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魚三吃的社區團購,吸引網際網路巨頭的是一箭三雕的供應鏈金融

2020-12-11 騰訊網

所謂的社區團購,原本就是社區內居民團體的一種購物消費行為,是依託真實社區的一種區域化、小眾化、本地化的團購形式。

但是,疫情之下的2020 年,社區團購市場發展迅猛,一夜之間,整個網際網路圈都在討論社區團購。

更有樂觀者宣稱,社區團購市場預計未來將保持良好增長態勢,到2022年社區團購市場規模有望達到千億級別。

利潤當前,巨頭們蜂擁而至,美團、拼多多、滴滴大幹快上,打起了群架,阿里、京東、快手一邊圍觀調研一邊悄悄布局。

而在今年初,松鼠拼拼、鄰鄰壹、你我您,這些曾經融了很多錢的明星項目,都沒挺過上一個冬天——不賺錢、燒不起、模式難跑通。

去年底,吉及鮮關倉裁員時,還有投資人感慨:生鮮這塊電商最後的硬骨頭,終究還是沒有人能啃下來。

就是一個疫情,市場的風向就發生了一百八十度大反轉,社區團購的故事又有了新的章節。

1分錢一筐的雞蛋,不要錢的大蔥,免費領的水果,各平臺的羊毛薅都薅不完。一個熱得發燙的新風口把他們連結在了一起——社區團購。

但是,幹過超市和農貿市場的都知道,生鮮產品的利潤微薄,僅僅夠小商小販餬口謀生,這些千萬億巨頭到底看上什麼了呢?

普通人下棋都要走一步看三步,網際網路大鱷們看上的可不是賣菜這點蠅頭小利,一魚三吃、一箭三雕的供應鏈金融可能是大佬們真正的目標。

無疑社區團購看似容易的「賣菜」生意,可以獲得更多的客戶信息,要比移動網際網路時代走紅的不少商業模式都貼近韭菜們的最後堡壘——家。

對於身經百戰的資本玩家們來說,追求規模、流量和爭奪用戶之餘,想要走得長遠,更需要供應鏈、履約模式等各個環節的精細化運營,而資金監管、身份認證和保證金可能大佬們看中的三個點。

第一、消費者金融業務

打個比方未來,春天在平臺上預售秋天結果的蘋果、大蔥和白菜,你買不買?

今年冬天蘋果是10塊一斤,明年春天的預售價是5塊,您看著便宜,想買吧,又怕上當,然後平臺提供給您消費貸款,您可以選擇貸款,7塊一斤,您覺得合適,沒花錢,就預訂了便宜貨,就好比蛋殼租房一樣。

到了秋天,平臺跑路了,您蘋果沒見著,但是您的貸款要還啊,不還款,貸款機構就向您催收,影響您的信用。

這會兒您找誰哭去?合同是您自己籤的,貸款是您自己貸的吧!

您看中的是便宜的5塊錢,人家看上的是您貸款的7塊真金白銀。

第二、生產者、農民、農業貸業務

這邊平臺接了未來的農產品訂購,但是蘋果和大蔥還沒長出來,要種樹、撒種、施肥、打藥,這都是錢和投入啊,以前呢農民沒有抵押物,貸款不容易,這個時候有平臺的訂單,平臺就可以貸一部分錢給生產者和農民。

正常情況,到了秋天,產品收穫,平臺把貨款給農民,農民吧蘋果和大蔥交付給平臺,平臺運輸給消費者,農民清還貸款,這單買賣完成。平臺又掙了一筆貸款利息。

假如平臺跑路了,那些預付款都用於擴張、補貼了,給不了農民錢,看不到錢農民肯定不會交付農產品,但是生鮮的保質期短,爛在地裡更賠錢,只能賤賣,貸款肯定是還不起了,農民的信用也就完了,貸款只能是少部分,其他的自有資金肯定是賠完。

第三、時間差裡的資金和數據

在這個商業模型裡,平臺從春天就收到了消費者的預付款,到秋天才交付給農民和生產者,其中的利息不是小數目,如果這個預售是連續三年或者五年呢?這中間的資金完全就是平臺的了。

除此之外中間還有各種槓桿、各種保險、各種資產證券化的玩法,而這些還沒考慮到,其中的消費者和生產者的數據能創造什麼樣的價值,但是按照阿里巴巴達摩院的說法,數字資產更值錢。

您說這個利潤大不大,所以在這個時代,別覺得賣菜的利潤不高,而且所有的風險都在無聲無息間轉嫁給消費者、農民生產者和金融機構了。

這樣一本萬利,完全沒風險的買賣誰不想壟斷?

一邊國外的科技巨頭在規劃火星,這廂我們的科技巨頭爭搶菜市場,分業經營,強化監管勢在必行。

1分錢一筐的雞蛋,不要錢的大蔥,免費領的水果,不是白給的,拉你入圈套才是人家的真正用意。

別受誘惑,不管多便宜也別買預售的果蔬,更不要貸款、分期。想一想那些平臺的總部都在千裡之外,遇上事您想維權都找不到人?就好比現在的蛋殼。

在這個真假風口難辨的時代,可以預料不論怎樣的結局,狂風暴雨後的社區團購市場都將會回歸理性,也希望所有看到這篇文章的朋友轉給家裡的中老年人,並認真給他們講一講。能提前保護普通人、老年人,別讓蛋殼的悲劇重現。

感謝關注,透過現象看本質,我們致力分享生活的智慧。

如果您覺得這篇內容對您有幫助,長按點讚按鈕,一鍵三連鼓勵一下作者吧!

相關焦點

  • 社區團購,網際網路巨頭爭搶的潘多拉魔盒
    (記者 葉菁)最近一段時間,全國的網際網路巨頭們都不約而同地颳起了「社區團購」的旋風,大幹快上:7月份,美團宣布成立「優選事業部」;8月份,拼多多旗下社區團購項目「多多買菜」上線;10月份,蘇寧菜場社區團購平臺在北京上線;阿里緊跟其後投資了十薈團,並布局盒馬參戰;另有媒體報導,在11月30日的京東高管早會上,京東集團CEO劉強東提出會親自下場帶隊,將帶領京東打好社區團購一仗
  • 社區團購,網際網路巨頭的修羅場
    來源:阿爾法工場也許沒有一家巨頭能夠通過這個生意盈利,就像當年的團購一樣。文 | 郭開森來源 | 陸玖財經2020年下半年,中國網際網路行業,大部分的資金都在悄悄流向一個叫社區團購的賽道,各家都很低調,主動宣傳很少,但是在戰場上,卻是白刀子進去,紅刀子出來,中國的團長們,大有不夠用了的趨勢。
  • 網際網路巨頭布局社區團購 網際網路反壟斷從反社區團購開始
    「反社區團購」第一槍打響!哪裡有壓迫,哪裡就有反抗。網際網路巨頭們剛打響社區團購大戰,就有供貨商站出來反抗了。12月12日,滄州市華海順達糧油調料有限公司發布「關於禁止給社區團購平臺供貨公司供貨通知」。明確提出「二選一」「大數據殺熟」等行為都可能被認定為壟斷。12月10日部分省份反壟斷工作座談會在浙江省杭州市召開,次日人民日報評論官方公眾號對社區團購惹惹爭議一事發文評論。社區團購,似乎正在成為開啟全面網際網路反壟斷的導火索。
  • 管中窺豹:從社區團購看網際網路巨頭的野蠻之路
    而此次我們將藉助社區團購的浪潮來回溯網際網路大巨頭的野蠻發展之路。其實就在去年,社區團購這個賽道幾近「團滅」,今年能得到這麼多巨頭」青睞「,全賴年初疫情帶來的兩點變化,一是疫情讓買菜這件小事兒突然變成了不折不扣的」難事兒「,人們和資本同時發現去年不受待見的社區團購能夠很好的解決「足不出戶買菜」的這件事兒,而且還能無限延伸。
  • 網際網路巨頭入局社區團購要有新作為
    實際上,社區團購併非新鮮事物,該模式始於社群分銷模式,2018年以來社區團購逐漸走紅,吸引不少創投資本的入局。今年初,新冠肺炎疫情改變了人們的消費習慣,線上買菜頻次的大幅增加讓社區團購再次迎來春天。根據艾媒諮詢相關數據,2019年社區團購規模達到340億元,預計中國社區團購市場發展態勢良好,到2022年中國社區團購規模有望達到千億級。
  • 社區團購:網際網路巨頭是如何「打仗」的
    網際網路的流量紅利,只有下沉市場,也是最難打的市場,過去已經被印證成功了的:靠短視頻娛樂的抖音快手;靠遊戲的王者;靠地推撕扯的水滴;靠看新聞賺錢的趣頭條。下一個流量變現最好用的(廣告/遊戲/電商)社區生鮮團購,好不好用,等等看。但最起碼是現金流項目,就算是賠,也能看到回帳。
  • 網際網路巨頭入局壟斷「割韭菜」?一文讀懂社區團購背後邏輯
    原標題:網際網路巨頭入局壟斷「割韭菜」?一文讀懂社區團購背後邏輯 摘要 【網際網路巨頭入局壟斷「割韭菜」?
  • 社區團購:「燒錢大戰」為網際網路巨頭敲響警鐘
    已布陣社區團購的巨頭們,有體量驚人的電商巨頭,比如阿里、騰訊;有出招精妙的出行巨頭,比如滴滴、同程;有久經沙場的實力派選手,比如在千分之一存活率的「千團大戰」中倖存的美團,以及順豐、中通這樣的快遞巨頭。其中除了騰訊阿里,絕大多數是在2020年進入戰場的。
  • 重金砸向社區團購,網際網路巨頭搞啥咧?
    對於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網際網路巨頭總是很「操心」。但最近他們目標一致地「耕耘」卻被潑了冷水。12月11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開會議首次提出要「強化反壟斷和防止資本無序擴張」。同日,《人民日報》對近來網際網路巨頭相繼投入大量資源入局社區團購喊話道:「別只惦記著幾捆白菜、幾斤水果的流量。」
  • 江瀚;京東也加入社區團購混戰?網際網路巨頭密集發力的社區團購真香?
    來源:金融界網站作者:江瀚最近一段時間,如果要問哪個產業最紅火,相信大家得到的答案都是一致的,這就是社區團購,最近一段時間,京東、美團、淘寶、拼多多幾乎是數得上號的網際網路巨頭幾乎是商量好的似的,全部衝進了社區團購的紅海,把這片原來不受重視的產業,變成了一場大混戰,為啥巨頭們集體看好社區團購
  • 客觀看待網際網路巨頭進入「社區團購」?這其中有利也有弊
    進入2020年下半年之後,「社區團購」硝煙再起!隨著阿里、拼多多、美團以及京東等網際網路巨頭的布局,社區團購再次被網友們熱議! 今日,人民日報發文稱,掌握著海量數據、先進算法的網際網路巨頭,理應在科技創新上有更多擔當、有更多追求、有更多作為。
  • 人民日報點名,網際網路巨頭社區團購燒錢大戰或緊急剎車?
    編者按:社區團購賽道再起波瀾,昨日,京東發布公告稱,將以7億美元戰略投資社區團購頭部玩家興盛優選。同日,人民日報發布評論文章《社區團購爭議背後,是對網際網路巨頭科技創新的更多期待》,強調網際網路巨頭「別只惦記著幾捆白菜、幾斤水果的流量」,「科技創新的星辰大海更令人心潮澎湃」。
  • 巨頭入局社區團購攻勢報告:「陣地戰」如何取代「閃電戰」?
    12月11日,人民日報發表了《社區團購爭議背後,是對網際網路巨頭科技創新的更多期待》評論,直指社區團購成為網際網路資本逐利的方向,並表示,網際網路累積的數據和算法,除了流量變現,還有另一種打開方式,即促進科技創新。這則評論發表後,網絡上湧起軒然大波。有傳聞稱,阿里馬雲、美團王興、拼多多黃崢紛紛表示退出社區團購業務。
  • 解碼社區團購:網際網路巨頭惦記的不是那幾捆白菜
    就在不久前,一篇批評網際網路巨頭用資本奪走賣菜小商販生計的自媒體文章也曾火遍全網。一時間,質疑社區團購的聲音越來越大。社區團購是當下競爭態勢最為火熱的賽道之一。艾媒諮詢數據顯示,2020年社區團購市場規模預計達到720億元,同比增幅112%,2022年中國社區團購市場規模預計超過1020億元。
  • 社區團購遭遇「點名批評」,網際網路巨頭們會放棄嗎?
    在中文網際網路上,曾經流傳一系列神奇而魔幻的遊戲廣告,它們以「山海經」為名,以「吞噬進化」為噱頭。CG精妙,畫面宏大,玩法生動,然而玩家點擊進去之後,才會發現內裡的本質全是換皮手遊。 從某種程度上來說,最近半年電商賽道爆火的「社區團購」,與「山海經」系列的遊戲廣告有著異曲同工之妙。
  • 天目觀察 巨頭蜂擁入局 社區團購又迎來春天?
    巨頭下注 社區團購「翻紅」天目新聞記者體驗發現,社區團購商品多以生鮮農產品、家居百貨為主打。打開社區團購APP或小程序,尋找離自己最近的社區,選擇感興趣的團購商品並下單,即可以較低的市場價格購入該商品。拿貨則可選自提或配送上門。
  • 巨頭角逐社區團購賽道 地推瘋狂攻佔小區團長
    似乎一夜之間,沉寂許久的社區團購賽道春風吹又生,戰火愈演愈烈。不只阿里、美團、拼多多這些網際網路巨頭挾巨金大舉殺入,滴滴、步步高、今日頭條也躍躍欲試,準備跨界入局,還有贊麥源選、熊貓大鮮、生鮮傳奇等新興平臺連傳捷報、來勢兇猛。
  • 一文讀懂社區團購:為什麼巨頭狠起來連自己人都打?
    湖北孝感的一家芙蓉興盛便利店,店老闆2018年就是興盛優選的團長,但現在,她新增代理了美團、拼多多、橙心優選,這三家都是興盛優選的敵人。這或許是繼O2O團購、外賣、網約車之後,中國網際網路最慘烈的一場戰役,而當前顯然還處在最混亂的早期階段。
  • 網際網路巨頭湧入社區團購,媒體:菜籃子拒絕不計後果的資本遊戲
    網際網路巨頭湧入社區團購,媒體:菜籃子拒絕不計後果的資本遊戲 張燦燦/檢察日報 2020-12-14 11:09
  • 砸下百億美金變烏有,「帝國」巨頭止戰,社區團購止傷
    事實上在此之前,媒體盛傳京東在考察食享會,或以約2億美金收購美菜網旗下社區團購項目美家買菜。另一方面,興盛優選一邊享受被網際網路巨頭圍剿的頂級待遇,一邊遭遇要被巨頭全資收購的傳聞。 除了收購變投資,食享會、美家買菜變興盛,更令外界意外的是京東首席戰略官廖建文緊隨其後發布的公告,大致內容為「京東投資興盛不是為了替代低線市場小店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