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七分之一國土受灰霾影響 北方19城重度汙染

2020-12-20 中國新聞網

昨天 重度汙染依舊 橙色預警持續

  明天 弱冷空氣進京 空氣品質改善

  重雲如蓋,霧氣繚繞,京城深困於霧霾之中。截至昨天下午5點,北京大部分地區PM2.5濃度都在260微克/立方米左右,屬6級嚴重汙染。京城重汙染橙色預警持續。全國範圍內,21日,環保部衛星遙感監測表明,我國中東部地區大部分省份出現灰霾,灰霾影響面積約為143萬平方公裡。截至2月22日9時,京津冀及周邊地區39個城市中,有19個城市為重度及以上汙染。

  □北京

  [霧霾現狀]

  嚴重汙染不會持續3天

  北京環境保護監測中心的數據顯示,昨天早上8點,城六區(東城、西城、朝陽、海澱、豐臺、石景山)PM2.5濃度為252微克/立方米;西北部(昌平、延慶)262微克/立方米;東北部(懷柔、密雲、平谷、順義)214微克/立方米;東南部(通州、大興、亦莊)254微克/立方米;西南部(房山、門頭溝)278微克/立方米。昨天全天,全市PM2.5濃度都維持較高水平,空氣品質為重度-嚴重汙染。

  昨天上午10點,市環保監測中心的官方微博「北京環境監測」發微博表示,這兩天(PM2.5)濃度一直很高,各地區在200-350微克/立方米之間波動。南北差異也並不顯著,比較清潔的密雲水庫地區這次基本同步達到了重度汙染級別,北京所在的整個大區域內汙染程度較為平均。暫時沒有好的消息發布,重汙染還將持續。重汙染橙色預警也在持續。

  昨天下午5點,市氣象臺繼續發布霾橙色預警信號:預計周六夜間至周日白天,空氣汙染氣象條件等級為5到6級,非常不利於空氣汙染物的擴散,夜間有霧,今天白天以重度霾為主,請注意防範。

  市環保監測中心相關負責人表示,24日,會有一股弱冷空氣影響北京,空氣品質將略有改善,從目前來看,不會出現持續3天嚴重汙染的局面,因此此次汙染過程中啟動紅色預警的可能性不大。

  自21日中午12時,市空氣重汙染應急指揮部(以下簡稱應急指揮部)將空氣重汙染預警級別由黃色提升至橙色後,各相關委辦局、各區縣就啟動實施了「四停一衝」等應急響應措施並組織市政府督查室、市監察局、市環保局三家單位組成4個市級聯合督查檢查組。其中,市經濟信息化委成立25個檢查組對111家停限產企業逐一進行了檢查。

  [市長部署]

  應急預案不折不扣執行

  昨天上午,北京市委副書記、市長王安順來到市環保局和市環境保護監測中心,研究部署空氣重汙染應對工作。他要求,各部門切實增強責任感和緊迫感,細化責任,不折不扣地執行好空氣重汙染應急預案,高標準嚴要求地將各項應急措施落到實處。

  在市環境保護監測中心監控大廳,王安順慰問了在崗堅守的工作人員,並通過監測系統察看了全市各監測站點的分布和數據發布情況,他叮囑相關部門要注意科學合理地設置監測站點,力求均勻覆蓋,確保準確、全面、客觀、及時地向社會提供預報預警服務。

  在隨後召開的座談會上,市氣象局分析了短期汙染的成因和氣候變化對汙染的影響,指出,空氣中的PM2.5在同樣的濃度條件下,空氣中的溼度越大,能見度和大氣透明度也就越差。市環保局對空氣重汙染應急預案的執行和督查情況也作了匯報,並提出了下一步的工作措施。

  王安順說,要充分依靠群眾,發動群眾,努力號召全體市民積極參與、從我做起,共同攻堅克難。

  [現場直擊]

  工地停工懸掛預警標牌

  昨天中午,在北京市通州區新華東街路北的一處工地,記者看到這裡已經停止了石方和土建作業,現場沒有渣土車輛,沒有裸露的土方。工地的一位負責人說,21日上午收到預警信息後,就立即停止施工,懸掛橙色預警標牌。

  在交大東路西側,記者看到,有的燒烤攤販依託路邊的小飯館做起了生意。據了解,北京市海澱區環保局相關督查人員21日晚已經對露天燒烤攤販進行了勸阻。

  北京環衛集團從20日下午起,就延長了道路清掃的作業時間、增加作業頻次。昨天中午,負責環路清掃作業的三個車輛隊的工作人員簡單吃完午飯後,就上路了。灑水車司機劉毅說,白班除了機械清掃作業外,還增加了道路噴霧壓塵作業和道路清洗作業各1班次。「工作時間也延長了,但只要能使首都的空氣品質有些好轉,我們辛苦點沒什麼。」劉毅說。

  據北京市城管執法局執法總隊相關負責人介紹,今年新開工的軌道交通工地都將實施施工現場密閉式作業。

  北京金隅混凝土有限公司昨天停止了田村站、布朗尼站的生產。總經理張增壽告訴記者:「涉及的產能分別都超過150萬立方米,這些都是公司的主力站,但為了應對霧霾天氣,我們按照規定全部停產了。」

  >>天氣預報

  23日:空氣汙染氣象條件等級為5到6級,非常不利於空氣汙染物的擴散。

  24日:會有一股弱冷空氣影響北京,空氣品質將略有改善,從目前來看,不會出現持續3天嚴重汙染的局面,因此此次汙染過程中啟動紅色預警的可能性不大。

  27日之前:京津冀地區冷空氣勢力仍然偏弱,氣象條件總體上仍不利於汙染物擴散。

  □銳評

  決心治霧霾讓看客走開

  馬年之春剛來,霧霾的挑戰已到,且情況十分嚴峻!京津冀及周邊地區霧霾天氣還將繼續,山東、河南等地也將出現重度霾。此前,南方多個城市也曾遭到霧霾侵擾,甚至連森林覆蓋率超過60%的廣西也因霧霾空氣品質大幅下降。霧霾天氣「大兵壓境」,全民總動員參與「抗霾之戰」迫在眉睫。

  霧霾成了「心肺之患」在社會上已經成為共識,政府壯士斷腕的口號喊了,官員治不成「如何如何」的軍令狀也立了,打破「十面霾伏」的雷霆之舉也頻頻見諸報端。環保部出臺《關於加強重汙染天氣應急管理工作的指導意見》,北京、上海和廣東等地也制定了空氣汙染應急預案。由於連日的空氣重汙染,北京市首次啟動了空氣汙染橙色預警,並關停限產111家汙染企業,政府治霾的決心不言而喻。

  霧霾「大兵壓境」,人人都是受害者;消除「十面霾伏」,人人也都應當作出一份努力。在各種「決心」、「口號」、「方案」逐漸完備之際,各方變互相指責為積極行動才能儘快換來霧散霾開。對於政府部門而言,完善除霾方案的同時,也應強化執法、落實監管;對於企業而言,更應承擔起保護環境的企業社會責任,轉型升級、減少汙染排放;對於公眾而言,也應從日常生活做起,不斷減少在生活、生產、養殖等環節產生的點源汙染。

  行勝於言,多一些乘坐公共運輸,少一些駕駛公車、私家車出行;多一些植綠護綠,少一些破壞環境;多一些回收利用,少一些丟棄浪費……在實踐中踐行節約優先、保護優先的理念,才是真正承擔起環境保護的責任擔當。反之,一邊抱怨霧霾太重,一邊排放廢氣、尾氣;一邊埋怨環境太差,一邊燃放煙花爆竹、焚燒垃圾秸稈,空氣品質的好轉註定只是一種奢望。

  霧霾的形成並非一日之過,清除霧霾也並非朝夕之功。真正消除人民群眾的「心肺之患」,需要以「壯士斷腕」的決心加快推進結構調整和發展方式轉變,也需要更多地探索和推廣減排先進技術和管理措施,更需要每一個個體的主動、積極和廣泛參與。在治霧霾的日子裡,讓看客走開。

  □全國

  [官方發布]

  京津冀及周邊汙染呈加重趨勢

  受不利氣象條件等因素的影響,京津冀及周邊地區持續出現空氣重汙染,部分城市空氣品質達到嚴重汙染。昨天,環保部有關負責人向媒體通報京津冀及周邊地區空氣品質情況,截至昨天上午9時,京津冀及周邊地區39個城市中,有19個城市PM2.5小時平均濃度大於150微克/立方米(PM2.5日均標準值為75微克/立方米),為重度及以上汙染。其中7個城市PM2.5小時平均濃度大於250微克/立方米,屬嚴重汙染。

  這位負責人介紹說,21日,環保部衛星遙感監測表明,我國中東部地區大部分省份出現灰霾,灰霾影響面積約為143萬平方公裡,重霾面積約為81萬平方公裡,主要集中在北京、河北、山西、山東、河南、遼寧等地。受其影響,21日京津冀及周邊地區39個地級及以上城市中,有20個城市發生了重度及以上汙染。較20日增加了4個城市,汙染呈加重趨勢。

  其中,邢臺、北京、石家莊、唐山、保定5個城市空氣品質為嚴重汙染,廊坊、邯鄲、陽泉、張家口、衡水等15個城市為重度汙染,萊蕪、天津、棗莊、煙臺、濟寧等15個城市為輕至中度汙染,大同、鄂爾多斯、臨汾、長治4個城市為良。PM2.5日均值濃度範圍為43微克/立方米(長治)~341微克/立方米(邢臺),平均值為162微克/立方米。邢臺市為區域內汙染最重城市,AQI值為391,空氣品質為嚴重汙染。北京市AQI值為311,空氣品質為嚴重汙染。主要汙染物均為PM2.5。

  這位負責人介紹說,截至2月22日9時,京津冀及周邊地區39個城市中,有19個城市PM2.5小時平均濃度大於150微克/立方米(PM2.5日均標準值為75微克/立方米),為重度及以上汙染。其中7個城市PM2.5小時平均濃度大於250微克/立方米,屬嚴重汙染。北京市PM2.5小時平均濃度為253微克/立方米,空氣品質屬嚴重汙染。

  這位負責人表示,23至26日,大氣擴散條件不利,天津和河北北部以中至重度汙染為主,北京和河北中南部以重至嚴重汙染為主。27日,受冷空氣影響,汙染有所緩解,北京、天津和河北北部以良至輕度汙染為主,河北中南部以輕至中度汙染為主。

  [督查通報]

  山東德州:土法燒炭窯比比皆是

  昨天,環境保護部有關負責人向媒體通報到山東德州督查情況。

  近日,環境保護部華東督查中心赴山東省德州市德城區、禹城市、臨邑縣、平原縣、寧津縣等區縣,對大氣汙染防治情況進行督查。

  督查中發現,在這些地區土法燒炭和粘土磚企業汙染嚴重。在平原縣王杲鋪鎮道口村,100多座土法燒炭窯布滿一百餘畝的場地,不斷排出大量煙塵,無任何處理設施直接排放,濃煙滾滾。同樣的土法燒炭在平原縣王打卦鄉趙莊也正在進行,約數十座土炭窯正在生產。

  屬於應淘汰項目的粘土磚企業在德州也仍然存在。在平原縣坊子鄉、臨邑縣臨盤鎮的兩家生產粘土磚的磚瓦廠,雖然在檢查時未生產,但場地堆存大量粘土原料和成品粘土磚;磚瓦窯無廢氣治理設施,原料堆場、煤場無防塵措施。

  此外,小石灰窯汙染嚴重。在德州市禹城市禹城鎮張漢橋附近有小型石灰窯在生產,煙氣未經處理直接排放,產生大量濃煙;臨邑縣營子鄉、恆源街道、臨盤鎮均有類似石灰窯,雖然未生產,但現場調查亦未見廢氣治理設施;同樣,在禹城市轄區內,有二十多家石灰窯企業,設施簡易,無任何汙染治理設施,原料和爐渣直接堆放於廠區內,也無抑塵措施。

  督查中發現,部分企業環保意識淡薄,粉塵等汙染物排放嚴重。在臨邑縣臨盤街道辦事處,天福農副產品加工廠和海奧生物科技兩家從事糠醛加工的生產企業,除塵設施均出現嚴重破損,設施缺乏維護,部分煙氣直接排放;而玉米芯粉碎車間在工作時粉塵較大,原料和爐渣堆放在廠區內,也無任何抑塵措施。在禹城市,某塑料顆粒加工作坊正在將廢包裝袋加工成塑料顆粒,設施原始,無任何抑塵措施,生產廢水未經處理直接排入附近河流。在臨邑縣恆源工業園子願路附近某化工廠(未掛牌),廠區外惡臭明顯。

  此外,現場檢查時發現多處垃圾露天焚燒現象,在臨邑縣、禹城市316省道兩側,尤為嚴重。

  [加重原因]

  三大因素致京津冀霧霾加重

  自20日起,京津冀及周邊地區霧霾天氣明顯加重,部分地區出現重度霾。中央氣象臺氣象專家介紹,霧霾突然加重背後有三大原因。

  中央氣象臺首席預報員馬學款說,霧霾突然加重的首要原因是近幾天華北地區冷空氣勢力弱,近地面風力小、大氣層結穩定,空氣中汙染物的擴散條件差,形成積聚效應。

  同時,由於連日來弱東南風的水汽輸送和地面蒸發,導致京津冀地區近地面空氣相對溼度快速增大,進而引起能見度急劇下降,霧霾天氣明顯加重。

  馬學款表示,特殊的地形和大氣環境特點進一步加劇了霧霾嚴重程度。京津冀地區西側是太行山脈,北側是燕山山脈,地形條件相對閉塞,靜穩天氣加上偏南風氣象條件,使得本地排放和外部輸送的汙染物在山前快速堆積,導致沿山及山前地區空氣汙染最重。

  來自中央氣象臺的預報顯示,27日之前,京津冀地區冷空氣勢力仍然偏弱,氣象條件總體上仍不利於汙染物擴散。公眾需密切關注氣象部門相關預警等級和空氣汙染氣象條件,適當減少戶外活動和開窗通風時間。

  除京津冀地區外,這幾天河南中北部、山東、山西東部和南部、陝西關中地區、四川盆地西部、長江中下遊地區及遼河平原等地也存在輕到中度霾,局部有重度霾。馬學款說,與京津冀地區相比,這些地區空氣汙染程度較輕,同時將受到弱冷空氣和降水天氣影響,霾持續的時間不會很長。

  京華時報記者王碩綜合新華社

相關焦點

  • 北京持續重汙染7天 今晚北風到達霧霾將散
    昨日,京城重汙染進入第6天,汙染物濃度居高不下,一整天處於嚴重汙染級別。空氣重汙染橙色預警仍在持續。氣象部門表示,今日午後京城有小雨,夜間開始北風到達,明日霧霾散去。根據《北京市空氣重汙染應急預案(試行)》,當預測未來持續3天出現嚴重汙染時,將啟動最高一級,即紅色級別預警。  昨日19時,市環保監測中心顯示,全市35個監測站點全成紅褐色,無一例外身陷6級嚴重汙染。通州區永樂店站PM2.5的24小時均值為407微克/立方米。  截至今日,從20日白天開始,京城已重汙染圍城7天。
  • 鍾南山:大氣汙染比非典更可怕
    中國工程院院士鍾南山稱,大氣汙染跟整個環境密切相關,比非典可怕得多,必須想盡辦法改變環境。 氣象臺解除霾預警 環境保護部有關負責人昨日說,我國大範圍霧霾天氣影響逐漸減弱,部分城市空氣汙染略有減輕。 截至1月31日上午10時,在過去的24小時內,濟南、西安等城市空氣品質仍為六級,屬嚴重汙染;北京、石家莊、天津、鄭州、長沙、成都、瀋陽、長春、哈爾濱等城市空氣品質為五級,屬重度汙染。但與30日同期相比,各地空氣中PM2.5濃度均有不同程度降低。
  • 灰霾「緊箍咒」(圖)
    灰霾汙染防治條例》的議案」後,省政府將《四川省灰霾汙染防治辦法》列入2014年政府規章立法計劃,並於7月底完成了《四川省灰霾汙染防治辦法》(草案代擬稿)。  代表呼籲:給PM2.5戴上法治「枷鎖」  在去年召開的省十二屆人大二次會議上,翟峰領銜提交了「關於制定《四川省灰霾汙染防治條例》的議案」。他說,在2013年底舉行的省政府2014年立法項目論證會上,68件備選的立法項目在網上接受公眾投票期間,共獲22萬多票。其中,制定四川省灰霾汙染防治的地方性法規等立法項目最受關注。
  • 杭空氣汙染罪魁禍首:擴散條件差 北方汙染氣團南下
    杭空氣汙染罪魁禍首:擴散條件差 北方汙染氣團南下 2013-11-23 14:14:10來源:原創作者:孫璐 裴斐   浙江環保新聞網11月23
  • 春節期間80城空氣重度汙染
    根據農業部日前公布的《2018年種植業工作要點》,口糧方面堅持稻穀、小麥最低收購價,完善糧食收儲政策,健全主產區利益補償機制,保護農民種糧積極性和地方政府抓糧積極性;加強政策宣傳,引導農民合理安排種植結構,積極發展優質稻米和強筋弱筋小麥,力爭稻穀、小麥等口糧品種面積穩定在8億畝>>>>春節期間中國
  • 深圳的灰霾預警信號都有哪些?不同信號分別代表什麼意思?
    灰霾預警信號分三級,分別以黃色、橙色和紅色表示。(一)灰霾黃色預警信號圖標:                                    含義:12小時內可能或者已經出現中度灰霾天氣,且可能持續。
  • 河南這些地方或將出現重度汙染過程
    河南這些地方或將出現重度汙染過程 2020-11-11 16:53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25省份104城市中「霾覆」 霧霾已影響軍事裝備
    最近一周以來,一場罕見的大範圍霧霾籠罩著我國,從華北到東南沿海、甚至是西南地區,已陸續有25個省份、104座大中城市不同程度出現霧霾天氣,覆蓋了我國將近一半的國土。  與以往北方持續霧霾有所不同,南方地區在這場霧霾中首當其衝。氣象部門稱,本輪霧霾天氣基本在華北至江南一帶活動,蘇皖等地的霾最嚴重,大霧的重災區位於西南及江淮地區。
  • @上海人 空氣品質重度汙染,儘量別外出
    @上海人 空氣品質重度汙染,儘量別外出 2020-12-12 13:14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 近期河北省中南部和東部將出現中至重度汙染天氣
    11月8日,河北省生態環境應急與重汙染天氣預警中心、省環境氣象中心、中國環境監測總站針對近期將要出現的長時間、大範圍汙染天氣過程開展了聯合會商研判,11月9日起,河北省大部分地區受弱風、高溼、近地面逆溫影響,氣象擴散條件逐步轉差。
  • 專家稱中國大氣汙染到危險極值 環境治理刻不容緩
    大氣汙染到了危險極值,環境治理刻不容緩  今年1月,我國中東部地區相繼出現4次大範圍霧霾天氣,影響30個省(區、市)。其中1月6日—16日,中東部大部地區出現了入冬以來持續時間最長、影響範圍最廣、強度最強的霧霾天氣過程。霧霾天氣給大氣環境、群眾健康、交通安全帶來了嚴重影響。
  • 12月上半月全國空氣品質以良為主 部分城市可能出現重度汙染
    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北京12月2日訊 據生態環境部官微發布,日前,中國環境監測總站聯合中央氣象臺、國家大氣汙染防治攻關聯合中心、東北、華南、西南、西北、長三角區域空氣品質預測預報中心和北京市生態環境監測中心,開展了12月上半月(12月1日-15日)全國空氣品質預報會商。
  • 地下水汙染特徵和我國地下水資源汙染現狀
    地下水一旦受到汙染,即使徹底消除其汙染源,也得十幾年,甚至幾十年才能使水質復原。至於要進行人工的地下含水層的更新,問題就更複雜了。地下水汙染的主要原因過度開採地下水,引起地下水位下降,沿海地區海水倒灌;農業生產中大量使用化肥、農藥以及汙水灌溉等,汙染物滲入地下水中;受汙染的地面水體或廢水渠、廢水池、廢水滲井等連續滲漏。
  • 13省市迎戰霧霾 北京首發重汙染紅色預警-中國天氣網
    預計未來三天,內蒙古河套地區、中東部偏南及西部偏南地區霧、霾天氣仍將持續,空氣品質以輕度汙染至中度汙染為主,部分時段可能出現重度汙染。建議公眾減少戶外活動,相關部門做好大氣汙染防控工作。今天8時30分,北京市東城區10歲的吳浩準時坐在電腦前,他將在QQ群裡上一節數學課、一節語文課和一節英語課。這個時候,在北京市海澱區一所高校的附屬小學裡,四年級(1)班的李錦清和另外4個同學正坐在教室裡看《三國演義》。
  • 河南停產令:僅5家陶企不受影響 北方陶瓷進入大面積停產期
    11月15日,北方正式進入採暖季,同時也是京津冀及周邊地區、關中地區等大氣汙染重點區域汙染防治的重要時刻。根據生態環境部通報稱,受不利氣象條件、冬季區域汙染物排放增加、區域傳輸等綜合性因素影響,11月起,京津冀及周邊地區就已經出現多次汙染過程,根據11月11日生態環境部預測,近期京津冀中南部及河南中西部一帶、河北省個別城市將出現重度汙染天氣。
  • 2030年中國國土會是什麼樣?
    2030年中國國土會是什麼樣?>   中新社北京2月9日電 (記者 龐無忌)2030年,中國960萬平方公裡的陸地國土、約300萬平方公裡的管轄海域會變成什麼樣?
  • 新一輪空氣汙染過程接踵而至 中國33個城市啟動重汙染預警
    ,中國北方多地將再次出現一次汙染過程。中國生態環境部消息,截至目前,京津冀及周邊地區共有33個城市啟動重汙染天氣預警,其中30個城市啟動橙色預警。  受不利氣象條件、冬季區域汙染物排放增加、區域傳輸等綜合性因素影響,11日開始京津冀及周邊地區出現了一次汙染過程,13日汙染程度略有緩解。  根據最新預報,14日至17日,京津冀及周邊地區還將經歷一次汙染過程,北京可能達到中度汙染,區域個別城市可能出現嚴重汙染。
  • 榕金雞山隧道內空氣重度汙染
    其中在隧道內測得PM10平均濃度已達到394微克/立方米,顯示此時空氣已為重度汙染。 洞內揚塵四起 有車主開窗駛入 昨日上午9時許,記者來到了金雞山隧道。雖然已經過了上班高峰期,但通行的車輛還是許多,通行的速度也不快。由於國慶後金雞山隧道進行拓寬,將南洞封閉施工。北洞(連江路往火車站方向)變成雙向行駛,車流量大增,金雞山隧道也成了二環路的一個堵點。
  • 呼和浩特現重度汙染 民眾期待「一場雪」驅散朦朧天氣
    圖為呼和浩特當日出現的重度汙染天氣,城市上空朦朦朧朧。 當地市民趙偉光說,受疫情影響,原本打算帶孩子到戶外鍛鍊身體,但考慮到空氣品質不佳,隨之作罷,只好選擇繼續「宅」在家中。記者了解到,從除夕夜迄今,受燃放爆竹等因素的影響,呼和浩特空氣品質欠佳已是不爭事實。一些市民說:「這幾天很難見到豔陽高照的時刻。」
  • 北大陳松蹊團隊發現:中國北方氣候變化並未加劇空氣汙染
    在坊間,一個廣泛流傳的觀點是北方近些年嚴重的大氣汙染可以部分歸咎於中國北方的(1)大量植樹造林和(2)興建風力發電站所導致北風的削弱。在學術界,Wang et al. (2018) [1]和Long et al. (2018) [2]等研究也間接支持了類似的觀點:Wang等使用中國北方的數據發現高氣溶膠濃度(高汙染)一定程度上促進了樹木的生長,而Long等發現北京西北方向樹木的繁盛導致京津冀地區PM2.5濃度上升了6%。此外還有一些研究也表示氣候變化加劇了空氣汙染(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