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玉常聽到老玩家們說「黃白種」,這裡的「黃白種」說的可不是黃口料,黃白種講的並不是皮色,而是一種肉質顏色的過渡。
這裡今天御府君就來談談和田玉籽料中一種比較好的料性——黃白種。
好的黃白種細、糯、油各方面都很達標,料子看起來就像剛蒸熟的年糕,糯性十足,泛著一種脂光!
油性:一般情況下能開出黃白種的料子,油性都是非常好,有時肉質可以和皮色連成一片,在微黃的基礎上透露著油光,深受業內人士的喜愛。
結構也非常的緊密,由內而外的乾淨透亮,視覺效果很好。
黃白種還有一個優點,賭性較小,許多外表看著肉質泛黃的白籽,表層白度不是太高,切開後肉的白度比表皮處的白度高不少,雕刻之後會再白一些,打磨之後還要更白一些。
黃白種一般都是金皮偏多,切開會泛色,「返白」的料子往往肉質細膩,白度至少提升一個度,再配以合適的拋光,出來的成品十分驚豔。
老熟:黃白種的籽料都很老熟,很多時候,我們說的黃白種不僅僅說它的色調,往往也說明了它的玉質極好,老熟感十足!
所以在和田產地,黃白種料子是很多老玩家追捧的料子,目前價格也相對較高。
因此就有很大一部分玩家退而求其次,選擇賭「幹僵」的黃白料,有句話是「僵邊出細肉」,這句話用在黃白種身上也特別合適,只要石僵沒有沁進去,放手搏一搏,也可能也會切出來細肉。
會有部分玉友誤把黃口料當成「黃白種」,關於黃口料的介紹,可以查看御府君之前的文章——黃口料(點擊閱讀)
還有一些人會把糖白山料和黃白種搞混,但其實這倆也是很好辨別的,首先糖白山料和黃白種在視覺上就有很明顯的差異,後者是白的很舒服,料子很老熟。
如果上手的話,就能感受到玉質上各方面都很達標,糯性十足。
黃白種屬於肉質白裡透黃,由內而外散發著一種油脂光澤,再加上皮色和毛孔的考量,也就不難判斷了。
長按識別二維碼,買玉、品玉就找她
關於和田玉的一切
她都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