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州區文化館「傳統文化進校園 非遺文化進課堂」活動走進太京鎮窩駝學校

2020-12-17 秦州融媒

12月10日,寒風料峭,但太京鎮窩駝學校師生卻絲毫感受不到一絲涼意。在秦州區文化館組織的「文化潤童心 經典永傳承」傳統文化進校園非遺文化進課堂活動現場,窩駝學校孩子們剪剪紙、練書法、畫國畫、彈古琴,好不熱鬧。

當天,在窩駝學校廣大師生的共同期待下,進行了簡單的啟動儀式。

啟動儀式上,太京鎮窩駝學校校長黃應軍說:「學校是文化的聚集地,傳統文化和非遺文化走進窩駝學校,必將在傳統藝術薰陶中提高學生的道德素養和人文情懷,豐厚學生的文化底蘊,掀起學習傳統文化的熱潮。」

「傳統文化進校園,非遺文化進課堂是推廣、教育學生傳承傳統文化的最好陣地。我們舉辦此次活動意在讓孩子們感受傳統文化的魅力,感悟非遺文化的韻味,也希望通過此類活動的開展在孩子們的內心種下一棵傳統文化的幼苗,讓這棵幼苗茁壯成長。」秦州區文化館副館長、中書協會員趙志強表示,為弘揚和推廣傳統文化,今年以來,秦州區文化館陸續開展了一系列優秀傳統文化精粹如非遺文化、民間文藝等進農村、進社區、進校園活動,充分展現了傳統文化的獨特魅力,讓大家獲得了美的薰陶和感染,感受到了傳統文化的博大精深,增強了文化自信。

啟動儀式後,天水古琴學會會長呼文勝,天水古琴學會副會長羅莉,非遺傳承人、甘肅省工藝美術百花獎獲得者石金微,省書協會員李敏,省美協會員、青年畫家杜轉圓等老師走進教室,為孩子們帶來一堂堂別開生面的傳統文化課。

剪紙教室裡,孩子們興致盎然地看著石老師將一張普通的紅紙,魔術般變成一幅精美的作品。看著老師作品,孩子們也躍躍欲試。他們學著石老師的模樣,一手拿著剪刀,一手拿著紙,時而畫一條曲線,時而上下擺動,專注的模樣宛如一個個剪紙藝術家。沒過多久,一張張彩紙在孩子們的手中變成了各種各樣的圖形,有的是「玫瑰」,有的是「雪花」,還有的是「吉他」……在石金微老師的指導下,他們舞動剪刀,用靈巧的雙手「講述」著自己發現的生活之美,更體驗著非遺文化的魅力。

窩駝學校學生徐佳璐告訴記者:「以前我就對剪紙非常感興趣,但一直沒機會學習。今天石老師手把手地教我們剪紙,我覺得非常有趣,感覺受益匪淺、意猶未盡,希望石老師以後能多來給我們上課。」

同時在另一間教室裡,也進行著一場精神盛宴。近兩個小時的教學時間,天水古琴學會會長呼文勝和天水古琴學會副會長羅莉以演奏帶解說的方式,為孩子們講述了中國古琴的起源、發展和傳承等內容,讓他們近距離接觸和欣賞到了古琴這一中國傳統藝術的獨特魅力。課程最後,呼文勝老師以一曲古琴經典曲目《關山月》作為結束。時而輕快,時而急促的琴聲,讓孩子們在美妙的音樂中再續了千年滄桑邊城夢。

「我們要從堅定文化自信高度認識推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進課本、進課堂、進校園的重大意義,綿綿用力、久久為功,把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種子埋入每個孩子心田,培養富有文化自信的社會主義事業建設者和接班人。古琴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極致體現,讓孩子們掌握古琴演奏技巧和古琴文化,有利於弘揚中國傳統文化,也是對政府關於推進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進校園的相關政策要求的落實,所以我們古琴學會有責任,也有義務配合文化館做好這項工作。」天水古琴學會副會長羅莉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說。(來源:秦州區文化館)

相關焦點

  • 天水秦州區文化館「傳統文化進校園 非遺文化進課堂」活動側記
    文化潤童心 經典永傳承——秦州區文化館「傳統文化進校園非遺文化進課堂」活動側記新天水·天水日報記者徐媛>12月10日,寒風料峭,但太京鎮窩駝學校師生卻絲毫感受不到一絲涼意。在秦州區文化館組織的「文化潤童心 經典永傳承」傳統文化進校園非遺文化進課堂活動現場,窩駝學校孩子們剪剪紙、練書法、畫國畫、彈古琴,好不熱鬧。當天,在窩駝學校廣大師生的共同期待下,進行了簡單的啟動儀式。
  • 文化潤童心 經典永傳承——秦州區文化館開展「傳統文化進校園...
    □新天水·天水日報記者 徐 媛12月10日,寒風料峭,但在秦州區太京鎮窩駝學校開展的「傳統文化進校園 非遺文化進課堂」活動現場卻熱鬧非凡,孩子們學剪紙、練書法、畫國畫、彈古琴,在寓教於樂中感受傳統文化的獨特魅力。
  • 非遺鮮聞丨秦州區文化館舉辦天水泥塑技藝進街道活動(兩條)
    文化館舉辦天水泥塑技藝進街道活動12月17日,秦州區文化館組織開展「遇見非遺」——天水泥塑技藝走進東關街道活動,來自轄區的30多名居民參加了活動。活動中,省級非遺代表性傳承人何彥雲現場進行了天水泥塑技藝知識講座。
  • 湖南衡陽: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 "活態傳承"非遺進校園
    「祁劇」走進祁東縣船山學校  為弘揚傳統文化,展示戲曲魅力,10月21日,祁東縣「戲曲進校園」展演活動走進祁東縣船山學校。圖片來源:衡陽文明網  據悉,衡陽「非遺進校園」南嶽剪紙進課堂活動,從2015年至今,已持續開展了5年。通過「非遺進校園」知識大講堂、「南嶽剪紙」作品展進校園、校園剪紙大賽、學生剪紙作品展等多種方式,走進金月完小、南嶽完小等學校進行活態傳承,深受廣大師生、家長歡迎。
  • 傳統文化「直通車」進校園
    亓程 周全 報導本報訊 日前,為推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進課本、進課堂、進校園,由省文旅廳主辦、省文化館等承辦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故事會進校園暨山東省文化館「蓓蕾藝術工作站」文藝演出活動走進濟南萬象新天學校,為2000多名師生帶來了一場精彩紛呈的文藝盛宴
  • 醒獅、龍形拳、莞草編織…東莞非遺進校園活動首場走進莞城步步高...
    這是2018年莞脈傳承之非物質文化遺產進校園活動的首場。非遺進校園是東莞非遺的品牌活動之一,今年該活動由東莞市文化館、市非遺保護中心、市中小學體育藝術聯合會共同主辦。此外,道滘、麻湧的粵劇進校園,東坑的木魚歌進校園,沙田的鹹水歌進校園,清溪、樟木頭的麒麟舞進校園,東城的莞香進校園,茶山的泥公仔進校園等,都取得了較好的成績,為全市非遺進校園活動提供了經驗和示範。  今年,市文化館將在年底組織一次非遺校園示範性項目評選,對示範性項目進行表彰。
  • 非遺進課堂讓學生感受傳統文化魅力
    本報訊(光明新聞記者 熊丹丹 通訊員 潘志瑩/文 記者 管強 通訊員 潘志瑩/圖)12月9日,「2020年度非遺進校園」活動在光明區田寮小學開展。本次活動通過抗疫主題非遺展和非遺小課堂兩種不同形式,引領學生感受傳統文化魅力,增強民族文化自信,讓非遺教育真正走進校園、走進課堂,讓學生們在潛移默化中學習、傳承非遺文化。全校近兩千名師生參與此次活動。 此次活動由深圳市文化廣電旅遊體育局主辦、深圳博物館(深圳市非遺保護中心)承辦,光明區文化廣電旅遊體育局、光明區公共文化藝術發展中心協辦。
  • 非遺進校園 傳承傳統文化
    (通訊員 王建文田赤英楊湘桂)為弘揚優秀傳統文化,豐富校園文化生活,12月10日,由道縣縣委宣傳部、道縣文化旅遊廣電體育局主辦,道縣文化館、道縣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道縣祁劇工作室承辦的「非物質文化遺產進校園」活動在道縣祥霖鋪中學舉行。
  • 非遺鮮聞丨秦州區文化館開展文化惠民進社區暨秦腔納涼晚會活動(兩條)
    秦州區文化館開展文化惠民進社區暨秦腔納涼晚會活動為進一步實施文化惠民工程,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文化需求,全面助力創建全國文明城市,8月4日晚,秦州區文化館在秦州區玉泉觀廣場舉辦首場「聽秦韻、興文化、助創城」——文化惠民進社區暨秦腔納涼晚會活動。
  • 非遺走進校園,培養小小傳承人 弘揚傳統文化從娃娃抓起
    當天,「戲曲進校園」活動走進紫茶小學,粵劇大師們給孩子們帶來了精彩的戲曲盛宴。「別看古代的燈長得像個燈籠,做起來還挺複雜的呢。」在蓬江區棠下鎮沙富小學,五年級學生周博文上了一節特殊的手工課。10月28日,蓬江區2020年「非遺進校園」活動走進棠下鎮沙富小學,上百名小學生在活動中學習江門東藝宮燈製作技藝,體驗非遺魅力。
  • 「民間文化暨非遺進校園」活動在峽江縣職業中等專業學校舉行
    11月9日,「民間文化暨非遺進校園」活動在峽江縣職業中等專業學校舉行,吉安市民協曲協主席阮曉春、縣政府督導室主任徐海兵、縣文化館館長肖建富一行到場。市民協主席阮曉春一行首先在學校畫室觀看學生的手工作品並對作品進行了點評,接著學校廣場上觀看由峽江縣職業中等專業學校學生表演的縣非遺節目《打蚌殼》,並對學生的表演進行了現場指導。
  • 感受戲曲魅力 傳承經典文化 利津縣文化館呂劇進校園活動啟動
    ,推動民族文化傳承,激發學生熱愛祖國文化的美好情感,堅定孩子們學習及傳承國粹經典的決心,11月25日下午,利津縣文化和旅遊局走進鹽窩鎮中心小學,開展呂劇進校園文化傳承啟動儀式。,文化館的戲曲演員們也現場為學校的教師、學生做了培訓和指導。
  • 蚌埠第三十一中學舉辦「非遺」文化進校園活動
    為了深入推進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培養青少年對中國傳統文化的情感,11月25日,2020年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戲曲)非遺進校園活動,來到蚌埠第三十一中學,150餘名學生參加了活動。本次活動有非遺表演和非遺體驗課堂兩個項目
  • 蘇州:非遺進校園 讓臺生感受中華文化
    原標題:蘇州:非遺進校園 讓臺生感受中華文化新華社南京5月29日電(記者陸華東)由蘇州市臺協會組織的首場「蘇州非物質文化遺產進校園」活動日前在華東康橋國際學校舉行。7個非遺項目的代表性傳承人走進課堂,現場講授非遺文化,展示技藝絕活,讓學生們近距離體驗中華文化的獨特魅力。華東康橋國際學校目前有臺籍教師60餘名,臺生600餘名。活動當天,大量臺生報名參加活動。「教學過程中,同學們對崑曲表現出濃厚興趣,上臺互動的學生,動作和唱腔雖不夠老道,但哼出的唱詞已經有了幾分意境。」
  • 聊城市2020年「戲曲、雜技、傳統文化(非遺)進校園」活動正式啟動
    為進一步弘揚優秀戲曲文化,推動戲曲傳承發展,加強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和青少年愛國主義思想教育,充分發揮中小學在非物質文化遺產教育和傳承中的積極作用,培養學生對傳統文化的興趣,12月4日,聊城市2020年「戲曲、雜技、傳統文化(非遺)進校園」活動啟動儀式在聊城市東昌府區新星小學舉行。
  • 非遺進校園|興國山歌進校園:融合創新譜新曲
    編者按:為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保護傳承非物質文化遺產,進一步推動「非遺進校園」工作,中國青年網開展了「多彩非遺 相伴成長」2018全國「非遺進校園」優秀實踐案例徵集宣傳活動並推舉出十大優秀案例。今天中國青年網帶大家走進「江西省興國縣興國山歌進校園實踐案例」。興國實驗小學師生表演興國山歌。
  • 漳州:「非遺」進校園 傳遞匠心傳承文化
    薌城實驗小學開展非遺進校園活動 「非遺」進校園是弘揚和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要形式。近年來,伴隨「『非遺』進校園」的日益深入,「『非遺』進校園」活動也從形式多樣到注重學生的親身體驗,從而讓「『非遺』進校園」邁向一個理論與實際逐漸融合的新階段。不僅讓「非遺」保護工作越來越接地氣,更為關鍵的是,其廣泛的社會影響力以及在少年兒童中的認同感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大幅提升。漳州傳統文化像一粒種子在孩子們心中生根發芽,喚起孩子們對漳州「非遺」文化的認同感和自豪感。
  • 河北青縣:非遺進校園 文化傳匠心
    http://v.xinhua-news.com/bro-view-xgg/store_attachment/xhaudio/2020/12/10/XxjfypC440020_20201210_AEAFN0A001.mp3 河北青縣:非遺進校園 文化傳匠心
  • 鹿邑縣文化館「弘揚民族文化 傳承國粹經典」戲曲進課堂活動
    ,豐富校園精神文化生活,激發我縣青少年兒童對傳統戲曲文化的興趣和愛好,增強少年兒童的戲曲藝術素養和審美素養,推動戲曲文化傳承,2020年11月11日上午,鹿邑縣文化館與隱山小學聯合開展了"弘揚民族文化,傳承國粹經典"戲曲進課堂主題教育活動。
  • 贛州開展優秀傳統文化進校園活動 傳承中華文化精粹
    為全面加強學生的文化素養,讓學生了解、體驗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魅力,主動傳承、傳播和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培育和弘揚愛國主義精神,贛州開展優秀傳統文化進校園系列活動。形成了濃厚的校園文化氛圍,營造出一個文明、和諧的校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