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阿宏
鄉情是一種味道,恰好鎖住歲月的痕跡。
說起麵條誰沒吃過,但別看就一碗麵條,其中可有大的學問。面是北方人的主食,麵條的做法也多種多樣,就其下面手法來說有:擀麵、有揪面、有刀削、搓魚、拉麵等很多種做法。面的味道麵條本身並無味,全屏調配得當,才能讓每一碗麵具有獨特的的味道,所以每一種做法又能調配出多種味道,比如:炸醬麵、陽春麵、燴麵、牛肉麵等等,從名字上看就已經很有味道。
我從小最喜歡吃的面是炸醬麵,也是吃著炸醬麵長大的人。後來每到一個地方,總會找個館子吃上一頓炸醬麵。炸醬麵的面以拉的面才正點,吃起來有嚼勁,不管是什麼方式拉都可以。有些地方麵粉的勁度不夠,做炸醬麵就只能用手擀麵,當然後來大多採用了機器成麵條,但是機器裡面出來的麵條,吃起來總覺得少了些什麼。
在酒泉一些地方的炸醬麵是用土豆切小顆粒和肉末為料做成醬料,配菜到很少,有時間會放點黃瓜絲,吃起來順滑可口,醬香十足,當地的扯麵配上醬汁風味十足,吃的時候再來幾顆糖蒜,那簡直是人間美味。
讓我大跌眼鏡是在廣州吃的一次炸醬麵,醬汁用了胡蘿蔔丁、肉末、洋蔥丁和青椒做成,味道倒也馬馬虎虎。面卻採用了乾麵條,想到南方不吃麵,也就瞬間釋然了。
北京的炸醬麵就比較講究了,四色菜碼一樣都不少。用肉丁和京蔥在油裡爆炒出香,加入甜麵醬和幹黃醬秘制而成。有了菜碼的炸醬麵才有了該有的排面,也表示對食客的熱烈歡迎。
在河南很多地方會用豆角切丁做成醬汁,順便燙兩片生菜作為菜碼,面多以機器麵條為主,也會出現手切面。先不說味道,就其分量來講,可是足足的一海碗,這種實在感在南方一般是感受不到的。
去年到了西安,我一朋友親自下廚做了炸醬麵,面是手工做的,沒有專業師傅拉的那麼好,但也足見她拉麵的功底不錯。用胡蘿蔔絲,黃瓜絲,豆芽,還有萵筍絲做了菜碼,順便還特意的調了個涼菜。
那些年吃著炸醬麵長大,久違的味道,菜碼迎客,醬香留人,足足能讓人感動許久,在記憶的深處,打上身真的烙印。至於做面的方法有千千萬種,每個人的手法都不一樣,但只要做的好吃,怎麼做都可以。
分享是種美德,關注是一種緣分,分享收藏本文讓更多的人吃到美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