劃出「十不得」底線 教育部整治「唯論文」亂象

2020-12-17 未眼觀察

未來網北京12月15日電(記者 張冰清)記者從教育部官網獲悉,近日教育部印發《關於破除高校哲學社會科學研究評價中「唯論文」不良導向的若干意見》(以下簡稱《意見》)。針對高校哲學社科研究評價中「唯論文」現象,為學術研究評價劃出「十不得」底線,並要求各地各高校組織「唯論文」問題專項整治。

教育部官網截圖

《意見》指出,要深刻認識「唯論文」現象的系統性危害,改進科研評價方式,強化科研育人功能,以學術質量和社會效益作為學術評價的重要標準,建立有利於潛心研究和創新創造的評價制度。同時強調要優化評價方式,堅持分類評價、健全綜合評價、探索多元評價、推行代表性成果評價、完善同行評價;要加強學風建設,弘揚馬克思主義學風、加強學術共同體建設、加強科研誠信建設、堅持學術不端「零容忍」、加強學術期刊建設和管理;要健全長效機制,落實高校在學術評價中的主體地位和自主權,激發學術創新創造活力,正確理解破除「唯論文」不是不要論文,正確看待SSCI、CSSCI等相關引文索引的作用與功能。

此外,《意見》還明確提出了10個「不得」的底線要求,即:不得簡單以刊物、頭銜、榮譽、資歷等判斷論文質量,防止「以刊評文」「以刊代評」「以人評文」。不得過分依賴國際數據和期刊,防止國際期刊論文至上。不得為追求國際發表而刻意矮化醜化中國、損害國家主權安全發展利益。不得將SSCI、CSSCI等論文收錄數、引用率和影響因子等指標與資源分配、物質獎勵、績效工資等簡單掛鈎,防止高額獎勵論文。

不得將SSCI、CSSCI等論文收錄數作為導師崗位選聘、人才計劃申報評審的唯一指標。不得把SSCI、CSSCI等論文收錄數作為教師招聘、職務(職稱)評聘、人才引進的前置條件和直接依據。不得將在學術期刊上發表論文作為學位授予的唯一標準。不得將學歷、職稱等作為在教育系統學術期刊發表論文的限制性條件。不得多頭評價、重複評價,嚴格控制涉及論文的評價活動數量和頻次。不得盲目採信、引用和宣傳各類機構發布的排行榜,不過度依賴以論文發表情況為主要衡量指標的排行性評價。

《意見》要求,各地各高校要針對10個「不得」組織「唯論文」問題專項整治,開展學風教育和警示活動,重點自查自糾是否存在評價指標單一、評價使用功利、高額獎勵論文、抄襲代寫論文、非法買賣論文、學風建設虛化、學術權力異化等突出問題。教育部將及時總結推廣各地各高校經驗做法,同時對落實不力、問題嚴重的單位,視情採取約談、通報批評、公開曝光、責令整改等方式予以嚴肅處理。

相關焦點

  • 劃出「十不得」底線!教育部整治「唯論文」亂象
    劃出「十不得」底線 教育部整治「唯論文」亂象教育部印發《關於破除高校哲學社會科學研究評價中「唯論文」不良導向的若干意見》,明確10個「不得」的底線要求,包括不得簡單以刊物、頭銜、榮譽、資歷等判斷論文質量,防止「以刊評文」「以刊代評
  • 教育部:整治「唯論文」亂象
    本報訊 拿學位要先發論文、招聘晉升評職稱要看論文數、學術高低評價要看SSCI收錄數……這樣的「唯論文」亂象你是否也遭遇過?日前,教育部出臺文件,整治高校哲學社科研究評價中「唯論文」現象,為學術研究評價劃出「十不得」底線,要求各地各高校組織「唯論文」問題專項整治。
  • 教育部出招整治「唯論文」亂象
    中新網客戶端北京12月15日電 拿學位要先發論文、招聘晉升評職稱要看論文數、學術高低評價要看SSCI收錄數……這樣的「唯論文」亂象你是否也遭遇過?日前,教育部出招整治高校哲學社科研究評價中「唯論文」現象,為學術研究評價劃出「十不得」底線,並要求各地各高校組織「唯論文」問題專項整治。
  • 教育部劃定「十不得」底線 專項整治「唯論文」問題
    為切實扭轉「唯論文」不良導向,近日,教育部發布《關於破除高校哲學社會科學研究評價中「唯論文」不良導向的若干意見》(以下簡稱《意見》),明確劃定「十不得」底線,為建立健全中國特色哲學社會科學學術規範和評價體系指明了方向。  《意見》明確提出了十個「不得」的底線要求,即:不得簡單以刊物、頭銜、榮譽、資歷等判斷論文質量,防止「以刊評文」「以刊代評」「以人評文」。
  • 教育部明確10個不得底線要求 破「唯論文」之風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教育部明確10個不得底線要求 破唯論文之風 中新網客戶端北京12月15日電 拿學位要先發論文、招聘晉升評職稱要看論文數、學術高低評價要看SSCI收錄數這樣的唯論文亂象你是否也遭遇過?
  • 教育部出招整治「唯論文」亂象_新聞中心_中國網
    中新網客戶端北京12月15日電 拿學位要先發論文、招聘晉升評職稱要看論文數、學術高低評價要看SSCI收錄數……這樣的「唯論文」亂象你是否也遭遇過?日前,教育部出招整治高校哲學社科研究評價中「唯論文」現象,為學術研究評價劃出「十不得」底線,並要求各地各高校組織「唯論文」問題專項整治。
  • 教育部劃定「十不得」底線 專項整治「唯論文」問題_國內新聞_新聞...
    光明日報北京12月15日電(記者 唐芊爾)一直以來,高校在哲學社會科學研究評價中存在「唯論文」現象,造成了學術功利化浮躁化、創新創造動力不足、侵蝕學術風氣等後果。為切實扭轉「唯論文」不良導向,近日,教育部發布《關於破除高校哲學社會科學研究評價中「唯論文」不良導向的若干意見》(以下簡稱《意見》),明確劃定「十不得」底線,為建立健全中國特色哲學社會科學學術規範和評價體系指明了方向。《意見》明確提出了十個「不得」的底線要求,即:不得簡單以刊物、頭銜、榮譽、資歷等判斷論文質量,防止「以刊評文」「以刊代評」「以人評文」。
  • 劍指「唯論文」問題 教育部提出「十不得」底線要求
    【新華社北京12月15日電】 記者15日從教育部了解到,教育部日前印發《關於破除高校哲學社會科學研究評價中「唯論文」不良導向的若干意見》,提出10個「不得」的底線要求,並要求各地各高校組織「唯論文」問題專項整治,重點自查自糾是否存在評價指標單一、評價使用功利、高額獎勵論文、抄襲代寫論文、非法買賣論文、學風建設虛化、學術權力異化等突出問題。
  • 要破的不是論文,是「唯」字
    原標題:要破的不是論文,是「唯」字要破的不是論文,是「唯」字( 2020-12-18 ) 稿件來源:新華每日電訊 新聞縱深針對高校哲學社科研究評價中的「唯論文」問題,教育部日前再出狠招,劃出「十不得」底線,並要求各高校組織專項整治。事實上,「唯論文」錯不在論文本身,而在於前面加了一個「唯」字。
  • 要破的不是論文,是那個「唯」字
    新華社北京12月17日電題:要破的不是論文,是那個「唯」字新華社記者胡浩針對高校哲學社科研究評價中的「唯論文」問題,教育部日前再出狠招,劃出「十不得」底線,並要求各高校組織專項整治。事實上,「唯論文」錯不在論文本身,而在於前面加了一個「唯」字。破「唯論文」,關鍵是要破這個「唯」字。論文是科研結果的表述,一定程度上反映科學研究的水平,作為評價體系的一項參考不無道理。而一旦加上「唯」字,就可能導致「只看數量不看質量」;導致榮譽、收入、職稱、項目等等都與論文掛鈎;導致抄襲代寫論文、非法買賣論文、學術權力異化等亂象。
  • 新華熱評:要破的不是論文,是那個「唯」字
    新華熱評:要破的不是論文,是那個「唯」字 針對高校哲學社科研究評價中的「唯論文」問題,教育部日前再出狠招,劃出「十不得」底線,並要求各高校組織專項整治。
  • 教育部出手整治「唯論文」問題
    近日,教育部印發《關於破除高校哲學社會科學研究評價中「唯論文」不良導向的若干意見》(以下簡稱《意見》),進一步健全中國特色哲學社會科學學術規範和評價體系。《意見》明確提出了10個「不得」的底線要求,即:不得簡單以刊物、頭銜、榮譽、資歷等判斷論文質量,防止「以刊評文」「以刊代評」「以人評文」。不得過分依賴國際數據和期刊,防止國際期刊論文至上。
  • 教育部「十不得」劍指「唯論文」問題
    15日,記者從教育部了解到,教育部於近日印發《關於破除高校哲學社會科學研究評價中「唯論文」不良導向的若干意見》(以下簡稱《意見》),進一步健全中國特色哲學科學學術規範和評價體系,推動高校加快構建中國特色哲學社會科學。
  • 教育部:「十不得」破除高校哲學社會科學研究評價「唯論文」不良...
    為深入貫徹落實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的《深化新時代教育評價改革總體方案》,近日,教育部印發《關於破除高校哲學社會科學研究評價中「唯論文」不良導向的若干意見》(以下簡稱《意見》),從提高思想認識、樹立正確導向、嚴格底線要求、優化評價方式、加強學風建設、健全長效機制、開展專項整治等方面作出全面部署,進一步健全中國特色哲學社會科學學術規範和評價體系
  • 教育部:不得為追求論文國際發表而醜化中國
    教育部網站12月15日消息,為深入貫徹落實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的《深化新時代教育評價改革總體方案》,近日,教育部印發《關於破除高校哲學社會科學研究評價中「唯論文」不良導向的若干意見》(以下簡稱《意見》),從提高思想認識、樹立正確導向、嚴格底線要求、優化評價方式、加強學風建設、健全長效機制、開展專項整治等方面作出全面部署,進一步健全中國特色哲學社會科學學術規範和評價體系,推動高校加快構建中國特色哲學社會科學
  • 「唯論文」導向的科研病該治了
    教育部網站12月15日消息,近日,教育部印發《關於破除高校哲學社會科學研究評價中「唯論文」不良導向的若干意見》(以下簡稱《意見》),從提高思想認識、樹立正確導向、嚴格底線要求、優化評價方式、加強學風建設、健全長效機制、開展專項整治等方面作出全面部署,進一步健全中國特色哲學社會科學學術規範和評價體系,推動高校加快構建中國特色哲學社會科學
  • 教育部:破除高校社科研究評價中「唯論文」不良導向 明確十「不得...
    中國青年報客戶端北京12月15日電(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葉雨婷)今天記者從教育部獲悉,教育部印發《關於破除高校哲學社會科學研究評價中「唯論文」不良導向的若干意見》(以下簡稱《
  • 杜絕「唯論文」!教育部:不得過分依賴國際數據和期刊
    教育部網站12月15日消息,為深入貫徹落實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的《深化新時代教育評價改革總體方案》,近日,教育部印發《關於破除高校哲學社會科學研究評價中「唯論文」不良導向的若干意見》(以下簡稱《意見》),從提高思想認識、樹立正確導向、嚴格底線要求、優化評價方式、加強學風建設、健全長效機制
  • 「十不得」!教育部要求破除高校哲學社科研究評價中「唯論文」不良...
    教育部網站截圖據教育部網站今日消息,為深入貫徹落實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的《深化新時代教育評價改革總體方案》,近日,教育部印發《關於破除高校哲學社會科學研究評價中「唯論文」不良導向的若干意見》(以下簡稱《意見》稱,不得把SSCI、CSSCI等論文收錄數作為教師招聘、職務(職稱)評聘、人才引進的前置條件和直接依據。《意見》指出,要深刻認識「唯論文」現象的系統性危害,從加強教育系統黨的政治建設和深化新時代教育評價改革的高度予以堅決糾正。
  • 破除「唯論文」,教育部發布10個「不得」!
    ),從提高思想認識、樹立正確導向、嚴格底線要求、優化評價方式、加強學風建設、健全長效機制、開展專項整治等方面作出全面部署,進一步健全中國特色哲學社會科學學術規範和評價體系,推動高校加快構建中國特色哲學社會科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