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興力維 CTO 曹友盛:打造智慧城市,我們需要「城市智腦群+人工...

2020-12-09 雷鋒網

雷鋒網(公眾號:雷鋒網(公眾號:雷鋒網))按:2018 全球人工智慧與機器人峰會(CCF-GAIR)在深圳召開,峰會由中國計算機學會(CCF)主辦,雷鋒網、香港中文大學(深圳)承辦,得到了深圳市寶安區政府的大力指導,是國內人工智慧和機器人學術界、工業界及投資界三大領域的頂級交流盛會,旨在打造國內人工智慧領域最具實力的跨界交流合作平臺。

CCF-GAIR 2018 延續前兩屆的「頂尖」陣容,提供1個主會場和11個專場(仿生機器人,機器人行業應用,計算機視覺,智能安全,金融科技,智能駕駛,NLP,AI+,AI晶片,IoT,投資人)的豐富平臺,意欲給三界參會者從產學研多個維度,呈現出更富前瞻性與落地性相結合的會議內容與現場體驗。

大會第三天的「AI+專場」,中興力維首席技術官曹友盛博士發表了題為「人工智慧和城市智腦」的主題演講,分享了人工智慧技術如何應用到智慧城市、電信和公共安全領域。曹友盛現任力維首席技術官,曾任思科全球研發總監和思科中國研發副總裁,並於惠普、SGI、愛立信等公司擔任技術高管。獲得美國賓夕法尼亞匹茲堡大學物理博士、美國超算中心超級計算科學博士後學位。

在演講中,曹友盛認為,人腦不是簡單的三維體,而是具有極其複雜的結構。我們能不能用多維的腦袋去設計一個城市大腦、人工智慧群體,讓這個群體像人腦一樣可以進行各方面的考量,這就是力維在考慮的問題。

談及智慧城市的發展歷程,他認為,智慧城市1.0基本上都是在做智慧交通,智慧城市2.0實現了信息共享,智慧城市3.0則是要用「城市五官+城市智腦群」實現術業有專攻。

打造「城市智腦」需要用到三方面的技術,分別是「數據使能」、「數據融合」以及「數據分析」,其中數據分析是最難的,。曹友盛認為它要求更高一層的智能,模擬人腦進行分析,作出決策,這就需要業界能夠對自己的業務形成深刻的認識,在此基礎上通過數據分析技術,可以才能得出比較有效的選擇和建議。

以下是曹友盛博士的全部演講內容,雷鋒網做了不改變原意的整理與編輯:

曹友盛:正式演講前,我們先探討下人類是怎麼思維的?現在人工智慧都是基本靠「人工」,投入多少人工才會有多少智能。我們是用人腦訓練人工智慧,實際上這是很不成功的,因為人腦看世界是三維空間,加上時間就是四維。愛因斯坦曾經用超過三維、四維的能力想出一個東西。

以AlphaGo為例,AlphaGo不是靠眼睛、鼻子等五官去全方位判斷事物,而是有點「偏才」。比如有些人是弱智兒童,但計算能力很強。它需要把精力集中到一本書上或者一個算盤、一個計算機上,但這時你會失去眼睛、耳朵等共用的功能。

有時候人們為了進行深度思考會習慣把眼睛閉起來,這個時候五官的功能就也會同時被關起來。我們把人工智慧分成三類,大的範圍是人工智慧,中間的一個子集是機器學習,最核心的部分是深度學習。AlphaGo實際上是機器學習,但最後一級用的是深度學習,就是需要關起門來想一想。

愛因斯坦是十三維的腦袋,據說他有十三維的空間,那到底什麼是十三維?簡單來說,從一開始,上帝就給了我們一組數據:1+2=3,這是一維數據;二維數據是Table、Excel表格;三維數據是資料庫;四維數據是數據倉庫。深度學習就要到N維了,需要超過四維的想像力,所以我們今天無法像愛因斯坦那樣做出他想要的人工智慧。

近年來,AI又引領了一波全球浪潮。不管是中國,還是美國、歐洲、日本,人工智慧都是一個趨勢。2018年我們要怎麼做人工智慧,接下來我們來討論這個問題。

人工智慧」能否達到「人腦智能」?

人工智慧」能否達到「人腦智能」?阿里、百度喜歡用「城市大腦」,為什麼我把它改成「智腦」?正如我剛才所講,具有超強的數學能力的人在某些方面非常強,比如AlphaGo在計算上非常強,但在一些感官等其他方面的感知能力則非常弱,所以我們今天只談大數據、深度學習是不行的,這是我今天要講的主題。

力維如何做「人工智慧」?人腦是如何被機器模擬的?很多人都會問一個問題「人腦是怎麼思維的?」前面我已經講了,人腦思維分成三種思維:

一是人工智慧思維,簡單的由五官作出快速判斷,快速判斷時不需要回到人的腦子裡細想;

二是需要專門針對某一方面進行學習,比如AlphaGo學東西,我們把它稱為機器學習。

三是要進行冥思苦想的,這一類我們稱之為深度學習。在深度學習上,我們認為一定要跟業務相關,不懂業務去做人工智慧或者做深度學習是不可能的。

人腦不是簡單的三維體,它是無窮複雜的結構,做數據科學的人都會跟你說卷積神經、深度神經等。腦神經不是簡單的三維體,是一個多維體,它在思考問題時也不是三維、四維、五維,聰明的人會用N維考慮問題。我們能不能用四維的腦袋去設計一個城市大腦、一個人工智慧群體?要讓這個群體具有各方面考量,比如睜開眼睛就能用人工智慧判斷,針對某一數據能進行機器學習,也能做深度學習,有沒有這麼一個設計呢?這就是力維在考慮的問題,我們認為打造人工智慧,三者都要做。

怎麼用人工智慧做智慧城市?

我們怎麼用人工智慧做智慧城市?智慧城市1.0基本上是在做智慧交通,到了智慧城市2.0,大家知道信息需要共享,共享後可以進行機器學習、數據碰撞。智慧城市3.0怎麼定義呢?以阿里和百度的定義,智慧城市3.0就是城市大腦,即城市有一個大腦,將所有信息到雲端匯總,這個大腦可以做各種各樣的思考,這就是智慧城市3.0的定義。

力維認為,一個大腦不可能解決智慧城市,正如一個城市的管理需要按區域、層級進行劃分,需要市長、區長等級別的管理者。如果真有一個大腦能管理城市,也應該是上帝的大腦,我們認為一個城市應該有一群腦。城市還要有五官,既有五官,又要有一群城市智腦,這樣才能做到城市人工智慧、機器學習、深度學習,並能管理一個城市。

這是百度城市大腦和阿里城市大腦框架,是一個非常完美的城市大腦,自上而下管理城市。

城市智腦的技術路線分為三個階段:過去做城市智腦時,我們希望把各種各樣不同的數據都匯聚到一個中心做機器學習,有點像周末我拿本書,好好學這本書,把這個問題搞明白,將網際網路數據匯聚到一個地方,用偏才的方法學習數據,從中得出一個可以派上用場的結論。

這種做法有一個好處,就是可以學得很深,但它也有很多壞處,數據來源單一,缺乏其他數據。當大腦在深度思考的時候,全部都是腦子內部的數據進行計算。比如我們經過機器深度學習,我們從民政局拿到菜價,菜價的波動居然跟一個城市的安全指數相關,這不就是啤酒和尿布之間的關係嗎?因此,只有把眼睛閉下來,讓機器去做深度學習,才會發現菜價跟城市安全指數非常吻合。

所以在日常生活中,我們既需要往深裡想,把更多維的數據在一個可以思考的腦袋中思考,但有時我們又必須要作出快速判斷。未來我們要按照神經擬態計算,接下來會專門講神經擬態計算,因為我們過去和今天做的並不能完全模擬一個人的神經。

未來我們要依賴三個技術:

一是數據使能。一個城市需要感知設備採集數據,但是採集進來的數據並不能馬上使用,這中間還要有使能過程,何為使能?就是對感知設備採集到的數據進行清洗、處理等。

二是數據融合。把前面使能好的數據融合起來,轉換成一種知識,將有能力的數據融合在一起進行加工,讓它成為能夠被應用的東西。

第三個技術、也是比較關鍵的是數據分析。數據分析是最難的,它要求更高一層的智能,模擬人腦進行分析,作出決策,這個時候我們要結合一些業務,所以必須要對自己所在的行業足夠了解。在此基礎上,通過數據分析技術,可以得出比較有效的選擇和建議。接下來怎麼改進,某種意義上來說,機器在這個時段會作出一些判斷,這些判斷比人腦能想像的東西更深奧。

人工智慧和深度學習存在的問題

目前大家都在談人工智慧、機器學習、深度學習。我們認為這裡大概有四個困難:

一是機器學習很多時候是用督導式學習,首先要大量的數據訓練機器,比如AlphaGo,只有進行了很多棋譜訓練的AlphaGo,才能跟李世石下圍棋。但是很多情況下我們沒有足夠的數據, 也不能區分這些數據。這種我們稱之為無標籤數據。

第二是數據樣本太少,甚至零樣本。 

第三是訓練機器花的時間很大,要用大量的數據訓練機器。現在市場上有很多人工智慧企業,如商湯、依圖、曠視都做得很好,它們基本上是在做樣本學習,所以需要花費很多時間才能做出一個人臉特徵來。

第四是成本問題。因為計算量、維度越來越大,沒有足夠的數據和維度,這些樣本都很難被計算出來,這種情況下用CPU很難進行計算,所以就會出現GPU,怎麼理解GPU呢?CPU是一維的話,GPU就是二維的,現在又出現了TPU。

這四個問題怎麼解決呢?一是大家比較關心的小樣本,沒有什麼數據怎麼做大數據?這裡又要講到人的淺層學習,即不需要很多數據,人工智慧判斷很快,這種能力我們稱為「元知識」。

小樣本挑戰我們就是用和元知識相關的元學習和關係網絡來進行的。比如這張圖,上面有雞、狗、貓,我們讓機器先把雞、狗、貓的特徵提取出來,讓它學習。當有一隻狗放進去進行識別時,機器就能很快識別出這個東西像一隻狗,這就是小樣本元學習和關係網絡技術。

下面是一些經常用到的技術:K近鄰、深度學習與少樣本學習、弱監督、無監督學習,增強學習,數據增擴技術,生成式對抗網絡。

我們做智慧社區時經常碰到樣本特別小,尤其是公共安全領域的視頻監控,對行人進行再識別,基本上採樣很小,一兩張照片就能把罪犯找出來。

解決第三和第四個問題的辦法基本上有多個。,其中的一個是採用神經擬態計算,人腦判斷一個數據時用的是脈衝形式,而不是一直在想。所以我們需要有一個CPU,它也是以人腦的脈衝形式在想。

其次是期待未來的人工智慧更快、更簡單、更便宜、更智能,更省能耗。其中高性能計算今天已經可用,量子計算機和神經擬態計算網絡即將進入商業化。

一個城市應該有五官和智腦群

最後是我今天的總結:簡單來說,一個城市應該有五官和智腦群。人腦思維時並不是簡單的用腦在想,更多時候是用中樞神經和脊椎神經在思考,中樞神經和脊椎神經直接跟感知設備連在一起,判斷一個事情並沒有連接大腦,是直接在中樞神經、脊椎神經作出判斷。

如果今天有一個人跟你說,一定只能是利用大數據進行深度學習,通過學習和模仿才能做出人工智慧,顯然這是不可能的。這是我們在智慧城市中的機器模擬,首先是五官,各種採集設備;然後通過中樞神經進行數據匯聚,如果這裡能作出判斷就立刻作出判斷,快速作出反應;中樞神經存儲、神經網絡和記憶思維在這一塊,淺層次的做出快速判斷,最後是深度學習,也就是能超出人腦思維能力的這一部分。

近年來,在智聯網領域,力維不斷進行探索和實踐,以力維結合最新智聯網技術推出的智慧社區解決方案為例,基於社區多維數據匯聚融合以及大數據架構的深度挖掘分析技術,為社區主管單位和社區居民提供更豐富的社區級大數據服務,如人像惠民、社區停車、社區聯防、社區指數等,極大提升了社區智能化治理和服務水平。

這就是力維對人工智慧和城市智能的體會。謝謝大家!

雷鋒網原創文章,未經授權禁止轉載。詳情見轉載須知。

相關焦點

  • ZNV中興力維CTO曹友盛博士談創新:永遠站在技術最前沿
    ZNV中興力維,作為數據中心領域的佼佼者,受邀攜新一代智慧數據中心綜合管理解決方案(簡稱"維統管")華麗亮相,現場展示受到了觀眾的熱烈圍觀和稱讚。ZNV中興力維的CTO曹友盛博士在會上作了"ZNV中興力維在DCIM中的大數據布局"的演講。
  • 中興力維攜手國家遙感應用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共築智慧城市生態圈
    近期,作為中國領先的公共安全產品與解決方案提供商以及電信領域的動環監控與智能融合管理的領導者,深圳中興力維技術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興力維」)與國家遙感應用工程技術研究中心(以下簡稱「工程中心」)結為戰略合作夥伴,合力打造智慧城市生態圈。
  • 中興力維與深圳大學智慧城市研究院籤訂產學研合作協議
    中興力維與深圳大學智慧城市研究院籤訂產學研合作協議 中興力維與深圳大學智慧城市研究院籤訂產學研合作協議 2018-05-16 11:40:47  來源:企業網D1Net關鍵詞: 中興   5月11日,深圳中興力維技術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興力維」)與深圳大學智慧城市研究院在力維總部舉行了產學研合作籤約儀式。
  • 中興力維,打造中國安防產業新航母
    發揮優勢,助力平安城市建設  中國公共安全:您如何看待近年各地開展的平安城市建設?中興力維在平安城市建設中具有哪些優勢?參與過哪些城市的項目建設?  平安城市雖然已經歷經五年多的建設,但仍然方興未艾,如火如荼。3G和物聯網等新技術的注入,極大地豐富了平安城市建設的內涵。近年,平安城市已經上升到數字城市和智慧城市層面。  中興力維在安全性、穩定性、擴展性以及接入容量方面均居於領先地位。
  • DT時代,看安防大佬ZNV中興力維如何實現轉型升級
    目前ZNV中興力維專注於動力環境監控、智慧數據中心建設、智慧城市建設以及其他細分領域綜合管理解決方案等主要業務,同時積極探索物聯網及大數據的創新與應用,全力打造全行業領先的綜合管理解決方案供應商。近幾年來,公司依靠動力環境監控、視頻監控、運維服務等領域積累的技術優勢,根據各個行業的需求打造出一系列定製化解決方案,其中有七個主要成熟的解決方案得到客戶的一致好評,包括:動力環境綜合監控解決方案、智慧數據中心綜合管理解決方案、智慧城市解決方案、軌道交通綜合監控解決方案、能源行業解決方案、平安校園綜合管理解決方案、雲運維解決方案。
  • ZNV中興力維:讓數據中心管理更簡單、更省錢 ——訪ZNV中興力維...
    ZNV中興力維又是從哪些方面考慮全面進軍數據中心市場的?   祝總:ZNV中興力維在動力環境監控、安防領域有著先進的技術,也有豐富行業經驗。目前我們在市場拓展方面將深入到行業內,從傳統通訊市場、智慧城市等方向進行業務延伸,可以說並非是新力軍。
  • 中興力維董事長兼總裁徐明將參加「GIIS 2018安防AI創新大會」
    報名連結:徐明現任深圳中興力維技術有限公司董事長兼總裁、北京航天航空大學客座教授、深圳人工智慧行業協會專委會委員、中國地理信息產業協會城市空間信息工委會副主任委員、深圳市新型智慧城市專委員會專家、中國大數據產業生態聯盟大數據專家委員、國家工程院2035新型智慧城市諮詢專家項目組成員。
  • ZNV中興力維攜行業應用方案「紅火「亮相
    此次是ZNV中興力維第四次受邀參加該展會,也是ZNV中興力維更換公司logo後首次在海外精彩亮相。此次是ZNV中興力維第四次受邀參加該展會,也是ZNV中興力維更換公司logo後首次在海外精彩亮相。充滿活力、科技感的ZNV中興力維展臺  本次展會上,ZNV中興力維以展示行業綜合管理解決方案為主,包含平安城市、智慧園區、電力監控、智慧數據中心綜合管理解決方案等。
  • 直擊2017高交會現場,圖解中興力維最新「黑科技」
    中興力維以「城市公共安全創新先鋒——打造極速、智能、友好的公共安全新體驗」為主題,聯合深圳市城市公共安全技術研究院共同參展,並攜三大「黑科技」:慧眼識臉—人臉大數據系統、慧眼讀心—異常人員識別系統、立體感知—IP3000一體化智能連接與分析平臺精彩亮相現場,向觀眾展示了中興力維的最新研究成果。
  • 又獲殊榮|ZNV中興力維榮膺「2017年智慧城市建設推薦品牌」
    10月28日,由中國公共安全雜誌社、智慧中國聯合會、深圳市智慧城市產業協會主辦的2017年智慧城市推薦品牌頒獎儀式暨深圳智慧城市產業協會理事單位授牌儀式在深圳舉行,上百名行業專家、企業代表聚集在一起共同見證這輝煌的一刻。
  • @所有人,盤點2017中興力維大事件!
    2017年,是力維發展極不平凡的一年,力維人迎難而上,不負芳華,奮力拓展創新,拼出傲人成績。今天讓我們共同回顧力維的2017,為力維打call!公司先後獲得了智慧城市建設推薦品牌、中國智慧城市創新應用金獎、優秀安防系統集成商、安防行業人工智慧應用十強、英特爾Innovation Design Award、CDCC數據中心科學技術獎、物聯網創新應用產品獎等。
  • ZNV中興力維又出重拳:數據中心方案「維統管2.0」震撼上市
    中興力維CTO曹友盛博士關於"維統管2.0",ZNV中興力維CTO曹友盛博士進一步解釋道:"面對數據中心高速增長的海量數據,我們推出基於大數據架構的'維統管2.0',在運維、管理、業務諮詢以及數據採集、分析等方面都進行了各種創新
  • 從「阿爾法狗」獲勝,看ZNV中興力維的
    深圳中興力維技術有限公司(以下簡稱ZNV中興力維)CTO曹友盛博士在賽前預測阿爾法狗會勝出,而ZNV中興力維的當前發展和未來布局,正是深度機器學習的一步步進階。  曹友盛博士解釋,在過去,ZNV中興力維專注於動環監控管理和視頻監控產品的研發,這是兩個相互獨立的產業。隨著數據時代的到來,企業的數據機房、電信運營商和網際網路公司的大型數據中心(IDC),無時無刻不在存儲和管理著大量的數據資源,而IDC需要配備大量動力環境設備和視頻監控系統來確保IDC的正常運行。
  • 深圳中興力維技術有限公司
    【CPS中安網 cps.com.cn】   獲得獎項:  中興力維人臉大數據解決方案——2017年度優秀AI應用獎  獲獎信息:  需求分析  隨著新型城鎮化建設的不斷推進,城市人口流動急劇加大,人口構成日趨複雜
  • 動力環境監控行業市場領先20年,中興力維如何保持業績長青?
    相應地,對基站、機房運維綜合管理(又稱「動力環境監控系統」)的配套需求快速增長,中興力維是這個市場的佼佼者,早在 2009 年,中興力維佔有率超過50%。     中興力維的另一主要業務領域是智慧城市, 2015 年中國在智慧城市領域投資超過 2500 億元,超過 500 個智慧城市在規劃或者建設當中。
  • 重磅|ZNV中興力維強勢發布「力維雲」
    經過與客戶的長期接觸和不斷實踐,中興力維歸類和總結出目前中小機房運維管理的三大需求痛點:一是一次性投入大,需要軟硬體以及持續的人力投入;二是運維過程不透明,導致運維過程難以掌控,運維質量難以評估;三是運維涉及專業多,個人難以擁有全部運維知識及技能,培養人力難度大。
  • ZNV中興力維運營級視頻信息共享平臺的功能特點及應用
    隨著電信行業視頻監控業務及物聯網技術的不斷發展,統一監控平臺不再僅僅只是查看視頻圖像,一方面對視頻資源整合能力以及共享能力(資源、服務)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能夠將感知設備統一納入管理,多維度為用戶打造立體的安全防護系統;另一方面也對業務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不同行業用戶對應行業的專業SP定製、多種資源的融合應用、視頻資源的運營等。
  • 又一大波外賓來襲 | 17國48名海外嘉賓參觀訪問了ZNV中興力維
    6月20日下午,由中華人民共和國商務部中國對外經濟貿易統計學會秘書長史學伶和深圳市對外經濟貿易統計學會會長孫天璐(下圖右二)、副秘書長厲建路(右一)牽頭組織國際商務官員考察交流會,中興力維負責接待和相關技術講解交流。
  • 聯宇投資併購中興力維
    中興力維是中興通訊的子公司,中興力維的業務主要包括兩個板塊:一是監測無線電通信基站和網際網路數據中心的動力環境監控(「動環監控」)系統,在該領域,中興力維目前在佔據領先地位;二是視頻監控系統,提供前端到後端的整體視頻監控解決方案,為大規模的視頻監控系統提供解決方案。
  • 專訪中興力維副總裁曾濤:DT時代——力維雲數據驅動高效運營
    5月9日中興力維副總裁曾濤接受企業網D1net記者專訪時這樣表示。5月9日中興力維副總裁曾濤接受企業網D1net記者專訪時這樣表示。   變革正悄然發生   「1995年時我們還是中興通訊下面的一條產品線,為中興通訊的基站做配套產品,我們的客戶群體主要是運營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