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70後書法家,楷書勝過「二田」,行書比「啟功體」更有神韻

2020-11-08 馮彬藏墨


徐朝江,1977年出生在安徽省天長市,是一位地道的農民, 家境貧寒,但他卻是一位不甘落後的人,喜歡書法是在農村老家春節寫春聯開始受到老者的啟發,然後開始苦練,尤其愛好楷書,靠著長期不懈的自學和臨摹,慢慢地他的書法得到了周圍朋友和鄰居們的廣泛認可。

由於他的堅持和努力,加之他對書法有著極高的悟性,書法技藝與日俱增,每每參加一些書法賽事都能脫穎而出,尤其在2013年憑藉一手精湛的楷書一炮走紅,獲得了全國首屆楷書展特等獎第一名,大放異彩,從而成為當地最有名的楷書書法家。他的楷書勝過「二田」,行書比「啟功體」更有神韻。

70後的書法家徐朝江


徐朝江,漢族,1977年出生於安徽省天長市,書法家。中國書法家協會會員,安徽省書法協會會員,安徽省書法家協會楷書委員會委員,2013年4月19日,作品獲全國首屆楷書展最高獎。

每當書法界在談論當今楷書誰寫得好,毫無疑問會脫口而出「二田」(田蘊章、田英章兄弟),還有盧中南、荊霄鵬等大咖,其實除了這些聞名書壇的楷書大咖之外,還有一位70後的楷書高手曾經引起了書壇裡的震動,他就是在2013年憑藉精湛的楷書斬獲了全國首屆楷書展特等獎第一名的徐朝江,他是一位不折不扣的書法實力派。

徐朝江楷書


徐朝江來自安徽農村,因家貧17歲就輟學出外務工,後從商,他一直堅持一邊行商一邊自學苦練和研究書法,在2013年2月接觸安徽滁州博愛文社的範振海老師,然後開始投稿國展。

他的楷書不僅寫出了古風古韻,而且還創出了自己的個性和風味,楷書主要是以歐楷為宗,而且還充滿了自己的理解和認識,寫出了一種讓人耳目一新的意境,整個結體具有歐楷的嚴謹法度並貫穿始終,特別是瘦硬的線條非常有視覺衝擊力。有網友說:楷書勝過「二田」格調。

徐朝江楷書《蘭亭集序》


徐朝江扇形楷書


徐朝江的楷書從繼承、結構、用筆方面來進行認真品味,給欣賞者的感覺是不溫不火,從容不迫,不急不燥,實在不是每一個書法家能做到的。當你接觸到他楷書的第一感覺就好像迎面撲來是那種古樸秀逸,法度嚴謹,氣勢開張的效果。其次,就是結構外舒內斂,形態略扁,結字寬厚,取法橫勢,以獲得用筆乾淨利索的功力,再觀察他的起筆、收筆、行筆等,又會發現果敢、自然、嫻熟的技法原理。

徐朝江楷書


很多朋友通過各種媒體對徐朝江的楷書應該有一個比較全面的了解,其實他的行書比楷書還精緻漂亮,而且瘦勁堅挺,別有一番風韻,整件行書作品不僅寫出了自己的特點,而且還寫出了「啟功體」的筆意,有人說比「啟功體」更有神韻。筆法不但略帶柳楷的筋骨,而且還筆筆驚豔,字字精,完全可以顛覆你的審美觀。

徐朝江行書對聯


徐朝江行書對聯


筆者認為徐朝江的行書最大的特色是博取了眾家之長,從他的行書來看既蘊含了啟功先生的細筆道,又藏有歐楷的遒峻,還具備了柳楷的筋骨風格,一眼看去就會被這熟悉的細筆道深深地吸引住,有些網友說啟功先生的「啟功體」線條過於僵硬,而徐朝江的行書卻能靈動飄逸,不但應用自如,而且比「啟功體」更富有神韻,可見他的用筆是多麼的精緻老辣。

徐朝江行書對聯


朋友們,您對70後書法家徐朝江的書法是一個怎樣的認識,敬請發表自己的看法,同時,歡迎加入交流、討論。

相關焦點

  • 他是70後書法家,楷書勝過「二田」,行書比「啟功體」更有神韻
    由於他的堅持和努力,加之他對書法有著極高的悟性,書法技藝與日俱增,每每參加一些書法賽事都能脫穎而出,尤其在2013年憑藉一手精湛的楷書一炮走紅,獲得了全國首屆楷書展特等獎第一名,大放異彩,從而成為當地最有名的楷書書法家。他的楷書勝過「二田」,行書比「啟功體」更有神韻。
  • 他是全國首屆楷書最高獎得主,其行書的嫁接「啟功體」和柳楷筆意
    在當今這種形式下,楷書受到了空前的冷落,處於一種非常尷尬的境地,不過,讓人稍稍有點的安慰的是,12屆國展中,楷書也成為了一大亮點,這也為楷書書法愛好者們打了一劑興奮劑,不過,很多楷書愛好者還是不怎麼樂觀,他們認為,楷書雖然是基礎,但是,寫出靈動的感覺來,是非常難的,而他卻不這樣認為,他曾經憑藉精湛的楷書斬獲了全國首屆楷書最高獎,他的楷書不僅是精緻,而且是根植於傳統,在傳統的基礎上,寫出了一種生動活潑的姿態
  • 他是全國首屆楷書展一等獎第一名得主,徐朝江楷書略帶行書筆意
    下圖展示的人物照片就是今天的主人公,他叫徐朝江,是全國首屆楷書展一等獎第一名得主,一名70後實力派書法家,他的楷書有一種別樣的味道,讓人一見傾心,談到這樣很多朋友會反駁,他有這麼牛逼嗎?他的楷書能夠和當今楷書大家田英章、田蘊章、盧中南相比嗎?
  • 他摘得全國首屆楷書最高獎,行書也有一手,嫁接「啟功體」很瘦勁
    2013年一場別開生面的全國楷書展,將很多書法家打回了原形,從投稿的質量來看,不少所謂的書法家楷書基礎不是想像中的那麼紮實,甚至有的還沒有入門,讓人很是驚心觸目,當然也有讓人出乎意料的收穫,而他的楷書就是讓人出乎意料的收穫,他憑藉精湛的楷書技藝摘得全國首屆楷書最高獎,並且取得了第一名的好成績,其楷書功底深厚,根植傳統,既有歐楷的險絕,又有自我創新,寫出了一派清新之氣象,沒曾想,他的行書也是如此精湛
  • 全國首屆楷書展特等獎獲得者徐朝江,行書筋骨盡顯,有啟功體痩勁
    2013年的全國首屆楷書展,讓我們認識了這樣一位書法家,他的楷書以歐楷為宗,嫁接柳楷的筆意,加之字跡的理解,寫出了一派清新之象,憑此斬獲了該首屆楷書展的最高獎,他就是徐朝江,一位將楷書寫到極致的書法家,沒曾想,他的行書也是如此有味道,不僅有柳楷的筋骨,而且還有」啟功體「的痩勁,很是別致,別開生面,自成一體,筆筆驚豔,顛覆你的審美,下面就讓我們一同來欣賞一番徐朝江的行書吧。
  • 全國首屆楷書展最高獎獲得者徐朝江的行書比其楷書還精緻,還耐看
    提到當今書壇楷書大咖,我們都會自然而然地聯想到「二田」、盧中南、荊霄鵬等大咖,其實除了他們這些耳熟能詳的大咖之外,還有一位大咖也曾經引起了書壇裡的震動,他在2013年憑藉精湛的楷書斬獲了全國首屆楷書展特等獎第一名,是一位不折不扣的書法實力派,通過該次大獎,我們了解了這樣一位大咖,很多人只知道他的楷書精湛,沒曾想,他的行書比楷書還精緻,還耐看,瘦勁堅挺,不僅寫出了自我特點,而且還寫出了「啟功體」
  • 他的楷書很剛硬,有溥儒之神韻,個性十足,比盧中南楷書還要耐看
    在當今書壇,一提到楷書,很多人都會自然而然地聯想到盧中南、田英章、田蘊章、荊霄鵬等大家,其實,我們卻忽略了這樣一位大咖,他的楷書很剛硬,個性十足,而且還有溥儒之神韻,甚至比盧中南的楷書還要耐看,他就是上海的老書法家劉小晴,曾擔任上海書法家協會副主席,現為中國書法家協會學術委員會會員,上海大學文學院兼職教授、上海書畫出版社《書法》雜誌副主編、上海文史館館員,曾經得到了錢瘦鐵
  • 把行書寫到極致,能有多美?看看乾隆御用書法家就知道了
    在明清時期,由於皇帝喜愛,主要以趙子昂、董其昌的書風為主,尤其是官員出身的書法家,在風格上展露的是那種婉麗飄逸、雍容典雅、不激不厲的氣度,頗有儒者之風,這點與宋代行書有很大不同!梁詩正的書法,屬於典型傳統書風,他與元代的書法家趙子昂一樣,從晉唐書法入手,除有很深的二王(王羲之、王獻之)的底子,而且還臨摹大量的柳公權、顏真卿等人墨跡,具有「顏筋柳骨」之神韻。
  • 徐朝江,全國首屆楷書展特等獎獲得者,卻將行書寫到極致,個性
    個性,這個詞語,在生活中經常聽到,在說到某某人很個性的時候,言語之外還透著一絲貶義,可是對於書法來說,卻要凸顯個性,沒有個性的書法作品,也不會入大眾的法眼,在這裡我們所說的的書法上的個性,其實就是自我風格,在通往自我風格的道路上,書法家們要付出畢生的努力,我們知道,研習書法的基礎就是要以「法」為本,在遵循古人法度的基礎上,發展自我「個性」,彰顯個人風格,而他就是這樣一位書法家,他的楷書不僅有嚴謹的法度
  • 《書法問集》478、行書慢寫,楷書快寫,這句話怎麼理解?
    這句話有沒有道理,主要看你心中覺得「楷書」和「行書」是怎樣的關係。【啟功先生專門說過這件事情,田蘊章先生也有相似的話。這句話很容易斷章取義,原文行書宜當楷書寫,楷書宜當行書寫。】提問者提問的「行書慢寫,楷書快寫」,本身這個題目就有問題,啟功先生的原話嚴謹很多。
  • 他初學隸書,後學啟功體成為省級書協主席
    當代一些書法家也有不學古人的,而直接學習當代名家,比如有的人為了快速入選全國書法大賽的資格,就是學習當代名家的,這也許就是師承於當代。這樣做可以不?沒有什麼不可以的,因為他們學發當代名家後就能入展,甚至有的人還能在書協任職。劉慶渝是當代的書法名家,但不是別人學他,而是他學別人的。這個後面再說。
  • 啟功版《蘭亭序》最不像,但是看起來舒服,是啟功行書的最高水平
    提到書法,恐怕很多人第一能夠聯想到的就是王羲之,尤其是王羲之的《蘭亭序》,被譽為「天下第一行書」的《蘭亭序》,備受歷代書法家推崇,尤其是得到了唐太宗的推崇,才有了如此高的地位,而後來的書法家們,對《蘭亭序》也是心摹手追,也成為了書法家們筆臨的法帖之一,啟功也不例外,啟功版的《蘭亭序》,從外形上看
  • 80後女書法家王麗,楷書《四言金句》展,網評:又一個田楷模板
    王麗的楷書是學的田英章,後來和師傅撇清關係,一直在走去「田」化的道路,奈何網友卻不買帳。 其實按理說,楷書寫得好的人,行書也不會差,可是這二田兄弟倆不會寫行書,這就說明肯定是書寫的過程有問題,結構跟唐楷一樣,很嚴謹。但從點畫、鉤提中也可以看出,描字畫字很多。圖個好看是絕對沒問題,再想深入學宋人注重風骨神韻,就別想了。
  • 80後女書法家王麗,楷書《四言金句》展,網評:又一個田楷模板
    王麗的楷書是學的田英章,後來和師傅撇清關係,一直在走去「田」化的道路,奈何網友卻不買帳。其實按理說,楷書寫得好的人,行書也不會差,可是這二田兄弟倆不會寫行書,這就說明肯定是書寫的過程有問題,,結構跟唐楷一樣,很嚴謹。但從點畫、鉤提中也可以看出,描字畫字很多。
  • 馬英九的書法規矩有傳統,筋骨盡顯,楷書端正,行書灑脫,佩服
    書法作為中華文化最為優秀的內容,其輻射範圍非常之廣泛,作為炎黃子孫,我們有責任,也有義務將傳統書法發揚光大,將書法發揚光大不僅是書法家的事情,而且還是每一位中國人應該做的事情,在發揚傳統文化方面,馬英九就做到了極致,他不但自己喜歡書法,經常為老百姓書寫書法作品,同時也在一些公眾場合做書法的普及,提到馬英九書法,這絕對是一位書法老手,其書法作品堪比書法家,楷書端莊秀麗,有傳統,行書灑脫飄逸,有自我
  • 1994年啟功作品,和「啟功體」有天壤之別,但卻非常耐看
    縱觀整個中國書法史,你會發現,每一位能夠青史留名的書法大家,其書法都經歷了一個逐漸成熟的過程,從古到今,概莫能外,啟功先生亦是如此,1994年時的作品和成熟的「啟功體」相比較而言,可以說是千差萬別,但是從整體上觀之,卻非常耐看,那一年,對於啟功先生來說,才32歲,是真正的而立之年,而他的作品中卻透著一絲穩健
  • 馬英九的書法規矩有傳統,筋骨盡顯,楷書端正,行書灑脫,佩服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及時聯繫                                                                                          書法作為中華文化最為優秀的內容
  • 全國首屆楷書展最高獎獲得者徐朝江的行書,比其楷書還有味道
    2013年的全國首屆楷書展,讓我們熟悉了這樣一位楷書大咖,他以歐楷為宗,研習書法路子正,根基深,有傳統,不僅如此,在以歐楷為主要基調的基礎上,添加自己的獨到見解,寫出了一番新氣象,他就是全國首屆楷書展最高獎獲得者徐朝江,現為中國書法家協會會員、安徽省書法協會會員,安徽省書法家協會楷書委員會委員、
  • 一氣呵成似流水,這幾幅行書書法,令人賞心悅目!
    行書歷經魏晉的黃金期、唐代的發展期後,在宋代達到了新的高峰,於各種書體中逐漸佔居主流地位。縱觀漫長的書史,篆書、隸書、楷書的發展都存在盛衰的變化,而行書則長盛不衰,始終是書法領域的顯學。歷代書法大家共同書寫了行書發展輝煌燦爛的歷史。不過在早期,行書也叫「行押書」,也曾被作為草稿使用,因此又有「草稿」的名目。後來被大家所熟知的二王(王羲之、王獻之)推到了極致,這才大行於世。
  • 工筆啟功體研究|田英章《精強博敏 高遠宏深》等楷書作品賞析
    今天「田楷」一詞雖然沒有進入中華大字典,但是在網絡世界搜已是豁然在列。「田楷」一詞,嚴肅地說只是工筆楷書的一種方法而已,但這個詞卻將中華楷書文化推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看到書聖王羲之的書法遺作,也許只有對書法文化有過細緻研究的人才能懂得「龍跳天門」與「虎臥鳳闕」的意景。當然力求標準的工筆楷書用這樣的成語來形容可能會有所不適。圖4:田英章先生作品《青山依舊在 幾度夕陽紅》楷書在中華漢字的發展過程中,來得最晚。當然也是最有人文基礎的書法形式,因為他是最為標準的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