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劍平:習近平同志關於歷史學習的重要思想及其現實指導意義

2020-12-13 人民網

重視歷史學習是中國共產黨的優良傳統。作為一個用馬克思主義理論武裝起來的政黨,中國共產黨歷來非常重視對廣大黨員、幹部、群眾和青少年進行歷史教育,以歷史學習來鞏固共產主義理想信念、培育愛國主義情懷。近年來,習近平同志就歷史學習做過多次專門論述,這些論述對於進一步推動全黨全國人民尤其是領導幹部加強歷史學習具有極其重要的現實指導意義。本文談的是個人的初步學習體會。

一、 習近平同志關於歷史學習的重要思想

習近平同志十分重視歷史學習工作。2010年在全國黨史工作會議上,他就黨史研究和宣傳工作發表了專門講話。2011年春,習近平同志專門赴韶山瞻仰了毛澤東、劉少奇和彭德懷故居。2011年在中央黨校秋季開學典禮上,他發表了《領導幹部要學點歷史》的重要講話。擔任總書記後,他率領中央政治局常委參觀「復興之路」展覽,第一次提出了「中國夢」,又到西柏坡紀念館重溫黨的歷史。習近平同志關於歷史學習的重要思想具有極其豐富的內容,概括而言,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1.進一步提出將歷史的學習和總結當作我們黨領導工作的一個重要的思想和方法,認為這是黨在各個歷史時期不斷取得勝利的一個重要原因。在《領導幹部要學點歷史》的講話中,習近平同志強調指出:學習和總結歷史,借鑑和運用歷史經驗,是我們黨一貫重視並倡導的做好領導工作的一個重要的思想和方法。回顧黨的歷史可以清楚地看到,重視對歷史的學習和對歷史經驗的總結與運用,善於從不斷認識和把握歷史規律中找到前進的正確方向和正確道路,是我們黨之所以能夠領導中國革命、建設、改革不斷取得勝利的一個重要原因。習近平同志指出,領導幹部不管處在哪個層次和崗位,都應該讀點歷史,通過學習歷史不斷深化對人類社會發展規律、社會主義建設規律和共產黨執政規律的認識,不斷豐富自己的歷史知識。

2.進一步明確了歷史學習的根本任務和正確方法,認為領導幹部學習歷史,最終要落實到提高歷史文化素養和領導水平上。習近平同志詳細論述了學習中國古代史、中國近現代史的重要內容和宗旨。他強調,要學習中國歷史,了解和懂得自古以來中國人民創造的燦爛歷史文化,從中汲取有益於加強修養、做好工作的智慧和營養;要學習和發揚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比如「崇尚民族團結」和「自強不息」;要學習和借鑑中國歷史上治國理政的豐富經驗,如「儒法並用」、「德刑相輔」、重視人才的選拔和運用等;要注重學習鴉片戰爭以來我國近現代歷史和中共黨史,加深對近現代中國國情和中國社會發展規律的認識。在學習中國歷史的同時,還應該學習一些世界歷史知識。關於歷史學習的方法,習近平同志強調,領導幹部學習歷史,要落實在提高歷史文化素養上,落實在提高領導工作水平上。領導幹部讀點歷史,有助於提高文化素養和思想政治修養,有助於提高工作能力和領導水平。學習歷史知識時,要堅持馬克思主義的歷史觀和方法論,不能讀死書,要同工作實際結合起來,對所讀之書要取其精華、去其糟粕,做到「博學之,審問之,慎思之,明辨之,篤行之」,知古鑑今、古為今用,這樣才能在我們認識和處理現實問題時,發揮歷史知識應有的積極作用。

3.進一步提出黨史工作必須堅持黨性原則,認為黨史研究和宣傳工作要牢牢把握黨的歷史的主流和本質,堅決反對任何歪曲和醜化黨的歷史的錯誤傾向。在全國黨史工作會議上,習近平同志指出,深入研究黨的歷史,認真學習黨的歷史,全面宣傳黨的歷史,充分發揮黨的歷史以史鑑今、資政育人的作用,是黨和國家工作大局中一項十分重要的工作。關於黨史研究的方法,習近平同志強調,堅持實事求是研究和宣傳黨的歷史,要牢牢把握黨的歷史發展的主題和主線、主流和本質,旗幟鮮明地揭示和宣傳中國共產黨在中國的領導地位和核心作用形成的歷史必然性,揭示和宣傳中國人民走上社會主義道路的歷史必然性,揭示和宣傳通過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歷史必然性,揭示和宣傳黨在革命、建設、改革各個歷史時期領導人民所取得的偉大勝利和輝煌成就,揭示和宣傳黨在長期奮鬥中積累的寶貴經驗、形成的光榮傳統和優良作風,堅決反對任何歪曲和醜化黨的歷史的錯誤傾向。這是黨史工作必須遵循的黨性原則,也是每一個黨史工作者應該履行的政治責任。

4.進一步提出從歷史學習中總結出寶貴的經驗和啟示,認為這是我們這個民族走向復興,終於找到了一條正確道路的動力和源泉。參觀「復興之路」展覽後,習近平同志語重心長地說:「近代以後,中華民族遭受的苦難之重、付出的犧牲之大,在世界歷史上都是罕見的。但是,中國人民從不屈服,不斷奮起抗爭,終於掌握了自己的命運。」「改革開放以來,我們總結歷史經驗,不斷艱辛探索,終於找到了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正確道路,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果。這條道路就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回首過去,全黨同志必須牢記,落後就要挨打,發展才能自強。」「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就是中華民族近代以來最偉大的夢想。」在西柏坡調研和參觀時,他又說,西柏坡我來過多次,每次都懷著崇敬之心來,帶著許多思考走。對我們共產黨人來說,中國革命歷史是最好的營養劑,多學習多重溫,心中會增添許多正能量。毛澤東同志當年提出的「兩個務必」,包含著對我國幾千年歷史治亂規律的深刻借鑑,包含著對我們黨艱苦卓絕奮鬥歷程的深刻總結,包含著對勝利了的政黨永葆先進性和純潔性、對即將誕生的人民政權實現長治久安的深刻憂思,思想意義和歷史意義十分深遠。

5. 進一步提出革命傳統資源是我們黨的寶貴精神財富,蘊含著豐富的政治智慧和道德滋養,認為用黨史教育全黨和全國人民是黨史工作服務黨和國家大局的重要內容。習近平同志強調,中國共產黨的歷史是一部豐富生動的教科書。用黨的歷史教育黨員、教育幹部、教育群眾尤其是教育青少年,是黨史工作服務黨和國家大局的重要內容。要以各級黨員領導幹部為重點,把黨史教育納入幹部教育培訓的必修課,把全面了解和正確認識黨的歷史作為一項基本要求,教育引導黨員領導幹部特別是年輕幹部認真學習黨的歷史,努力提高思想政治素質和領導水平。他同時指出,要著力抓好青少年這個群體,開展形式多樣的黨的歷史知識、光榮傳統和優良作風、英雄模範事跡的教育,積極推動黨史教育進學校、進課堂、進學生頭腦,從小培養青少年熱愛黨、熱愛社會主義的感情。在瞻仰了毛澤東、劉少奇、彭德懷故居後,習近平同志深情地說,重溫毛澤東同志等老一輩革命家的光輝業績、崇高精神和道德風範,深受教育。革命傳統資源是我們黨的寶貴精神財富,每一個紅色旅遊景點都是一個常學常新的生動課堂,蘊含著豐富的政治智慧和道德滋養。要把這些革命傳統資源作為開展愛國主義和黨性教育的生動教材,引導廣大黨員幹部學習黨的歷史,深刻理解歷史和人民選擇中國共產黨的歷史必然性,進一步增強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為黨和人民事業不懈奮鬥的自覺性和堅定性,永葆共產黨人政治本色。

習近平同志關於歷史學習與黨史宣傳和教育工作的重要指示,高屋建瓴,很有針對性,對於當前進一步開展全民歷史學習和教育工作具有極其重要的指導意義。

二、當前歷史教育存在的主要問題

歷史教育在新時期取得了顯著的成效,但是也存在一些不可忽視的突出問題,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 忽視馬克思主義的指導地位,歷史虛無主義思潮泛濫,嚴重影響了歷史教育的成效。一些史學工作者在歷史研究和教學工作中,由於忽視馬克思主義的指導地位,放鬆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在反思過去歷史研究的教訓和缺陷的過程中,走上了歷史虛無主義的道路。上世紀80年代中期,適應中國人走向現代化的急切心理,有些人對於中國歷史文化採取了全盤否定的態度,宣揚所謂的中華「黃色文明」必將走向西方的「藍色文明」。新世紀初,有的電視劇、歷史書籍對原來史學界否定的李鴻章、袁世凱等大肆頌揚,對孫中山為代表的革命者極力貶低,突出地反映了所謂「告別革命」思想的影響。前幾年,個別歷史學者對毛澤東和黨的第一代領導集體大肆污衊,對中國共產黨人在中國革命和建設中的錯誤隨意誇大和渲染,這些都在廣大民眾和青少年中造成了極其惡劣的影響。

2.對歷史學科的重要性認識不足,歷史學習意識較為淡薄。改革開放以來,我們黨確立了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路線,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學科建設方面與現實社會發展關係密切的理工科處於主導的地位,在人文社會科學中,經濟、管理、法律、外語等社會學科又優於傳統的文史哲人文學科,這有一定的合理性,但是,忽視歷史學科的基礎地位和它在涵養人文素質方面的重要作用,卻是極端錯誤的。歷史素養是國民文化素養的一個重要標誌,對於一個具有幾千年文明、歷史文化積澱極為深厚的大國,具備必要的歷史文化常識,是十分必要和重要的。

3.在歷史知識普及過程中,一些人將歷史知識庸俗化,媚俗傾向極為突出。一段時期以來,被馬克思主義史學家早已否定的帝王將相、才子佳人再次成為歷史的主角,後宮秘聞、宮廷軼事成為吸引大眾眼球的噱頭;有些歷史劇置基本的史實於不顧,隨意「戲說」歷史,將嚴肅的史學家的批評置若罔聞;歷史讀物良莠不齊,個別歷史觀陳腐、歷史事實錯誤百出的讀物卻受到熱捧;在傳播歷史知識的講壇,一些主講人隨意虛構所謂的歷史細節,將歷史與現實任意比附,錯誤漏洞百出,知識水平低下。這些突出問題,雖然沒有構成歷史教育的主流,但都是當前開展歷史教育必須著力解決的問題。

三、歷史學習要堅持正確的歷史觀

激發廣大黨員、幹部、群眾和青少年歷史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要充分發揮黨史專家的指導作用,充分發揮主流媒體的宣傳、引導、教育功能。要更加注意把握正確的歷史觀,把握歷史發展的基本線索和大局,圍繞影響中國歷史進程的重大問題和熱點問題,展開討論,辨清歷史是非。

1.討論事關中國歷史的重大問題時,要以歷史唯物主義和辯證唯物主義為指導,運用馬克思主義的立場觀點分析歷史問題。新時期的撥亂反正和改革開放政策,全面推動了中國各項事業的發展,中國歷史學的研究也空前繁榮,30多年來,歷史學研究不斷開拓進取,取得了豐碩的成果。但也不可否認,由於某些淡化馬克思主義理論指導傾向的影響,在歷史觀、歷史事件和歷史人物的評價方面,也出現了一定程度的混亂現象。如中國近現代史研究,在糾正過去對于洋務運動和清末改良評價過低的偏向的同時,又過分高估這些變革,主觀臆想其對中國近現代歷史走向的影響;在糾正過去片面拔高太平天國起義和義和團運動的作用的同時,又全面否定農民階級的革命運動,隨之,將曾國藩、李鴻章、慈禧、袁世凱捧上了天,而對中國人民近代以來的反帝反封建的鬥爭以及孫中山領導的革命採取了全盤否定的態度。在歷史觀方面,不僅將中國近現代歷史上的「革命」與「改良」對立起來,將「革命」與「現代化」對立起來,極力貶低鴉片戰爭以來中國人民反對內外敵人、爭取民族獨立和人民自由幸福的革命,大肆頌揚所謂的改良;也有些人提出中國要發展必須先被殖民300年的謬論,罔顧資本主義侵略給中國人民帶來的深重災難,卻過分誇大其對中國社會帶來的枝節的、細節的積極變化,由此造成了廣大民眾和青少年歷史認識的極大混亂。對於這些問題,在歷史學習中,應當以中國歷史的史實走向為基點,圍繞中國近現代歷史上的革命與改良、革命與現代化的關係,帝國主義入侵與中國社會現代化的關係,殖民統治的殘暴和其帶來的某些客觀的積極影響,中國人民對民族獨立的矢志追求與對國家富強的熱切渴望等重大問題,擺事實,講道理,展開討論,並給予正確的認識和評價。

2. 敢於深入研究和回答敏感的歷史問題,旗幟鮮明地回應、糾正、澄清那些在社會上造成了很壞影響的錯誤認識。如關於毛澤東個人功過的評價問題,1981年中共中央《關於建國以來黨的若干歷史問題的決議》(以下簡稱《決議》)早就作出了經得起歷史考驗的結論,專家和學者對毛澤東思想也作了全面深入的研究。但在社會上,還是存在著對毛澤東功過評價的兩個極端的現象,或者全盤否定,或者全盤肯定;更有一些人捕風捉影,低級趣味,傳播一些毛澤東個人生活的所謂的逸聞秘事;也有人肆意誇大黨在革命和建設中所犯的錯誤,或者將複雜的國內外環境下黨的領導中的所有錯誤歸咎於毛澤東一個人。不可否認,新中國成立之後,中國共產黨在領導全國人民進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歷程中,犯了「以階級鬥爭為綱」的路線錯誤,導致了「文化大革命」這一重大失誤。作為黨和國家的重要領導人,毛澤東當然要負主要責任,但是,我們要對這一錯誤給予全面深入的分析,要做實事求是的評價和認識。《決議》已經本著對歷史高度負責、對人民高度負責的嚴謹的科學的慎重的態度,對毛澤東作為黨的第一代領導人的歷史功績作出了實事求是的經得起歷史檢驗的評價。包括率領全國各族人民推翻了壓在中國人民頭上的三座大山,建立了新中國,使中華民族從此擺脫了受剝削受奴役的狀況;中國經過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建立起了較完整的國民經濟體系,建立和發展了社會主義經濟,逐步建立了獨立的比較完整的工業體系和國民經濟體系,農業生產條件發生顯著改變,生產水平有了很大提高;建立起了強大的國防;文化教育事業也獲得了顯著的發展,等等。這些基本的評價是經得起歷史的檢驗的,對此,我們應該有清醒的認識。

3. 歷史學習應結合本單位、本部門和個人的工作實際,結合個人的思想實際,通過歷史學習解疑釋惑,提高文化素養和思想理論水平,堅定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自覺和自信。新時期人們出現的一些認識困惑,主要是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缺乏全面的了解。改革開放30多年來,經過艱辛的探索,在領導全國人民進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過程中,我們黨已經形成了內容極為豐富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包括經濟、政治、文化、社會、國防、外交、統一戰線、祖國統一、黨的建設等多方面的指導方針,這是全黨和全國人民集體智慧的結晶,也是改革開放的偉大實踐積累的極其珍貴的歷史經驗。對此,我們必須全面理解,認真把握,倍加珍惜。要做到這一點,就需要將理論的學習和中共黨史、中華人民共和國史的學習相結合。與此同時,歷史學習還要直面現實,發揮歷史鑑古知今,使人明智的作用。面對改革開放以來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建立進程中,我國經濟政治和社會生活中出現的種種新問題,如領導幹部的腐敗問題,大學生的就業難,民眾看病難、上學難,房價急劇攀升等等社會問題,一些人對改革開放政策產生懷疑和不解。對此,要引導廣大黨員幹部和群眾充分認識改革開放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在思想深處堅定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同時,黨史工作者、黨的宣傳思想工作者要對社會關注的熱點問題給予有說服力的解釋,如《六個為什麼》、《七個怎麼看》、《理論熱點面對面》等著作和電視節目,更重要的是,黨和政府在現實中要著力解決這些突出的問題。這樣,歷史學習才能有吸引力,才能真見成效,才能最終達到提高思想認識、堅定理想信念的目的。

(作者:河北大學歷史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

相關焦點

  • 歷史決定了我們:學習習近平同志關於歷史的重要論述
    歷史是最好的教科書。習近平關於歷史的重要論述,是今人學習歷史、研究歷史、認知中國的最好的教科書。在習近平同志致第22屆國際歷史科學大會的賀信發表三周年之際,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認真學習習近平同志關於歷史的重要論述,才能為新時代的史學繁榮、文化建設作出貢獻。
  • 一切從實際出發是習近平關於幹部學習問題重要思想的唯物論底蘊
    原標題:習近平關於幹部學習問題重要思想的唯物論底蘊 習近平同志關於幹部學習問題的重要思想以習近平同志加強新時期黨員隊伍建設的科學論斷為主體,融合貫通了習近平同志對黨和國家工作全局的深刻闡述、習近平同志關於黨的建設重要思想、習近平同志關於全面從嚴治黨的一系列重要論斷,構成了系統完整的科學理論體系。
  • 「歷史、現實、未來是相通的」——學習習近平同志治國理政的大...
    學習習近平同志系列重要講話,最重要的,是要學習和把握習近平治國理政的立場、觀點、方法,包括同辯證思維、世界眼光相聯繫的歷史思維。習近平治國理政思想具有鮮明的歷史思維特點習近平是一位具有廣博歷史知識和深厚文化修養的馬克思主義政治家,因此他的治國理政思想中具有濃厚的歷史思維特點。
  • 毛澤東關於調查研究的思想及其現實意義
    原標題:毛澤東關於調查研究的思想及其現實意義 在紀念毛澤東同志誕生120周年之際,本報特約刊登省委政研室《毛澤東關於調查研究的思想及其現實意義》,就是要重溫和弘揚毛澤東調查研究思想,推動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向深度和廣度拓展,促進提高黨的決策科學化水平,解決「四風」突出問題。 毛澤東在長期革命和建設實踐中形成的調查研究思想,為黨的實事求是思想路線的創立做出了巨大貢獻,並作為寶貴精神財富載入黨的史冊。
  • 「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產生的歷史方位和現實意義
    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產生的歷史方位 十九大報告指出,「時代是思想之母,實踐是理論之源。」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產生是由於我國發展所處的歷史方位已經發生了重大變化,需要新的重大理論創新和思想指導。
  • 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同志關於中華文化的系列重要講話精神 :弘揚...
    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同志關於中華文化的系列重要講話精神 :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 原標題:   在習近平同志關於文化發展繁榮的系列重要講話(以下簡稱講話)中,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是一個重要主題。
  • 在學習歷史中更好走向未來(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同志系列重要講話...
    習近平同志強調:「重視歷史、研究歷史、借鑑歷史,可以給人類帶來很多了解昨天、把握今天、開創明天的智慧。」歷史是過去的現實,現實是未來的歷史。重視學習借鑑歷史經驗,是習近平同志治國理政的一個鮮明特點。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同志圍繞學習、研究、借鑑歷史多次發表重要講話。
  • 學習習近平同志關於選人用人重要講話中的哲學思想
    從中國共產黨的建黨歷史看,選人用人始終是關係黨和人民事業的關鍵性、根本性問題。但選人用人又是世界公認的難題,因為從人與物的比較而言,人在知識、能力、情感、價值觀、個性等方面,充滿了諸多可變的因素,因而選人用人就難以有單一的尺度和標準。南宋思想家陸九淵曾經發出這樣的感慨:「事之至難,莫如知人;事之至大,亦莫如知人。」   認識事物必須把握規律,選人用人也須如此。
  • 【學習有理】習近平總書記「三農」思想的內涵及意義
    李國祥 中國社會科學院農村發展研究所研究員習近平總書記曾在河北正定縣工作3年多,在福建工作17年半,在探索和實踐中形成了重要「三農」思想,成為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重要組成部分,具有重要的科學理論價值和實踐指導意義,是做好新時代「三農」工作、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行動指南,需要深入學習領會和貫徹落實。
  • 學習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重要文獻
    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是新時代中國共產黨的思想旗幟,是國家政治生活和社會生活的根本指針,是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21世紀馬克思主義,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提供了行動指南。黨的十九大把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確立為黨必須長期堅持的指導思想並寫入黨章,十三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把這一重要思想載入憲法,實現了黨和國家指導思想的與時俱進。
  • ...新理念新思想新戰略——學習習近平總書記關於黨的建設重要論述...
    習近平總書記還專門就學習毛澤東同志《黨委會的工作方法》作出重要批示,要求各級黨委(黨組)領導班子成員特別是主要負責同志重溫毛澤東同志這篇著作,學習掌握科學的工作方法和領導藝術,學習掌握其中蘊含的政治紀律和政治規矩,全面加強黨委(黨組)領導班子思想政治建設、作風建設和能力建設。  3.牢固樹立「四個意識」。
  • 學習習近平同志關於生態文明重要講話中的哲學思想
    習近平就生態文明建設發表了一系列重要講話,深刻論述了生態文明建設的重大意義、方針原則、目標任務、工作重點,深刻回答了生態文明建設中的一些重大理論和實踐問題。這些講話為我們走向社會主義生態文明新時代,建設美麗中國提供了科學指南。
  • 掌握好「看家本領」——學習習近平關於馬克思主義經典著作的有關...
    2013年12月3日,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央政治局就歷史唯物主義基本原理和方法論進行集體學習時,特別強調要「原原本本學習和研讀經典著作,努力把馬克思主義哲學作為自己的看家本領」。這實際是他多年來反覆強調的一個重要論斷,是總書記基於理論邏輯、歷史經驗教訓和現實發展對全黨提出的要求。
  • 學習習近平同志「論《〈政治經濟學批判〉序言》的時代意義」
    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典範  ——學習習近平同志「論《〈政治經濟學批判〉序言》的時代意義」理論札記  作者:韓毓海   「論《〈政治經濟學批判〉序言》的時代意義」一文,初刊於1997年第1期《福建論壇》雜誌,作者是時任福建省委副書記的習近平同志。
  • 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重大理論價值和實踐指導意義
    三、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是我們黨必須長期堅持的指導思想,是全黨全國人民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而奮鬥的行動指南在十九大報告中,習近平同志強調指出,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是全黨全國人民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而奮鬥的行動指南。
  • 冷溶:習近平關於毛澤東歷史功績等論述是亮點
    堅持全面正確的歷史觀 科學評價毛澤東和黨的歷史  ——學習習近平同志在紀念毛澤東同志誕辰120周年座談會上的重要講話  冷溶  習近平同志在紀念毛澤東同志誕辰120周年座談會上的重要講話,內涵豐富、思想深刻,具有很強的理論性和指導性。
  • 鄧小平黨的制度建設思想及其現實意義
    原標題:鄧小平黨的制度建設思想及其現實意義 在長期革命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中,鄧小平同志堅持從全局和戰略高度謀劃黨的制度建設,形成了具有鮮明時代特徵的黨的制度建設思想。
  • 中華全國總工會關於認真學習宣傳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
    各級工會組織和廣大工會幹部要認真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進一步加深對習近平總書記關於工人階級和工會工作的重要論述的理解把握,自覺用以武裝頭腦、指導實踐、推動工作。 深刻認識堅持黨對工會工作領導的根本原則。
  • 劉雲山:深入學習掌握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貫穿的馬克思主義...
    原標題:深入學習掌握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貫穿的馬克思主義立場觀點方法 前不久,黨中央就推進「兩學一做」學習教育常態化制度化作出專門部署、提出明確要求。同志們來黨校學習黨的理論、接受黨性鍛鍊,當前重要的是學習領會好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和治國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戰略,在武裝頭腦、指導實踐、推動工作上取得新成效。
  •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學習綱要》和習近平關於防災減災重要論述等
    唐仁健主持召開省政府黨組(擴大)會議學習《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學習綱要》和習近平關於防災減災重要論述等每日甘肅網蘭州7月8日訊(新甘肅·甘肅日報記者 呂寶林)省政府黨組書記、省長唐仁健今天主持召開省政府黨組(擴大)會議,學習《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學習綱要》、習近平關於防災減災重要論述及中央財經委員會第三次會議精神,學習《關於解決「兩不愁三保障」突出問題的指導意見》,再次安排部署開展「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防汛減災、脫貧攻堅等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