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進今日「金太谷」:大院深深餅香陣陣|溫建明|晉商|磚雕|山西|...

2020-12-05 騰訊網

7月23日,「晉中手信」採訪團一行來到在今年4月就撤縣設區的太谷區,這個歷史文化悠久、經濟商貿發達的晉商故裡。明清、民國時期,太谷富商雲集,是山西乃至華北的金融票號中心,享有「旱碼頭」「中國華爾街」之美稱。現如今晉商精神代代相傳,他們堅持省委省政府提出的四為四高兩同步總體思路和要求,堅定不移將轉型綜改進行到底。

晉商非遺

傳承技藝勇於創新

走進太谷晉派磚雕博物館,瞬間讓人領悟到「無雕不成屋,有刻斯為貴」的含義。圖案或繁或簡,起伏或高或低,甚至通過圓雕把圖案雕出玲瓏剔透之感,植物的穿枝插葉、人物的周身都能一一展現。平面圖案向立體雕塑的轉換,瞬間賦予了作品以活力,栩栩如生,惟妙惟肖。

在晉派磚雕博物館中,高達3.6米的五塔寺磚雕率先引人注目。其材質非常珍貴,每一層的塔沿都是由漢白玉、琉璃瓦相間而成,塔身上雕刻著形態各異的佛祖尊像。溫建明大師指著這座寶塔得意地說:「這件作品是我最得意的作品之一,這是2017年為呼和浩特市設計製作的金剛座舍利寶塔(五塔)的微縮磚雕模型,被呼市視為鎮館之寶。當時由十幾位師傅整整雕刻了8個多月,才製作成功。」

作為晉派磚雕及磚雕穿拓技藝的第八代傳承人,溫建明從上世紀90年代開始系統研究並實踐傳統晉派磚雕製作技藝。2008年成立晉磚世家傳統文化藝術有限公司,2010年,創立晉派磚雕研究所,側重挖掘、搶救、收集、整理、保護、傳承和發展傳統晉派磚雕藝術。溫建明說:「我重建磚雕公司並不是以盈利為目的,一切都是為了兩個字『傳承』,我想把祖輩留下的這門磚雕手藝發揚光大。保留原汁原味的同時也要開拓創新,在自己認可的範圍內把品質做到最好,而不是追求利益最大化。」

為此,溫建明成立晉派磚雕傳習所,在周末、寒暑假時,邀請小學生、大專院校師生來參觀、體驗、研學;一次次通過展覽會、巡展等方式加強對磚雕的宣傳推廣。

從博物館出來,記者團來到太谷百年老店「鑫炳記」。剛到門口,撲鼻而來陣陣香氣,工作人員介紹:「這是太谷餅,都是純手工製作,而且不添加任何防腐劑,因配方獨特,太谷餅久儲不壞,口感綿軟。」記者團來到跟前,看到制餅師傅嫻熟烤制的麵餅,入爐前的太谷餅色澤瑩潤,烘烤後微微張開的裂紋散發著酥軟香甜的滋味,咬上一口,香、酥、綿、軟,入口即化,真是人間美味。

「鑫炳記」創始於1859年的太和糕點鋪,從第一代創始人李恆鈺起,迄今已有150餘年的悠久歷史。「鑫炳記」發展到今天宏大的規模,第五代傳承人李俊偉功不可沒。

2011年,李俊偉從父親手中接過公司總經理的擔子,他經過多方論證,投資3000餘萬元在三多堂博物館附近建起了鑫炳記太谷餅全封閉生產基地,帶動了太谷餅行業的快速發展,促進了周邊農村經濟的發展,提高了農民的經濟收入。

近幾年,隨著工業旅遊發展趨勢的不斷提升,李俊偉通過對工業文化旅遊業的分析,於2016年初在鑫炳記現有廠區旁建起了鑫炳記文化園,主要包括太谷縣非物質文化遺產展示廳、太谷餅DIY大型體驗區、晉商特色餐廳。自該項目建成以來,來鑫炳記文化園的遊客與日俱增。鑫炳記文化園作為省級工業旅遊示範點,年接待遊客高達6萬人次,備受各地遊客乃至外國友人的青睞。

「鑫炳記」在眾多太谷餅加工企業中率先嘗試在網際網路銷售,為行業帶來了新的思路。今年疫情期間,鑫炳記食業有限公司是太谷區首批食品類復工復產企業,並且又嘗試「直播帶貨」,短短幾個月,銷量同樣迅速攀升至當期的三分之一。過去僅在省內及周邊省市銷售的太谷餅,如今覆蓋了全國市場。

作為新一代晉商的典型代表,李俊偉表示,太谷餅不僅是傳統食品,更是傳統文化,「老字號」要「常青」,既要在傳承中站穩腳跟,更要從創新中積累能量。

打造晉企新產業

傳承晉商精神

下午5時,採訪團來到山西巨鑫偉業農業科技開發有限公司,這是一家集蔬菜和果樹的商品化育苗、品種展示、示範推廣、農資營銷為一體的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

公司按照「公司+農戶」等帶動,使太谷以及周邊鄉村的設施農業種植水平和產品檔次得以跨越式提升,最終形成現代化、規模化、產業化設施蔬菜、設施果樹種苗生產、科技服務、物流配送一體化的產業結構。同時堅持「科技先導、質量第一、信譽至上、互利共贏」的宗旨,公司組建短短一年來,已經初步贏得廣大用戶的認可。來到這裡的農業實訓基地,可以看到有中學生正在學習農業種植,體驗農業種植的樂趣。

公司董事長籍福保是一名退伍軍人,工作中他總是兢兢業業,不斷學習,不斷創新。他時常在說「因為專注,所以專業」,他用滿腔的熱情及博大的愛心帶領企業不斷走向正規化、科技化、現代化。在農戶種植技術無償培訓等方面給予大力幫扶,幫助他們邁向致富之路。

山西元和堂中藥有限公司是一家專注做「高品質中藥飲片,發展中醫藥文化」的中藥生產企業。公司大門正對面牆上能看到「修合無人見,存心有天知」的醒目大字,「這幾個字時刻提醒我們,在炮製藥材的過程中,藥材是否地道、斤兩是否足秤、製作是否遵古全憑自覺。雖無他人在場,但『上天』是知道的,所以不能違背良心,不要見利忘義,不可偷工減料。」李文杰董事長的一番話,正是傳承的晉商理念,誠信為本。

隨後記者團在李文杰的帶領下進入無菌車間參觀,洗、烘、封、扎等要七八道工序,每一道工序都缺一不可,讓大家感受到元和堂做的是真正的品質中藥。

他們以藥文化為使命,以人民群眾用藥健康為目標、以提升中醫藥工作者素養,普及中醫藥文化知識為己任。立足山西、輻射省外,公司始終以認真務實、勇於開拓的工作作風,謙虛謹慎、堅持不懈的精神風貌,在極具發展潛力的中藥飲片市場成就元和堂特色的中藥健康事業。

聞名遐邇的晉商故裡

——曹家大院

過去有一句佳話:「山西人善於經商,山西人長於理財」。確實,在明清時期,以「祁太平」為首的晉商就是中國一大商幫,曹氏家族又是太谷縣的首富。山西大院眾多,卻各有特色:民俗看喬家,建築看王家,雕刻看常家,珍寶就看曹家了。

曹家大院坐落在素有「金太谷」之稱的北洗村,是晉商巨富曹氏家族的一座宅院,建築風格獨特,是我國北方近代民居建築的珍品之一。而曹家大院原本有「福、祿、壽、喜」四座具有代表性的院落,如今只剩有「壽」字形的城堡院「三多堂」。

民間素有「皇家看故宮,民間看曹家」之說,曹家院內因珍藏著許多文物,因此特闢出三多堂博物館。在三多堂博物館館藏家具中最為珍貴的是百壽大屏風。用92塊天然花紋大理石鑲成,上下各50個字形不同的中國古「壽」字,重達千斤。

曹家曾經有輝煌的歷史,曾有商號640多座,三多堂佔400餘座;總資產有一千餘萬兩白銀,三多堂有600餘萬兩;總僱員有三萬七千餘人,三多堂有二萬二千餘人。所以,三多堂不僅是曹氏家族的一個分支,而且還是曹氏商業的傑出代表。

晉商文化的傳承,其實山西境內的各個大院既有不同,也有類似,發跡有各自的努力和機緣。而其中曹家三多堂先人辛勤的致富經商輝煌歷程,是中國金融商業發展的縮影。曹家大院興盛數百年不衰,正是他們始終堅持著晉商精神,其在治家方面有一套嚴格的家規家訓,其家規家訓主要包括詩書繼世、勤儉持家;家規治家、號規立商。經商方面有一套完整的號規號章。每一個商號的起勢,也有各種策略付出、艱辛和不懈的奮鬥。曹家大院三多堂實屬晉商的榮耀,它經歷了歷史幾百年的見證,至今保留下這麼大的建築,更是讓我們後人為民族晉商文化在那個時候的發達與繁榮嘆為觀之,從而讓後輩在借鑑與學習的過程中,更要去弘揚這種不懈奮鬥的晉商精神,以及曾經創造了亙古未有世紀繁榮、並在我國商界稱雄長達500年之久的晉商文化歷史。

採寫:山西晚報全媒體記者 張文娟

攝影:山西晚報媒體記者 寇寧

編輯:山西晚報全媒體編輯 曹銳

相關焦點

  • 走進今日「金太谷」:大院深深餅香陣陣
    明清、民國時期,太谷富商雲集,是山西乃至華北的金融票號中心,享有「旱碼頭」「中國華爾街」之美稱。現如今晉商精神代代相傳,他們堅持省委省政府提出的四為四高兩同步總體思路和要求,堅定不移將轉型綜改進行到底。晉商非遺:傳承技藝勇於創新走進太谷晉派磚雕博物館,瞬間讓人領悟到「無雕不成屋,有刻斯為貴」的含義。
  • 藏在山西晉商大院裡的寶貝,你見過嗎?
    外地人來山西晉中,一般參觀的晉商大院是喬家大院、王家大院,還有常家莊園,很少有人有時間來山西的曹家大院參觀。>緊臨喬家大院所在地祁縣,建縣於西漢年間。是山西晉商文化的發祥地之一,清道光年間起的100年間,山西太谷的商業票號在全國有很重要的影響,其繁榮景象遠超平遙,祁縣,山西晉中一代就有一句名語「金太谷,銀祁縣,拉不完的平遙城」,當時山西中部的商業,首推太谷、平遙、祁縣,經營業務各有特長,太谷的批發莊,平遙的票莊,祁縣的茶莊。
  • 磚雕在山西的興盛
    晉南是山西出土金代磚雕墓最集中的地區1959年,侯馬市牛莊村出土金代董氏墓以精彩的磚雕戲俑聞名於世5件第2點—The Second—從古至今院落是一戶人家身份的象徵晉商大院在磚雕裝飾上極為講究磚雕在晉商宅院中比比皆是,隨處可見
  • 山西一個600年的古村,晉商大院鱗次櫛比,但卻十室九空十分破敗
    有句話說到:十年中國看深圳,百年中國看上海,千年中國看北京,三千年中國看陝西,五千年中國看山西。回溯中華五千年的文明史,山西說第二,沒人敢說第一。在山西,幾乎每個村落都有清代甚至更早的古建築。精美的有古廟宇、古戲臺,再不濟,也有幾處清代院落。
  • 山西古建築李家大院——晉商三大院之一
    李家大院,坐落在山西萬榮縣閆景村,距今已有二百多年歷史。它與喬家大院、王家大院並稱為「晉商三蒂蓮」,素有「喬家看名,王家看院,李家看善」之說。李家大院始建於清道光年間,是清至民國時期晉南首富李子用的家宅。
  • 山西民居磚雕藝術———鬼斧神工般的技藝
    山西民居磚雕歷史悠久,是漢族傳統磚雕技藝,具有豐富的山西文化內涵,表達了人們對生活的美好祝願。山西民居磚雕廣泛應用於磚瓦建築中,主要存在形式有:脊領、影壁、花牆、墀頭、門樓等。2008年山西省以清徐縣為代表申報了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磚雕是漢族傳統建築的一種裝飾藝術,尤其以民間建築最為花樣繁多,是古代漢族建築雕刻中很重要的一種藝術形式。磚雕在民居中的大量運用又與晉商的崛起密切相關。
  • 山西:著名的晉商大院有十幾個,最值得一看的只有這5家
    提起山西,有很多人會想起一些晉商大院,這些大院無論是在古代,還是在現代都稱得上是豪宅了,是民居的典範,各種石雕、磚雕、木雕,工藝精湛,個個都是民俗博物館,匯集了高超的建造藝術,集古今中外建築藝術之大成,具有很強的觀賞性,也是遊客們到山西必看的景點。
  • 晉中:把「金太谷」建成「山西農谷」
    「金太谷,銀祁縣,廣吃米麵的榆次縣。」這一晉中百姓介紹家鄉的口頭禪,至今體現著晉商故裡的輝煌與自豪。春和景明,萬象更新。行走在「金」字當頭的太谷縣廣袤田野上,當年「萬裡茶路」的心臟處處讓人感受到勃勃生機。
  • 看不夠的大院,說不完的晉商
    喬家大院只因張藝謀執導的電影《大紅燈籠高高掛》和朱秀海編劇、陳建斌和蔣勤勤夫妻主演的同名電視劇,紅極一時,聲名遠揚。和其他幾座晉商院落相比,不論是從規模、形制、建築技藝,還是從典型性上來說,喬家大院都算不上是精細之作,只因其成功的營銷策略,首開先河,拔得頭籌,拓寬市場。
  • 走遍山西晉商大院_CCTV.com_中國中央電視臺
    如今,山西晉中被一些業內人士稱為晉商文化旅遊區,因為那裡是晉商的起源地,更重要的是,當地集中著五座深邃富麗的晉商大院。這幾處晉商大院不僅將民居建築文化發揮到極致,體現了山西民居、甚至北方民居的菁華,同時,它也是晉商五百年興衰史的見證,大院裡一磚一瓦、每個細節局部都有晉商文化交織其中。
  • 來山西李家大院,賞獨具特色的晉商大院,品一段浩然天地的善文化
    山西一個古老而又現代的地方,說它古老是因為它擁有5000年的歷史,是中華民族的發源地之一。說它現代是因為它曾孕育出「晉商」走南闖北的晉商為山西帶來了新的活力,在清末民初時期,晉商修建的大宅院就成為一道獨特的風景,時至今日山西的宅院依舊是我們探尋那段晉商文化的重要去處。
  • 「遊在山西」晉商渠家大院遊記
    坐落於山西祁縣的渠家大院,是與喬家大院並稱的北方民居建築的雙璧。如今的渠家大院已經更名為晉商文化博物館。走進這座深宅大院,昔日晉商的輝煌又仿佛呈現在眼前。渠家大院展館分7大系列,共27個展室,採用原狀陳列和系列展出的方式,把實物、圖片、模型、雕塑配以聲、光、電的現代化手段,充分展示出晉商文化深厚的內涵。據《山西通志》中所述:「晉省天寒地瘠,生物鮮少……人稠地狹,歲之罕入,不過秫麥谷豆。此外一切家常需要之物,皆從遠省販運而至。"
  • 山西農村一座晉商大院,荒草叢生,牆倒屋塌,但「三雕」精美絕倫
    山西的元明清時期的古民居現存近1300處,其中最精彩部分,大多分布在晉中、晉北、晉東南和晉南等地區的晉商豪宅大院。這些古宅大院都統稱為山西大院,是漢族民居建築的典範,以深邃富麗著稱。向有"北在山西,南在安徽"之說。
  • 著名作家看山西:領略晉商文化 讚嘆了不起
    12位全國知名作家深入太谷、祁縣、平遙、介休、靈石等地,領略山西大院文化,追尋昔日晉商輝煌,讚嘆山西了不起。在山西,元明清時期的民居現存尚有近1300處,其中最精彩的部分,當數集中分布在晉中一帶的晉商大院,獨具特色的大院體現了山西民居的精華,也是晉商 500年興衰史的見證。
  • 山西這座宅院 奢華超過喬家大院 被譽「晉商第一宅」卻少有人知
    山西祁縣,古稱昭餘,是晉商文化和萬裡茶道的發源地,距今已有1500多年的歷史。在全城的1000多處古院落中,大家最熟悉的,應該是喬家大院,因為電視劇《喬家大院》的播出,讓其知名度大大增加。其實在祁縣還有一座晉商大院,它的名氣雖然沒有喬家大院高,奢華程度卻絲毫不差。
  • 山西最低調宅院 奢華超過喬家大院 被譽「晉商第一宅」卻少有人知
    山西祁縣,古稱昭餘,是晉商文化和萬裡茶道的發源地,距今已有1500多年的歷史。在全城的1000多處古院落中,大家最熟悉的,應該是喬家大院,因為電視劇《喬家大院》的播出,讓其知名度大大增加。其實在祁縣還有一座晉商大院,它的名氣雖然沒有喬家大院高,奢華程度卻絲毫不差。
  • 「第五屆著名作家看山西」採風團走進晉商故裡
    本報訊(記者張婷)感受山西大院曾經的奢華,追尋昔日晉商的輝煌。8月13日,由山西省文旅廳、山西省作協和香港商報共同舉辦的「第五屆著名作家看山西」啟動儀式在晉中市舉行。12位全國知名作家,將在晉商故裡晉中市進行為期一周的調研採風。
  • 王家大院、喬家大院,哪個是山西晉商大院裡最有名的?為什麼?
    潮商與徽商、晉商,是中國歷史「三大商幫」。「誠信」和「團結」的商幫政策是晉商成功的根源。富可敵國的晉商也為中國留下了豐富的建築遺產,著名的喬家大院、常家莊園、曹家三多堂、王家大院等等。現在提到山西的大院,首先想到的應該就是王家大院和喬家大院了。那這兩家大院哪個更勝一籌呢?
  • 山西李家大院
    視頻主題:山西李家大院 視頻時長:15秒 視頻類型:旅遊廣告片 參賽宣言:慈善世家 李家大院 視頻簡介: 馳名全國的晉商「慈善世家」李家大院是晉南獨一無二的巨商豪宅,位於山西運城市以北38公裡處的萬榮縣閻景村。
  • 山西王家大院天下第一
    在中國傳統民居中,不能不提到山西民居,山西民居(晉商)和皖南民居(徽商)素來齊名,有「北山西,南皖南」的說法。在中國歷史上,不能不提到晉商,晉商長期經營鹽業、票號,明清時期創造了五百年的晉商傳奇,留下了豐富的別具特色的民居建築。山西民居中,最富庶、最華麗的民居要數晉中汾河谷地,下面小編來為您盤點一下山西頗具代表的十一座民居大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