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孟子第七十六代後裔續修編撰《孟氏家譜》
孟子第七十六代後裔續修編撰 新華網瀋陽12月10日電(記者 葛素紅)中國儒家聖賢孟子的第七十六代後裔孟令保,經過20年努力,於近日完成了《孟氏家譜》的續修編撰。
-
高淳楊姓後裔頒家譜傳家訓
2019年2月16日,南京市高淳區椏溪街道新牆社區花牆門村楊氏宗祠內格熱鬧,伴隨著鞭炮聲和鑼鼓聲,在宗祠的戲樓上,楊姓後裔正在隆重舉辦頒發家譜活動。 據了解,花牆門村是一個300多戶村民的古村落,村裡楊姓村民悠悠傳承。今年74歲的楊永生老人顯得格外忙碌,作為楊氏家譜主編的他,今天這樣隆重的活動很開心。
-
天津孟子後裔續修《孟子世家譜》告族人書
天津孟子後裔續修《孟子世家譜》告族人書 各位宗親族人: 大家好
-
妙音家譜續修:如何編寫家譜序文
家譜序文是家譜構成的一個重要元素,下面具體講述編寫序文的基本要素。一、標題:以家譜支派的名稱命名譜序的標題。二、正文:1.寫明本次家譜續修的緣起。3.本族人 家規、家訓。字輩排列。祭譜禮儀。以及本次續修家譜新增人數及其他內容變動情況說明,如增加字輩等。4.現在續修家譜,女子也要編入家譜,在家族名冊裡有詳細記載,要加以說明。在古代女子是不編入家譜的。5.如果家譜格式如有新的格式,要列舉範例,以便族人能夠看懂家譜,如世系圖等。
-
續修家譜工作在東北地區開展相對較晚 我省數萬孔子後裔未入家譜
[閱讀提示] 轟動海內外華人的第五次《孔子世家譜》編撰工作已經進入收官階段,其中,遼寧的孔子後裔有多少,續修整個家譜需要多少資金,資金由哪些機構承擔,孔子後裔的生活如何,以及這部舉世無雙的新《孔子世家譜》會給世人留下哪些收穫等問題,都是讀者所關心的話題。
-
《孔子世家譜》續修 臺灣有900餘孔子後裔
《孔子世家譜》續修告成頒譜大典儀式,9月24日上午在山東曲阜孔廟舉行。《孔子世家譜》續修歷經十載,其世家譜上下傳承,詳明記載孔子傳裔80多代,300餘萬人遍及全中國和海外,以其延時之長、族系之明、纂輯之廣、核查之實、保存之全堪稱存世譜牒之冠。
-
孔氏後裔查詢家譜更方便了
在6月6日的《孔子世家譜》資料庫校對審核工作匯報會中,負責數位化系統研發的曲阜師範大學軟體應用學院研發人員匯報了孔子世家譜資料庫校對審核情況,重點分析了2009版孔子世家譜資料庫錄入和建設中出現的各類錯誤和問題。 「《孔子世家譜》數位化系統項目是從2016年啟動,在把紙質家譜整理成電子版後,工作人員發現其中有一些出入。」
-
錢塘孔氏家譜續修頒譜 千年孔聖文化源遠流長
中新社杭州12月12日電 (記者 汪恩民)今天,隨著錢塘孔氏家譜頒譜典禮在杭州的舉行,歷時三年的續修工作正式劃上句號。記者了解到,此次續修工作得到了山東孔廟、衢州孔廟的支持。 《錢塘孔氏宗譜》始建於乾隆年間,至今已經歷七次重修,記載了孔子四十八世孫端稟公後裔繁衍、遷徙等歷史。新修《錢塘孔氏宗譜》共18卷,150餘萬字,前四卷為序,贊,誥命,聖祖年譜,先祖畫像,祭祀,祭田,歷代尊孔詩等。後十四卷為世系及行傳。 本次續修工作歷時三年,在孔慶高、孔世海、孔繁根、孔明的主持下完成大量工作,共收錄孔氏宗親五千餘人,用資二十餘萬元。
-
第五次續修「孔子家譜」 將收錄180萬孔氏族人
記者近日從設在濟南的孔子世家譜續修工作協會續譜辦公室了解到,正在進行第五次大規模續修的《孔子世家譜》將最終收錄180萬孔氏族人,這一數字遠遠超過以往任何一次續修收錄的人數。,在中國家譜中佔有特殊地位。
-
中國第一家譜續修成功 「家譜網」孔氏專區上線
孔德墉祝賀家譜網孔氏專區上線,贈送親筆書法 2009年9月24日,山東曲阜,歷時13年的《孔子世家譜》續修工作宣告完成。《孔子世家譜》續修工作協會今天在山東曲阜孔廟舉行頒譜典禮,為孔子誕辰2560年獻上了一份厚禮。根據續修情況,孔子後裔超過190萬人登記入譜。全球著名家族網站「家譜網」於當日推出的孔氏專區kong.jiapu.com中,詳細介紹了最新頒布的《孔子世家譜》名冊目錄,宗房派支的細分,孔氏家族後裔遷徙、分布情況及家譜編修背後鮮為人知的故事。
-
孔子家譜續修會長稱:修譜不用DNA檢測技術
新華網濟南7月4日電 孔子家譜續修會長稱,修譜不採用DNA檢測技術 新華社記者董學清 何柳 張舵 孔子世家譜續修工作協會會長孔德墉4日對新華社記者說,將不採用DNA檢測技術進行最新一次的家譜續修活動。 孔德墉說:「孔子家譜看重上下傳承關係——每個入譜的人都要明確其代次和輩分。
-
什麼是家譜嗎?中國人為什麼要修家譜?
而家譜定下來的家訓家規,則是一個家族的靈魂,比如顏氏家訓等等,雖歷經千年,但仍有其現實意義。一個家族的建譜續譜乃至近些年熱起來的重修家譜,都是體現一個家族凝聚力和向心力的時刻。家國天下事,家是基礎,國是大家的國,只有家族團結,國家才會團結,這是我們中國人為什麼會有家譜,也是為什麼必須有家譜的原因。對家譜的尊重,就是對祖先的尊重,也是對自己的尊重。
-
慈谿師橋沈氏大規模續修家譜 家族出過不少名人
去年4月,沈師橋專門成立一個師橋沈氏續譜委員會。時隔百年後,沈氏後裔重新續譜。 如今,這項工作終於完成了。 百年前中斷的家譜 師橋沈氏決心續修 60多歲的沈先生是委員會的成員之一。他告訴記者,這次的續譜,起因是來自舟山的一封信。
-
孔子家譜將第五次大修訂 準後裔擬鑑定DNA認祖
按照孔府家規,孔氏族譜有一「六十年一大修,三十年一小修」的定約。1996年5月,經孔德成同意,由德字輩兄弟發起,開始進行孔子家譜續修籌備工作。1998年2月,香港成立「孔子世家譜續修工作協會」。此後,為加快孔子家譜續修工作,另成立71名孔氏著名人士組成的委員會,推舉孔德成為名譽主席,展開孔氏族人登記工作。
-
新修《孔子世家譜》後年問世 女性後裔可入譜
《孔子世家譜》續修工作協會會長孔德威昨天向早報記者介紹,孔氏家族迄今已有83代,歷經2500年,孔子後人遍及海內外。1999年3月正式啟動孔子後裔信息徵集工作,2005年底結束,共收到來自世界各地的信息登記表120餘萬份。與以往四次大修相比,最大不同是女性後裔也得以入譜。不過,目前從四川、廣東等地收集上來的幾十萬份登記表中,並沒有女性。
-
洛陽市發現乾隆年間周武王后裔家譜
萬安山《周氏家譜》 周武王姬發建立周朝,周朝結束之後,王族後代改姬姓為周周恩來侄孫周志勇和洛陽周邊(含郊縣)的周公姬旦及周武王姬發後裔齊聚一堂,對各地帶來的近30餘部《周氏家譜》進行研究。其中就有一套是從清代乾隆年間延續至今、世系完整的萬安山《周氏家譜》,為記錄周武王后裔的遷徙、繁衍等歷史留下珍貴資料。 昨日上午,記者在伊濱區龐村鎮大莊村周武王110代孫、河南省周公文化研究會洛陽分會執行會長周忠信家,看到了這套萬安山《周氏家譜》。
-
南京高淳汪姓後裔「冬至」 祭祖發家譜
2018年12月22日,江蘇省南京市高淳區椏溪鎮椏溪村汪家自然村汪氏宗祠暖意濃農,汪家自然村的汪姓村民,正在舉行祭祖發家譜儀式。據悉,100多年前,汪家自然村的汪姓第4代人汪寶善帶著家人,從河南光山遷居這裡並繁衍後裔,目前汪家人己繁衍到第10代。
-
淺談續修家譜的幾個問題
續修家譜,從簡單的方式來說,就是把歷代祖宗的名字,與現在活著的子孫分別對接。這是續修家譜工作當中最主要的工作。但是實際上續修家譜的工作,遠遠不止於此。我們的家譜除了續接世系以外,還要重訂凡例、梳理世系、整理老譜、採集家族重要人物信息,成稿以後還要詳細校對等。續修前其實還要尋找老譜、發動族人、組建修譜編委會、落實資金等很多問題。
-
慈谿師橋沈氏大規模續修家譜 這個家族出過不少名人
原標題:慈谿師橋沈氏大規模續修家譜 這個家族出過不少名人 慈谿觀海衛鎮,有一座古橋,名叫沈師橋,這裡有一個說法:走十裡路,都不用問姓氏,大部分人都姓沈。 沈姓,是慈谿的第六大姓,族人多達6萬人。
-
曲阜孔家續修家譜 孔祥明與孔家可能是孔子後人
昨日,有媒體報導稱《孔子世家譜》續修工作協會目前正在進行孔氏家譜的第五次續修工作,其中桌球世界冠軍孔令輝以及外交部部長助理孔泉等人被錄入,正式被承認為孔子的後人。記者昨日通過採訪了解到,孔令輝的入譜工作尚在進行中,而四川著名女棋手孔祥明以及兒子孔令文也引起孔氏家族的注意,按照輩分計算他們應是孔子後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