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匠工坊系列叢書《器·源》昨日亮相 講述長三角非遺傳承那些事

2021-01-19 新民晚報

圖說:活動海報

百匠工坊系列叢書《器·源》以水為創作理念,以「器物」為物質主線,對話高質量技藝傳承人,試著將長三角地區的優秀非物質文化遺產,通過一種對讀者更為親切的方式串聯講述。昨天下午,該書發布會在上海中心朵雲書院旗艦店舉辦。

「因為這本書不是教科書或圖鑑,而是一本關於歷史、工藝和傳承的故事書,非常有意義。」在市工藝美術行業協會會長耿鴻民、秘書長朱建中的推動下,本書涵蓋了長三角地區三省一市30餘個工藝美術、非物質文化遺產技藝及傳承人的分享,在尋找歷史淵源,傳承工藝脈絡的過程中,切實推進長三角工藝美術一體化發展,使讀者對地區的工藝美術、非遺技藝有更全面的了解。疫情防控期間,長三角工美大師通過視頻,為新書發來祝詞。

圖說:論壇現場

在論壇環節,耿鴻民、中國工藝美術大師包天偉、上海工藝美術大師沈德盛、上海工藝美術大師錢月芳現場探討新時代,長三角工藝美術大師、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身上肩負的使命與擔當。「作為工匠,應該用手上的技藝反應、刻畫時代,創造出源自傳統精髓、富有地方特色和個人風格的藝術作品,反映家國情懷,如果能成為永不過時的精品,就更好了。」專攻東陽木雕的包天偉如是說。

植根於長三角地區的江南文化,有剛勁的一面也有有柔美的一面。市三八紅旗手,顧繡傳承人錢月芳大師提到了技藝中「傳統-傳人-作品」的立體傳承,「我們不擔心教會了學生會帶來困擾,因為藝無止盡。」她誠懇地分享自己的所思所感。「作為匠人,我們要做的是通過技藝,展現材質的生命語言,將美展現出來。」沈德盛既是上海玉雕大師,又是在他的推動之下,江蘇省連雲港市新近成功將水晶雕刻技藝列為國家級非遺,「水晶的特點,讓他成為了一門世界性語言。」海派文化的特點,在沈德盛對的闡釋中,有了生動的註解。

活動由上海市文創辦、虹口區委宣傳部、東浩蘭生集團與上海世紀出版集團指導,上海市工藝美術行業協會、上海市工藝品珠寶首飾進出口有限公司與上海文化出版社聯合主辦。(新民晚報記者 徐翌晟)

相關焦點

  • 上善若水傳經典,海納百川承盛世——《器·源》新書發布
    央廣網上海1月16日消息(記者楊靜)由上海市工藝美術行業協會、上海市工藝品珠寶首飾進出口有限公司與上海文化出版社聯合主辦的「百匠工坊系列叢書——《器·源》新書首發儀式15日在上海舉行。全書以水為創作理念,以「器物」為物質主線,對話高質量技藝傳承人,試著將長三角地區的優秀非物質文化遺產通過一種對市民讀者更為親切的方式串聯講述。據介紹,本書涵蓋了長三角地區三省一市30餘個工藝美術、非物質文化遺產技藝以及背後相應傳承人分享。
  • 「百匠工坊」海上工藝平臺亮相虹口 弘揚工匠精神
    為弘揚黨的十九大報告提出的「工匠精神」,上海虹口區於2018年12月25日正式宣布,將在多倫路正式推出「百匠工坊」海上工藝平臺,並將其作為推廣國內外頂級工藝大師作品的基地和平臺,向全社會展示手工藝之美,並藉此弘揚傳承傳統技藝及推廣海內外文化。
  • 虹口多倫路新建「百匠工坊」展海內外工匠大師風採
    原標題:虹口多倫路新建「百匠工坊」展海內外工匠大師風採上海文化品牌建設又添新名片作為上海文化品牌建設的新名片,正值西方聖誕節當天,「百匠工坊」海上工藝平臺在虹口區多倫路隆重亮相。
  • 《濯錦工匠·百匠大集:初心》新書首發,講述30位匠人感人故事
    匠人堅信一生只為一事來。匠人之心,不僅是傳統工藝的繼承和發揚,它還是一種道心、意志、情懷和責任。11月30日,在2019年首屆天府書展現場,《濯錦工匠·百匠大集:初心》(以下簡稱:《百匠大集》)新書首發式舉行。
  • 嘉興:讓非遺傳承後繼有人
    「傳承匠心·創業同行」是此次訓練營活動的主題,「期望將非遺傳承與青年人的創業夢想、網紅夢想結合在一起,打通傳統文化與年輕人之間的代際差異。」 活動主辦方之一、嘉興市文化廣電旅遊局副局長錢永忠說,在當下,「非遺傳承」面臨著年輕人不肯學,老藝人們苦苦堅守的困境,「因此,非遺傳承的關鍵在於吸引更多的年輕人參與。」
  • ATER派克系列圖像融合器頻頻亮相
    ATER AGT-P派克系列圖像融合器最近頻頻露臉,不僅默默出現在需要作差異化智慧呈現方案的用戶面前,還多次在視聽相關展會與合作夥伴攜手高調亮相。今年北京infocomm展會上它就與德浩一起成功聯袂出演,齊在雷射投影機展示臺上向觀眾問候。
  • 長三角非遺嘉年華亮相朱家角
    10月3日、4日,由青浦、吳江、嘉善三地共同主辦的「匠心逐夢」2020長三角非遺嘉年華在朱家角古鎮珠璣閣舉行,三地非遺項目集中亮相,為市民遊客端上假日期間的非遺盛宴。非遺嘉年華上,市民遊客可與傳承人一起親手製作工藝品、體驗非遺技藝,各類誘人的傳統美食也讓人目不暇接。
  • 首家張宇工坊快閃店在津開幕「清宮舊藏」系列作品亮相
    首家張宇工坊快閃店在津開幕8月18日,百年御匠之靈——泥人張世家在天津海信廣場開設的全球首家張宇工坊快閃店正式開幕泥人張第六代傳人張宇攜世家經典傳世之作「清宮舊藏」系列作品亮相津門,為市民帶來了一場文化與藝術的饕餮盛宴。
  • 「匠心逐夢」 2020長三角非遺嘉年華亮相古鎮朱家角
    10月3日、4日,「匠心逐夢」2020長三角非遺嘉年華在朱家角古鎮珠璣閣隆重舉辦。來自青浦、吳江、嘉善和上海市其他地區的非遺項目集中亮相,吸引了眾多遊客和市民體驗觀賞。在這裡,市民遊客不僅能品嘗各具特色的傳統美食,也可以親自動手製作體驗手工藝品,還能夠欣賞到三地舞臺類非遺節目演出,全面領略長三角地區非物質文化遺產的魅力。
  • 「美玉翹楚」入駐「百匠工坊」,海派玉雕大師作品太精緻
    ■徐雲棟作品此次「美玉翹楚」首次入駐位於歷史文化街區多倫路的「百匠工坊」。■鄭升帥作品上海工藝美術行業協會會長耿鴻民表示:「『美玉翹楚』的成立旨在引導、鼓勵、培育本市工藝美術行業玉石雕刻的年輕一代。
  • 【文旅動態】著名京劇表演藝術家李莉從藝60周年暨非遺傳承演唱會...
    【文旅動態】著名京劇表演藝術家李莉從藝60周年暨非遺傳承演唱會圓滿成功 2019-12-02 18:17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建投書局攜中國建投研究系列叢書亮相服貿會
    作為全國首家傳記主題書店和「北京十大最美書店」的代表,建投書局將攜中國建投研究系列叢書在第十八屆北京國際圖書節1號展棚「北京書店街」精彩亮相,全面展示中國建投最新的優質研究成果和書局深耕多年的傳記主題多元內涵。
  • 唯愛工坊非遺潮登陸北京時裝周
    同時,活動宣布唯品會公益與北京服裝學院聯合打造的「唯愛工坊非遺萬物冬專場」即將於11月下旬正式推出,專場集合了眾多知名設計師力量,將非遺時尚融入生活,引領非遺潮流新方向。屆時,此次發布會上亮相的多款跨界設計產品將重磅上線,廣大消費者就能將這些非遺潮品盡收囊中。
  • 「中華源·河南故事」中外文系列叢書正式亮相
    6月18日,省政府新聞辦召開「中華源·河南故事」中外文系列叢書發布會,河南商報記者從會上獲悉,該叢書首批十個分卷《少林功夫》《中醫》《焦裕祿》等已完成出版,如今正式亮相併對外發布。據了解,本套叢書是我省迄今唯一以河南文化元素為主題的中英文雙語套書,後續約三十個分卷正在編譯中,將在兩年內陸續完成出版工作。
  • 蓮湘、杖頭木偶亮相首屆長三角非物質文化遺產節
    如皋非遺項目再放異彩蓮湘、杖頭木偶亮相首屆長三角非物質文化遺產節本月15日至21日,首屆長三角非物質文化遺產節在上海大世界舉辦,我市兩個省級非遺項目「如皋蓮湘」、「如皋杖頭木偶」在專場節目展演中精彩亮相,展現了我市非遺傳承保護的風採。
  • 杭州文創矩陣亮相第三屆長三角文博會
    杭州文創矩陣亮相第三屆長三角文博會而與國風文化相關的各類文化衍生產品的超高熱度,在本屆長三角文博會也可見一斑。在西泠印社展位,紫銅12生肖印章、絲綢文人扇、西湖十景書籤、三潭印月紙雕燈等極具江南人文氣韻的國風單品,吸引了一批又一批的傳統文化愛好者駐足、購買;從如詩如畫的千裡江山到大雅精緻的亭臺樓閣,晚峰文化帶來的一系列榫卯文創產品在開展首日也是吸睛無數。此刻,古典中國和當代生活,在這裡交相輝映。
  • 安徽潛山:古陶非遺傳承用文化助力脫貧
    在安徽省潛山市天柱山腳下的痘姆鄉,這一非物質文化遺產被繼續發揚光大。當地利用自身文化優勢,將非遺傳承與文化脫貧相結合,走出一條文化扶貧的新路。痘姆鄉位於大別山餘脈東南,先後被認定為安徽省民間文化藝術之鄉、安徽省非物質文化遺產傳習基地。痘姆古陶非遺傳習基地通過傳授當地貧困戶、殘疾人非遺技藝的方式,幫助他們實現脫貧致富。
  • 讓港城非遺傳承保護與生活相遇 和遠方同行
    每一項非物質文化遺產所附著的,既是區域歷史生活中的一個片段,更是群體精神的傳達載體;它曾有輝煌的過去,也應有閃光的現在,且還應充滿生機地走向未來,讓港城非遺傳承保護與生活相遇,和遠方同行。2020年是不平凡的一年港城非遺傳承保護緊扣年度工作主題主線及疫情防控根本要求
  • 視頻|「百匠賦能計劃」第二期博古論今活動在吳中博物館舉辦
    」是蘇州吳中區在深入對接上海、融入長三角一體化發展戰略背景下,為強化引導、深度賦能工匠技藝和產業發展,全面展示新時代文化人才的精神風貌而特別策劃舉辦的系列活動。11月20日下午,匠心築夢新時代——吳中區「百匠賦能計劃」第二期博古論今活動在吳中博物館舉行。
  • 「上海地情普及系列叢書」亮相2020上海書展
    8月17日下午,「上海地情普及系列叢書」 新書發布會在上海展覽中心友誼會堂舉行。叢書由上海通志館主編,採取「專業學者寫大眾通俗讀物」的方法,圖文並茂地講述上海歷史的故事,以增進人們對上海歷史地理知識的了解,反映上海改革開放以來所取得的成就,向讀者展示上海「海納百川、追求卓越、開明睿智、大氣謙和」的城市面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