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在家的時候,爸媽在外面辦事回來,嘴巴裡常常念叨著一句話——「閻王好見,小鬼難纏!」我 很長一段時間都不能理解,總是想爸媽到底在外面被什麼人纏上了。爺爺在一旁告訴我,這句話後面還有半句——「窮人好幫,懶人難扶!」
如今我邁入社會,見得世面廣了,與人打交道也多了,越是能體會這兩句話的深意了。在中國的社會文化中,「閻王好見,小鬼難纏;窮人好幫,懶人難扶」已經成為了每個人都可能遇到的困擾難題。尤其是在這人心不古的現代社會,確實是又常見、又實用,不禁令人唏噓。
一、閻王好見,小鬼難纏
這句話其實很好理解,大家可以想一想電視劇《西遊記》裡面的情節:孫悟空去那閻王殿找閻王,剛開始會遭到門口的小鬼小妖的阻擋,說他既沒有令牌,也沒有名帖,絕對不能見閻王。話還沒說完,孫悟空亮出了金箍棒,這些小魚小蝦又落荒而逃了,閻王爺聽到風聲也直接滾到老孫面前了。
在現實中,「閻王」就是指一些高高在上的領導或負責人,「小鬼」就是下面養的那些小手下或小角色。真正的大人物,其實面色和善又好溝通,辦事效率也快,反倒是一些無名小卒狗仗人勢,各種不配合。找領導籤個字、辦個事並不是什麼難事,只是這個過程中,還得打點好中間環節裡的人。他們明明是下屬,卻常常狐假虎威,一副「不過這關不行」的樣子,其實就是強迫你多說些好話、給一點好處,他們從中能撈一點好處,享受一下有預感。這種小人物還特別擅長「變臉」,你要是稍微有點權勢,亮出身份,他們會立刻戴上另一套面具,笑容可掬地對待你;你要是個普通人,也沒有什麼背景,小小的保安可能都不會給你什麼好臉色,非常現實又殘酷。當然,這裡說的也只是部分現象,絕不一竿子打死所有。只是現實總是讓我們感悟,越是沒本事的人,越是格局小,越容易輕視他人。
二、窮人好幫,懶人難扶
善良沒有錯,樂於助人也無可厚非,善意是人世間最美好的品質之一。只不過,越是美好的東西,越容易被有心之人覬覦、利用和傷害。
「不怕你窮,就怕你懶」,說的也是這個道理。有的人,明明年輕力壯,四肢健全,有充分的勞動能力,卻已經把懶惰當成了習慣,懶得工作,懶得幹活,整日裡遊手好閒,靜等著坐享其成,幹什麼都想依靠別人,從別人的手裡獲得施捨。對於這樣不思進取、好吃懶惰的人來說,你一次又一次的伸出援手,就是給了他們一次又一次吸你血的機會。善良雖然是一種選擇,但絕對不是一種義務。我們的善意,不能用來去縱容那些貪婪又懶惰的人;我們的慷慨,不能用來去換無恥之人的得寸進尺。
或許很多人都經歷過這樣的事:一個很久很久不曾聯繫過的小學同學或是初中同學突然添加了你的聯繫方式,先是噓寒問暖閒聊一番,然後切入正題,就是想借錢。這種情況下,你一定要深思熟慮。細想一下,當一個人走到絕境、遇到困難的時候,如果自己實在解決不了,會去找親朋好友求助,但是他兜兜轉轉卻來找十幾年未曾聯繫過的你。你是否應該合理的疑心一下,是不是他的信用已經基本破產了,他親近的人都不願意在幫他了,那你如果借錢給他,會不會有去無回呢?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生活要經營,不可能隨時做準備去幫助別人,我家的錢也不是天上掉餡餅掉下來的。就算是再親近的人,你的財富和精力也禁不住這樣頻繁的消耗。先不說能不能徹底解決困難,怕就怕對方產生了依賴心理,總想靠著救濟過生活了。懶惰的人一旦定性,是成長不起來的。他可能前腳在你這裡要走了錢說要去創業、去投資,其實一轉身就回家睡大覺或把錢貢獻給酒桌和牌桌了,白白把這筆錢打水漂了。 老人們常說的這兩句俗語是不是很在理呢?俗語雖然淺顯易懂,但其中的深意卻是實實在在地出現在我們生活中啊!不得不承認,立身處世於人間,我們未來走的每一步還是有很多道理要去借鑑和學習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