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歲抓住寶寶的成長敏感期,能省心不少!錯過可能終身難以彌補

2020-12-17 好父母育兒園

先給大家分享個案例:1920年,在印度有個七八歲的狼孩卡瑪拉,人們剛開始發現她時她智力如同一個6個月的嬰兒般,大家花了很大的精力去改變她,她兩年後才會直立,六年後才開始很艱難的獨立行走,但跑起來時還是四肢並用。而她到死都沒能學會說話:四年裡她只學會了6個詞,只聽的懂幾句簡單的話,七年後也只學會了45個詞,只會勉強的說幾句話,到16歲她死時,智力也才只有三四歲孩子這樣。這個案例也說明了錯過成長發育的敏感關鍵期,也就錯過了教育孩子的重要時機,後期再怎麼教育都沒有很好的效果。

圖片來源網絡

「三歲看大,七歲看老」儘管是句民間俗語,實際上這個也是有科學依據的。三歲前,是人各方面成長的一個關鍵期,是大腦發育的高峰階段。嬰兒出生時大腦佔成人大腦的1/4,到1歲時大腦的重量已經達到成人的1/2了。嬰兒的神經細胞在第3個月時會迅速增長,每分鐘幾乎超過25萬個,一個人的腦細胞神經大約在140億個左右,而在3歲前腦細胞組織基本已經完成了60%,3歲之後大腦發育速度就開始明顯轉慢了,趨於停止。所以在3歲前這個關鍵期,我們要抓住孩子大腦發育的最關鍵時期,只要我們教育得當,孩子將來必會受用不盡,而錯過了可能終身難以彌補。

大家知道學習一門語言對成人來說都不是件很容易的事情,但是處在成長期的幼兒卻能很輕易就學會母語。2歲左右可以說是口頭語言發展的最敏感時期,所以,為了提高孩子的語言能力,一定要多和孩子說話,哪怕孩子聽不懂不給予回應,我們也要多和他搭話互動。

為了提高孩子的語言發展能力,我們一定要給他創造一個良好的語言環境,多和孩子說話,多交流,比如和孩子在公園玩,指著河裡遊泳的魚告訴他「魚」,這樣孩子的大腦裡就會把魚這個物體的形象和它相對應的詞聯繫起來,從而慢慢說出「魚」,我們和他們說話時,一定要將具體的物和語言聯繫起來,這樣才對他的語言發展有幫助。另外,我們也要鼓勵孩子多說,比如當孩子想要某個東西時,我們不要馬上就拿給他,而是讓他一邊指著東西一邊說出來,多給他創造機會讓他發聲,這樣慢慢的他就會自己用語言表達出自己想要什麼。

在寶寶發聲時,我們也要耐心傾聽他說什麼,即使孩子說錯了我們也不要當場就指出來或者指責他,我們只要不動聲色的給他示範正確的發音就可以了。這個階段的寶寶也很喜歡重複,我們可以在一段時間內給寶寶反覆固定幾本繪本故事,沒必要天天換不同的繪本故事,這樣的效果反而不好。寶寶正是在不斷的重複中,慢慢提高他的語言理解能力和表達能力的。

3歲前是寶寶大腦發育的關鍵期,也是最容易學會和掌握知識技能的特定年齡時期,所以我們務必要抓住機會對寶寶進行及時的引導教育。如果錯過關鍵期,花費更多的精力和時間,也未必有很好的效果。

——end——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就請點讚或分享給更多的好友吧。關注【好父母育兒園】,每日更新一篇科學的育兒文章,為您解決各種育兒焦慮!

相關焦點

  • 孩子3歲左右,父母要「狠心」幫他抓住這3個敏感期,將來會很省心
    而在孩子三歲左右的時候,家長一定要狠狠地抓住這3個敏感期,將來會很省心。「敏感期」是什麼意思?著名的兒童教育學家蒙臺梭利曾經提出過一個「敏感期」的理念。經過多年的研究發現:當孩子處於某個敏感期時,在敏感力的強烈驅使下,對於他所感興趣的領域或者事物表現出一種非凡的熱情,並且相應的學習能力也將會有驚人的提升!孩子3歲左右有哪些不可錯過的「敏感期」1.
  • 聰明寶寶養成記:0-3歲寶寶,10大敏感期的特點與建議!家長收好
    孩子0-6歲有31個敏感期,這是著名教育專家蒙特梭利提出的。那麼0-3歲的寶寶有哪些敏感期,家長在日常生活中該如何抓住這些敏感期進行教育呢?0--3個月--光感敏感期0-3個月的寶寶對光非常的敏感,在育兒過程中,白天一定要拉開窗簾,並且告訴孩子,媽媽把窗簾打開了,你看天是亮的,現在是白天。晚上的時候要關燈拉窗簾,同時告訴孩子媽媽要關燈了,現在天黑了。另外讓孩子多看一些黑白圖,對比比較強烈。
  • 抓住語言敏感期,寶寶金句頻出
    什麼是語言敏感期敏感期最初是由荷蘭生物學家德弗裡研究蝴蝶幼蟲發育期的趨光性所得出的,後來,著名教育學家蒙臺梭利發現在兒童的成長過程中,也有相同的現象,於是提出了兒童敏感期的概念,敏感期主要集中於0-6歲。
  • 抓住寶寶0-3歲敏感期,樂融推出6+1線上早教課程
    可見,對於寶寶來說,  在0到3歲的培養,是如此重要。  即便遇到無法開學的疫情,  宅在家,也千萬不要錯過!  樂融兒童之家在線課程,針對0到3歲年齡段寶寶不同發育階段的敏感期,結合樂融首創的P.R.E.C自然育養,和美國NeuroNet以及蒙特梭利教育理念,由樂融兒童之家優秀教師及會員寶寶傾情出演。
  • 3歲寶寶認識3000字,奶奶:沒有刻意教,抓住了識字敏感期
    對於寶寶識字的問題困擾著不少父母,看到別人家的孩子已經認識許多漢字,而自家的寶寶還只會咿咿呀呀,內心雖然著急,卻又擔心佔據孩子美好的童年時光。提早的識字對於孩子來說有必要嗎?到底幾歲學習才合適呢?要怎樣讓孩子愛上認字說話呢?今天我們就一起來了解一下。
  • 寶寶語言表達能力差,進入集體父母很操心,抓住語言敏感期是關鍵
    如今人們對於孩子的基礎教育越來越重視,在知道自己懷孕之後,很多孕媽已經開始了胎教,只為自家娃出生之後能更聰慧。雖然古語有「貴人語遲」之說,但是每一個父母都希望自家娃能早點說話,這畢竟是聰慧的一種表現。但是有些小孩語言方面發育卻沒有那麼順暢,有的已經3歲甚至更大一點,表達能力與同齡的小朋友相比,是比較弱的,讓父母很操心。案例隔壁單元的安安寶寶是一個可愛的小男孩,但是安安媽一直有點困擾,自家娃的語言表達能力怎麼會比同月齡的娃弱呢?
  • 抓住語言敏感期,這樣教娃學英語,輕鬆養出「雙語」寶寶
    而當時在那本書中,我了解到了敏感期的概念(指的是在某個特定時期,孩子擁有吸收性心智,會被某些特定事物不由自主地吸引,更容易習得一些能力)。當時我就想如果想要孩子快速學習英語,那我就要抓住英語敏感期嘍!如果大範圍的說語言敏感期,其實是一個很長的時間段,包括0-6歲。但一般來說1歲半到2歲半之間孩子對語言表現出敏感,這個階段孩子會觀察大人說話時的嘴型,然後咿咿呀呀地跟著學習,其實已經在為學習語言做準備。
  • 3歲寶寶認識3000字:被抓住識字敏感期的孩子,有多幸運
    3歲的王恆屹參加了央視節目《了不起的孩子》,表現出驚人的天賦,閱讀了3000多首,背了三四百首古詩,背了世界上180多個國家的國旗和數千個音樂圖書館,被稱為「神童」。當時他獲得了很多粉絲。今年他參加了《挑戰不可能之加油中國》,讓他雙喜臨門!3歲的神童知道3000個單詞:處於識字敏感期的孩子有多幸運。
  • 兒童成長敏感期—聽覺敏感期-音樂可以使寶寶智力更健康地發育
    寶寶的降生,對一個幸福的家庭來說,不僅僅是喜悅和愛情的果實,還有相應的責任和陪伴寶寶成長的快樂。很多寶爸寶媽朋友們都會對這個小可愛傾盡全力,希望寶寶健康快樂的成長。但是想要帶好孩子,教育好孩子,除了要付出很大的心血,還要有科學的方法。剛出生的寶寶,對這個世界還是很陌生的,但同時也是非常好奇的。他們會用生物本能的方式來認識和了解這個世界。
  • 美國神經生物學家:0-5歲是大腦發育黃金期,家長務必幫寶寶抓住
    因為寶寶在3歲左右的時候,正式建立獨立自主意識,需要用語言表達自己的情感。 建議方法:多和寶寶說話、堅持給孩子講繪本,提升孩子的詞彙量。 社交能力是需要從小培養的 寶寶並不是生下來就會和小朋友相處的。 尤其是在寶寶2、3歲的時候,正是自我意識開始出現,比較「自私」的時候。
  • 抓住「語言敏感期」,家長不要錯失良機
    這種狀況很有可能是孩子的表達能力出了問題,需要家長幫助孩子抓住幼兒階段的語言敏感期,進行正向培養。上個月,王女士和愛人帶著4歲的兒子回老家參加婚禮。多年未見的親友歡聚在一起,氣氛熱絡熱烈,大家紛紛聊著各自的生活。準備結婚的是王女士的表弟,他見王女士的兒子長得漂亮可愛,於是提出想讓小朋友在婚禮上表演一個小節目,配合婚慶主持人起到一個活躍氣氛的作用。
  • 高大上的蒙臺梭利核心教育揭秘:抓住敏感期,訓練孩子感官思維
    以視覺和文化敏感期為例,孩子出生後的三個月內必須對他進行光感刺激,不然其視力會受到很大影響,並且這種影響不可逆轉。然而文化敏感期常見於孩子三歲以後,6歲到9歲是文化敏感期發展的高峰期,長達三年。可見在同一人身上,敏感期持續的時間長短也不一樣。
  • 普通話和家鄉話,3歲的孩子先學哪個?把握孩子語言敏感期都能學
    文|叮噹聊育兒寶寶的每一個成長階段,都會受到爸爸媽媽的關注,很多時候,父母在為孩子選擇也有糾結、苦惱的時候,但是最後不管是如何抉擇,一定程度上都希望孩子成才,未來能順利發展。最近網傳一個小視頻,視頻裡的爸爸在糾結給3歲的寶寶,先學普通話好還是家鄉話好,寶爸表示:如果先學普通話怕以後家鄉話說不標準,先學家鄉話又怕上幼兒園聽不懂老師說什麼?
  • 抓住語言敏感期,英語記得又快又牢
    明星子女之所以能說出這麼好的英語,自然與父母和學校的教育密不可分。作為普通百姓,我們可能沒有明星那樣深厚的財力,送孩子去學費幾十萬的貴族學校。但也可以遵循孩子的身心發展規則,用合適的方法教孩子,也會有很好的效果。
  • 0-3歲這樣培養孩子,以後省心百倍,網友:早點看到就好了
    寶寶在剛出生0到3歲時是敏感期,敏感期是指0到3歲的成長過程,寶寶在受到大腦驅使,重複學習跟媽媽互動和學習動作,學習能力也很強,敏感期分為這幾種,依戀形成的敏感期,口腔敏感期,動作敏感期,模仿敏感期,語言敏感期,觸摸敏感期,執拗敏感期,數字敏感期,圖畫敏感期,情感敏感期等等。
  • 0-6歲專注力敏感期,找準病因4步走訓練寶寶超強專注力
    1歲寶寶看書超認真,每次看書30-50分鐘,驚人專注力如何練成的?媽媽:0~6歲專注力敏感期,尊重發育規律進行有效幹預,從小養成專注好習慣。
  • 若想提高孩子的心智水平,請重視成長中的12個「敏感期」!
    當時我也沒說什麼,只是送了她一本關於「兒童敏感期成長」方面的書。後來,她才知道,當時的做法有多麼的錯誤。因為孩子的那些表現,正說明孩子處於關注細小事物的敏感期。而媽媽的做法,不僅傷害了孩子,也錯過了訓練孩子專注力和觀察力的最佳時期。什麼是孩子的「敏感期」?
  • 1歲萌娃語言能力超棒,「語言敏感期」抓住機會,每天這樣早教
    1歲萌娃語言能力等同於2歲娃,語言能力影響大腦發育?了解0~3歲寶寶語言發育規律,抓住「語言敏感期」,讓寶寶語言能力「快速」增強。很多父母說自己家孩子快2歲了還是只能說幾個字,語言表達能力欠佳,不知道哪個環節出了問題。更有甚者認為孩子語言遲緩,父母著急不知如何下手?
  • 孩子6歲前,有三次「變聰明」的機會,父母錯過就別埋怨孩子笨
    這也啟示我們,孩子的成長,是有學習「關鍵期」的,錯過會「變笨」,而抓住卻有可能「變聰明」。一般來說,孩子6歲前,有三次「變聰明」的機會,父母錯過就別埋怨孩子笨。0-1歲:孩子敏感期有些小孩子,在1個月左右就會無意識地把小手塞到嘴裡,到了3個月時更是頻繁地吃小手。
  • 關鍵期,敏感期的前世今生
    關鍵期,敏感期的前世今生都在這裡!你知道「關鍵期」「敏感期」嗎?你不知道,但你一定聽說過!這是個信息爆炸的時代,在路漫漫其修遠兮的育兒道路上,你會發現自己是個「小白」,生怕孩子因為你的「空白」而錯過引導他的重要時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