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稿:奏響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時代強音

2020-12-21 新華網客戶端

新華社北京11月27日電 特稿:奏響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時代強音——記習近平主席出席上合組織成員國元首理事會、金磚國家領導人會晤、亞太經合組織領導人非正式會議、二十國集團領導人峰會以及巴黎和平論壇

新華社記者陳杉 王雅晨 商婧

特殊之年,特殊的中國元首「多邊外交月」。

11月10日到22日,國家主席習近平以視頻方式,密集出席4場多邊外交會議、一場國際論壇。

世紀疫情與百年變局交織,全球經濟陷入嚴重衰退,世界進入動蕩變革期,人類社會面臨的挑戰層出不窮;推諉甩責雜音、單邊霸凌噪音和迷茫猶疑低音交雜,世界迫切需要方向和指引。

指明方位,凝聚共識,推動合作。繼出席聯合國成立75周年系列高級別會議後,習近平主席又一次在全球多邊「講壇」上,提出一系列重要倡議、主張和舉措,發出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時代強音。

11月21日,在二十國集團領導人第十五次峰會第一階段會議上,習近平主席這樣為當前全球抗疫合作釐清路徑:「我們首先要做好各自疫情防控,加強交流合作,並向其他國家施以援手。」

「我們要推動以團結取代分歧,以理性消除偏見,掃除『政治病毒』,凝聚起各國攜手抗疫的最大合力。」

確診病例超過6000萬例,死亡病例超過140萬,波及200多個國家和地區……新冠疫情仍在全球肆虐,距贏得抗疫最終勝利,世界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近一年的抗疫實踐證明,只要團結一心、科學防治,病毒傳播可以控制,疫情影響能夠克服。」習近平主席從中國抗疫實踐出發,與國際社會分享中國經驗。

從同外方領導人會晤、通話和致函,到向第73屆世界衛生大會致辭、以視頻方式出席聯合國成立75周年系列高級別會議,習近平主席一再強調團結合作的重要性。

疫情發生以來,中國秉持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向超過30個國家派出醫療專家組,宣布兩年內提供20億美元國際援助,向超過150個國家和國際組織提供抗疫援助,向世衛組織提供5000萬美元現匯援助,為構築全球抗疫「防火牆」作出實實在在的貢獻。

疫苗研發和分配,不僅是幾場多邊會議的共同話題,更是最終戰勝疫情的關鍵所在。習近平主席表示,中國將履行承諾,向其他發展中國家提供幫助和支持,努力讓疫苗成為各國人民「用得上、用得起的公共產品」。國際社會對此高度肯定、廣泛讚譽。

為助力各國儘快復工復產、重啟經濟,中國在行動:落實二十國集團「暫緩最貧困國家債務償還倡議」,總額已超過13億美元;積極開展國際發展合作,幫助非洲等發展中國家渡過難關;落實「人員與貨物跨境流動便利化倡議」,暢通人員往來「快捷通道」和貨物運輸「綠色通道」。

11月19日,在亞太經合組織工商領導人對話會上,習近平主席指出:「無論是贏得全球抗疫最終勝利,還是推動世界經濟復甦,國際社會必須團結協作,共同應對危機考驗。」

馬來西亞總理穆希丁表示,習近平主席的主張體現的正是亞太經合組織精神。巴布亞紐幾內亞總理馬拉佩表示,感謝中國施以援手,幫助巴新渡過難關。亞太經合組織秘書處執行主任麗貝卡表示,習近平主席提出的合作主張完全正確,對亞太經合組織成員應對疫情挑戰和實現經濟復甦提供了重要指引。

11月15日,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協定正式籤署。世界上參與人口最多、成員結構最多元、發展潛力最大的自貿區揚帆啟航。

習近平主席在亞太經合組織第二十七次領導人非正式會議上說,中方歡迎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協定完成籤署,也將積極考慮加入全面與進步跨太平洋夥伴關係協定。這一重要宣示再次彰顯了中國致力於擴大開放的堅定決心,受到國際社會的關注和歡迎。日本《產經新聞》報導說,習近平主席的宣示表明中國擁護自由貿易體制的鮮明態度。

「我們絕不會走歷史回頭路,不會謀求『脫鉤』或是搞封閉排他的『小圈子』。」「中國對外開放的決心堅定不移,對外開放的大門會越開越大。」習近平主席的鏗鏘話語,表明中國推進開放合作、與世界分享發展機遇的堅定決心。

不久前,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審議通過了關於制定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明確提出加快構建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這也成為習近平主席在11月多邊會議上的高頻詞之一。

「我們提出構建新發展格局,是立足中國自身發展階段和發展條件,充分考慮經濟全球化和外部環境變化所作出的戰略抉擇。」

「我們構建新發展格局,絕不是封閉的國內單循環,而是開放的、相互促進的國內國際雙循環。」

圍繞中國為什麼要構建新發展格局、要構建什麼樣的新發展格局、中國的新發展格局對世界意味著什麼等重大問題,習近平主席在多邊場合多次系統闡述,傳遞中國堅持高質量發展、堅持擴大對外開放的明確信息,為建設開放型世界經濟注入強勁信心和力量。

當前,全球經濟治理正步入關鍵階段,不適應、不匹配的問題隨著疫情暴發更加凸顯。習近平主席強調:「我們應該遵循共商共建共享原則,堅持多邊主義,堅持開放包容,堅持互利合作,堅持與時俱進。」

「與此同時,我們將繼續堅定支持多邊貿易體制,更加積極地參與全球經濟治理體系改革,推動建立更加公平合理的國際經濟治理體系。」習近平主席指出。

在二十國集團峰會上,習近平主席就全球經濟治理作出全面論述,在明確指導思想、完善規則機制、應對風險挑戰等方面提出一系列重要主張。

保加利亞前總統羅森·普列夫內利耶夫說:「疫後世界經濟將達到新的平衡,而中國將在其中扮演重要領導角色。」

在這個繁忙的「多邊外交月」裡,習近平主席同各國領導人相聚「雲端」,為上合組織、金磚國家、亞太經合組織、二十國集團等多邊機制錨定歷史方位,為完善後疫情時代全球治理擘畫未來藍圖。

《上海合作組織成員國元首理事會莫斯科宣言》《金磚國家領導人第十二次會晤莫斯科宣言》《金磚國家經濟夥伴戰略2025》《2040年亞太經合組織布特拉加亞願景》《2020年亞太經合組織領導人吉隆坡宣言》《二十國集團領導人利雅得峰會宣言》等一份份成果文件,充分認同中國立場與主張、體現中國智慧和理念,彰顯多邊機制的重要意義和強大生命力。

「歷史已經並將繼續證明,睦鄰友好必將超越以鄰為壑,互利合作必將取代零和博弈,多邊主義必將戰勝單邊主義。」

為世界謀大同、為人類謀未來。習近平主席在巴黎和平論壇上指出:「面對人類面臨的挑戰,世界各國應該加強團結而不是製造隔閡、推進合作而不是挑起衝突,攜手共建人類命運共同體,造福世界各國人民。」

習近平主席在多場多邊會議上深入闡述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時代內涵——

在上合組織成員國元首理事會第二十次會議上,首次提出「衛生健康共同體」「安全共同體」「發展共同體」「人文共同體」4點主張;

在亞太經合組織第二十七次領導人非正式會議上,首次系統闡述構建開放包容、創新增長、互聯互通、合作共贏的亞太命運共同體。《2040年亞太經合組織布特拉加亞願景》提出2040年建成開放、活力、強韌、和平的亞太共同體,實現亞太人民的共同繁榮,充分體現了習近平主席關於構建亞太命運共同體的理念和政策主張;

在二十國集團領導人第十五次峰會第一階段會議上,提出「扎牢維護人類健康安全的籬笆,構建人類衛生健康共同體」。

歐洲智庫馬達裡亞加-歐洲學院基金會執行主任皮埃爾·德弗雷涅說,習近平主席的講話和理念,傳遞出中國作為負責任大國的選擇和擔當,中國用行動贏得讚譽。

在9月舉行的第七十五屆聯合國大會一般性辯論上,習近平主席宣告,中國二氧化碳排放力爭於2030年前達到峰值,努力爭取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在11月17日的金磚國家領導人第十二次會晤上,習近平主席再次向世界鄭重承諾:「我們將說到做到!」

無論是抵禦疫情衝擊,還是促進經濟復甦,無論是推動解決國際和地區熱點問題,還是倡導包容發展、應對氣候變化、保護生物多樣性,中國始終秉持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積極履行大國責任。

英國前首相戈登·布朗說,中國長期以來堅持開放合作、共同繁榮。國家間應尋求利益匯合點,在全球政治和經濟的大變局中構建利益共同體。

「我們都在同一艘船上。」和平與發展的時代潮流不可阻擋,其間縱有風高浪急,只要各方團結合作、同舟共濟,揚起人類命運共同體的風帆,人類發展進步的航船必能乘風破浪、不斷前行,駛向更加美好的未來。

責任編輯: 白羽

相關焦點

  • 特稿:奏響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時代強音——記習近平主席出席上合...
    新華社北京11月27日電 特稿:奏響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時代強音——記習近平主席出席上合組織成員國元首理事會、金磚國家領導人會晤、亞太經合組織領導人非正式會議、二十國集團領導人峰會以及巴黎和平論壇新華社記者陳杉 王雅晨 商婧特殊之年,特殊的中國元首「多邊外交月」。
  • 卡爾·馬克思杯 | 時事評論①: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奏響時代奮進...
    ,奏響時代奮進最強音》。面對這一境況,早在2012年11月,黨的十八大就給出了明確的中國方案,那就是倡導「人類命運共同體」意識。是啊!我們終究生活在同一個地球,是休戚與共的命運共同體。正因如此,在11月20日召開的亞太經合組織第二十七次領導人非正式會議上,習總書記發表了題為《攜手構建亞太命運共同體》的重要講話並明確指出了面對大變局如何構建命運共同體的四點主張。
  • 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思想的時代背景
    原標題: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思想的時代背景 核心閱讀 國際社會迫切呼喚新的全球治理理念,構建新的更加公正合理的國際體系和秩序,開闢人類更加美好的發展前景。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思想既汲取了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的精髓,又繼承並創造性發展了馬克思主義。 時代是思想之母。
  • 【文萃】文化互通與構建新時代「人類命運共同體」
    「互通」是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有效途徑,尤其在新時代背景下,加強世界各國間的文化互通,並以此來推動「人類命運共同體」的構建必將成為新的理論課題。  一、「文化互通」及其與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內在關聯  文化互通對於構建新時代「人類命運共同體」意義重大,理應對其展開深入研究和探討。
  • 中國抗疫彰顯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大國擔當
    抗擊疫情早已不是一國一城之事,而是維護全球公共衛生安全之戰、維護人類健康福祉之戰、維護世界發展繁榮之戰。所謂「山川異域,風月同天」,不僅體現在新冠肺炎疫情等重大傳染性疾病已經成為當今時代的全球性威脅,更反映了世界各國面對這些共同風險挑戰所展現的命運與共的價值追求,必然要求國際社會所有成員超越國家利益和制度差異,從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高度,積極開展疫情防控的國際合作,共同促進世界人民的健康福祉。
  • 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哲學意義
    原標題: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哲學意義   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是習近平總書記應對國際複雜挑戰、著眼於世界前途和人類發展提出的中國方案,不僅彰顯出馬克思主義哲學的時代光輝,也彰顯出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積澱的中國智慧,在國際社會產生了廣泛的影響。深刻學習領會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於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重要論述,亟須系統地闡釋其哲學意義。
  • 青年: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有生力量
    --接力跑:當代青年應全面提升科學思維能力習近平總書記2017年在聯合國日內瓦總部發表的題為《共同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主旨演講中指出:「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是一個美好的目標,也是一個需要一代又一代人接力跑才能實現的目標。」青年是未來社會的主幹,是推動社會進步的重要力量。積極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推進人類和平與發展的崇高事業,青年人責無旁貸。
  • 人民日報: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
    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以卓越的政治家和戰略家的宏大視野和戰略思維,高瞻遠矚地提出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重要思想。這是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重要組成部分,是當代中國對世界的重要思想和理論貢獻,已經成為中國引領時代潮流和人類文明進步方向的鮮明旗幟。
  • 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三題
    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強調,要高舉和平、發展、合作、共贏旗幟,積極營造良好外部環境,推動構建新型國際關係和人類命運共同體。而要在實踐上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首先必須在理論上明確何為人類命運共同體、為何要構建以及如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等問題。1.何為人類命運共同體人類社會中的一切共同體都是由於某種能夠把人們聯繫起來的紐帶而形成的。
  • 引領世界潮流的航標——習近平主席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時代...
    「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寫入憲法序言部分。  由此,這一凝聚著東方智慧的理念被賦予全新含義,表達出中國將攜手世界各國為之奮鬥的堅定意志,實現了中國共產黨「為人類進步事業而奮鬥」的莊嚴承諾。  5個月前召開的中共十九大,把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列入新時代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基本方略之一,並把它寫入黨章。
  • 人類命運共同體的構建
    萬家團圓,共享天倫,走親訪友,共祝美好,貫穿其中的是濃濃的親情、友情、愛情,這是一種「不虛、不私、不妄之情」,它鑄就了守望相助、天下同心的人類命運共同體。 從人類外在時代需要而言:(1)在全球化、信息革命時代,人類共同擁有的家園變得越來越小,動一發而牽動全身。民族、國家不分大小、貧富,在全球緊密相連的世界裡,已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利益高度融合,彼此依存。
  • 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大學何為
    原標題: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大學何為 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是習近平總書記提出的應對當今世界不確定性因素和人類大發展大變革大調整時期的中國智慧和中國方案,為人類發展和全球秩序演進擘畫了新的藍圖。
  • 習近平談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
    、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   江 山 史奎吉攝(人民視覺) 2013年,習近平主席首次提出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倡議,此後有大量論述。近年來,中國同世界各國的友好合作不斷拓展,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得到越來越多人的支持和贊同,這一倡議正在從理念轉化為行動。
  • 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成為世界聲音
    國際社會日益成為一個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命運共同體」,面對世界經濟的複雜形勢和全球性問題,任何國家都不可能獨善其身。這是博鰲亞洲論壇理事長、日本前首相福田康夫在署名文章中的第一段內容,顯示出了其對習近平主席提出的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認可。現如今越來越多的世界政要、商界巨子加入了「命運共同體」的粉絲行列。
  • 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是世界發展的歷史必然(人民要論)
    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是對中國和世界人民思想智慧的創新性發展,不僅中華傳統文化中蘊含著有益於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歷史智慧,在世界各種文明中都蘊含著這樣或類似這樣的歷史智慧。人類命運共同體是建立在人類利益共同體基礎之上的,命運共同體與利益共同體緊密相聯、存亡攸關。構建人類利益共同體又是以構建經濟利益共同體為基石的。因此,推動新型經濟全球化是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必然要求。
  • 論堅持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日文版)
    論堅持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日文精裝版)作者:習近平出版社:中央編譯出版社出版時間:2020年3月》為開卷篇,以2018年6月22日習近平同志在中央外事工作會議上講話的要點《堅持以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外交思想為指導,努力開創中國特色大國外交新局面》為收卷篇,收入習近平同志論述堅持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重要文稿85篇,約32萬字。
  • 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 為「真正的共同體」的實現創造契機
    從本質上看,習近平總書記提出的人類命運共同體思想與馬克思的共同體思想都是關注人類命運的理論,而人類命運共同體的構建將為實現馬克思所設想的真正的共同體創造條件和契機。  人類命運共同體思想既包含了對人類命運的歷史思考,也有對全球化深入發展的現實回應。人類命運共同體思想包括價值共識、制度實踐和文化認同三個相互聯繫的方面。  何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價值共識?
  • 生態集體主義: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重要價值觀基礎
    因而有必要從價值觀層面對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理念進行深化研究。生態集體主義切合新時代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價值觀需求;生態集體主義作為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價值觀基礎具有哲學、文化學、環境倫理學等學理依據;化解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現實困境需要發揮生態集體主義的價值引領作用。
  • 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精神家園
    人類命運共同體旨在追求本國利益時兼顧他國合理關切,在謀求本國發展中促進各國共同發展。人類命運共同體這一全球價值觀包含相互依存的國際權力觀、共同利益觀、可持續發展觀和全球治理觀。人類只有一個地球,各國共處一個世界,要倡導「人類命運共同體」意識。
  • 準確把握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思想的內在邏輯
    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思想在理論、實踐、文化層面有著特定的生成邏輯與要素界定,是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重要組成部分。1.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思想的理論邏輯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根植於馬克思主義「真正共同體」思想。馬克思在《1844年經濟學哲學手稿》中提出:「人是類存在物。」