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上南通客戶端記者 潘冬冬 錢姍珊
為深化和推廣「中國美術南通現象」品牌,提升南通美術的藝術價值和後續爆發力,今天上午,「江海·新象」當代中青年藝術家作品學術邀請展在南通中國慈善博物館開展。
據了解,本次畫展由中國藝術研究院副研究員於量擔任策展人,共邀請南通籍在外的陸笑毅、秦艾、丁鼎等7位藝術家和南通本地陸強、馮衛軍、張衛等13位藝術家參展,展出20位藝術家的代表性作品80件。展覽以「新象」為名,既有謳歌盛世新貌之意,也旨在推舉新人。本次入展的二十位中青年藝術家是「中國美術南通現象」最具創新意識和發展潛力的後備人才和骨幹力量,他們風華正茂,自成一家,在數量、才華上超越同儕的傑出成就已然引起了社會公眾的普遍關注。在長期的藝術追求中,他們以畫者獨特的視角、敏銳的洞察力、當代的格調和學術的思考,以其深沉而真切的社會介入意識用筆墨在現實和理想中闡述自己的生活態度和人生理念。
策展人、中國藝術研究院副研究員於量表示,他的整個美術的知識結構來自於南通,在了解南通、研究南通的時候,更多把「南通現象」稱為「南通文脈」,這次展覽裡面中國畫、水彩、西畫都出現了一些非常好的氣象,從技法上、表現上、語言上都取得讓人們感受到當下生活的新視角。入展藝術家的藝術成就體現和代表著南通中青年畫家的集體風貌和整體實力,更一定程度上標誌著「中國美術南通現象」的發展走向。
在本次展出的80幅作品中,藝術家們從日常形象與平凡情節中發現具有永恆性的視覺力量,從圖像細節中掘取源自心性的終極懷想,無論從題材的選擇還是技法的表現,均注入了新的生命經驗與藝術觀念,也彰顯了新的文化價值與審美取向,所繪作品有溫度更有高度,不失為當代話題的精緻表達。
緣於女性的溫婉與敏感,參展畫家秦艾這次帶來了《瑞雲圖》、《空谷足音2》、《滂水之雲》三幅作品,其筆下的意象空間從其獨特的先鋒意識出發,以細膩的工筆敘事語言,烘託出了一幀幀女性畫家的別樣心境。她說,很榮幸能來南通參加展覽,南通在繪畫方面有非常好的傳承,從趙無極、範曾一直延續下來。現在非常可喜地看到一些70後、80後的藝術家也都成長起來,說明不管是留在南通的還是出去的都很好地傳承了中國文化和南通文化的底蘊。
同時,「江海·新象」當代中青年藝術家作品學術邀請展學術研討會舉行。市文聯、市美協和參展畫家緊緊圍繞「中國美術南通現象」以及傳統與當代,創作與交流,展覽的價值和畫家的個性多個話題進行交流。
本次展覽由中共南通市委宣傳部、南通文化廣電和旅遊局、南通市文學藝術界聯合會主辦,南通市美術家協會、南通中華慈善博物館承辦,南通文體會展管理有限公司、南通文化藝術中心協辦,展期10天,至12月24日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