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夢醒五棵柳》是一部真實反映90年代農村變革現實的電視劇

2020-12-04 正奇談天下

《夢醒五棵柳》是一部真實反映90年代農村變革現實的電視劇

在商潮滔滔、紅塵滾滾的電視劇製作的流水線上,反映現代農村生活而且沒有商業操作印記的《夢醒五棵柳》,顯得清新脫俗。它的藝術表現頗有新意:現實主義的基調毫無疑義,但從MTV式的片頭起,你就會被瀰漫全片的浪漫主義氣息所感染;風俗喜劇的底蘊顯而易見,但當女主人公的命運發生一個又一個逆轉時,你又能真切地感受到她們心頭的傷痛。

但《夢醒五棵柳》的主要內容,還是五棵柳村一群村姑人生命運由逆境向順境的轉化,轉化的大背景自然是農村的改革大潮,但編導關注的首先是人,是人的性格與命運。於是,我們看到了夏葵這樣一位在今天的螢屏上難得一見的、讓觀眾的心靈與眼睛同時為之一亮的人物。

夏葵不是個高大全式的人物,但無論拿傳統道德的尺度,還是拿現代倫理的標準衡量,她都是個近於完美的女性。她有點劉慧芳的因子,但比劉慧芳潑辣;她有點李雙雙的影子,但比李雙雙溫柔;她也吃苦耐勞,也開拓創新,但誰也不想把「鐵姑娘」、「女強人」、「改革家」一類現成的帽子戴在她頭上。她就是她「這一個」,她的獨特性熔鑄在傳統美與現代美的交融之中,反射著理想與現實相撞擊的光芒。

夏葵的扮演者原華是個青年演員,她能讓觀眾相信她塑造的這個新人的真實可靠性,就是一大成功。這部電視劇以女角為主春柳、夏葵、秋蘭、冬梅、花丫外加半月,簡直是6朵金花。但與她們配戲的幾位男演員的稱職表演,使我們相信了「紅花還得綠葉扶」的道理。在男角中,最引人注目的是村長嘎頭。他與夏葵組成一對既是潛在對手又是潛在情人的矛盾體。夏葵逐漸徵服嘎頭的過程,與她逐漸徵服觀眾的過程同步。該劇裡在多條人物關係線,表現得最細膩的當是夏葵與嘎頭的這條線。

陳力導演更是顯示了她富於魅力的藝術個性。看《夢醒五棵柳》,我不 時想到導演的存在,這是因為我不時地發現導演藝術家的智慧與激情。這智慧與激情既是藝術的,也是人生的,包括對普通莊稼人的同情與鍾愛。你想,電視劇裡組織了那麼多的戲劇衝突,但居然最終沒有傷害一個莊稼人。陳力善於在敘事過程中營造具有強烈情緒與心理衝擊力的華彩樂章,但同時她又選擇最最樸素的農家炕頭作為物質環境。這部電視劇充滿著人情味,這人情味在最後的婚禮場面上用寫意的大紅布張揚到了浪漫主義的頂點,但你還要承認,《夢醒五棵柳》是一部真實反映90年代農村變革現實的電視劇。

5個從小在一起長大的女孩,嫁的嫁,進城的進城,都想看看外面的精彩世界。出去後發覺,外面的世界很無奈,又紛紛返回五棵柳。於是,這個村子一點一點地醒悟過來,要想富,不必一定要到外面去,只要大家齊心協力地把農田種好,把副業搞上去……農村這個世界同樣很精彩。於是在五棵柳這個小村莊裡展現出一幕幕當代農村人演繹出的悲喜劇。

這部由中國電視劇製作中心攝製、楊廷玉編劇(也是《一村之長》、《女人不是月亮》的作者)、繆建行任製片、陳力導演的電視劇《夢醒五棵柳》,受到了專家們的高度評價。陳力,是中國影視劇導演的後起之秀,是中國十佳女導演之一,現任河北電影製片廠副廠長。

36歲的陳力認為,自己的年齡完全可以與這5個姑娘溝通,能夠體會、理解到她們的經歷和在愛情、事業上碰到的問題。她很喜歡這部戲,接到劇本後,馬上去東北農村體驗生活,找了好幾位村主任長談,了解到不少當前農村中的新信息、新情況、新問題和許多生活細節。

有意思的是,《夢醒五棵柳》中的5位女性,除在電視劇《野火春風鬥古城》裡飾銀環而為大家熟悉的原華,在劇中飾演女主角夏葵外,其餘幾名女性全部是新面孔,有的還是首次上屏幕呢!但人物形象清新、性格鮮明。幾位男演員可都是大名鼎鼎,很有功力的人。如飾演嘎頭的馮國慶,參演的電視劇多次獲得飛天獎、金鷹獎,他還是四川國際電視節最佳男主角獎的獲得者;曾榮獲金雞獎的高強、大家熟悉的銅鎖飾演者王建國和中國青年藝術劇院的著名演員李慶祥,等等,都在這部戲裡當陪襯作綠葉。據說,這是導演陳力使的新招,以達到綠葉扶花花更紅,保證這部電視劇的質量。這似乎對這些男演員有點不太公平,而且在拍攝過程中,又遇到東北發大水,男演員們只好7個人住一屋,喝著泥湯水,自已做飯吃,拍攝條件非常艱苦。攝製組的一些人都認為,這是一次難忘的創作!

相關焦點

  • 評價最高的十部年代劇推薦有哪些 反映70到90年代電視劇介紹
    近年來年代劇很流行,尤其是反映七八十年代的電視劇,很多觀眾都喜歡看,下面為大家推薦幾部好看的年代劇,都是評價非常高劇情精彩好看的年代劇!  反映70到90年代電視劇有哪些  1、《父母愛情》(9.3分)  2、《大江大河》 (8.9分)  3、《生活有點甜》(8.6分)  4、《下海》(8.1分)  5、《相愛十年》(8.0分)  6、《劇場》(8.0分)  7、《師傅》(8.0分)  8、《正陽門下小女人》
  • 六部東北農村電視劇,《劉老根》是回憶最後一部是經典!
    農村題材的電視劇因為更貼近農村生活,更接地氣,同時劇情相對來講比較通俗易懂。東北話更是幽默、詼諧、朗朗上口,今天英子就給大家整理了幾部好看的東北農村電視劇,一起來看看!《都市外鄉人》這部劇講述了農村知識分子進城創業的故事。劇情同時展現了進城農民的親情、友情和愛情。它從一個新的角度開掘了農村戲,把觸角由農村伸入到了城市。真實地反映了當代農民在市場經濟大潮的衝擊下,離開農村進入城市,在現代生活中尋找各自位置、實現自身價值的社會現實。
  • 《秦腔》,一部農村變革的史詩
    在我看來,評判一部文學作品的優劣,不應以個人的口味來枉加指責,所謂仁者見仁,智者見智即是這個道理。說實在,我不崇拜名人,可我卻崇拜名人的作品。因為一部好的作品可以留傳百代,給人們提供精神食糧,從中受益。讀書就象品茶,只有漫漫的品味,方能體會茶之醇厚,喝茶只是解渴,而品茶乃是享受。和讀書是一個道理。當我第一次讀完了《秦腔》,我失眠了,我開始懷疑某些人批判《秦》到底處於什麼目的。睡在床上,我的眼前不時晃動著夏天智,夏天義,趙宏聲,君亭,上善,夏雨,夏風,還有瘋子引生的身影。尤其是那個讓「我″發痴發狂的白雪。
  • 創作更多叫好又叫座的農村題材電視劇(文化世象)
    據廣電總局發布的信息顯示,2017年全年生產完成並獲得《國產電視劇發行許可證》的劇目314部、13470集,其中當代農村題材14部、415集,分別佔比4.46%和3.08%。回顧中國電視劇誕生60年、改革開放40年,我們的螢屏出現了一批優秀的農村題材電視劇,它們反映了不同時期的社會狀況、觀眾的審美訴求,留下了眾多精品力作。
  • 《"鍛鍊鍛鍊"》:從真實反映農村現狀到陷入創作困境
    導語:趙樹理,可謂是一個真正紮根於農村的作家,而且其對農村的認識以及了解有著超出一般作家的熟悉,因此在這樣的環境之下,趙樹理的作品對農村的反映真實而且深刻,經常會站在農民的角度來分析。,是真實的反映了農村的面貌。
  • 電視劇《一個都不能少》 一部脫貧攻堅的農村讚歌
    如此受歡迎的一部主旋律電視劇擁有怎樣的創作歷程?為此,記者採訪了導演白永成和編劇曹銳。 創作深入實際 具有強烈現實意義 電視劇《一個都不能少》通過真實的場景、鮮活的語言和曲折的情節展現,對廣大農村中普遍存在的突出問題進行了藝術化處理,從而具有強烈的現實意義。
  • 韓三平:90年代犯罪猖獗,電影反映真實情況
    而談及此次飾演的警察角色時,他表示:「之前也演過警察,但90年代的警察這是第一次。那個時候科技還沒那麼發達,警察就是憑著『咬死不放』的精神去辦案,非常不容易。由衷敬佩那些用生命換取生命的英雄。」飾演颯爽女警的衛詩雅則為角色突破自我「在開拍前半年開始讓自己曬黑,不護膚,甚至增肥,就是為了讓角色形象更像90年代的女生」。
  • 90年代最熱的十部電視劇,《還珠格格》風靡全亞洲
    90年代堪稱中國電視劇的黃金年代,在這一時期湧現出大量優秀作品,一批又一批藝術家用生命在演繹著一位又一位經典人物。今天為大家帶來90年代十大轟動中國的電視劇。1.《包青天》出品時間:1993年主演:金超群、何家勁、範鴻軒該劇以《三俠五義》《包公案》裡的包拯為原型結合民間傳說改編而成,講述了包青天斷案的41個單元故事,合計236集,成為20世紀90年代初的一部劃時代經典影視作品。至今,包青天和展昭的角色,依然無法超越這一版。
  • 中科院90多人離職,是反映社會真實存在的現實問題
    中科院一次90多人離職,這起事件已經在社會上引起軒然大波,大家一時間議論紛紛,各抒己見。我認為世間之事本無對錯,不要過多的指責任何一方,都是唯心做事,坐的位置不同,思考問題就不同。有的人 心繫小家,畢竟現在社會壓力太大,現實是我的家庭要生活,同時個人還要事業,要平衡兩者的關係真是太難了。能進入中科院的工作,都是有遠大理想的一群人,只有看不到希望的時候才會「思變」。
  • 農村90年代萬人空巷的追劇,話說看過全部的人都老了
    對於,80、90年代的人來說,小時候的場面是打彈子、踢皮筋、玩紙牌,還有各種各樣的搞笑的自創娛樂,除了這些之外,最多的休閒娛樂方式就是拿個錄音機聽歌,或者看電視,對於出生在如今時代的人來說肯定是不屑一顧,但那個時候,擁有一部錄音機聽歌和擁有一臺電視機絕對是一種奢侈,特別是電視機,這對於那時候的農村人來說是種願望,所以就出來了「萬人空巷」的看電視畫面,下面我們就介紹下
  • 80年代電影《喜盈門》,一部貼合現實生活的好片子
    80年代電影《喜盈門》,一部貼合現實生活的好片子 。幾位主演都是當時炙手可熱的明星。影片曾獲1982年第二屆中國電影金雞獎:最佳編劇,最佳男配角,最佳女配角,最佳音樂獎項,以同年的第五屆大眾電影百花獎最佳故事片獎。這部影片由著名導演趙煥章執導,他與影片《咱們的牛百歲》和《咱們的退伍兵》,被稱為趙煥章的「農村三部曲」。
  • 天天娛評|電視劇《大江大河》逐鹿時代的大衝擊 看著過癮
    齊魯晚報記者 張瑩電視劇《大江大河》接近尾聲,收視率、口碑雙雙獲得好評。這部獻禮改革開放四十周年,反映大氣磅礴的時代變遷的正劇,拍得叫好又叫座,是不可多得的優秀作品。2018年,正值改革開放四十周年,獻禮題材的影視劇非常多,搶眼的卻不多,多數在平淡中走了個過場:反映80後船業的《合伙人》、反映農村改革的《黃土高天》、反映轉業軍人成為一代企業家的《風再起時》——不難發現,駕馭大時代的風雲起起伏伏,比現實題材的家長裡短難得多,所以,歲末總結中獻禮片口碑最好的反而是《正陽門下小女人》。
  • 盤點九十年代初紅極一時的電視劇(圖)
    這一點,我們將在90年代末的鄉土電視劇中還要看到。公關小姐這一年推出的當代都市題材劇集,還有《 公關小姐 》。這部22集的電視劇創下過幾個第一:內地最早反映改革開放,最早反映公關行業,最早反映女性和女性群體生活的電視連續劇。劇中女主角薩仁高娃也一炮而紅。
  • 《芳華》一代人的青春故事,反映了那個年代的真實
    還有不少人不爽郝淑雯和蕭穗子拿劉峰的假手開玩笑,劉峰都沒不樂意,你們有啥不樂意的,郝淑雯開完玩笑,就拿撕掉借條,告訴劉峰,咱們的關係難道1000元都不值嗎,若干年後劉峰還出現在在蕭穗子兒子婚禮上,人家自個沒那麼在乎,我們有什麼可替人在乎的,很多人不喜歡林丁丁,也有很多人喜歡,其實沒什麼,某種程度上這是個群像作品,軍隊在那個年代是個比較封閉的地方,但最終也不可避免逐步受到時代衝擊
  • 組圖:走進海陽涼山後村,探訪「五柳鎖鑰」的奇景
    此前介紹了不少膠東的古樹奇木,有位來自海陽涼山後村的朋友留言說,他們村有一道「五柳鎖鑰」的奇景,建議看一看。下面這組圖片帶大家走進涼山後村(位於煙臺海陽市東村街道境內),去感受一下這道奇景。涼山後村的名字因山而來。
  • 盤點影響90後的十大經典影視劇,除了《西遊記》還有這些電視劇
    一部好的電視劇可以影響人的一生,一部好的作品即使在多年之後翻出來再看一遍也是別有一番風味,那麼本期小編就帶領大家去盤點一下影響90後的十大影視劇,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1)第一部電視劇86版的《西遊記》。《西遊記》可以說是影響90後最深的一部電視連續劇,「家家戶戶看西遊」更是成為當時的美談。這部電視劇改編自吳承恩的長篇神話小說《西遊記》,由六小齡童,董重瑞主演,在當時的年代不僅創造了收視奇蹟,也成功的推動中國影視劇的發展,是中國影視行業的一個裡程碑。
  • 上世紀90年代,一部電視劇播到一半被叫停,只因這位老人淡泊名利
    01上世紀90年代,電視上曾經播放過一部名為《陳雲出川》的電視劇,播放到一半時,突然被央視叫停了。當時電視劇製作單位找了陳雲的秘書和家人通氣,沒有告知陳雲。這位老人曾是國務院副總理 。因為不看電視,他最開始不知道這部電視劇播出,後來,一位新來的護士透露了出來,表示電視劇很精彩,這才被陳雲知道。之後,他便將自己的秘書喊了來,詢問了秘書相關情況,並且讓秘書將劇本也拿來。知道裡面的人物描寫後,他立刻給江澤民總書記寫信,要求立刻將這部電視劇停播。
  • 盤點08年必看的7部電視劇,肯定有一部你聽說過!
    《鄉村愛情2》是一部從頭笑到尾的超長小品,可以說語言上的包袱與笑料成就了該劇,東北式的幽默感染了觀眾。在對熒幕上離奇的、懸疑的愛情膩味了之後,這種充滿鄉土氣息田園牧歌式的清淡愛情反而更加貼近觀眾的心窩。該劇塑造了一群鮮活的富有新時代氣息的農村青年形象,多角度地展現了一幅當代農村青年的愛情生活畫卷,輕鬆中帶著喜慶與幽默,曲折中滿含希望和力量。
  • 《喜盈門》一部反映農村生活的老電影,怎麼刷都不膩
    我最喜歡的一部老電影是反映農村生活的影片《喜盈門》,從1981年上映到現在已經三十八年了,反映的是1970年末農村圍繞一個家庭發生的各種複雜矛盾的故事。導演是趙煥章,主要演員有王書勤,溫玉娟,王玉梅,馬曉偉等。這部影片之所以經典,原因如下:第一故事緊湊,矛盾重重,又雜而不亂。影片中講述了陳家大家庭中人與人之間的矛盾。
  • 新世紀以來農村題材電視劇主要作品概觀
    新世紀以來,隨著政策之手與市場之手開始共同發力,以2002年《劉老根》在中央電視臺第一套節目黃金時段的熱播為標誌,農村題材電視劇創作進入持續繁榮階段。本文擬從所描寫人物類型這一維度,對主要作品試加梳理如下: 一、與時俱進的新型農民 新世紀以來的農村題材電視劇展現了社會主義新農村風貌,塑造了全新的農民形象。代表作品有《劉老根》、《風過泉溝子》、《喜耕田的故事》、《小彭大戲》、《鄉村愛情》、《龍抬頭》、《上門女婿》、《八百裡洞庭我的家》、《郎對花 姐對花》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