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劉邦《大風歌》
中國是詩國,古代上至天子下至平民,無不能詩。偉大的《詩經》就是採集的中原地區民歌。一代帝王能詩的也不少。尤其是草莽英雄劉邦的《大風歌》,在歷代帝王詩詞中更具有壓軸的藝術魅力。人稱千古帝王之辭。
大風歌
劉邦大風起兮雲飛揚,威加海內兮歸故鄉。安得猛士兮守四方!
說起來也簡單,都夠不成四句,但確實保持了詩的本色——真摯之情。《垓下歌》也是真情流露,然而詩歌氣場已不可同日而語。儘管一個是英雄悲歌,一個是人主之憂,都表現出某種焦慮。
但項羽臨終只有自己,劉邦卻是環顧天下。項羽以「力拔山兮氣蓋世」自雄,劉邦自有「威加海內兮歸故鄉」的風光。
作詩時雖然已經62歲,《大風歌》三句,卻是涵蓋了從秦末大亂到大漢建立,再到面向未來的廣闊時空,藝術上既跳躍又連貫。
功業自許、鄉土情結與王者困惑,寫得百感交集。語言質樸,詩風雄勁。最後一句是千古之問。
《大風歌》不僅在氣勢上雄霸古今,「安得猛士兮守四方」也問出了守江山的千古難題,引領後世歷代君王共鳴。這又是這首詩的現實意義。
不僅如此,《大風歌》詩對後世也頗有影響,如民國的土軍閥張宗昌,就對劉邦的《大風歌》很著迷,還專門仿寫了一個《俺也寫個大風歌》:
大炮開兮轟他娘,威加海內兮回家鄉。
數英雄兮張宗昌,安得巨鯨兮吞扶桑。
不得不說,氣勢不俗,有模有樣啊。
劉邦的《大風歌》,後人常常視為千古第一帝王詩詞,認為是天籟之音。
二、朱元璋《詠燕子磯》
反元英雄朱元璋,是兩千年封建歷史長河中出現的第二個平民皇帝,種過地,放過牛,當過和尚要過飯,最底層的生活基本都體驗過了,但他的起點其實並不低,特別是成為郭子興女婿後,直接將其數萬人馬據為己有,這些成為朱元璋霸業開始的資本。這實在比劉邦輕鬆太多。劉邦起義時,不過二三百人,攻下沛縣,也不過二三千人,兩三年的時間裡,都不過萬人,其在夾縫中生存,遠難於朱元璋。
不過比之劉邦有《大風歌》,朱元璋詩歌雖沒有一首比之有名,但論詩歌成績,恐怕自學成才的朱元璋還是佔上風。畢竟老朱還有幾十首,寫得好的也有10來首。一個《詠燕子磯》的七絕,足令人嘆為觀止。
朱元璋題《詠燕子磯》
燕子磯兮一秤砣, 長虹作杆又如何?
天邊彎月是鉤掛, 稱我江山有幾多!
如此宏闊的奇想,不可一世的霸氣,確實一代梟雄。只是太過霸道,視天下為私產,格調不高。不過想像之奇,口氣之大,也不失男兒氣概。
首句將偌大的南京燕子磯比喻成秤砣,已是出人意料,聯想驚人,後面接連將彩虹比喻成稱杆,將月亮比喻成掛鈎,直到最後一句,石破天驚,在「稱我江山」中完成了一次最不可思議的稱量行為。也算古今一絕。
三、偉大領袖《沁園春/雪》
這是一首無人不知的詩詞,問世之初就已經貼上了千古絕唱的標籤。1945年戲劇性轟動重慶,繼而這首詞迅速傳遍全國的傳奇,都註定了毛澤東主席《沁園春/雪》的不一般。如果要以橫空出世來形容一首詩詞,除了毛澤東主席這首《沁園春/雪》,不知道還有哪首詩詞可以當之。
作為毛澤東詩詞中最具代表的傑作,境界、涵義、氣魄、思想、文採,無須贅言。
從劉邦、朱元璋到偉大領袖,三人都以詩詞指點江山,你認為哪一首最豪放霸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