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江玉石(也稱坎底玉): 分老後江玉與新後江玉,均產於河床衝擊砂中。
老後江玉產自衝擊層之底部。皮薄呈灰綠黃色,個體很小,很少超過0.3千克底好,常產滿綠高翠,少霧,多裂紋,做出成品的顏色比原石變好(即增色),且加工性能好,是製作戒面的理想用材。
新後江玉的皮較老後江玉厚一些,個頭較大,一般在3千克左右,水與底均比老厚江玉差,密度極硬度也略小,裂紋多,成品拋光後不及原石色彩好,即使滿綠、高翠,也難做出高檔飾品。
南奇場口所產出的翡翠原石有黃砂皮、黃紅砂皮、黑烏砂及灰砂皮。且其色多偏紅,表明鐵含量高。黃沙皮翡翠原石屬多半山半水石或水石,黑砂皮翡翠原石多翻砂,砂皮薄,有時有霧。這裡的翡翠礫石體積較小。
南奇場口也產出一種黑烏砂翡翠,但是刮下來的粉末顯灰綠色,故又稱為灰烏砂。這種黑烏砂多為糯化地。大多翡翠綠色偏藍、偏灰,甚至帶黑。皮薄,有皮種老,無皮種嫩。但是此場口一些地子好的翡翠多見有綠色
帕敢大馬坎場區,這個場區是衝積或殘—坡積礦床,它產於現代河床衝積洪積冰積層中的硬玉礦床,此類硬玉礦床有較高的經濟價值,特點為薄皮,磨圓度好,稱為水石。大馬坎此場區常有特級翡翠產出,大馬坎翡翠原石分布於霧露河兩岸,從散卡到大馬坎長几十公裡地段範圍內及坎底河中段。
基底為深灰色片巖,由於風化而成為黑色的泥質層,當地人稱為「膠泥層」,基底之上為黃色層,最上面為砂泥層。大馬坎翡翠原石多為白砂皮和黃砂皮,沒有黑砂皮,這也是大馬坎與其它場區的重要區別之一。大馬坎翡翠原石很受賭石愛好者歡迎,因為出所謂「黃夾綠」,很多初學者用手電筒去看,超級漂亮,誤認為這是冰種、玻璃種
莫彎基場口特點是皮殼表現黑色,此場口的翡翠賭石不論是肉還是種都不錯。如果在皮殼上有蟒和松花的出現,那麼賭色的機率就大一點。莫彎基場口的翡翠賭石如果表現為黑烏紗皮殼,只要有表現就比較容易賭漲,色比較容易進裡面,種水好的話一定大漲,肉質裡面有點點白棉屬於正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