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全日制碩士應聘被拒,歧視源於偏見和誤解?

2021-01-16 騰訊網

本文綜合自:澎湃新聞、南方都市報、新京報

近日,有網友反映,自己是2017年後的統招非全日制碩士研究生,在參加內蒙古鄂爾多斯古杭錦旗和準格爾旗的教師招聘時,均被「學歷不符,非全日制學歷」的理由拒絕。

鄂爾多斯市委辦公室、 鄂爾多斯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回應稱,確實存在有關考試組織人員不了解相關政策,在資格審核時對非全日制學歷未予通過的現象,為此鄭重道歉。

事實上,在今年就業季中,許多「非全」碩士畢業生遭到了或明或暗的就業歧視。部分「非全」的研究生表示,他們以本科生的學歷找工作還容易些,努力考取的碩士學位竟成了找工作的絆腳石,仿佛讀了個「假碩士」。

入職時遭拒:「從來沒聽過『非全』」

據南方都市報報導,華中師範大學2017級非全日製法律專業的碩士研究生王藝在參加河南移動2020屆校招時,也遇到了類似的情況。

今年8月4日,經過半年多的筆試、面試,體檢,已經確定能入職的王藝,在去公司辦理入職的當天,竟然被告知:「我們的要求就是要全日制,你不符合」。

即使王藝反覆解釋什麼是非全日制研究生,有什麼樣的政策,還講自己每天和全日制同學一起上課。

然而這一切還是不奏效。對方始終表示「無法理解為什麼統招會是非全日制」,最終提出了解約。

新華社記者 劉穎 攝

無獨有偶,北京某高校畢業的範盈,報考的是上海市教委學生事務中心的學生事務工作崗位,在進入了面試環節,卻止步在面試前的資格審核環節。因為畢業證上有個「非」字,她被告知不符合要求。

範盈說,她報考的單位是上海市教委,按理說他們應該學習教育部的文件精神,而且也最應該明曉這些規定。「我發證件的時候也把今年2月份教育部等五部委發布的通知也發過去了,但工作人員電話裡回覆說:『你發的文件我也看過了,但是我們的要求就是要全日制,你不符合』」。

歧視源於偏見和誤解

事實上,今年2月份,教育部等五部門出臺了《關於進一步做好非全日制研究生就業工作的通知》。其中要求,各級公務員招錄、事業單位及國有企業公開招聘,要對不同教育形式的研究生提供平等就業機會,不得設置與職位要求無關的報考資格條件。

所謂「不同形式」,主要就是「全日制」和「非全日制」之分。「非全日」,是指利用空餘時間,自由性學習的學習政策,為的是照顧因為各種原因錯過全日制學習的在職或社會人士,踐行的是終身學習、教育機會均等的教育理念。

問題在於,全日制和非全日制是否在含金量上有明顯區別呢?並不。早在2016年,教育部就已經明確,自2017年起,全日制和非全日制研究生由國家統一下達招生計劃,考試招生執行相同的政策和標準,培養質量堅持同一要求,學歷學位證書具有同等法律地位和相同效力。

也就是說,非全日制和全日制研究生,只是修學方式不一樣,他們和那些從大學考取研究生的學生,站的是同一起跑線,學歷學位的法律地位和效力並無區別。

之所以出現誤解,大概率是因為很多人將非全日制研究生和非全日制本科、非全日制專科混淆了。

但哪怕是對非全日制本科、非全日制專科,教育部也在2018年11月發布通知,在就業市場上,嚴禁發布學習方式(全日制和非全日制)等歧視性信息。

拋開全日制學生未必比非全日制學生能力強不說,在招聘活動中,學歷往往只是一個門檻,過了這個門檻後,還會有統一的面試、筆試,這才是真正檢驗知識儲備和應用能力的關卡。如果一位應聘者明明應聘成績很好,卻要因為不是全日制學歷被刷掉,這不是赤裸裸的「唯學歷論」嗎?

今年大學生找工作面臨較大困難,穩大學生、研究生就業被擺在了突出位置。在這種大背景下,用人單位及其招聘活動的組織者,不僅要對國家相關政策了如指掌,還要有更強烈的責任感和緊迫感,儘量幫這一群體謀出路。最起碼,要有平視心態,杜絕過多限制。

社會對於非全日制學生的偏見和誤解,也需要消除。說到底,學歷是一個參考,但我們需要的是人才,而不是學曆本身。

END

募格科聘

募格科聘

分享+點讚+在看,好文大家一起看

相關焦點

  • 非全日制研究生同樣取得雙證,應聘中屢遭拒絕,「歧視」不可取!
    雖然都取得了碩士學位證,但是有的時候卻遭受到不同的待遇。 非全日制研究生也同樣取得雙證 研究生的培養方式最常見的有三種:全日制研究生、非全日制研究生和在職研究生。全日制、非全日制研究生在學生達到培養的要求和標準後,學生都會取得畢業證和學位證。而在職研究生呢?只能取得學位證,但不會獲取畢業證。
  • 別對非全日制大學畢業生有偏見
    名校畢業生從事普通職業其實已不是什麼新鮮事,前有北大畢業生操刀賣豬肉,後有碩士研究生求職當保姆,大家都混得風生水起。既然如此,誰還去糾結名校標籤與聘用崗位是否「違和」?倒是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的最新回應讓網友無法淡定。 「這些擬聘者都是自考或成人本科,並非全日制的「雙一流」大學學生。」這是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對網友關切進行回應時給出的解釋。
  • 非全日制研究生被誤解得太深 北京山東等多地發聲要求一視同仁
    來源:央視多地發聲要求一視同仁 非全日制研究生被誤解得太深近日,一研究生因「非全日制」學歷,在參加內蒙古鄂爾多斯古杭錦旗和準格爾旗的兩次教師招聘時,均被「學歷不符,非全日制學歷」的理由拒絕。「統招雙證」的畢業生因為一個「非」字境地尷尬。教育部多番力挺,企業仍然不了解不敢招,非全日制畢業生被誤解得多深?非全日制研究生求職頻被拒今年,首屆三年制「非全」研究生走出校園,因為學歷求職被拒令他們十分頭疼。
  • 光明時評:招聘歧視非全日制研究生學歷?請跳脫出刻板印象
    近期,有網友通過人民網領導留言板反映,自己是2017年後的統招非全日制碩士研究生,在參加內蒙古鄂爾多斯古杭錦旗和準格爾旗的教師招聘時,均被「學歷不符,非全日制學歷」的理由拒絕。首先,「非全日制」的學歷,從專科到博士研究生都存在,此事所涉及到非全日制研究生學歷,不同於以往的在職研究生,而是與全日制研究生一樣,屬於統招統分計劃。無論非全日制研究生,還是全日制研究生,都是相同的初試和複試,相同的錄取分數線,進校以後,也是相同的培養教育體系和培養質量,學歷學位證書也具有同等法律地位和相同效力。在這種背景下,部分高校的碩士招生也隨之做了調整。
  • 廣西蒼梧國企招聘面試「全日制優先『非全』」?回應:系誤解
    9月9日,蒼梧縣招聘國有企業人員工作領導小組工作人員對澎湃新聞記者表示,該公告表述參考了其他招聘公告,實際操作中,只要符合崗位需求,並不會因為「非全日制學歷」拒絕應聘者進入面試。超過1:3比例的,按照以下條件進入面試範圍:1.學歷高者優先(全日制學歷優先於非全日制學歷);2.職稱高者優先;3.學歷相同的,有行業專業工作崗位經驗者優先。張強稱,看到「全日制學歷優先於非全日制學歷」的表述感到很驚詫,這等於變相認定非全日制與全日制學歷不具有同等法律效力,「違背了平等原則」。
  • 問吧精選 | 招考被拒、落戶受阻,非全日制研究生冤不冤?
    問吧精選 | 招考被拒、落戶受阻,非全日制研究生冤不冤?對此,哈爾濱市政府8月31日回復稱:「《關於鼓勵來哈就業創業落戶的若干政策》中規定:『碩士是全日制畢業生』,非全日制研究生暫不享受此政策。感謝您的理解和支持。
  • 非全日制MBA學歷,社會認不認可?
    近期的一條新聞把非全日制學歷的社會認可度又推上了風口浪尖,有網友通過人民網領導留言板反映,自己是2017年後的統招非全日制碩士研究生,在參加教師招聘時,被以「學歷不符,非全日制學歷」的理由拒絕,與教育部等多個部門的政策不符。
  • 「非全日制」學歷,要求一視同仁引熱議,網友:不公平
    #近日,內蒙古鄂爾多斯一研究生因「非全日制」學歷,兩次應聘教師被拒。5月下旬,河南商丘市委也曾回復網友表示:市直事業單位公開招聘已允許非全日制研究生報名。全日制學歷VS非全日制學歷隨著教育的改革,為了提升全民的文化素質和配合一些相關專業的基礎知識要求,國家業提出了不止一種提升學歷的方式:全日制和非全日制。
  • 「非全日制」研究生一視同仁,為什麼很多人反對?
    前段時間,內蒙古某「非全」碩士兩次應聘教師被拒引起了很多人的討論。實際上,隨著2017年入學的首批「非全日制」研究生的陸續畢業,「非全」碩士求職不順暢的現象普遍存在,很多公務員、事業單位以及企業的招聘,都要求「全日制」學歷,「非全」碩士就業權益難以得到保障。
  • 全日制與非全日制,專業碩士與學術碩士到底有什麼區別?
    比如:我是選擇全日制還是非全日制,二者有什麼聯繫?專業碩士與學術碩士又是什麼?有什麼區別?今天,小編帶大家來了解「全日制與非全日制」「專業碩士與學術碩士」的聯繫與區別,希望對大家在考研備考階段有所幫助。
  • 合肥人才引進相關政策歧視非全日制研究生?官方:按規定執行__萬家...
    近日,有網友在合肥市12345政府直通車上留言,投訴稱非全日制研究生在合肥緊缺人才生活補貼政策中遭受歧視, 表示全國多地對於非全日制研究生的態度,都在積極響應國家部委和相關文件,但《合肥市產業緊缺人才引進資助暫行辦法》中仍將學習形式為「非全日制」的碩士畢業生排除在外。
  • 非全日制研究生求職之痛!想申請杭州人才補貼被拒,只因畢業證上多...
    「當年華東政法大學法律碩士(法學)分數線是330分,不區分全日制和非全日制。我考慮到法學學科的實踐性特點以及教育部統籌政策,就報名了華東政法大學非全日制的調劑。」在一些社交媒體上,有網友也對這個話題進行了評論,其中一位網友的觀點是「非全日制和全日制就是不一樣。兩個培養方式不同。用人單位願意選擇全日制。我覺得不存在歧視,這是市場需求而定。你考非全日制時候肯定有你的考量,否則為何不考全日制」。
  • 海南一非全研究生考教師兩次獲第一兩次被拒:望給予公平機會
    非全日制研究生就業遭歧視話題持續引發社會輿論高度關注。澎湃新聞9月1日刊發的報導《非全研究生考教師被取消資格,海南中學否認歧視:不符合條件》,通過一個現實例子,展現了這一類畢業生在尋找工作時遭遇的困境。9月3日午間,澎湃新聞記者通過電話聯繫了上述報導當事人陳某。
  • 研究生擴招遭遇挑戰:宿舍不夠住怎麼辦,非全日制畢業生就業歧視...
    在 9 月 22 日教育部新聞發布會上,江蘇省教育廳廳長葛道凱說,江蘇已連續十年選聘研究生導師類產業教授 1601 人,認定省級研究生工作站 4361 家,每年吸引 6000 多名高校導師、8000 多名企業導師和數萬名研究生進站開展科研活動。非全日制研究生就業受歧視?
  • 全日制、非全日制、在職、這些類型的研究生,如何簡單分辨?
    自2017年起,將研究生分為兩種:雙證學歷教育統招研究生(包含全日制和非全日制學習形式)、以及單證在職研究生。可見,「非全日制研究室」是在2017年以後才誕生的。他與傳統的在職研究生並不一樣,傳統的在職研究生一般指的是「同等學歷申碩」。
  • 嚴重歧視:公職招考第一名,竟因為這種統招學歷被取消錄用資格
    在報考之前,她特意表明了「非全日制研究生」的身份,並詢問該校是否會根據教育部改革的規定將非全日制研究生納入招考範圍,該校的回覆是根據報考人數及學校討論的結果而定,回答的模稜兩可。白同學提交的報名表和相關證明資料通過了該學校網上初審和現場覆審,並拿到準考證參加了筆試。
  • 部分高校專碩取消全日制,非全日制是未來發展趨勢
    7月,許多高校相繼宣布了2021年碩士課程的招生指南和專業目錄。其中,許多大學取消了專業碩士的全日制入學資格。兼職碩士將是未來的發展趨勢。1.非全日制研究生的含金量低嗎?沒有!有人認為,全日制和非全日制研究生的薪資不同,不能一視同仁。這是基於不了解實際情況的偏見。不同的學習方式並不代表能力水平的差異。
  • 招聘同等對待非全日制學歷的?對全日制的公平嗎?
    #非全日制學歷#前段時間,教育部發文《教育部關於做好2021屆全國普通高校畢業生就業創業工作的通知》。裡面提及到:推動黨政機關、事業單位、國有企業帶頭扭轉「唯名校」「唯學歷」的用人導向,在招聘公告和實際操作中不得將畢業院校、國(境)外學習經歷、學習方式(全日制和非全日制)作為限制性條件。
  • 學碩vs專碩、全日制vs非全日制碩士,到底有什麼區別?
    每一個準備考研的同學大概都有這樣的疑問,到底該報考學術型碩士還是專業型碩士?了解專業學位與學術型學位的區別,是報考的重要一環。報考條件、熱門專業、導師制度、學位論文……下面特意從多角度多方面評估並給出報考建議。
  • (非全日制雙證)農業碩士北京各高校對比分析
    (非全日制雙證)農業碩士北京各高校對比分析早就想要考研,但是各種原因拖後腿。尤其是在選擇考哪個院校上面,頭疼猶豫!今天,為大家分析一下北京各高校非全農業碩士的考研情況。中國人民大學擁有與農業碩士密切相關的經濟學、管理學、法學等學科,門類齊全且有很強的實力,並擁有多個相關的國家級重點科研基地,對農業碩士的培養具有直接的助推作用。2020年中國人民大學的農業與農村發展學院擬招收擬招收非全日制農業碩士專業學位研究生學生35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