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祖壇經》20句經典佛語,帶你感悟人生!

2020-12-12 國學修學堂

《六祖壇經》原典凡兩萬餘字,以禪宗六祖惠能的生平活動為序,述其形跡、說法及與弟子的機鋒對答,共分十品。

1. 迷人口說,智者心行。

2. 兀兀不修善,騰騰不造惡。寂寂斷見聞,蕩蕩心無著

3. 聖道幽通,言詮之所不逮;法身空寂,見聞之所不及。即文字語言,徒勞設施也。

4. 世界虛空,能含萬物色像,日月星宿,山河大地,泉源溪澗,草木叢林,惡人善人,惡法善法,天堂地獄,一切大海,須彌諸山,總在空中,世人性空,亦復如是。

5. 心起不淨之心,念佛往生難到。

6. 一切福田,不離方寸;從心而覓,感無不通。

7. 人雖有南北,佛性本無南北。

8. 一真一切真,萬境自如如,如如之心,即是真實。若如是見,即是無上菩提之自性也。

9. 日用常行饒益,成道非由施錢。

10. 外離相即禪,內不亂即定,外禪內定,是為禪定。

11. 菩提自性,本來清淨,但用此心,直了成佛。

12. 在家能行,如東方人心善,在寺不修,如西才人心惡。

13. 有道者得,無心者通。

14. 生來坐不臥,死去臥不坐,元是臭骨頭,何為立功過。

15. 善知識!真如自性起念,六根雖有見聞覺知,不染萬境,而真性常自在。故經云:'能善分別諸法相,於第一義而不動。

16. 世人妙性本空,無有一法可得。自性真空,亦復如是。

17. 菩提自性,本來清淨,但用此心,直了成佛。

18. 但識自本心,見自本性,無動無靜,無生無滅,無去無來,無是無非,無住無往。

19. 不見一法存無見,大似浮雲遮日面, 不知一法守空知,還如太虛生閃電。 此之知見瞥然興,錯認何曾解方便, 汝當一念自知非,自己靈光常顯現。

20. 即心名慧,即佛乃定。定慧等持,意中清淨。悟此法門,由汝習性。用本無生,雙修是正。

相關焦點

  • 禪宗經典《六祖壇經》令你頓悟人生的十句智慧佛語
    《六祖壇經》是中國歷史上唯一一本由中國人寫的佛經。作為佛教禪宗的至高經典,《六祖壇經》融匯了六祖惠能法師對佛學本質的深刻理解。書中經典的語錄不勝枚舉,如果我們能頓悟當中最精華的10句佛語,一定可以受益終身。
  • 六祖壇經
    另有論文百篇、譯文20多篇。 **內容簡介** 在中國佛教中,禪宗是最富有民族特色的宗派之一。慧能(638—713)被禪宗奉為直承弘忍之後的六祖,記述慧能的生平事跡和語靈的《六祖壇經》,是中國人佛教著作中唯一被奉為「經」的文獻,是禪宗所依據的重要經典,主張人人生來具有與佛一樣的本性,只要能夠自我體認自性就能達到解脫,所謂「識心見性,自成佛道」。
  • 十大經典佛語,你能悟透多少?
    佛學,在經歷過各相應證解層面的清淨、平等、妙觀、圓滿、俱藏、宛然之後,讓我們的人生從微末的細節中覺悟。今天就流傳比較廣泛的十大經典佛語,看你能悟透多少?物不得名之功,名不得物之實,名物不實,是以物無佛語有云:生不帶來,死不帶去。
  • 國學經典叢書:六祖壇經
    **內容簡介** 六祖惠能是中國佛教史乃至中國文化史上的一個傳奇人物。《六祖壇經》是中國佛教和禪宗的根本經典。它主張不立文字、明心見性,反對漸修,提倡頓悟佛性。《壇經》把印度佛教中蘊含對人或人生的關注及肯定作了充分的發揮和發展,在中國傳統文化原典精神的影響下,形成和其特有的重現實和人生的特點。
  • 六祖壇經|修習《法寶壇經》
    惠能說,我所說法,有抄錄流行於世,名為《法寶壇經》。你們可守護壇經,相傳相授,度化眾人。能夠依照《法寶壇經》所說,即是正法。我為你們說法,但不託付法衣,是因為你們信根淳熟,決定無疑,堪任大事。此外,根據達摩祖師所傳授的偈語,法衣也不需要再傳了。達摩祖師的偈語是:吾本來茲土,傳法救迷情,一花開五葉,結果自然成。
  • 六祖壇經|最上乘法
    有一天,智常問六祖惠能,佛說三乘法,又說有最上乘,自己沒有理解,希望您教授。惠能說,你觀自己的本心,不要向外著法相。佛法本無四乘之分,只因人心有相似有不同,故對人有四乘之分。見聞佛法能夠轉誦是小乘,感悟佛法能夠理解含義是中乘,依照佛法能夠實修實行是大乘。本心盡通萬法,具備萬法,自己不染一切,離諸法相,無一所得,能夠明心見性,是最上乘。惠能接著說,乘的意思是行,各自對應四乘法應該實際修行,不在於口爭。你須要自己實修,不須要再問我了。在一切時中,自性自如。
  • 揭秘毛澤東外出為何必帶《六祖壇經》?
    揭秘毛澤東外出為何必帶《六祖壇經》?(圖片來源:資料圖)毛澤東逝世以後,在他的床上找到一本《六祖壇經》。建國後,代表中國幾個佛教宗派的經典,《金剛經》、《六祖壇經》、《華嚴經》等,以及研究這些經典的著述,毛澤東都讀過一些。1959年10月23日外出前,他指名要帶走的書籍中,便有《六祖壇經》、《般若波羅蜜多心經》、《法華經》、《大涅經》等。最後由於毛主席建議,中國最有代表性的的十本哲學著作中列入了《金剛經》和《六祖壇經》。不管從哪一個角度來看、來對待這兩本經,應該說毛主席是最有遠見的。
  • 人生必看的經典《六祖壇經》,悟智慧人生!
    《六祖壇經》是佛教禪宗祖師惠能一生得法傳法的事跡及啟導門徒的言教,是研究禪宗思想淵源的重要依據,由其弟子法海等集錄。今天,佛經名句要介紹的就是關於六祖壇經的經典語句。相信你肯定知道其中的名句。如果你修身不動,心念不起,就和無情木石一樣了,你就著像了。那樣的話就不能夠排除你的無名煩惱,「自我」覺悟本性,解脫自在。6.心地無非自性戒,心地無痴自性慧,心地無亂自性定,不增不減自金剛,身來身去本三昧。這首偈非常重要,這是修自性戒定慧的方法。『心地無非自性戒』,心地是指真如本性,真如本性從來就沒有過失。
  • 《六祖壇經》的經典名句,句句印入人心
    六祖壇經的經典語句,帶你了解佛法,句句印入人心盧惠能小的時候沒有上過私塾,長大了靠賣柴為生,求法之時舂米勞作,得法之時,南逃山中十五年,為他人解說經典,也是隨言解說,所以惠能法師在生活中也常常留下了很多經典名句。
  • 《六祖壇經》智慧偈語,人生必看的經典!
    《六祖壇經》是中國佛教禪宗典籍。亦稱《壇經》、《六祖大師法寶壇經》。禪宗六祖惠能大師所說,弟子法海集錄,宋遼時期此書已入經錄。一、佛法在世間,不離世間覺,離世覓菩提,恰如求兔角。能夠誦讀經典的為小乘;能以自我的智慧領悟佛法含義者為中乘;能夠依照佛法的要求來修行的為大乘。四、自悟自修自性功德,是真歸依;皮肉是色身,色身是宅舍,不言歸依也。但悟自性三身,即識自性佛。自己通過修行而覺悟,以此來證得自性功德,這才是真正的歸依。
  • 讀六祖壇經感悟——佚名
    佛教禪宗六祖慧能留下的傳世經典《六祖壇經》,在中國佛教史上,是一個非常特別的現象。經文的體裁方式已經與其它的佛經典籍完全不同。上海華宇物流《壇經》僅以慧能得弘忍五祖之法衣的經過作了詳細的描述。再無其他的內容。讀此《壇經》,可以了解慧能創立禪宗南禪的目的。其宗旨在於勸導人們保持自己的清淨自愛的本能,和本身的自在的佛心佛性。以頓悟方法,達到成佛之境。
  • 【生命之悟】 人生必看的經典《六祖壇經》
    慧能,中國禪宗六祖,俗性盧。慧能祖籍河北範陽(涿縣),因其父到嶺南新州(廣東新興縣東)作官,所以遷居新州。一次,慧能路過一客店,聽到店內有人讀誦《金剛經》有所感悟,於是進去詢問此經的來歷,得到來自湖北黃梅弘忍大師之處。此後,慧能安頓好母親,就來到湖北黃梅參訪弘忍,以求佛法。弘忍令眾弟子各作一偈,以明所悟時,神秀作「身是菩提樹」一偈。慧能見偈後,也作一偈:「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臺,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大眾見偈都驚嘆不已。
  • 六祖壇經,六祖慧能的禪學思想歷千年而不衰
    慧能一生的禪學思想、事業功績,都被其弟子記錄下來,並結集成為中國唯一稱為經的《六祖壇經》裡了,可以說是禪宗的根本典籍,不論在中國佛教史,還是中國思想史,《壇經》都佔有不可忽視的地位。《壇經》重在自我見性,直入人心的頓悟法門,強調自我具足,一切皆備,認為美好的、理想的東西,全在我之一心,宇宙萬物、人生窮達,均由一心創造。
  • 《六祖壇經》裡最精華的十句佛語,受用一句便如雲似水!
    《六祖壇經》,佛教禪宗典籍。亦稱《壇經》、《六祖大師法寶壇經》,全稱《南宗頓教最上大乘摩訶般若波羅蜜經六祖惠能大師於韶州大梵寺施法壇經》。禪宗六祖慧能說,弟子法海集錄。1、迷時師度,悟了自度。出自《六祖壇經·自序品第一》。【譯文】迷的時候需要老師來救度,悟了之後就是自己救度自己了。2、迷人口說,智者心行。出自《六祖壇經·般若品第二》。【譯文】迷人靠嘴說,智者總是心在行動。3、一切即一,一即一切。
  • 《六祖壇經》十句智慧偈語,一生必看的經典!
    《壇經》,佛教禪宗典籍,禪宗代表著作之一,亦稱《六祖壇經》、《六祖大師法寶壇經》,是由佛教禪宗六祖惠能口述,弟子法海集錄而成的一部經典壇經,是佛教唯一一本僧人所著。一、身是菩提樹,心若明鏡臺;時時勤拂拭,勿使惹塵埃。
  • 六祖壇經,性中各自離五欲,見性剎那即是真,幸福,六祖慧能
    六祖慧能,六祖壇經本從化身生淨性,淨性常在化身中。幸福是需要有智慧和感悟的,智慧越大幸福感就越強,無明越多煩惱就越大,人生要學會用心去感受幸福,要學會享有,不一定要去佔有、擁有。六祖慧能,六祖壇經性中各自離五欲,見性剎那即是真。所以人生要想活得幸福,就必須控制自己的欲望,不能無限制的膨脹自己的欲望。
  • 王德峰做客覺群人生講壇 分享《六祖壇經》智慧
    上海熱線12月13日消息,昨天(12日),復旦大學哲學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復旦大學任重書院院長、復旦大學教學名師王德峰教授做客玉佛禪寺覺群人生講壇第九期,為大家帶來"《六祖壇經》的智慧"系列講座第一期,數百名觀眾到場聆聽,一起透過《六祖壇經》體味禪宗智慧。
  • 讀懂了《六祖壇經》首句話,你就開悟了!
    六祖《六祖壇經》中,六祖說的第一句話是什麼內容呢?這就是禪宗最大的特色,六祖不做任何鋪墊,直截了當,一開口,就是禪宗最精髓的東西。六祖慧能可是,六祖到底是否說過這句話呢?經文中明明就寫著這句話,為什麼還會有這個疑問?這就牽涉到《壇經》的流傳問題。
  • 如何「轉識成智」,來自《六祖壇經》的開示
    2019年2月27日,由上海玉佛禪寺覺群人間佛教研究中心,聯合上海大圓通寺圓通學府,邀請復旦大學哲學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復旦大學任重書院院長、復旦大學教學名師王德峰教授,隆重舉辦了2019年第三期覺群人生講壇——「《六祖壇經》的智慧」系列講座。這是王德峰教授《六祖壇經》系列講座的第五期。
  • 六祖慧能:六祖壇經
    六祖慧能:六祖壇經  《六祖壇經》,佛教禪宗典籍。亦稱《壇經》、《六祖大師法寶壇經》,全稱《南宗頓教最上大乘摩訶般若波羅蜜經六祖惠能大師於韶州大梵寺施法壇經》。禪宗六祖惠能說,弟子法海集錄。《釋門正統》卷八《義天傳》有「大遼皇帝詔有司令義學沙門詮曉等再定經錄,世所謂《六祖壇經》、《寶林傳》等皆被焚」等語,似宋遼時期此書已入經錄。現有明清諸藏本、房山石經本及流通本等。1976年日本影印《六祖壇經諸本集成》,匯集各種版本《壇經》十一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