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安徽供給側改革醞釀大手筆(圖)
依山傍水半島之上來一場與自然和文化的交換之旅
看:煙波浩渺聽:往事塵煙
在巢湖北岸黃金中點,由中廟街道、黃麓鎮、烔煬鎮組成的「半島圈」藍圖正徐徐展開,這裡不僅有千年古鎮的積澱、有湖濱溼地的大美生態,還將成為「半島慢城,健康綠洲」。作為省會合肥的「城市會客廳」,巢湖半島規劃建設「快」「慢」結合的立體交通網絡,構建溼地公園、農業公園、山居療養、旅遊集散4大旅遊主題區,依山傍水,半島之上,讓都市人輕鬆享受慢城健康生活。
空間
構建一軸兩帶三區三廊
在區劃調整之後,合肥已成為全國唯一懷抱五大淡水湖之一的省會城市,巢湖的開發,不僅是建設區域性特大城市的重要支撐,更是打造「生態強省」的重要支點。城市發展的終極目標是生態宜居,大湖,更決定了未來合肥的質量和品質。
巢湖半島將以「多規合一」為理念,快速促進規劃落地建設,構建「1233」空間結構,即一軸、兩帶、三區、三廊。一軸是指沿烔中路形成的濱湖發展軸,串聯起濱湖三大城鎮發展片區;兩帶是指1個濱湖觀光帶+1個山體遊覽帶;三廊是指由雞裕河、烔煬溼地、蘆溪溼地、花塘河溼地等河流水系和生態農田、山地構成的3條生態廊道。
交通
打造三維立體式交通網
交通是區域發展的先行條件,巢湖半島將「快」「慢」結合,打造三維立體式交通網。
規劃構建對外快速路、主幹路、次幹路三個等級的交通體系,軌道7號線延長線也將經中廟街道延伸至黃麓鎮。主幹路網將形成「四橫四縱」的網絡系統。「四橫」即環湖大道、烔中路、方興大道、烔長路四條主幹路;「四縱」即店中路、黃麓大道、烔中路(烔煬段)、X073四條主幹路。圍繞世界級大湖慢生活體驗區的建設目標,巢湖半島結合自行車道與慢行步道,將建設4類慢行交通體系,串聯起觀光景點與農村居民點,形成「慢享休閒體驗基地」,打造「一帶兩環三軸」的慢行交通系統。
如果你想臨湖慢行,看水天一色,可以走「濱湖道」,從長臨河到烔煬,37公裡環湖大道沿線;如果你既想感受巢湖的煙波浩渺,又想傾聽貫通古今的傳說故事,不妨從「風景道」開始涉足,從六家畈、張治中故居、西黃山到烔煬北部景區,27公裡足以領略巢湖大美;當然,你亦可以跟著心出發,去「遊覽道」看盡繁華世事,串起一個個鎮區景點,洞入秘境溼地;另外還有一條「聯絡線」,全長約57公裡,聯繫主要景點與農村居民點。可以走走停停,來一場與自然和文化的交換之旅。
主題
構建四大旅遊主題分區
「百八巢湖百八遊,遊人至此不輕遊。」這是石濤題《巢湖圖》的一句詩,道出了古時巢湖美景深受遊客喜愛。彼時巢湖美,今日更絢麗。去年8月,國家旅遊局同意合肥市創建環巢湖國家旅遊休閒區,開啟了合肥市旅遊業發展的新篇章。而巢湖半島要打造成為環巢湖國家旅遊休閒區的核心區、先行區。
巢湖半島擁有豐富的旅遊資源。中廟街道有「湖天第一勝境」之稱,境內姥山景區是國家重點開發的山、水、島、廟多種人文景觀於一體的旅遊勝地,省城後花園,有「東方日內瓦」之名。文峰塔、聖妃廟、中廟、昭忠祠、白衣庵、古船塘、四頂山、孤山、鞋山,旅遊資源得天獨厚。黃麓鎮境內資源豐富,風景優美,民風淳樸,政府所在地桐蔭古鎮已有千年歷史,素以「文化之鄉」著稱。有張治中故居、安徽省第一所鄉村師範——黃麓師範、百裡巢湖第一寺——相隱寺。
烔煬鎮為千年古鎮,至今,烔煬老街保存完好,街內「李鴻章當鋪」是市級文物保護單位;「傳奇將軍」李克農的故居已被列為紅色教育基地;烔煬鎮取名於烔煬河,原名烔煬河鎮,因烔、煬兩水匯合入巢湖而得名,是一塊「二龍戲珠」的風水寶地。不管唐嘴水下遺址是否能夠解開千年之謎,期待始終給予更多造訪的理由,為半島文化披上了神秘的外衣。巢湖半島利用豐富的旅遊資源,將貫通構建四大旅遊主題分區:巢湖半島國家溼地公園、巢湖半島國家農業公園、旅遊服務集散中心、山居休閒療養區。
慢行
4類慢行交通體系
巢湖半島結合自行車道與慢行步道,將建設4類慢行交通體系,串聯起觀光景點與農村居民點,形成「慢享休閒體驗基地」,打造「一帶兩環三軸」的慢行交通系統。
◎濱湖道
如果你想臨湖慢行,看水天一色,可以走「濱湖道」,從長臨河到烔煬,37公裡環湖大道沿線
◎風景道
如果你既想感受巢湖的煙波浩渺,又想傾聽貫通古今的傳說故事,不妨從「風景道」開始涉足,從六家畈、張治中故居、西黃山到烔煬北部景區,27公裡足以領略巢湖大美
◎遊覽道
你也可以跟著心出發,去「遊覽道」看盡繁華世事,串起一個個鎮區景點,洞入秘境溼地
◎聯絡道
另外還有一條「聯絡線」,全長約57公裡,聯繫主要景點與農村居民點。
前一頁 [1] [2] [3] [4]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