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全日制研究生求職之痛!想申請杭州人才補貼被拒,只因畢業證上多...

2020-12-12 錢江晚報

錢江晚報小時新聞見習記者 柳依然

「該員工的學歷不符合『全日制』條件,審核不通過。」7月6日,杭州市人才服務中心的一條反饋信息,給王揚(化名)潑了一盆冷水。

作為本科浙江大學、碩士華東政法大學的畢業生,王揚今年6月畢業後滿腔熱血選擇了杭州這個與他羈絆深刻的城市工作,卻在申請杭州人才補貼方面碰了壁——原因無他,僅僅是研究生畢業證上的「非全日制」四個字

王楊收到「不通過」通知,理由是學歷不符合「全日制」條件

以就業為導向的非全日制研究生,反而在社會和就業市場遭到了不公待遇,這讓「王揚們」很困擾。

期待

王揚是浙江嘉興人,一名90後。2013年高考時,他以文科672分的成績考入浙江大學。三年之後,他選擇了考研之路。

「2016年我參加了全國碩士研究生統一招生考試,當時報考的是復旦大學法律碩士。分數揭曉後,337分,上線分數為345分,一志願未能上線。」

王揚回憶,當時他考的試卷是法律碩士統招試卷,也是全上海統一批卷的,各科成績分別為:政治71分,英語77分,專業一93分,專業二96分。

「當年華東政法大學法律碩士(法學)分數線是330分,不區分全日制和非全日制。我考慮到法學學科的實踐性特點以及教育部統籌政策,就報名了華東政法大學非全日制的調劑。」

王揚告訴記者,第一志願未能如願以償,他選擇了調劑,「初試成績排在全部法律碩士的中前段,複試成績也超過了全日制的錄取線不少,最終被華東政法大學錄取為法律碩士(財稅金融方向)。

相較於全日制研究生的課程,非全日制研究生的學習並不輕鬆。

「2017年9月入學,三年制的碩士,每年學費是一樣的,但總學分要求還比全日制研究生還高。」王揚說,研一學習壓力比較大,周末兩天滿課;到了研二開始,他主動找工作,分散畢業就業壓力,也幸而入職浙江一家律師事務所,從事破產清算與重整的律師工作,與自己的專業方向財稅金融比較契合。

研三畢業這一年,王揚除了日常的律所工作外,更多精力準備畢業文論答辯。

「論文和全日制統一標準,盲審答辯。我因為在校期間表現優異,被評為優秀應屆畢業生(同屆非全日制與全日制一起面試,非全日制只有2人評上)。」王揚說,在校期間,學校堅持統分統招,保證了非全日制研究生的質量與水平。

現實

杭州,是王揚嚮往的城市。不僅僅是本科四年在這裡度過,考上華東政法大學非全日制研究生的三年,他也把一半的時間留在杭州實踐。

這幾年,他也關注到杭州引才力度不斷。僅2019年,杭州以55.4萬的人口增量位列全國第一,近三年人才淨流入率、網際網路人才淨流入率保持全國第一。

當然,為吸引高學歷者來杭州創業發展,不惜真金白銀:對來杭工作的全球本科及以上學歷應屆畢業生(含畢業5年內的回國留學人員、外國人才)發放一次性生活補貼,其中本科1萬元、碩士3萬元、博士5萬元。

王揚看到這條政策,也很心動。6月30日,他試著向杭州人社部門發出人才補貼申請,卻被無情拒絕了。7月6日,他收到一條簡訊:該員工的學歷不符合「全日制」條件,審核不通過

王揚的碩士研究生畢業證書

「我們當年和全日制也是同樣的分數、同樣的考卷,畢業要求也是一樣的,也都有應屆生的資格,最後各種政策都無法享受,」王揚非常不理解,「我認為杭州的人才政策沒有跟隨教育部新政策的步伐,不是很合理。」

小時新聞採訪中發現,王揚遇到的情況並非個例。同樣華東政法大學畢業的非全日制研究生小林也遇到了同樣的問題。本是被杭州對碩士生的豐厚補貼和優越的人才政策來到杭州工作,小林卻發現自己被排除在了「人才」範圍之外。

「我們上著同樣的課,接受著同樣的考試,在工作能力上,反而是非全日制的學生更勝一籌。」小林也表示,因為自己選擇就業的是律所,其實自己在就業方面並沒有受非全日制這個身份的很大影響,「但事業單位的就不同了,我有同學想考事業單位,但是事業單位招聘上明確由寫著需要全日制應屆畢業生,審核都過不了。」

廣西大學農村與區域發展專業的應屆畢業生小金,今年就因為非全日制畢業生的身份影響了就業,至今未尋得工作,不禁發出了「給母校丟臉了」的感嘆。

「在校招體制下影響較大,感覺被不對等對待。」小金說,「想進體制內工作,卻連報考的資格都沒有,感覺被拋棄了……」

爭議

採訪中,很多人對非全日制研究生的概念並不清晰。記者隨機採訪了身邊的幾個人,不少人質疑其「含金量」,甚至直接等同於在職研究生、函授學歷等。

在一些社交媒體上,有網友也對這個話題進行了評論,其中一位網友的觀點是非全日制和全日制就是不一樣。兩個培養方式不同。用人單位願意選擇全日制。我覺得不存在歧視,這是市場需求而定。你考非全日制時候肯定有你的考量,否則為何不考全日制」。

也有人分析,之所以非全日制研究生得不到認可,在2016年確定招收非全日制研究生之前,社會對非全日制的印象停留在「混日子」「自考」等方面,根深蒂固的觀念也導致地方用人單位拒絕非全日制研究生,損害了畢業生的公平就業。

小時新聞記者從教育部官網上查到了《教育部辦公廳關於統籌全日制和非全日制研究生管理工作的通知》,通知明確:

教育部官網上公開信息

規定非全日制研究生與全日制研究生招生依據國家統一要求,執行相同的政策和標準,全日制與非全日制研究生教育協調發展,堅持同一標準,保證同等質量。

王揚就是改革之後的第一批非全日制研究生。按照王揚的說法:「全日制研究生和非全日制研究生屬於統招統分計劃,學歷類型同為普通高等教育,非全日制僅指學習方式,非學歷類型。因非全日制研究生改革時間較短,社會容易把統招的非全日制研究生和非統招的在職研究生、非全日制的成教、自考、網絡教育本科相混淆。」

2020年2月,教育部辦公廳等五部門下發《關於進一步做好非全日制研究生就業工作的通知》,強調對非全日制研究生的就業權益保護,明確各地及用人單位應為不同教育形式的研究生提供平等就業機會和落戶機會,不得設置與職位要求無關的資格條件。

不過,走出校門的王揚,「非全日制」這四個字馬上成了求職路上的絆腳石。

「其實很想證明自己並非讀了個『假研究生』,也想得到應屆畢業生的同等待遇。」王揚苦笑道,作為國家第一批「非全日制」研究生,他希望能得到社會尊重和接納。

出路

王揚曾向杭州市相關部門反饋了情況,卻被告知引才計劃明確按照政策制定好的執行,非全日制畢業生明確不在補助範圍內

杭州相關部門給王揚的回覆

小時新聞記者帶著相關疑問,致電了浙江省教育廳。據省教育廳一位工作人員介紹,2020年五部們聯合下發的政策保障了非全日制畢業生和全日制畢業生的同等待遇,但教育部門並不能介入地方的政策規定和實際就業情況。

「事業單位招聘由事業處管理,公務員招聘有組織部管理,杭州市的人才政策需要找杭州市相關部門。」該工作人員表示。

對於「王揚們」遇到的問題,杭州市委組織部人才辦一位工作人員在電話中對記者說:「今年已經收到了不少關於非全日制畢業生相同的反饋,作了統一回覆:杭州人才政策一切按照杭委人辦2019第4號文件執行,明確人才補貼範圍是全日制畢業生。」

杭州市人才辦受理部門也告訴記者,「人才補貼的執行會嚴格按照文件規定。」

針對這些困惑,小時新聞記者也聯繫了浙江金道律師事務所政府行政法律服務團隊盛震超律師

「根據文件說明,非全日制研究生和全日制研究生應當具有平等的就業機會。而杭州市的人才引進政策對兩者進行區分對待,這是違反教育部等五部門聯合下發的規定的。杭州市相關部門『杭州發展人才需求與教育部統籌文件不衝突』這個說法,並不合理。如果已向具體的非全日制研究生作出不予給付人才補助的決定,那麼該非全日制研究生依法可以向法院提起訴訟,要求撤銷該決定。」

浙江省社會學學會會長楊建華教授在接受小時新聞記者採訪時表示,非全日制研究生和全日制研究生就業不平等的原因主要還是一種就業歧視表現。

「企事業單位在用人時,不應抱有『非全日制度一定比全日制差』這樣的就業歧視觀念,要唯才是取,因崗設人,而不能因人設崗。但很遺憾,現在不同程度的就業歧視現象還廣泛存在。」

針對杭州人才補貼政策不囊括非全日制畢業生這一現象,楊教授也談了自己的觀點:「政策的生命在於公正。政策在制定的時候就要體現這種正義性和公正性,針對相同的畢業研究生的證書,應該一視同仁。在教育部等五部門下發文件後,地方制定的政策更應該服從國家上位政策,不能在政策制定時出現違背國家政策和非正義的偏差。」

本文為錢江晚報原創作品,未經許可,禁止轉載、複製、摘編、改寫及進行網絡傳播等一切作品版權使用行為,否則本報將循司法途徑追究侵權人的法律責任。

相關焦點

  • 問吧精選 | 招考被拒、落戶受阻,非全日制研究生冤不冤?
    問吧精選 | 招考被拒、落戶受阻,非全日制研究生冤不冤?然而並不是學校越好,在鄙視鏈中的地位就越高,有這樣一個群體,他們或許出身名校,卻還是敲不開許多職位的門,他們叫做「非全日制研究生」。說起非全日制,許多人第一反應就是「水」、「想上就上」、「拿錢買文憑」……事實真的如此嗎?
  • 非全日制研究生被誤解得太深 北京山東等多地發聲要求一視同仁
    來源:央視多地發聲要求一視同仁 非全日制研究生被誤解得太深近日,一研究生因「非全日制」學歷,在參加內蒙古鄂爾多斯古杭錦旗和準格爾旗的兩次教師招聘時,均被「學歷不符,非全日制學歷」的理由拒絕。「統招雙證」的畢業生因為一個「非」字境地尷尬。教育部多番力挺,企業仍然不了解不敢招,非全日制畢業生被誤解得多深?非全日制研究生求職頻被拒今年,首屆三年制「非全」研究生走出校園,因為學歷求職被拒令他們十分頭疼。
  • 「非全日制」研究生一視同仁,為什麼很多人反對?
    前段時間,內蒙古某「非全」碩士兩次應聘教師被拒引起了很多人的討論。實際上,隨著2017年入學的首批「非全日制」研究生的陸續畢業,「非全」碩士求職不順暢的現象普遍存在,很多公務員、事業單位以及企業的招聘,都要求「全日制」學歷,「非全」碩士就業權益難以得到保障。
  • 非全日制含金量低?6方面解讀「在職」的含金量
    因此一些在職的同學,為了彌補學歷方面的不足,就會通過報讀「 在職研究生 」來提升學歷。不過考MEM,讀全日制還是非全日制呢?這一直是大家比較糾結的事。糾結讀非全日制還是全日制的原因無非是這兩點:1. 非全日制的社會認可度低。
  • 全日制、非全日制、在職、這些類型的研究生,如何簡單分辨?
    想考研,特別是已經參加工作想考研的朋友,經常會被全日制、非全日制、在職這些字眼搞糊。到底該如何釐清,它們之間有什麼樣的區別和聯繫呢?首先來講講他們之間的區別。自2017年起,將研究生分為兩種:雙證學歷教育統招研究生(包含全日制和非全日制學習形式)、以及單證在職研究生。可見,「非全日制研究室」是在2017年以後才誕生的。他與傳統的在職研究生並不一樣,傳統的在職研究生一般指的是「同等學歷申碩」。
  • 為什麼非全日制研究生無法真正與全日制「平等」?答案很現實
    而且非全日制,相較於在職的研究生,它雙證(學位證和畢業證)齊全,而且和全日制研究生的雙證具有同等的法律地位和效力。這麼看來的話,非全日制研究生是否是考研荒漠中的一片綠洲,給廣大考生新的機會了呢?首先和大家說一下全日制和非全日制的概念,簡單來說,全日制就是天天上學,非全日制就是偶爾上學。如果按照這個道理,肯定是「天天上學」的更難考一些,畢竟學校付出的資源和心血更多。但是事實卻是,不管你是想「天天上學」還是「偶爾上學」,考的東西,考的難度,都是一樣的,大家都是在一個起跑線上。
  • 非全日制研究生的春天即將到來,學習方式不再作為限制性條件
    最主要的是與全日制研究生一樣都是雙證(畢業證與學位證)。所以非全日制的研究生的含金量也在逐漸升高。但非全日制在就業時仍然與全日制研究生有一定差別,近日教育部明確指出不得將學習方式作為限制性條件,非全日制同學的春天要來了嗎?
  • 合肥人才引進相關政策歧視非全日制研究生?官方:按規定執行__萬家...
    近日,有網友在合肥市12345政府直通車上留言,投訴稱非全日制研究生在合肥緊缺人才生活補貼政策中遭受歧視, 表示全國多地對於非全日制研究生的態度,都在積極響應國家部委和相關文件,但《合肥市產業緊缺人才引進資助暫行辦法》中仍將學習形式為「非全日制」的碩士畢業生排除在外。
  • 非全日制本科畢業後如何提升學歷?
    也有越來越多的人開始諮詢如何提升學歷,而想提升自己的學歷,就要對自考、成考、網教、電大,有一定的了解才行,很多人對於這四種提升學歷的途徑還存在一些誤區,覺得這樣的學歷沒有什麼用。真的是這樣嗎?小編要來給你糾正幾點誤區!一、非全日制學歷是國家認可的首先,非常有必要強調非全日制學歷是國家認可的這一點。為什麼呢?
  • 讀非全日制研究生能異地嗎?考生無法辭職,能讀全日制研究生嗎?
    讀非全日制研究生能異地嗎?無法辭職,能讀全日制研究生嗎?如今選擇考研的人越來越多,很多在職的人也加入了考研大軍的行列。但由於個人原因,那些想提升學歷的在職考生,他們無法辭職讀研,只能一邊工作一邊讀研。讀全日制研究生,考生大概率要辭職;讀非全日子研究生的話,很多人得異地讀研。
  • 網友反映南昌「人才10條」排斥非全研究生,官方:請諒解
    澎湃新聞記者8月31日查詢發現,有網友今年6月底在人民網領導留言板上留言:「南昌市於2020年6月22日發布的《關於支持大學畢業生和技能人才來昌留昌創業就業的實施意見》(下稱《意見》)中,數次強調入學其所謂人才範圍為全日制碩士,此番限定與2月4日五部委聯合發布的《教育部辦公廳等五部門關於進一步做好非全日制研究生就業工作的通知》精神不符,南昌市發布的《意見》全日制與非全日制不平等對待
  • 全日制博士和非全日制博士到底有什麼區別?
    最近有學員諮詢:想讀博,問一下全日制博士和非全日制博士到底有什麼區別?全日制博士和非全日制博士有很多區別,聽我慢慢說……博士生教學工作是我國高素質專業人才培養的主要工作,目前我國的博士生教學工作主要包括2種,一種是全日制博士,一種是在職博士,也就是非全日制博士。
  • MBA 非全日制和全日制如何選擇?
    學費略低於非全日制,但是青春要在校園擱置2年哦。那麼非全日制呢?更準確應該叫在職,就是周末上課,學制為3年。兩者都要參加全國統考。兩種類型的MBA適合的人群不同,讀全日制還是非全日制這個要根據個人情況來看。全日制MBA適合工作年限在3-6年左右的人。如果你想要轉型或跳槽的話,也是適合讀全日制的,完全脫離工作崗位進行學習的MBA課程。一般需要兩年時間。
  • 非全日制研究生學歷有用嗎?尚德教育有解析
    首先,非全日制研究生是為了滿足那些社會上已經有工作經驗,也不想失去這份收入的人。畢竟,非全日制研究生的學費確實比較高,如果你不想辭掉這份工作,但又想拿個研究生學歷,該怎麼辦呢?你可以選擇直接報考非全日制研究生。非全日制研究生,主要是那些當年應屆大學畢業生,沒考上全日制研究生,可能就去選擇了非全日制。
  • 非全日制碩士應聘被拒,歧視源於偏見和誤解?
    今年8月4日,經過半年多的筆試、面試,體檢,已經確定能入職的王藝,在去公司辦理入職的當天,竟然被告知:「我們的要求就是要全日制,你不符合」。 即使王藝反覆解釋什麼是非全日制研究生,有什麼樣的政策,還講自己每天和全日制同學一起上課。 然而這一切還是不奏效。
  • 建昌縣成人教育本科學歷可以考全日制研究生嗎?
    建昌縣成人教育本科學歷可以考全日制研究生嗎?近幾年,很多大學畢業生在求職的時候發現,很多崗位對於學歷的要求越來越高,不少甚至要求研究生畢業,比如說銀行、國企和大型民營企業。那麼成人高考本科可以考全日制研究生嗎?成考本科生報考研究生考試時有哪些注意事項?
  • 深圳廢止新引進人才租房補貼?真相是……深圳人才落戶攻略看這裡!
    但實際上本次擬廢止的是根據2014年12月1日深圳頒布的《深圳市人才安居辦法》,(以下簡稱《安居辦法》),出臺的《深圳市新引進人才租房補貼工作實施辦法》,即向2015年1月1日後新引進入戶的本科以上學歷人員(包括非全日制學歷)並符合條件的發放本科6000元/人、碩士9000元/人、博士12000元/人的
  • 非全日制研究生不被認可?來說說它的優勢與不足
    其中,非全日制研究生作為國家政策支持的研究生教育,受到國內一部分學子的關注。而實際上,非全日制研究生受國家教育部認可,其教育教學形式比較正規。下邊本文針對該類型教育做以下解析。非全日制研究生認可度非全日制研究生優勢有哪些據調查顯示,自2017年起非全日制研究生與全日制研究生執行相同的政策和標準
  • 【答記者問】「青鳥歸巢」的具體申請流程是什麼
    臧永傑市人才辦副主任 一、申請條件。全日制本科及以上學歷,從外地市來聊城求職、參加面試,在聊城市城區沒有居住地的,可申請1-2天免費居住,確有需要的,可以申請延期居住。二、申請流程。一是擁有專業的人員和專業的隊伍,能夠幫助求職者了解就業的流程,明確個人規劃與面試崗位需求與匹配程度;二是協會通過校企對接,通過團市委的千校萬崗等活動,建立了「校園直通車」招聘通道,搭接了就業資源。通過這些工作,能解決求職和用人企業之間信息不對稱的痛點和難點問題,助力求職和用人單位之間的高效對接。
  • 考在職研究生/非全日制研究生的利弊,想清楚再備考
    考在職研究生/非全日制研究生的利弊,想清楚再備考在職研究生/非全日制研究生的存在一直飽受社會爭議,考不考各有各的說法,那麼,在職研究生/非全日制研究生究竟有什麼優點和缺點呢?看看付老師為考研兒深層次的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