環境也可以達到覺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