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祖壇經|惠能講摩訶般若波羅蜜

2020-12-06 老一道人

佛是覺悟的人,這樣的人明悟本性,證見本心。而本性是每個人具備的,每個人的本性也都沒有差別。只是因為俗心有執著妄想,導致不能明悟。在迷失的情況,可能需要有大智慧的人指點迷津。

於是六祖惠能為大家講解摩訶般若波羅蜜,幫助各自得到智慧。

摩訶般若波羅蜜是梵語,翻譯過來就是大智慧到彼岸的意思。

摩訶是大的意思。心量廣大,好比是虛空一般,包容天地萬物,卻又無邊無際,無方圓大小,非青黃赤白,無上下長短,無嗔無喜,無是無非,無善無惡,無頭無尾。諸佛剎土,都好比是虛空一般。本性也好比是虛空一般,但需要注意的是千萬不要著空相。所謂的真相,是要從虛空來看待萬物色相、日月星宿、山河大地、泉溪草木、善惡人法。修禪,也是要明見自性,自性猶如虛空,又包含萬人萬法,而又無染無著,無取無舍,這樣的本心才是真正的大。

般若是智慧的意思。心量廣大,遍周法界,用即了了分明,應用便知一切。本性為一,一切即一,一即一切,在一切中來去自由,本心無滯,找見本心也就找見般若智慧。而一切智慧,也都是從本心中生出,而不是來自於外界。所以不管在哪裡,在什麼時候,能夠念念沒有痴愚,踐行智慧,就是般若行。而如果念頭中迷失本心,那麼智慧也就斷絕了,如果念頭中又明見本心,那麼智慧也就復現了。

波羅蜜是到彼岸的意思。如果心有著境著相,那麼境相有生滅,這個有生滅的境相是此岸,在此岸好比就是在水流之中。如果心無所住,那麼本心就是無生無滅的,而彼岸就是無生無滅的本心,在彼岸好比就是從岸邊來看流水,也就是從本心來看一切眾生的生滅。

惠能在跟眾人講解的時候,時常提到的詞是「心行」,也就是要能夠實際地從心來修行。之所以要修行,是因為時常心會有迷失,所以需要讓本心顯現出來,如此才能夠照見一切眾生和萬法。雖然惠能也說本心如虛空,但惠能想說的是真空妙有,明悟實相也就是從本心來看一切眾生,由本心指引著在人世中行智慧,在人世間大自由。

註:文章僅為個人讀《六祖壇經》的筆記,多有不足之處。

相關焦點

  • 覺悟了《六祖壇經》,你會「摩訶般若波羅蜜」
    「摩訶般若波羅蜜」,是指「大智慧到彼岸」,這是很多修佛之人的終極目標。但在很多人看來,擁有大智慧是一件可望而不及的事情。事實真的是這樣嗎?六祖惠能在《壇經》裡面說:「菩提般若之智,世人本自有之,只緣心迷,不能自悟。」
  • 摩訶般若波羅蜜多(一)
    師生坐,告大眾曰:總淨心念摩訶般若波羅蜜多。」次日,有一個韋使君也是一個職位很高的官員來向六祖惠能請法。六祖惠能就升座,告訴大家,請大家先靜心念摩訶般若波羅蜜多。什麼意思呢?摩訶般若波羅蜜多實際上是梵文的意思,摩訶的意思是梵文裡的maha(音:瑪哈),maha的意思是大,般若波羅蜜多pāramitā(音:普若米達),這個是空性的意思,就是最大的空性,最深的空性,也就是你最最深的源頭。如果大家希望呼喚神聖的源頭,你可以以你喜歡的各種名詞來呼喚。你可以呼喚上帝,如果你是天主教徒,上帝這個詞,對你來說是代表最終的源頭。
  • 《六祖壇經》的般若思想!
    【眾善奉行】微信公眾平臺ID: zsfx777平臺每天為您分享甘露法語,解脫心靈的枷鎖,讓您福慧增上,共成菩提! 禪宗由達摩傳入中國之初,以《楞伽》印心。自自四祖後,《金剛經》逐漸取代了《楞伽經》的地位,據記載,四祖道信便常勸人念「摩訶般若波羅蜜」(《指月錄·道信傳》)。五祖弘忍創東山法門,更普勸僧俗讀誦《金剛般若波羅蜜經》(見《六祖壇經·行由品》)。傳至六祖惠能,與《金剛經》的因緣就更為密切了。六祖惠能依金剛般若思想,建立起完整的禪宗修證體系,內容主要體現在《六祖壇經》中。本文擬依禪宗宗寶本《壇經》,談談《壇經》的般若思想。
  • 《六祖壇經》|六祖大師開示,何為「摩訶般若波蜜多」呢?
    六祖大師開示,何為「摩訶般若波蜜多」呢中國禪宗文化,因六祖大師而得以興盛至今。而《六祖壇經》的出現,在中國佛教史上,是一個變革。作為中國第一部白話文,《六祖壇經》的內容,無不讓學佛修行者去關注,六祖大師的解說開示,讓更多人對佛學知識的了解。就如我們平常稱念的「摩訶般若波羅蜜多」,有多少人知他含義。這一文,我們就通過六祖壇經,看看六祖慧能大師怎麼開示說法「摩訶般若波羅蜜多」,看是否與我們的了解有什麼不同。
  • 《六祖壇經》簡介
    六祖慧能大師《六祖壇經》,全稱《南宗頓教最上大乘摩訶般若波羅蜜經六祖惠能大師於韶州大梵寺施法壇經》,是佛教禪宗祖師惠能說,弟子法海等集錄的一部經典。《六祖壇經》是「中國第一部白話作品」。《六祖壇經》分三部份,第一部份即是在大梵寺開示「摩訶般若波羅蜜法」。第二部分,回曹溪山後,傳授「無相戒」,故法海於書名補上「兼授無相戒」。第三部分,是六祖與弟子之間的問答。《六祖壇經》是一部以惠能講經為核心、經惠能弟子以及其他僧俗在200多年間集體完成的著作。
  • 《壇經》作者到底是誰,《壇經》講的什麼?
    《壇經》紀錄六祖惠能生平與思想,是唯一以「經」命名的中國僧人撰述的佛教著作,它的重要性如所言︰「《壇經》不僅關係到中國史上一個轉換期的重要關鍵,同時也是佛教對現代思想界一個最具影響力的活水源頭。它代表了中國佛教一種特殊本質的所在,也表現了中國文化,或者說中國民族性中的一分奇特的生命智慧。」
  • 六祖慧能:六祖壇經
    亦稱《壇經》、《六祖大師法寶壇經》,全稱《南宗頓教最上大乘摩訶般若波羅蜜經六祖惠能大師於韶州大梵寺施法壇經》。禪宗六祖惠能說,弟子法海集錄。《釋門正統》卷八《義天傳》有「大遼皇帝詔有司令義學沙門詮曉等再定經錄,世所謂《六祖壇經》、《寶林傳》等皆被焚」等語,似宋遼時期此書已入經錄。現有明清諸藏本、房山石經本及流通本等。1976年日本影印《六祖壇經諸本集成》,匯集各種版本《壇經》十一種。
  • 月光寶盒的穿越口訣為什麼是「般若波羅蜜」?|《六祖壇經》03
    打開月光寶盒,大喊「般若波羅蜜」,到底是啥意思?本期進入到《六祖壇經》第二品:般若。這一品比較長,依然分成上下兩集來說。———第二品 般若 上集———惠能大師云:第二天,韶州刺史韋他們又來上課了。我上座之後,讓他們都靜靜,把心裡放空,今天我要給他們講,究竟什麼是「摩訶般若波羅蜜」。
  • 六祖說般若(上)
    那次韋刺史和眾多官員等,把六祖惠能大師請出了山,在城裡的大梵寺講堂說法,第一天六祖講了自己學佛的緣起和開悟的過程。第二天,韋刺史又向六祖請法,這次講的主題是般若波羅蜜多。 六祖升座,告訴大家,先都把心淨一下,各自默念摩訶般若波羅蜜多。這個情節,一般人很容易忽略過去,其實這個很重要。
  • 《心經》綜述,如何通過修摩訶般若波羅蜜來化解人生的苦與厄呢?
    《心經》的歷史由來《心經》也稱《般若波羅蜜心經》、《摩訶般若波羅蜜多心經》。有歷史記載,公元5世紀,來自西域龜茲的鳩摩羅什,在中國長安譯出了最早的漢譯本《摩訶般若波羅蜜大明咒經》,也是《心經》最早的譯本。
  • 六祖壇經|惠能講無相頌
    六祖惠能在《壇經》般若篇中傳授了一篇較長的無相頌。其中的內容是很深刻的,大致分為四個方面,關於見性、清淨、修道、入世。關於見性,禪宗的頓教法門就是教人直見本性。 找見本心,就好像是在黑暗的虛空中出現一個太陽,可以照亮一切事物。
  • 濟群法師:《六祖壇經》的般若思想
    五祖弘忍創東山法門,普勸僧俗讀誦《金剛般若波羅密經》。到了六祖惠能,與《金剛經》的因緣就更為密切了。六祖惠能依據金剛般若思想,建立起完整的禪宗修證體系,其內容主要體現在《六祖壇經》中。因此,本文想依宗寶本《壇經》,談談《壇經》的般若思想。
  • 六祖惠能大師圓寂紀念日!《六祖壇經》傳世,中土唯此一人
    慧能禪師為佛教禪宗三十三祖,中國禪宗第六祖。後人把慧能禪師的教言編成《壇經》流傳於世。慧能大師門下弟子很多,其中著名者,有青原行思禪師、南嶽懷讓禪師、荷澤神會禪師、南陽慧忠禪師、永嘉玄覺禪師等,得法後都各成一家。南嶽數傳後衍為臨濟、溈仰二派,青原數傳後分為曹洞、雲門、法眼三派,形成禪宗五派法流,稱「一花開五葉」。
  • 六祖壇經|惠能講「修行」
    有人問惠能,在家要如何修行呢?請願惠能教授。惠能於是為大家講說無相頌,能依此修行,那麼與他沒有差別。如果不能依此修行,即便是剃髮出家,也不能求得佛道。雖然惠能說的是無相頌,但其實還是關於現實人生的頌語。
  • 《六祖壇經》中8句經典禪語,明心見性,直指人心!
    《六祖壇經》,佛教禪宗典籍。亦稱《壇經》、《六祖大師法寶壇經》,全稱《南宗頓教最上大乘摩訶般若波羅蜜經六祖惠能大師於韶州大梵寺施法壇經》。禪宗六祖惠能說,弟子法海集錄。一、若能鑽木出火,淤泥定生紅蓮。——《壇經》【譯文】即心稱作慧,即佛稱作定;定慧平等地修持,心境中就能清淨。從我們的自性頓悟到這個法門,用本來就不存在,定慧雙修才是正道。三、一切處所,一切時中,念念不愚,常行智慧,即是般若行。一念愚,即般若絕;一念智,即般若生。
  • 讀懂了《六祖壇經》首句話,你就開悟了!
    六祖《六祖壇經》中,六祖說的第一句話是什麼內容呢?這就是禪宗最大的特色,六祖不做任何鋪墊,直截了當,一開口,就是禪宗最精髓的東西。在六祖之前,從來沒有人敢這麼講,根本不用修行,只用自己家這顆心,就可以「直了成佛」。沒人敢相信自己的耳朵,難道沒有聽錯?的卻沒有聽錯,這是真的。不僅是真的,而且,這就是禪宗的立腳之處,是禪宗的根本宗旨。
  • 《壇經》講解—般若品第二(1)
    師升座,告大眾曰:總淨心念摩訶般若波羅蜜多。六祖惠能大師第二天,六祖升座,告訴大眾「總淨心念摩訶般若波羅蜜多」,讓大家一起靜下心來,>共同念「摩訶般若波羅蜜多」。我們看實際上這是一種儀式,可能是六祖大師帶大家念,或者大家一起念摩訶般若波羅蜜多一段時間。這是早期禪宗,或者不僅是禪宗,就是早期的一種修行方法,口念 「摩訶般若波羅蜜多」,就像我們現在念「南無阿彌陀佛」一樣。
  • 《六祖壇經》四句偈語,徹悟佛理,瞭然修行法門,人人皆可成佛!
    《六祖壇經》是禪宗一部重要典籍,是由禪宗六祖惠能大師演說,其徒弟法海等人整理的一部經卷。《六祖壇經》全名為《南宗頓教最上大乘摩訶般若波羅蜜經六祖惠能大師於韶州大梵寺施法壇經》簡稱《六祖壇經》或《壇經》,此經卷還是我國迄今為止發現的第一部白話文著作,經中收錄了惠能大師一生傳法的事跡及言論,教義精湛發人深省,從而成為禪宗非常重要的一部經論。
  • 《六祖壇經》裡最精華的十句佛語,受用一句便如雲似水!
    《六祖壇經》,佛教禪宗典籍。亦稱《壇經》、《六祖大師法寶壇經》,全稱《南宗頓教最上大乘摩訶般若波羅蜜經六祖惠能大師於韶州大梵寺施法壇經》。禪宗六祖慧能說,弟子法海集錄。1、迷時師度,悟了自度。出自《六祖壇經·自序品第一》。【譯文】迷的時候需要老師來救度,悟了之後就是自己救度自己了。2、迷人口說,智者心行。出自《六祖壇經·般若品第二》。【譯文】迷人靠嘴說,智者總是心在行動。3、一切即一,一即一切。
  • 著名書法家吳連喜歷時四個月抄錄《六祖法寶檀經》
    著名書法家吳連喜先生歷時四個月的時間抄錄完成70米長卷《六祖法寶檀經》我有幸成為第一個參觀者!觀看這幅經卷為這幅經卷感到震撼、為先生的書法造詣折服!感受到先生抄錄經卷的虔誠之心。先生說趕工完成經卷就是為了趕在紀念抗震44周年為逝者祈福。為唐山人民祈福!在畫室門外,我們展開70米長卷這是非常壯觀場景,絡繹不絕的都有過往的人群走過觀看,為這巨幅作品讚嘆不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