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遺鮮聞丨秦州區文化館舉辦天水泥塑技藝進街道活動(兩條)

2020-12-20 隴上非遺

秦州區文化館舉辦

天水泥塑技藝街道活動

12月17日,秦州區文化館組織開展「遇見非遺」——天水泥塑技藝走進東關街道活動,來自轄區的30多名居民參加了活動。活動中,省級非遺代表性傳承人何彥雲現場進行了天水泥塑技藝知識講座。

據了解,在活動講座上,何彥雲從天水泥塑的歷史淵源、發展變遷、製作工藝等方面,結合自身創作實際,做了生動詳實的講解,並現場展示了泥塑作品。「遇見非遺」系列活動是秦州區文化館今年以來開展的重點非遺活動之一,通過邀請非遺傳承人進社區、進校園、進企業等,進一步推動全區非遺傳承和保護工作再上新臺階,真正踐行「見人見物見生活」的非遺保護理念。樹桐

秦安縣文化館舉辦第四批市級

非遺代表性傳承人培訓班

為了弘揚民族優秀傳統文化,進一步繁榮和發展地方特色文化,提高非遺保護代表性傳承人的文化素養、職業意識,推動秦安縣非遺保護工作更上新臺階,近日,秦安縣文化館舉辦了第四批市級非遺代表性傳承人培訓班。

據了解,培訓班邀請了天水市文化和旅遊局非遺科相關負責人,為參訓學員分別做了天水市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與弘揚、非遺的使命擔當與傳承保護、傳承人申報及管理、非遺保護及代表性傳承人的職責和義務等四方面的主題講座。此次培訓,是貫徹落實《中華人民共和國非物質文化遺產法》和《甘肅省非物質文化遺產條例》的重要舉措,旨在給新批的第四批市級非遺傳承人搭建一個學習政策、總結工作、交流經驗的平臺,進一步了解掌握國家非遺保護政策和法規、秦安縣非遺保護情況,認識到非遺保護的重要性,熟知傳承人的職責。(藍書包

投稿郵箱:343254522@qq.com

須知:非遺項目、圖片、視頻

相關焦點

  • 非遺鮮聞丨秦州區文化館開展文化惠民進社區暨秦腔納涼晚會活動(兩條)
    秦州區文化館開展文化惠民進社區暨秦腔納涼晚會活動為進一步實施文化惠民工程,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文化需求,全面助力創建全國文明城市,8月4日晚,秦州區文化館在秦州區玉泉觀廣場舉辦首場「聽秦韻、興文化、助創城」——文化惠民進社區暨秦腔納涼晚會活動。
  • 天水秦州區文化館「傳統文化進校園 非遺文化進課堂」活動側記
    文化潤童心 經典永傳承——秦州區文化館「傳統文化進校園非遺文化進課堂」活動側記新天水·天水日報記者徐媛在秦州區文化館組織的「文化潤童心 經典永傳承」傳統文化進校園非遺文化進課堂活動現場,窩駝學校孩子們剪剪紙、練書法、畫國畫、彈古琴,好不熱鬧。當天,在窩駝學校廣大師生的共同期待下,進行了簡單的啟動儀式。
  • 非遺鮮聞丨「雙節」期間甘州區文化惠民好戲連臺(兩條)
    10月4日至8日,組織開展了戲曲進社區惠民演出活動,臺上演員們熱情演繹,現場不時響起陣陣掌聲,秦腔精品折子戲《三擊掌》《三堂會審》《二堂舍子》等節目深受廣大市民的喜愛。活動的舉辦,不僅讓居民享受到了傳統戲曲的魅力,同時也豐富了廣大市民節日期間的精神文化生活,有力推動了社區文化建設。
  • 非遺鮮聞丨2020年度國家級非遺隴劇推廣演唱會在蘭舉行(兩條)
    (李超)天水面點製作技藝走進中城街道12月11日下午,秦州區文化館組織開展「遇見非遺——天水面點製作技藝走進中城街道」活動。活動中,國家二級烹飪技師、中國烹飪名師、中華「金廚獎」獲得者、甘肅省註冊烹飪大師、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傳承人張偉為大家現場講授了天水面點的製作技藝。
  • 非遺鮮聞丨嘉峪關市召開第八批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專家評審會(兩條)
    會議特邀嘉峪關市長期從事非遺文化研究的專家學者組成專家評審組,對本次申報的非遺代表性傳承人進行評審。評審會上,專家組對傳承人的個人簡歷、傳承譜系、學習實踐經歷以及技藝特點等進行了詳細論證和評估審核,討論並提出了評審意見,會議還對新補錄的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代表性傳承人相關資料進行了評審。
  • 秦州區文化館「傳統文化進校園 非遺文化進課堂」活動走進太京鎮窩駝學校
    在秦州區文化館組織的「文化潤童心 經典永傳承」傳統文化進校園非遺文化進課堂活動現場,窩駝學校孩子們剪剪紙、練書法、畫國畫、彈古琴,好不熱鬧。我們舉辦此次活動意在讓孩子們感受傳統文化的魅力,感悟非遺文化的韻味,也希望通過此類活動的開展在孩子們的內心種下一棵傳統文化的幼苗,讓這棵幼苗茁壯成長。」
  • 非遺鮮聞丨山丹縣文化館「文化進萬家·非遺進鄉村」走進霍城鎮(兩條)
    「文化進萬家非遺進鄉村」走進霍城鎮7月16日下午,山丹縣文化館「文化進萬家·非遺進鄉村」活動走進山丹縣霍城鎮,此次活動吸引了近百名群眾前來觀看和了解,活動通過發放宣傳彩頁、擺放宣傳展板、課程講解、非遺產品製作技藝展示等形式,為群眾進行系統的非遺知識普及,加強非遺文化的弘揚和傳承。
  • 秦州區文化館舉辦省級非遺項目秦州嗩吶培訓班
    弘揚民俗文化,傳承非遺技藝。12月2日,由秦州區文化館組織開展的省級非遺項目秦州嗩吶培訓班在天水市歌舞藝術研究中心正式開班,市文旅局非遺科、區文旅局、區文化館相關負責人、授課教師和全區各鎮近30名秦州嗩吶傳承人參加開班儀式。
  • 非遺鮮聞丨長假期間天水黑社火連臺展演(兩條)
    10月5日、6日、7日,由中共天水市委宣傳部、市文化和旅遊局、秦州區政府主辦,秦州區文體廣電和旅遊局承辦的「守望祖脈 傳承文明——2020年天水市文化旅遊藝術節非物質文化遺產展演秦州專場」繼續在佳水岸小鎮月光廣場舉行。
  • 非遺鮮聞丨甘肅省歌劇院舉辦「金秋演出季」走進嘉峪關(兩條)
    甘肅省歌劇院舉辦「金秋演出季」走進嘉峪關文藝匯演近日,2020「金秋演出季」走進嘉峪關文藝匯演活動在雄關廣場隆重上演,甘肅省歌劇院眾位藝術家為廣大遊客和市民奉獻了一場高水準、有品位的藝術盛宴。(樹桐)秦州區非遺代表性傳承人獲甘肅省工藝美術百花獎
  • 非遺鮮聞丨臨澤縣第六屆民間戲曲大賽精彩出爐(兩條)
    臨澤縣第六屆民間戲曲大賽精彩出爐近日,由臨澤縣文體廣電和旅遊局主辦,縣融媒體中心,縣文化館承辦的臨澤縣第六屆民間戲曲大賽(樹桐)秦州區文化館舉辦秦州嗩吶培訓班近日,由秦州區文化館組織開展的省級非遺項目秦州嗩吶培訓班在天水市歌舞藝術研究中心正式開班,天水市文旅局非遺科、秦州區文旅局、秦州區文化館相關負責人、授課教師和來自全區各鎮的近30名秦州嗩吶傳承人。
  • 天水面點製作技藝走進中城街道
    12月11日下午,秦州區文化館組織開展「遇見非遺——天水面點製作技藝走進中城街道」活動。活動中,國家二級烹飪技師、中國烹飪名師、中華「金廚獎」獲得者、甘肅省註冊烹飪大師、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傳承人張偉為大家現場講授了天水面點的製作技藝。
  • 非遺鮮聞丨甘肅省非遺中心負責人採訪張掖國家級非遺傳承人(兩條)
    >採訪張掖國家級非遺傳承人8月27 日上午,甘肅省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負責人李渤一行3人來到張掖市,對國家級非遺保護項目李渤表示,非遺代表性傳承人是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傳承的關鍵,尤其是國家級代表性傳承人,更要重視。此次採訪工作是為後期拍攝國家級代表性非遺傳承人專題紀錄片做準備,專題片的拍攝,將對國家級代表性傳承人的傳承活動進行可視化記錄,對非遺傳承具有重要意義。
  • 非遺鮮聞丨定西非遺精彩亮相2020年中國馬鈴薯大會(兩條)
    2020年中國馬鈴薯大會9月26日至28日,由定西市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組織的展示展演展銷系列活動精彩亮相2020年中國馬鈴薯大會活動現場,讓來自農業農村部和全國20多個省市的參會代表、專家、採購商等近距離感受了定西市傳統文化的獨特魅力。
  • 非遺鮮聞丨張掖市河西寶卷傳承活動精彩紛呈(兩條)
    為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讓非遺傳承煥發出新的活力,展現張掖非遺的獨特魅力,10月10日,張掖市文化館開展以「弘揚傳統文化 傳承民族根脈」為主題的河西寶卷第四期傳承活動。據悉,張掖市文化館自2018年起,固定每月第一個周六舉辦河西寶卷傳習活動,共掛牌成立「河西寶卷傳習所」9處,成功創排河西寶卷劇目《仙姑傳奇》《寶卷印象》兩部,常態化開展非遺項目進校園進社區和河西寶卷傳承活動
  • 文化潤童心 經典永傳承——秦州區文化館開展「傳統文化進校園...
    □新天水·天水日報記者 徐 媛12月10日,寒風料峭,但在秦州區太京鎮窩駝學校開展的「傳統文化進校園 非遺文化進課堂」活動現場卻熱鬧非凡,孩子們學剪紙、練書法、畫國畫、彈古琴,在寓教於樂中感受傳統文化的獨特魅力。
  • 非遺鮮聞丨張掖市非遺大講堂活動精彩不斷(兩條)
    活動精彩不斷為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進一步提高國家級非遺項目河西寶卷代表性傳承人整體素質,9月12日,張掖市文化館開展「弘揚傳統文化 傳承民族根脈」非遺大講堂活動。活動以「講好非遺課」「分享有趣故事」「念唱經典寶卷」「暢談一番感悟」為主要內容,邀請河西學院音樂學院教授王文仁圍繞《河西寶卷的散文與韻文》等內容做詳細講解;來自六縣(區)的各級河西寶卷傳承人陳國柱、靳天紅、邢玉傑、陳玉霞、董宇明等
  • 非遺鮮聞丨張掖市非遺大講堂走向全國啦(兩條)
    走向全國啦近日,小編從國家公共文化雲平臺獲悉,由張掖市文化廣電和旅遊局主辦,張掖市文化館承辦的2020張掖市「弘揚傳統文化 傳承民族根脈」非遺大講堂活動(直播視頻),在國家公共文化雲平臺首頁的「共享直播」版塊向全國推廣。
  • 第五批秦州區非遺項目名錄公布
    秦州區融媒體中心7月4日訊 為加強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傳承,不斷完善區級非遺項目名錄建設體系,秦州區文化館開展了第五批區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的申報和評審工作。按照申報條件和相關標準,組織專家對全區各鎮、街道及相關單位推薦申報的項目進行了評審。近日,經秦州區政府批准認定,公布了第五批區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6大類23項。
  • 【秦州創建·與文明同行】秦州區文化館: 納涼聽秦韻 宣傳助創城
    秦州區融媒體中心8月5日訊 (記者 劉武鋒)8月4日晚8時,玉泉觀廣場人頭攢動,由秦州區文化館主辦的「聽秦韻、興文化、助創城中城街道綜合文化站站長王亞斌說。在演出現場,區級非遺傳承人閆太和、張浩對扎刻作品進行展示,讓市民近距離欣賞到了天水傳統扎克製作技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